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鲲鹏处理器,中国华为芯片研究成功了吗?
感觉华为研发芯片比较顺利,实际很多人都会这么来想,这个不奇怪,毕竟现在看到的华为很强势,而且也看到华为成为人们簇拥的手机品牌,在国产手机中是佼佼者,甚至一呼百应,包括看到华为旗下的麒麟980芯片,以及麒麟990芯片可以和高通相抗衡,在5G通信方面的天罡,路由器的凌霄,电视的鸿鹄芯片,电脑的鲲鹏,5G的巴龙5000系列芯片。
实际要说研发芯片,华为从1991年就有开始,而在2004年成立海思,再到2009年研发出来第一款手机芯片,中间的时间可基本上是18年,虽然说手机芯片研发时间短,但是如果没有起初的经验哪里有华为的今天。但还是没有结束,简单一点来说就是华为第一款芯片搭载在手机中发布是在2013年,华为P6,处理器为K3V2改进版K3V2E,当时确实不错有400万的销量。
一直到2014年华为才有正式崛起,因为在当年华为把手机处理器和自研的基带处理器合并在一起,用在了荣耀6身上,这款新片就是麒麟920,过了3个月的时间,华为发布了搭载了升级版麒麟925的Mate7。麒麟920和925采用先进的28nm工艺,所以才会被市场认可,再加上当初华为mate系列的大气,金属磨砂机身,大续航等等。看到华为的成功并不是偶然,要知道华为对于芯片的研发确实是靠着自家的通信业务在支撑,从海思芯片成立,再到2006年研发手机芯片,再到2014年成功被人们认可,华为用了8年的时间。
当时国外芯片科技的进入到中国市场,包括当时HTC,三星,以及国内的OV,魅族等等确实都要比华为更好,更强,但是华为自研发的脚步依然是没有停歇,之所以可以成功,是在别人成功的同时,他们并没有气馁,还在进行自研发的路线。通信是华为创立的初衷,从最开始就已经开始走自研发路线,同时华为第一款芯片经历了三年的时间,而第二款又是三年的时间,这中间6年的时间,其他厂商都已经有了名气,之后在2014年麒麟920研发成功之后,之后确实就相当顺利,所以现在的厂商比不了。
觉得华为很容易研发芯片,这实际就是因为华为抓住了时机,智能手机开始初期,华为芯片已经研发了很久的时间,同时在这个时候已经算是大功告成,所以看到华为顺风顺水,确实没有看到他们默默付出的是什么,同时顶着什么样的压力,而现在的厂商,我相信他们确实不会放弃现在的成就和市场,去开始研发芯片,但是当时的华为做到。
华为发布业界首款5G核心芯片?
应邀回答本行业问题。
华为发布的两款5G芯片,性能目前处于业内顶尖水平,还是可以站稳脚跟的。
华为的5G基站芯片--天罡,是业内性能顶尖的芯片。一直在通信业里厮混,也见到了一些内部的资料。华为的5G天罡芯片目前的确是非常领先的芯片。
这款华为自研的基站核心芯片,可以支持C-band全频谱,高达200M的频宽,支持目前业内的64T64R的Massive MIMO天线阵列,算力成本的增加。
在该芯片支持下,华为的5G AAU做到同类产品50%的体积,降低23%的重量,减少21%的能耗。
行业外可能不能理解这有什么优势,我来给你们简单的科普一下。
AAU是需要抱杆支撑的,很多还需要上塔,原本的AAU重量接近50公斤,这对于抱杆的承重能力,还有铁塔的承重能力的要求是比较高的,现在很多的抱杆和铁塔都难以承载这种重量,需要重新加固或者是新增平台,改造成本还是很高的。
这个重量抱杆改造还是小事儿,问题这样一来,就需要雇佣吊车来吊了,让工程人员背上去是不太容易了,尤其一些欧美国家的工程队,那肯定是不干的,吊车多贵啊,雇一次都是钱啊。
还有更贵的,就是原来由于AAU的能耗问题,部分机房的供电也不够,好多个AAU在一起,就需要改造电力系统,这个也是一笔很大的开销。
对于可以降低体积、降低重量、减少能耗的AAU,运营商都不知道有多么欢迎,当然可以站稳脚跟了。
华为的巴龙5000芯片也是目前业内领先的基带芯片。巴龙5000是支持2/3/4/5G高度集成的基带芯片,对标的高通X50则只支持5G,而且该芯片可以支持低频4.6Gbps的速度,高频6.5Gbps的速度。
同时它是第一款支持SA/NSA两种组网方式的基带芯片,可以灵活的适应运营商的5G组网。
搭载了巴龙5000的华为5GCPE可以支持4/5G接入,下载高达3.2Gbps,已经做到了目前CPE的极限下载速度,这个速度也是其他的CPE没有达到过的高速。
在高通没有推出新的基带的时候,这款巴龙5000可以被称为当前业内最先进的基带芯片了。
总而言之,华为推出的这两款5G芯片--天罡和巴龙5000,目前业内都属于顶尖的芯片,完全可以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喜欢的可以关注我,谢谢!
认同我的看法的请点个赞再走,再次感谢!
为什么目前还没有做电脑芯片?
先强调一点,华为芯片设计的强项,在于内核集成,不在于CPU、GPU内核原创设计。这方面也是整个国内芯片设计业的最大短板。
华为目前确实已经推出鲲鹏处理器,从英特尔嘴里抢肉吃问题不大,但说要打破英特尔的垄断,还是有点早。
AMD和英特尔斗了近四十年,日子还不是过得苦巴巴的。通过市场竞争打造的垄断地位不是那么好破的。
你看英特尔的老冤家AMD,CPU设计水平比华为厉害吧,和英特尔斗了四十来年,根本就没有打破英特尔的垄断地位:PC市场,英特尔占据82%的份额,是绝对的老大;在服务器市场,AMD的份额更惨,只有5%,英特尔占据超过90%的份额。
华为做芯片设计不到20年,推出成熟可用的麒麟920也不到10年时间,和高通PK不过是最近两三年的事,但要说打破英特尔的垄断地位,华为可以存下这个理想,然后花时间去慢慢实现,急不得,因为英特尔比高通厉害多了。
英特尔比高通强大的地方在于,X86架构不是开放生态,完全由英特尔垄断,英特尔不开放X86指令集,独占X86微架构设计,花钱也不卖,这和鲲鹏/麒麟芯片采用的ARM架构不同。
ARM架构是开放的,你可以花钱获得指令集授权,也可以买IP内核自己魔改,或者直接购买ARM设计好的公版CPU、GPU内核,自己回去集成(华为目前在做的)。总之有钱就可以从ARM那里买买买。
但在英特尔那里,有钱买不到X86架构,因为人家不卖!
高通对英特尔的服务器市场觊觎已久,发起实质冲锋,最后也以失败而告终。
而且在桌面处理器领域,英特尔还有一个排它优势:和微软多年的老铁关系(Wintel联盟),使得英特尔处理器在兼容性和稳定性上领跑行业(不是指绝对没有问题)。华为芯片目前缺少这种强强联盟的优势,因为国产操作系统现在还很弱鸡。
是不是华为就没有机会了呢?
也不是。
华为鲲鹏处理器的机会主要在国内服务器市场。
在目前的国际贸易环境下,政府、金融机构、能源等关键部门,PC、服务器的自主安全可控成为一个重要命题,华为作为国产芯片厂商,无疑更有优势。
简单说,华为芯片(鲲鹏处理器)在国内台式机、服务器领域还是有很大机会的,但要说打破英特尔垄断,还为时过早,不过前景不错。
南京鲲鹏产业园什么时候开建?
南京鲲鹏产业园2020时候开建,南京鲲鹏产业园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虎踞北路,截止到2022年9月16日,该产业园在在建设中,项目一标段进度超70%,正进行主体基础施工,预计在2023年6月竣工。
华为刚发布的WS5200四核版完全采用自主研发的凌霄芯片?
除了自研手机芯片之外,近些年来华为在其他芯片领域都颇有建树。比如在家用路由器领域,之前智能路由芯片一直被博通和MTK占据。而华为这两年开始发力家用智能路由领域,推出了自主研发的凌霄芯片。正好天气越来热,家中的老路由器发热严重。我便借此入手了新款的华为路由ws5200四核版,来体验一下这款四核芯片究竟“香不香”。
一、简单开箱
WS5200四核版是华为刚刚上市的一款新品路由,与之前的WS5200增强版相比升级了凌霄四核1GHz CPU和华为凌霄双频WiFi芯片,配备四颗信号放大器。信号和数据吞吐能力得到增强。售价249元,在智能路由中算比较实惠的。废话不多说,直接上实物:
拿到外包装第一感觉并不是很大,很轻薄的一个盒子。比起之前买的其他品牌智能路由的巨型包装的确是“苗条”很多。
打开包装后,里边有路由器,电源适配器和说明书。无线的规格是1200M无线带宽(300M 2.4G+867M 5G)支持802.11802.11a/n/ac协议(WiFi 5)。
这就是路由器的本体了,最醒目的还是4根强度为5dB的天线。不用的时候是可有收起来的。收起来之后整机的厚度非常薄,也难怪外包装可以做得如此轻薄。
这是天线张开之后的样子,整机的厚度控制的非常好,重量也非常轻。(官网显示裸重289克)很难想象如此轻薄的机身中嵌入了一颗凌霄四核处理器1GHz CPU。相比之前接触过的智能路由器,华为的智能路由在体积方面控制的都非常出色。我想这是自研的凌霄处理器功耗比较低的缘故吧。相比之下采用博通处理器的智能路由都需要装上厚厚的散热片来保证路由器的散热。
路由器的背面依次是电源接口、四个全千兆网线口和一个重置按钮。值得一提华为智能路由的网线接口全都支持wan\lan混插,我们只要将所有的网线都接到路由器上就可以了,路由器会自动分别入户线和内网线。这点设置对网络小白非常友好。
我拿出当年价值799的斐讯K2P与之对比下,都是四条5dB的天线。搭载单核博通芯片的k2P体积上要比ws5200四核版大了一圈。厚度方面华为路由器也是轻薄了不少。
在信号测试环节,还会为大家带来两款路由器详细的信号强度测试数据。
二、界面介绍
华为路由ws5200四核版在设置方面也非常简单。设置过程只需要在智能手机上操作,几步就可以搞定——根据说明书上的提示扫描二维码下载路由器管理的APP——智能家居。
打开APP之后,软件会自动搜索到华为路由器并提示是否配置路由,只要根据提示进行几步配置就可以轻松完成路由设置
账号密码可以从旧路由处获取,最大限度方便用户设置路由。然后我们可以在无线设置中选择WiFi穿墙模式(为了更好的信号覆盖)并且设置好WiFi密码(WiFi密码也是今后的路由器登陆密码)。等到路由器指示灯由红转绿。就表示华为路由器已经联网成功,可以上网冲浪了。
进入路由器界面以后,点击“查看全部功能”路由器信息、设备控制、访客WiFi到关闭路由器指示灯。所有的路由器设置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华为路由器APP做的非常详细和直观,使用起来可以说毫无障碍。
5G与2.4G信号二合一
这也是华为路由的一个特点,2.4G和5G信号合并显示。公用一个WiFi名,在同等信号强度下优先选用更快的5G网络。这样我们就不用手动切换网络了。这个功能真的是很人性化!
三、信号测试
信号测试前先大致介绍下我家的格局。
整套房子建筑面积140M左右。被原房主改造成了两室两厅的格局。路由器位置被设计在了近户门后的玄关处。除此之外其余房间并没有预埋网线,(这点我真的是很无语,原房主设计太超前),因为没有在每个房间预留网线,更有承重墙和卫生间的对WiFi信号的阻隔。导致主卧中的WiFi信号覆盖不佳。
在主卧中使用手机时,只能用2.4GWiFi信号。而且在飘窗处信号还会经常被切换成4G网络,很不稳定。这也是我想换一个路由器试试的主要原因。
测试软件:WiFi测评大师(主要测试路由器的综合性能)和speedtest(测试下载和上传速率)
测试路由:华为ws5200四核版和斐讯K2P
测试位置我们分别选取了:在阳台上的A点,隔次卧里的B点和主卧飘窗位置的C点。A点与B点均隔了一道墙,C点则是隔了一道非常厚实的承重墙。实测结果如下:
A点:WiFi信号 强 5G状态
ws5200四核版 WiFi测评大师综合得分:560分 speedtest:下载94.4Mbps 上传25.3 Mbps
斐讯K2P WiFi测评大师综合得分:546分 speedtest:下载94.6Mbps 上传22.8Mbps
B点:WiFi信号 较强 5G状态
ws5200四核版 WiFi测评大师综合得分:491分 speedtest:下载94.3Mbps 上传23.9 Mbps
斐讯K2P WiFi测评大师综合得分:464分 speedtest:下载93.9Mbps 上传23.6Mbps
C点:WiFi信号 弱 2.4G 状态
ws5200四核版 WiFi测评大师综合得分:459分 speedtest:下载11.4Mbps 上传9.43Mbps
斐讯K2P WiFi测评大师综合得分:404分 speedtest:下载6.47Mbps 上传2.44Mbps
测试结果:在房子70%左右区域两个路由器都表现良好,(我家是百兆电信宽带网线入户而非光纤入户,所以实际网络带宽会有一部分损耗)测试上传和下载速度时在A、B两点都能跑满带宽。在信号覆盖非常弱的主卧C点处,两个路由器的信号表现还是有一点差异的:斐讯K2P的上传和下载速度明显低了不少,并且在测试过程中出现了掉线的情况。 而ws5200四核版 在测试过程中并没有出现掉线现象。信号的稳定性比斐讯K2P略强。
测试结果整体还是让人满意的,至少ws5200四核版做到了单个路由信号全屋覆盖不掉线。这样我在卧室里也能稳定的用WiFi了。
不过这并不是最优的解决方案,因为华为路由都支持802.11V的无缝漫游协议。之后打算再入一个一百多的华为路由作为扩展WiFi使用。这样便可以做到全屋5GWiFi覆盖,并且两个路由之间可以做到无缝切换。手机开着王者荣耀全屋随便跑都不会断线。
可能有人也会有疑问,如果申请了200M以上宽带。这个无线路由器够不够用呢?我特意在信号较好的A点从家中的NAS上传了一个4G左右的文件到手机上,测试5GWiFi的峰值速度。
拷贝一段时间后,内网传输速度稳定在40M/s左右。按照这个速度测算,跑满500兆宽带跑满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后续宽带升级方面也不用担心。
四、手游加速
华为官方介绍中提到,启开手游加速以后。手机与路由会建立专用的连接通道,减少数据传输时的延时和抖动。目前支持EMUI9.0以上的华为手机使用。正好手持一部华为手机,测试了目前热门的《王者荣耀》和《和平精英》两个游戏。
王者荣耀内有自带网络诊断,测试结果良好。王者5V5深渊大乱斗玩了一把。整个过程延时和帧率十分稳定。
在和平精英中也是同样的体验,感觉上比之前的路由器的流畅度上有所提升。
在路由器的手游加速界面中也有比较直观的反映,这种手游加速其实在专业的路由器中也可以设置。但设置过程比较繁琐,华为路由与手机联动自动加速手游的功能还是很赞的。感觉自己有希望能吃到人生第一只鸡了……
五、介绍一些实用的小功能
在几天的体验时间中,我还发现了华为路由的一些实用小功能。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1、在路由器主界面下有一个应用市场,里边有不少实用的软件。华为自己开发路由器应用市场,应用目前看来还是比较丰富了。“外服加速”、“上行提速”、“花生壳”等主要功能都具备。比起用华为或者网件的高端路由刷梅林固件来,要方便不少。
2、在信号强度中将路由器选为“穿墙模式”,这样路由器的信号覆盖才能达到最大。担心辐射的可以在“定时关闭”中设置一个WiFi的关闭时段。这样晚上睡觉的时候WiFi就会自动关闭,减少辐射。
另外路由器的工作指示灯也是可以关闭的,关闭后不影响路由器实际工作。但可以减少家里的光污染。
此次华为路由ws5200四核版的总体测试结果还是让人很满意的:整机做的非常轻薄,四核凌霄处理器加持下发热和功耗控制的比博通处理器出色。无线信号出色。wan/lan混插功能设计都非常人性化,APP管理页面选项也比较丰富。还具备“无缝漫游”“手游加速”等特色功能。249元的价格还能要啥自行车,个人觉得这款路由在300元以下这个档位优势非常明显。
最后提下这款路由器的缺点:个人觉得比较大的一个缺点就是没有外接USB接口,这点会让一些小伙伴感到不爽。毕竟在路由器上接个移动硬盘做个全网共享什么还是挺方便的。不过笔者家中已经有一台NAS作为家庭数据中心,而且路由器上使用USB3.0 会对无线网络造成一定干扰。所以个人平时并不常用路由器上的USB端口。小伙伴们如果喜欢USB端口,可以考虑下华为的另一款荣耀路由Pro2。
此次的测评内容就写到这里,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和感想可以写在留言区下方。欢迎大家和我一起交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