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行政长官现任是谁,香港疫情为何没有爆发?
世界华人周刊专栏作者:古尔齐亚
先来看一张图。
这是英国《金融时报》援引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分析数据,做成的图表。
这张图显示了中国大陆以外的部分地区和国家,在新冠病毒疫情爆发的最初20天内的蔓延趋势。
由图可见,病例数量攀升最快的第一梯队,是伊朗、意大利和韩国。其次第二梯队是美国和西班牙、法德等欧洲国家。
攀升最缓慢的,用淡蓝色线标示,分别是日本、新加坡和香港,最慢的是香港。
截至3月12日,香港累计确诊病例129人,治愈67人,确诊病例数量远低于德国等欧洲国家,连人口较少的北欧国家挪威都有489个病例。
数量甚至远远低于中国大陆的多个省市自治区。
作为与大陆紧紧相连、交流最为频繁的香港,何以能在这次全球疫情爆发之际,防控得如此有效?
信息公开透明,全港每个病例行踪可查
为了最好地帮助市民了解新冠病毒的情况,香港特区政府特地设立了“同心抗疫”的官方网页,将关于确诊病例详情、发现地点、如何防护、谣言澄清、出入境管制、学校关停计划等几乎所有疫情之下的生活常用信息,全部集中,公开发布,在全球任何位置都可以上网查询,所有信息都是滚动更新。
▲特区政府“同心抗疫”网页截图
▲特区政府“同心抗疫”网页截图
如上图可见,无论是香港市民、媒体还是研究人员,都可以在这个网站上找到他们所需要的信息。
比如,每一个确诊病例是多大年纪,住在哪个医院,是住院了还是已经出院了,是香港居民还是外来输入病例,甚至他们每一个人曾经逗留过的地方,都标注出来,若是有市民担心,大可以绕着走。
还有一份滚动更新的名单,叫“过去14天里确诊或疑似病例曾经居住过的住宅大厦名单”,截图如下:
▲特区政府“同心抗疫”网页截图
甚至连哪一栋,是A座还是C座都写明了,保证了每个人的知情权,也舒缓了许多人的潜在心理:我邻居会不会也是感染者?
在这种信息披露之下,大部分香港市民在清楚了情况之后,可以相对放心地出行,如常生活。
同时,对于引发恐慌的传言,港府也在官方网页上的专门区域“澄清”里,集中澄清,消除市民的疑虑。
比如有香港本地媒体报道,有人发现香港中文文凭考试中官方派发的口罩有质量问题,怀疑是假冒产品。
港府立即在“澄清”栏里及时澄清,甚至通过港府物流署公开了这次考试中派发口罩的批次、产地、生产日期,和进口入关时的抽检结果,以正视听。并指出由于口罩来自不同产地和供应商,外貌或略有不同,但不影响质量。
这种及时、透明、公开的信息发布,极大程度上增加了抗击疫情背景下市民日常生活的安定感。
反应迅速,居家隔离要带电子手环
1月23日,中国宣布武汉封城。
一周后的29日,香港特区政府宣布在30日开始部分关闭6个入境口岸,就在特区政府宣布关闭口岸后的第二天,世界卫生组织才宣布新冠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紧急事件”。
此后,香港逐步关闭了大部分陆路口岸,连人流量最大的罗湖和落马洲也都关停。
另外,为了严防输入性病例,特区政府一视同仁,对来自中国内地、韩国、伊朗、意大利等地区和国家的旅客都实行了入境限制。
比如从韩国来香港,假如不是香港居民的话,直接禁止入境;即便是香港居民,14天内去过韩国大邱等地的话,回香港也要去隔离中心强制隔离14天。
对于隔离中心也是,香港没有能力在6天之内建好一座新的医院,但是特区政府非常随机应变,在短短几天之内,就有90多个隔离单位投入使用,有酒店、工业大厦、部队宿舍,甚至还把饶宗颐文化中心临时改成了隔离营。
▲饶宗颐文化中心
可是,至于居家隔离这种事情,太考验人性和自觉性了,各个国家都有许多确诊之后到处乱跑祸害他人的行为。
香港政府的做法非常值得学习:给隔离者戴上电子跟踪器!
给需要居家隔离的人戴上电子手环,追踪他们的行踪,确保他们真的在家隔离,如果擅自离开家,最高会被判刑6个月。一旦这些人离开了家,卫生署和警方会收到警报提示,就可以马上出动追踪他们的行踪。
▲电子追踪手环:“居安抗疫”手环
港人好共识:接受出门戴口罩
有在香港生活或旅行经验的人会深有体会,相对于许多西方国家民众认为“戴口罩就是有病”的落后认知,香港市民非常接受戴口罩这件事,即便是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前,在香港的公共交通和公共场所,也经常可见戴口罩的人。
甚至有人说,香港是世界的“口罩之都”,是全球范围内最普遍接受在公共场合戴口罩的城市和地区。
这大概是源于香港人多年来“血的教训”。
▲香港市民戴口罩出行。中新社记者 张炜 摄
香港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每平方公里将近7000个人。但这个数据,是按照香港城市面积来算的,其实香港大部分土地是山区,未开发,开发率大概只有25%,所以如果以开发面积来算,香港每平方公里内会有2.7万人。
每平方公里内2.7万人,是什么概念?
所以在香港闹市区、商业区和公共交通上,最真实的感受就是四个字:摩肩接踵。
▲香港街头
如此高的人口密度,增加了人与人之间传染病的感染几率。
所以,每一次流感大爆发,香港都几乎跑不掉。
就在新冠病毒疫情爆发前的2019年初,香港因为流感致死的病例就高达226人。
更不要提17年前“非典”疫情在港人记忆中的触目惊心了。
或许正是多年来这些活生生的“血的教训”,香港市民从老到小,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也为了公共健康,普遍接受了出门戴口罩的习惯,如果有人感冒了不戴口罩上了地铁,轻则遭到白眼,众人远离,严重的估计要被众人出口训斥。
正是这种卫生习惯和普遍共识,帮助香港市民在疫情爆发之初,就迅速做好了自我防护,保护自己,也不给别人添麻烦。
此次疫情爆发后,不断出现中国人在外国戴口罩被鄙视、辱骂甚至殴打的新闻,西方人普遍持有“生病了才戴口罩、健康人不必”的观念,但在香港,戴口罩是值得骄傲的好习惯。
而特首林郑月娥因为被拍到未戴口罩,还被香港媒体批评:没带好头!
▲林郑月娥(右)
SARS的惨痛记忆,他们从未遗忘
2003年,“非典”病毒传播至香港,九龙湾住宅淘大花园出现了300多居民集体被感染的惨剧,至今让香港人记忆犹新。
但香港特区政府并未在SARS疫情结束之后就收工了事,而是组织人马对“淘大花园事件”进行了详详细细的研究。
最后发现,是房屋设计结构问题,导致病毒通过排泄物和下水系统传播。
世界卫生组织曾经要求香港特区政府在全港范围彻查,排除类似隐患。淘大花园的下水道,甚至被拆下来,放进了香港医学博物馆,用来警醒后人。
▲淘大花园平面图
而此次新冠病毒疫情爆发后,位于香港青衣的公屋(廉租房)长康邨的康美楼,出现了住在同一栋、不同楼层的两个病例。
港府立即派人调查,结果发现患者家里自行改装了排气管,连接卫生间下水道,极有可能令病毒从卫生间下水道回到厕所,令同栋楼的邻居“中招”。
港府连夜将这栋楼的30多个家庭住户,全部撤离到了隔离中心。
尽管防疫专家袁国勇站出来说,仅仅是有可能,而且私自改装的住户只是个别,或许不必将30个家庭都全部撤离,但是特区政府还是选择了最保险的方式,毕竟,淘大花园的记忆太牵动香港人心了。
许多香港市民对此评价:都系改装佬冇常识、冇知识。(装修工太没常识了);私下改装,自己害自己!
可见港人对淘大花园的事情记忆还十分鲜明,更是对背后的原因十分清楚,对私自改装建筑结构导致的害人害己案例,也毫不留情。
或许正是源于对于SARS惨痛记忆形成的社会共识,以及特区政府的连夜撤离,康美楼此后再未发生新增感染病例,也未出现家庭内部传播感染,不幸之中的万幸,淘大花园事件没有再次出现。
所以香港大学医学院教授金冬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香港此次疫情防控最重要的点,就是“二代传播”大大减弱。
香港政府在公布疫情数据的同时,也非常重视是否是“二代传播”,即非输入性的本地传播。
通过香港特区政府公布的130名确诊和疑似病例的信息可知,130人中,外地输入病例以其密切接触者,仍旧是大多数。
▲来源:港府“同心抗疫”网站
如上图可见,在经历了2月12日的高峰之后,香港“本地案例”逐渐减少,进入3月之后,几乎多为输入性病例,本地“二代传播”得到了非常有效地控制。
充分重视与尊重,医护人员未受感染
3月5日,收治新冠病毒确诊病患的香港玛丽医院研究人员发表论文,在疫情爆发的前6周里,香港没有医护人员感染,也未发生医院范围内的感染,尽管全港卫生系统对1275名疑似病例进行了治疗。
他们的经验显示,注意手部卫生,保持警惕,做好防护,做好隔离,可以让医护人员在检测和治疗病人的同时,保护自己的健康和安全。
毕竟在抗击疫病之中,医护人员是最前线的战士,保护好他们的安全,就是对抗击病毒最大的支持。
▲香港玛丽医院
早在2019年12月31日,新冠疫情并未被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政府正式发布之时,香港医管局就已经启动了感染防控措施。依据的,正是香港抗击SARS和禽流感的经验,对所有可疑病例进行早期识别、隔离、通报和分子诊断等。
尽管在香港,因为疫情的压力,医务工作者中也曾闹出过不同声音。
香港医管局设立了“抽签制度”,抽到签的医护人员,就去照料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对此,有人称之为“生死签”。据媒体报道,某医院一轮抽签结果之后,立即有多名医护人员辞职。
也有许多香港媒体公开批评这些医护人员自私,是“以市民生命作为筹码”,但多数医护人员还是留了下来,上了前线。
最终我们看到的,是特区政府与全港卫生系统、医护人员共同协力,迄今为止,有效地遏制了新冠病毒在香港的蔓延,才有了本文开头的那张图表。
目前,香港政府已经在考虑如何在疫情防控的形势之下,逐步恢复全港的日常生活。香港行政会议员林正财日前通过媒体告诫市民,目前的封关、围堵等政策,有可能会持续一到两年,香港全社会都应该思考,如何在抗疫之下如常生活?
这个是怎么叫出来的?
戴笠是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首长。因飞机失事死在南京西郊的岱山。
戴笠所领导的军统局行动,杀死、迫害许多异议分子、中共及民主党派人士,日本人及与日本人合作的汉奸,甚至是中国国民党内蒋介石的政敌。在抗日战争中,戴笠和他领导的军统局为中华民国立下卓著功勋。
1946年3月17日,戴笠乘专机由青岛飞往南京时,因南京上空乌云密布、雷电交加,不得已转飞上海,但这时上海的天气也不适合飞机降落,只能改飞徐州降落,途中在南京西郊的岱山失事身亡。
戴笠人为什么称戴老板?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他是国民党“军统”的实际领导人, 所以下面的特务都叫他老板,这和国军将领叫蒋介石“老头子”的意思是一样的。而且他在经营他的事业,本身就是老板。
二、这只是情报人员之间的一种固定习惯性称呼。就是一军统内部对戴笠的昵称!是非官方的!!就像叫蒋介石“老头子”一样!就因为是非官方的称谓,所以后来的毛人凤就不会有人叫他“毛老板”!
戴笠人被称戴老板,这个称呼背后有什么故事?早期的戴笠其实是在上海滩混迹的bai,跟随着杜月笙在上海他混的也确实是非常的好,所以这个称号最早应该是毛人凤叫出来的。毛人凤作为戴笠的老乡,同时又是后期整个军统的二把手,在毛人凤叫出了这个称号以后,所以很多人就跟风开始喊戴笠为戴老板。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戴笠虽然是整个军统的实际掌权者,但其实戴笠在军统只是副局长,正统的正局长是另有其人,而且这个人也算是蒋介石自己的亲父,只不过这个正局长并不管事,只是空有虚名。其实应该也算是蒋介石的一种手段,你的官就不给实权,给了实权就不给官。这既然戴笠的上面已经有了一个局长,如果别人再称戴笠为局长那就不太好了,但是平时需要工作,肯定要有一个称呼,如果直呼其军衔又特别的不方便,所以才有了这样一个称号。
戴笠对蒋介石实际上是非常忠诚的,而且戴笠也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忠诚,终身都没有加入国民党,这种举动就代表着戴笠只是效忠蒋介石一个人,并不是效忠整个国民党。最早的时候戴笠实际上只是一个小混混,后来在上海滩也是得到了杜月笙的赏识,我也是被推荐到了黄埔军校,然后又得到了蒋介石的赏识,被蒋介石直接安排到军统工作。
在进入军统之后,戴笠也是没有辜负蒋介石,工作做的一直都是非常的不错。而戴笠也是认为蒋介石对自己是有知遇之恩的,所以对蒋介石才会如此的忠诚,当然戴笠最后也是凭借着自己的能力慢慢的成为了一个”巨无霸“,不可否认的是戴笠在抗战时期也是做出了很多出色的情报工作。
戴笠的死因是什么?1946年3月17日,戴笠从北平飞往上海转南京途中因飞机失事丧命。
戴笠死因有以下几种传说
一、蒋介石谋杀了戴笠
3月zhuan17日下午,当毛人凤发出“戴笠和他的专机神秘失踪”的查询电报后,马汉三才长出一口气,放下心来,一个无比强大的对手终于被自己闪电般一击,打翻在地。
戴笠死后,蒋介石并没有撤销军统特务组织,只是把国民党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改名为保密局。
1948年9月,马汉三、刘玉珠在南京被秘密处死。耐人寻味的是,处死的罪名不是谋杀,而是贪污。
二、美国特工谋杀的
1945年,日本投降后,美国战略情报局探听到,戴笠要对过去所有与日本人合作过的中国人进行一场大清洗屠杀,情报局所有的人都认为,这将是一场毫无意义的大流血,必须制止这场愚蠢的屠杀行动。
美国战略情报局得到戴笠将在青岛过夜、次日飞往上海的情报后,迅速指示在青岛的美国特工,秘密在戴笠乘坐的专机气压计的保险丝上做了手脚。
不过,时至今日,几十年前发生在南京上空的那次神秘的坠机事件,仍然是个未解的悬案,关于一代杀人魔王戴笠的死因之谜,至今仍然没有准确的答案。
结语戴笠在情报界可说是少有的天才,他在无师自通下一手建立军统局这以他为核心的庞大情治机关,在抗日战争时期军统局的敌后谍报侦搜以及中美情报合作对于战争的胜利有着无可抹灭的贡献。但是因为他的立场忠于蒋中正,与上海杜月笙关系良好,因此蒋中正在抗战结束前也将戴笠视为其最重要的亲信之一,在台面上无法解决的事情就必须借由军统之手执行,因此他的行动也就包含了以台面下手段帮蒋介石铲除敌人。
去香港为何还要做核酸检测?
香港第五波新冠疫情形势严峻,近三日新增确诊病例均超过6000例。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22日宣布,将在3月推行全民强制检测,市民须进行3次核酸检测。香港呼吸系统科专科医生梁子超22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这一措施可以让香港有时间加强各方面的疫情防控能力,尤其是增加隔离设施。梁子超同时表示,香港现阶段不应该幻想“与病毒共存”,还是应当专注于及时追踪和隔离感染者,切断传播链。
林郑月娥22日介绍称,香港各区将设立几百个检测中心,市民以出生年份按日预约进行核酸检测。她同时表示,3次检测期间,相关市民要每天进行快速检测,特区政府会分派足够的快速抗原检测测试包及KN95或相同等级口罩。
这是自疫情爆发以来,香港首次推行全民强制检测,而特区也正在遭遇2年多来最严峻的一波疫情。香港特区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2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当日零时,香港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6211例,新增死亡病例32例,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达66574例。
梁子超22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达对全民强制检测的支持。“全民强制检测是帮助发现感染个案的工具,能够更容易找到一些症状不明显的病例。”梁子超认为,全民强制检测的作用并非是全面结束疫情,这不符合实际情况,但这一措施可以初步减慢病例增长,让香港有时间加强各方面的疫情防控能力。
梁子超表示,为配合全民强制检测,特区政府还需有周密的跟进步骤,最重要的就是保证充足的隔离措施。“隔离设施不足是目前香港防疫的最大挑战,能否将病例及时隔离也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梁子超称,香港必须用最快速度将传播风险最高的病例或老人院等环境较差设施内的病例及时隔离,否则还会出现大规模的社区爆发。
林郑月娥22日也提到这一问题,她表示目前隔离设施严重不足,估计有3万名初步阳性或确诊人士在家等待入院。林郑月娥透露,在中央的全力支援下,目前有5000多个单位来自竹篙湾、1600多个酒店房间投入社区隔离措施,预计本周内,5000个单位可增加1倍至10000个单位,来自3座未入住的公屋目前正配备家具。
本月19日,两处由内地援建香港的社区隔离治疗设施分别在竹篙湾和启德码头正式开工建设,总计可建立近1万个隔离单位。22日,内地援建香港的四处临时性社区隔离治疗设施也分别在香港青衣、前新田购物城、元朗潭尾和洪水桥开工建设,全部投入使用后预计将为香港提供14000—17000个隔离单位。
除隔离设施的短板外,近期香港多家医院还出现因患者过多,只得将等候入院的患者安置在户外病床的情况。对此,梁子超建议称,可以将复康医院(康复医院是为仍需要住院医院护理的稳定患者提供护理的设施)改成新冠指定医院,把康复医院现有的部分病例转移至私人医院。由于复康医院本身有人力,而且能够提供基本及足够的医疗设备,可应付病情中度或以上的患者。
在正式决定全民强制检测的同时,香港也出现关于“封城”的讨论,香港大学医学院院长梁卓伟曾建议特区政府应考虑“封城”遏止疫情。不过,林郑月娥此前曾表示,现阶段没有“封城”计划。
梁子超在采访中也认为,“封城”对目前香港的作用有限,且有较大困难。梁子超说,“封城”需要考虑到经济、民生保障等能支撑多久,他认为这一期限不会超过两周,但这段时间难以做到将病毒全面清除。一旦解除封锁,香港也会像欧美很多地区一样再次出现疫情反弹。“香港没有内地的制度优越性,没有各种社区组织,无法做到快速的大规模检测,也没有办法短时间内满足所有居家者全部的生活需要。”梁子超说,如果还是允许市民在“封城”期间上街,有一定程度的社交接触,那么病毒仍然可以继续传播。
梁子超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目前在香港传播的奥密克戎变异株虽然有较强的免疫逃逸能力,但现有疫苗依然对重症有着很好的保护效力。在50岁以下已全程接种疫苗的人群中,重症比例很低。“香港应该利用这一特点,一方面呼吁市民尽量呆在家中,减少病毒的社区传播;另一方面加强病例的追踪和隔离,切断传播链。”梁子超说。
“香港现阶段不应该幻想‘与病毒共存’,否则会每日新增2.5万病例。”梁子超预测,如果市民配合、特区政府尽快增设隔离设施,香港的新增病例每周可以减少一半,3个月左右疫情就可以结束
香港一哥是什么意思?
香港一哥指的是香港最受欢迎、最成功、最有影响力的男明星。这个称号很大程度上是由粉丝和媒体所授予的,通常是因为他们的演艺事业或个人魅力等方面的杰出表现。与此相关的称号还有“香港一姐”、“香港小生”等。
和违建有什么区别?
小产权房子和违章建筑是有区别的。小产权房是指在农民集体土地上建设的房子,因为未缴纳土地出让金,所以不能办理不动产证,只有使用权。
违章建筑,是指在城市规划区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违反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建筑,或是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而占地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筑物。小产权房和违章建筑的区别有哪些?第一证件不同。小产权房子由于没有支付土地出让金,所以不能办理国家颁发的不动产证,有些可能有地方颁发的房产证,但最终不能买卖。只有同一个集体之间可以转让。
违章建筑是没有任何证件可言,没获得批准建设的建筑,没有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完全属于违法建设的建筑。
第二 建筑占用的土地性质不一样1.小产权房子是动用集体土地建设的房子,所以土地性质属于集体所有。
2.违章建筑有可能是在农村占用集体土地建设的建筑,也有可能是在城市占用国家土地建设的建筑。
第三 遇到征用土地赔偿不一样1.部分的小产权房是拥有地方政府认可的乡村产权证。在拆迁时可以获得部分补偿,但是补偿的资金是发放给该栋房屋的产权登记的用户,若是您是购买的别人的小产权,是不能进行过户的,所以赔偿费用是给原登机户的。
2.违章建筑本来就是违法盖的建筑,所以遇到拆迁是不会获得任何赔偿金的。
小产权房和违章建筑的共同点都是不合法的的建筑,都不受法律保护的。
写在最后:小产权房由于产权不完善,所以价格便宜,一些人为了蝇头小利购买小产权房,根据小产权房最新政策解读,国土部严禁登记发证。但如果购买的是小产权的房屋,只能够行使对于房屋的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2021针对于小产权房明文禁止私下交易买卖,而且所刊登的通知要求集中处理。目前来看小产权房虽然有很多城市仍然在继续流通,但因为始终得不到国家的认可,所以终将会被取消,至于目前在完税之后是否能够成为普通房屋还没有明确的回复。图片来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