以色列空袭叙利亚拉塔基亚,假如以色列和美国军事侵略伊朗?
冷战结束后,俄罗斯与伊朗奉行的是友好的政策:俄罗斯在能源上对伊朗采取积极深化的合作,在伊朗安全问题上务实、谨慎,主要也是为了平衡、削弱美国及北约在中东对俄罗斯战略空间的挤压,借助伊朗在中东和中亚的影响力消除分裂势力和恐怖主义的威肋,维护俄罗斯在传统战略区域的国家利益。
俄罗斯与伊朗的关系伊朗伊斯兰革命成功后,成为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霍梅尼提出了“不要西方,只要伊斯兰”的对外政策,苏对苏联来说,无论是壮大反美阵营,还是考虑到伊朗丰富的石油资源,争取伊朗都具有巨大的地缘战略意义。于是苏联通过经济和军事援助,帮助伊朗脱离西方的封锁。两国于1982年签署了经济和技术合作协议,关系迅速升温。
但是在七十年代,苏联出兵阿富汗,使得伊朗对苏联深感疑惧。不过总体来说,两国关系还是在比较平稳的发展。1989年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访问伊朗,双方签署了一项价值达100亿美元的经济技术合作协议,包括伊朗向苏联供应天然气、苏联援助伊朗建设马什哈德铁路等等。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一心想融入西方社会,谋求西方对自由主义改革的援助,但北约东扩、车臣战争和种族冲突以及恐怖主义蔓延,使得俄罗斯开始调整外交策略,将中东局势的稳定当作“俄罗斯的最高利益之一”。俄罗斯开始把伊朗归类为“地缘政治上很重要的国家”,两国又签署协议,俄罗斯为伊朗在布什尔建造2座核电站,并为核电站的运转提供燃料以及为伊朗培养核技术专家。面对美国的指责,俄罗斯一再重申伊朗利用发展核能的和平性质,并没有停止对伊朗核技术的援助,这让伊朗十分满意。
普京当选总统后,希望维护其在中东的大国地位,将伊朗当作俄罗斯在中东的重要盟友之一,反对国际社会针对核问题对伊朗的严厉制裁,俄伊关系开始强化。2002年,俄伊在德黑兰签署了关于和平利用核能的合作议定书,在国际原子能机构要求伊朗终止一切与制造核武器有关的核活动时,俄罗斯仍旧与伊朗签署了布什尔核电站核燃料供应和核废料归还协议,为伊朗唯一的核电站最终投入运行扫清了障碍。
俄罗斯与伊朗合作的内容在1995年俄罗斯与伊朗签署的经济合作协议书中,核能开发和石油天然气勘探开采合作就是重中之重。双方决定促进在运输、能源(包括和平利用核能)和建造核电站、工业等领域的长期互利联系。在之后的几十年里,俄罗斯一直加强与伊朗的能源合作,鼓励国内大中型能源企业与伊朗进行能源贸易。
上世纪九十年代,苏联不少原来的加盟共和国相继发生颜色革命后,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等国关系恶化,来自伊朗的天然气不仅保障了俄罗斯在黑海地区的安全利益,还加强了俄罗斯与伊朗的经贸联系,还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美国在中亚进行美式民主思想渗透。
今天的俄罗斯,由于颜色革命,地缘安全缓冲带面积大幅减少,伊朗作为俄罗斯南部极其重要的邻国,在俄罗斯的中东战略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两国在国防安全合作方面的互动也越来越频繁。
2001年4月,俄罗斯向伊朗提供了21架米格171运输直升机;2005年10月用Kosmos-3M运载火箭帮助伊朗发射了第一颗卫星ZS-1;2007年俄罗斯又与伊朗签署了出售价值8亿美元的S300防空导弹合同,伊朗已成为俄罗斯重要的军火贸易伙伴。
在国际社会对伊朗制裁的岁月里,俄罗斯对仍不断深化与伊朗的安全合作。2013年,两国对2008年签署的“相互保护秘密信息的协定”作了修订,签署了关于两国经济安全、社会安全、信息安全等方面进行合作的协定,双方从军火贸易伙伴关系转变为战略伙伴关系。
克里米亚危机爆发后,俄罗斯斯遭遇了严重的国际舆论谴责。此时,北约乘机加大东扩的步伐,俄罗斯的地缘战略空间不断被压缩。而此时的伊朗,再次成为俄罗斯巩固影响力的不二之选。
2016年3月,普京签署命令,对伊朗交付了包括S-300防空导弹系统及T90坦克等先进装备,向伊朗出售堡垒反舰导弹系统,以提升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威慑力,甚至积极推动伊朗参与欧亚经济联盟和上合组织等多边集团的经贸合作。
2017年以来,俄罗斯多次与伊朗就“伊核协议”的问题共同发表联合声明,强调伊朗没有违反协议的内容,反对美国单方面退出协议、执意对伊朗实施新制裁的立场。
加强与伊朗的关系对俄罗斯来说,可以维护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防止地区力量不均引发冲突,帮助俄罗斯换取更为平和的国际环境。所以,伊朗是俄罗斯平衡国际格局的重要“祛码”,俄罗斯绝对不会置伊朗的国家安全于不顾。
俄罗斯会坐观美国入侵伊朗吗?乌克兰危机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加强对俄罗斯的战略遏制,拉拢俄罗斯的邻国加入北约,让俄罗斯传统地缘政治空间被挤压,引起了俄罗斯的不安。
在叙利亚问题中,俄罗斯的盟友比美国少,伊朗作为传统的盟友,在作战空间和政治立场上为俄罗斯提供了支撑。在国际社会质疑俄罗斯对外军事行动,北约频频通过军事演习与俄罗斯隔空“秀肌肉”之际,俄罗斯必然会与伊朗深化国防安全合作,全面加强战略合作关系,对西方空间压制行动进行回应。
客观的说,尽管伊朗遭到了美国的制裁,但在中东地区,伊朗仍是个有影响力的大国。伊朗与苏俄罗斯的军火贸易,让伊朗成为中东地区具有强大军事实力的国家。伊朗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俄罗斯抵御美国,一旦伊朗遭到美国和以色列的入侵,俄罗斯很难置身事外。
“优先中东”是俄罗斯的国家战略,维护中亚的安全,防范西方对这块与俄罗斯有着紧密联系的后花园进行渗透,防范跨国有组织犯罪和国际恐怖主义对该地区的安全秩序制造威肋,是俄罗斯不变的对外政策。
自2018年特朗普退出“伊核协议”后,伊朗又是试射新型的中程导弹,又是宣布量产国产战机,还与俄罗斯开展军演,击落美国无人侦察机,可见俄罗斯与伊朗的军事合作正在强化。即便美伊交战,也能为俄罗斯改组中东国际秩序争取到更长久的缓冲时间。所以 ,以色列和美国一旦真的军事侵略伊朗,俄罗斯绝对不会袖手旁观。
2019年6月,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副主管贾瓦尼准将表示,以色列和美国都无法实现军事侵略伊朗的目的:“西方国家,即美国和犹太复国主义者,多年来一直试图对伊朗进行威胁,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伊朗。然而实质上他们无法实现他们的威胁目的。”你以为伊朗人这话是凭空说的吗?
外媒称俄不准任何国家战机进入叙领空?
俄罗斯想关闭叙利亚领空?就像小编说打算写悟空问答每天挣个一百万一样,还是叫普大帝洗洗睡吧,不要乱放厥词丢人了。能听他的,估计就只有在俄罗斯卵翼下偷生的巴沙尔,要不然,在其他国家看来,就是一个屁!
如果俄罗斯的禁空令或者说关闭叙利亚领空的禁令能够执行,那几乎就等于说,叙利亚的事我一个人管了,你们其他人可以卷起铺盖回家了!如果这个禁空令有效,这么多年的内战岂不是白白打了?
细想起来,其实毛子的禁空令几年前就下达了,战略轰炸机来了,一艘破航母也来了,不都是要执行禁空任务的吗,只是效果如何,大家都看到了。
那么就奇怪了,俄罗斯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放出关闭领空的消息呢,且听小编给你一一分析道来。大家都知道,俄罗斯的经济这几年也可以算是一日千里了,只不过是下滑。(嘿嘿,不好意思,小编才疏学浅,用词不大准确哈!)
现在,普大帝的袋子里也没钱了,这样耗下去,何时是个了局?就像一个没有筹码,输急了的赌徒,开始耍横耍赖了。稍微说好听一点,是为了显示俄罗斯的国家意志,以及把小弟巴沙尔继续罩下去的决心,说白了就是放出王炸,威胁各方,摆出了一副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的姿态!往坏处说就是不顾及叙利亚人民的福祉,扩大了事态,加剧了叙利亚局势的动荡。
现在俄罗斯说关闭叙利亚的领空,看似轻描淡写,其实包藏着险恶用心,现在毛子在国际上不管军力影响力道德形象都是越来越差, 凭着有核武器,绑架了全世界,毛子也知道如果用常规战争自己根本不可能和西方对抗,,西方忌惮他的核武器,也不敢和他直接对抗,这本来已经是从冷战就达成的默契,双方如果发生冲突,都是使用代理人战争,因为有核武器的两个大国如果直接对抗,那对全人类都是不可承受的灾难,现在普金政府想越过这条红线,就不只是对美国摊牌,也是对全世界摊牌!
这件事从侧面看,也很有意思,俄罗斯已经高调从叙利亚胜利撤军了,这回又宣布要关闭叙利亚领空,这等于是自己打脸,如果划一条红线就能镇住在叙利亚争斗的各方,那么各方早就乖乖坐到俄罗斯摆出的谈判桌前了,还用出动军队?凭现在俄罗斯的军力,根本不可能获得叙利亚的制空权,这样说只是一种有气无力的威胁而已。各方也不可能接受,长此下去,俄罗斯还要增兵,这对俄罗斯的财政来说是雪上加霜,前些天法国总统也放话要来叙利亚,到时候俄罗斯会死得更难看!
伊朗伊拉克和叙利亚将重启连接三国的铁路项目?
据伊朗铁路和技术结构部、叙利亚交通部、伊拉克铁路公司综合消息,在伊朗第一副总统贾汉吉里提出将波斯湾与地中海联系起来的倡议一周之后,叙利亚-伊拉克联合委员会会议回复表示欢迎,目前三国已经进入计划商讨阶段。
两伊与叙利亚建立联合铁路的构想,其实早在2011年叙利亚内战前就已经开始进入规划建设阶段,当时由伊朗牵头,旨在打造一个从波斯湾至地中海的铁路运输走廊,这不仅将加强三国经贸往来,还有利于为营造“什叶派之弧”,扩大什叶派国家影响力。
在2011年前,叙利亚已经完成了本国境内97%的铁路建设工作,但是自叙内战爆发后,受到库尔德武装以及IS的影响,大部分已建成铁路被摧毁。而由于2014年IS同样在伊拉克肆虐,所以伊拉克境内原本定于从巴士拉连接伊朗霍拉姆沙赫尔地区的32公里铁路也迟迟未能建成,最终胎死腹中。
自从2017年叙利亚、伊拉克局势稳定后,由于叙利亚面临重建、伊拉克面临摆脱美国影响、伊朗面临突围美国制裁,所以三国存在迫切的共同需求,于是开始重新讨论连接铁路线问题。自从伊朗总统鲁哈尼访问伊拉克后,双边关系迅速加深,所以伊朗至伊拉克段已经开始开工建设。而目前伊拉克至叙利亚段也在商讨之中。
对于美国与以色列来说,三国铁路的建成,不但将加强什叶派国家的联系,还削弱了美国对伊朗制裁的有效性和对中东地区的影响力,更意味着以色列外部环境继续恶化,这不符合美国以色列国家利益,所以这注定了成为美以的眼中钉肉中刺。
美以的反制措施,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以色列加大对在叙伊军的打击,削弱伊朗在叙利亚的影响力。
美以加强同库尔德武装联系,扰乱叙伊过境铁路线。
国际联军有意驱赶IS至叙伊过境铁路线地域,扰乱建设。
美国继续在伊拉克保持军事存在,对铁路线以及伊拉克政府保持影响。
总而言之,三国铁路的建成将意味着美国以色列遏制伊朗的效果大大减弱,什叶派势力大大增强,伊朗势力将直抵以色列周边,对世界油价将产生影响,对逊尼派产油国将是打击。所以决定了美以肯定会借机反制扰乱,避免国家利益受损。
与约旦和以色列接壤地区恢复和平?
其实消灭这股伊斯兰国残部武装,对叙利亚政府而言,现阶段而言在政治上的意义是大于其他意义的。因为这股盘踞在苏韦达省萨法山区的伊斯兰国残部武装,自西部三省全部收复之后,已经形不成气候了,倒是叙利亚危机两大会谈机制之一的阿斯塔纳会谈即将展开,这次也是叙利亚政府军和反对派派别进入关键博弈的阶段,叙利亚政府军这次收复萨法山区,清剿干净这块的伊斯兰国残部,稳定了整个南部地区,这使叙利亚政府在谈判桌上多了一张筹码,更加有底气和反对派派别谈判。
其实按原计划,叙利亚政府军其实是准备赶在这次阿斯塔纳会谈前收复伊德利卜地区的,即便不能赶在会议召开时完全收复,但也已经积攒了足够的筹码,同时也削弱了反对派派别的筹码,会使和谈更加朝着对巴沙尔政府有利的方向发展的。但在9月份准备收复伊德利卜地区的时候,由于美、英、法的阻挠,土耳其的干涉,最终导致收复计划流产,政府军这才选择退而求其次,先解决萨法山区的伊斯兰国残部武装的。
在深入讨论该话题前,中评先概述一下美国主导的联盟在代尔祖尔对伊斯兰国残部武装展开的军事行动情况。从9月份开始,在政府军向萨法山区对伊斯兰国残部武装进行围剿的同时,美国主导的联盟在代尔祖尔河东地区也对盘踞在该区域的伊斯兰国残部武装展开了军事行动。主力部队是库尔德武装,美国主导的联盟负责空中打击支援。
这次行动伊拉克方面也参与了进来,伊拉克地面安全部队负责在叙伊边境伊拉克境内担任外围封锁任务,伊拉克空军担负空袭行动。这次伊拉克空军可圈可点,就20日伊拉克空军发动的空袭行动,炸死了40多名代尔祖尔地区伊斯兰国残部武装人员。
库尔德武装方面负责这次行动的是代尔祖尔军事委员会,库尔德人民保卫部队负责北线进攻。10月末伊斯兰国残部武装借助沙尘暴和地道,发动了大规模的反攻,一举突破了防线,重创代尔祖尔军事委员会所属军队。随后库尔德民主军(河东库尔德武装主体)从拉卡、曼比季、哈塞克等地调集了军队,开始积极规划反攻事宜。
值得说的是,库尔德武装内部在这次对伊斯兰国残部武装的行动中发生了吞并现象,因为在上述作战中不利,代尔祖尔军事委员会被撤职,由库尔德民主军直接担任总指挥,同时接管了整个代尔祖尔河东地区控制权。这背景是,虽然代尔祖尔地区地方部队隶属于库尔德民主军,但是其实是当地军团,不太听从民主军调派,这次库尔德民主军趁机撤销了该兵团主要负责人职务,实际上是彻底控制了代尔祖尔河东地区。
有件耐人听闻的事是,一股库尔德武装突然袭击了代尔祖尔叙利亚政府军控制区的一处据点导致双方发生火拼,最后该库尔德武装悉数撤走。结合上述库尔德民主军和代尔祖尔当地库尔德军团夺权的事件,恐怕有可能是当地兵团领导人不甘心代尔祖尔易主,便突袭叙利亚政府军,意图挑起库尔德民主军和政府军之间矛盾,好收渔翁之利,乘机夺回代尔祖尔控制权。毕竟代尔祖尔属于叙利亚最大的产油区,谁控制了该地就相当于握有了财富。
回头讨论将叙利亚—以色列—约旦接壤地区建立特区这事。(红色圆圈区域就是三国交界处)
先讨论约旦和叙利亚交界这块,其实两国间有两个过境口岸,而且都是特别重要的。第一个是纳西卜口岸,该口岸已经在10月15日重新开通,滞留在约旦的几十万难民也开始陆续返回叙利亚。这个口岸重要是因为,约旦远洋跨境的大宗商品基本上都是通过叙利亚东海岸的塔尔图斯港出境,所以该口岸是两国贸易,尤其是跨境运输重要的通道。所以虽然该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但是在经济潜力上其实很大,只要投入开发理论上完全可以实现经济繁荣。所以仅仅从约旦和叙利亚两国关系分析完全可以在该地区建立特区。
但其实相比纳西卜口岸,约旦和叙利亚的另一大过境口岸,阿坦夫口岸更加经济潜力巨大。其不仅是约旦和叙利亚之间重要的商贸来往通道,也是叙利亚和伊拉克的重要过境口岸,所以这一块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战略上都特别重要。但正因为如此,目前美国把它牢牢的控制了,还建立了军事基地,目的就是为了斩断叙利亚政府和伊拉克什叶派民兵之间的联系,切断伊朗什叶派之弧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闭合。(绿色圆圈区域就是阿坦夫口岸)
反过来,美国在该地区的存在,也其实影响这个特区的建设,虽然美国不会不希望叙利亚普通民族过好日子,但绝对不希望巴沙尔政府过好日子。
叙利亚和以色列边境这块,由于戈兰高地问题,双方注定是在经济方面没有巨大的突破的。双方为了防止对方渗透各自控制区,边境地区监管力度很严的,同时这几天围绕戈兰高地归宿问题,双方在联合国又争执了起来,军方也都抛出了战争言论,在这种背景下,显然很难考虑特区建设。要是中东地区各国能理解“搁置争议”这一战略智慧,目前也不会乱成这样。
所以基本上说建立特区方案目前是行不通的。其实叙利亚因为地处地中海东岸、中东核心地带,所以其无论地缘价值,经济价值、能源运输通道价值都特别高的,叙利亚随便一个地块其实都以为地理因素都有经济腾飞的潜力,但也恰恰是因为其如此得天独厚的原因,所以才几千年来都是大国角逐的战场。美国到底要怎么处理伊朗?
近日,美国联合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国,派出双航母舰队,在地中海举行联合军演,疑似从三面包围伊朗。同时,伊朗也进行针对性演习,并派出无人机抵近侦察美军航母,局势十分紧张。然而,5月2日,全面禁止伊朗出口石油的日期已过,为何各方却突然归于平静?难道美国真的是虚张声势吗?美国到底要如何处理伊朗呢?
要弄清局势,首先,要认清美国的真实意图。美军“林肯”号航母现身地中海,“斯坦尼斯”号与法军“戴高乐”号航母现身红海,“基萨奇山”号攻击舰现身波斯湾,似乎要对伊朗动手,但其威慑意义更大,目的也不止于此。特别是美驻俄大使登上林肯号,说这是20万吨级的航母外交,其指向俄罗斯的目的也十分明显。另外,对于利比亚等周边亲美势力也是一种支持。
其次,伊朗威胁要放大招。伊朗扬言,如果其石油不能进入国际市场,那么它将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伊拉克、阿联酋、卡塔尔等国的石油也别想从这出去,美国及其盟友的利益也必将受损。伊朗军事力量也不可小视,导弹、潜艇、无人机群等,真正全面开战,使美军航母失去战斗能力也很有可能。更有甚者,被逼急了的伊朗,很可能选择退出《核不扩散条约》,继续发展核武器,正像其总统鲁哈尼说的:“与伊朗开战将是全部战争之源”。
最后,看看俄罗斯及其他国家的态度。在美国驻俄大使登上“林肯”号航母发声时,俄罗斯就扬言,俄完全有能力将美航母变成一堆废铁沉入海底,伊朗发生大战,如伊朗邀请,人狠话不多的普京必将派兵参加,它不可能放任周边失去控制,更不愿意伊朗出现一个新的,美国扶持的政府,叙利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以色列、沙特等希望限制伊朗发展,乐意看到美国严厉制裁。其他一些国家不愿意看到国际油价上涨,并对美国实施“长臂管辖”颇有意见。
总的来说,近期全面开战的可能性不大,如若开战,美国将陷入伊朗战争,这么做并不符合特朗普商人利益最大化的个性,现在并不是最好的时机。5月2日后,最有可能的选择是,美国持续施压,伊朗石油出口日益减少,经济受到重创,国内局势日益不稳。美国、俄罗斯及其它石油出口国加大产量,国际油价上涨。一些国家默默地改变石油进口的途径。为什么这么做,美国的目的有如下几点:特朗普一是迎合了背后犹太财团的利益要求,二是能拉动国内经济,控制失业,为其参加2020年选举造势。三是为将来解决伊朗问题创造条件。至于俄罗斯,能加大石油出口,提振国内经济,只要不出现战乱,也会默认这个做法。然而,伊朗将陷入温水煮青蛙的困境,想开战都不一定能找得到理由。 当然,这些都是短期的目标,长期还是想把伊朗控制在手里,要不就是促成内乱,颠覆现有政府,要不就是武装侵略,推翻现有政权。达到势力范围东扩,限制俄罗斯,控制中东能源和波斯湾,称霸世界的长期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