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疫情防控最新通知,如果幼儿园6月月一号开学?
如果开园,你会让孩子去幼儿园吗?
从大环境来看,既然幼儿园通知可以开园,那就说明疫情在当地已得到充分的控制,且园所已经做好了相应的管控准备。从家长的角度来看,那就是“盼望着,盼望着,‘神兽’归笼了,幸福的脚步近了”啊!
有“喜上眉梢”的家长,自然就有“忧深思远”的家长。(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 慧学会玩)
因为,家长们绝不会忘记从整个事件的主角“幼儿”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送园对于幼儿身心的益处毋庸赘述。作为一个幼儿家长和医学博士,我只想号召家长们一起为幼儿返园做好准备,让我们答“送”时更有底气、更有信心。
不知道家长们有没有跟我一样的感受。之前孩子上幼儿园时,一学期里不是发烧就是腹泻,总有那么两三次,甚至更多次。而由于疫情不能去园时,一个季度了都没感冒一次。
要说原因,也不难理解。
1、幼儿的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全
孩子的免疫力在3岁以后逐渐增强,到10岁以才算接近成人。6岁之前,孩子的抵抗力较差,容易受凉而引起感冒。当症状仅仅是流轻鼻涕和轻微咳嗽,有的家长就开始喂各种广告宣传的药品,不给幼儿的免疫系统锻炼的机会;这次以后仍然是容易感冒,总是感冒。周而复始,孩子遭罪,大人糟心。想要孩子的免疫力“赢在起跑线”上,建议家长在孩子只流清鼻涕和轻微咳嗽时,让他多喝水、多休息;不要吃药,更不要去儿童医院或儿科门诊。这样做,既是不占用宝贵的儿童医疗资源,也是防止幼儿交叉感染。此外,平时可以多带孩子进行户外运动,主动接受冷空气的历练,跟着凉引起的感冒说拜拜。千万注意的是,孩子真不必穿得比家长还多。
2、幼儿的卫生习惯未养成
有时候,孩子只是流清鼻涕和轻微咳嗽,家长喂点药就送去幼儿园了。但这些已经生病的孩子,在教室里咳嗽、打喷嚏、手接触,就很容易将病毒病菌传给其他的幼儿。再加上担心穿堂风让孩子着凉、教室通风欠佳的话,交叉感染就更容易出现。因此建议在家重点训练孩子的卫生习惯。因为这太重要了,开园迫在眉睫,没有时间慢慢培养,必须抓紧训练!饭前便后回家要洗手,咳嗽打喷嚏用胳膊肘捂着,洗干净手之前不摸口鼻眼,等等。此外,眼下特殊时期,幼儿感冒也是不适合送去幼儿园的。
3、情绪低落会降低抵抗力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与亲人分离,对于性格内向和依赖性强的幼儿,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焦虑和伤感;而低落的情绪会降低幼儿的免疫力,更容易感染疾病。近期,就有家长反映,孩子因为小区相对封闭,跟同龄人接触少,变得内向起来了。在此建议家长多创造幼儿与同龄人接触、玩耍的机会,让他们重拾社交技能。对于即将重返幼儿园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4、幼儿的自理能力较差
孩子在家的时候,可以受到几个大人的照顾,冷了渴了会被及时满足,而在幼儿园里,一个老师要照顾很多孩子,难免有时不能顾及周全,而3~6岁的幼儿,还不能很好的照顾自己,比如踢被子之后不会自己再盖上。这样就容易着凉、感冒。建议家长在家刻意锻炼一下他们的自理能力,比如自知冷热加减衣服。还有,不要忽视语言沟通能力。告诉孩子有问题时要主动跟老师说,这样才能得到老师的及时反馈和照顾。举个例子,幼儿满头满背大汗时,自己浑然不觉,只有家长会给他后背擦汗。那家长不在身边呢?他会自己感觉到需要擦汗并请求老师的帮助吗?
5、营养不均衡、睡眠不足
要想提高幼儿的抵抗力,还可以从饮食方面入手,保证孩子全面摄取各种营养成分,养成不挑食、不吃零食的好习惯,保障正常的生长发育,避免因营养不良而造成的免疫力低下。同时家长应避免喂养过度,轻则给幼儿肠胃造成负担,重则导致肥胖甚至诱发糖尿病,就得不偿失了。新华社(2012年)曾报道我国儿童睡眠时间普遍不足,近年来也引起了学校和家庭的重视。关于睡眠时间,幼儿家长可参考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对各年龄阶段的孩子提出的睡眠时间建议(2015年):学龄前儿童(3~5岁)一天睡眠时间为10~13小时;学龄儿童(6~13岁)一天睡眠时间:9~11小时 。
幼儿的抵抗力提高了,家长自然就对送园更加有信心有底气了。当然,家长还应以身作则,教导幼儿遵守国家颁布的防控措施,比如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尽量不远游,人多的地方或室内佩戴口罩等等。防控疫情,人人有责。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维护这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为祖国的花朵撑起一片纯净无疫的天地。
疫情期间长时间戴口罩对人们的行为改变有哪些?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对于这次疫情期间长时间戴口罩,首先第一个让我深刻的感受到身边的人们对于公共个人卫生防护有了很大的意识和加强!
就我所在的城市长沙市,现在的疫情开始好转很多,也有些提倡可以摘下口罩。但是,基本只要一出门,在人员比较密集的地方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会戴好口罩,可能这让人会有下意识的习惯,做好这方面的预防。
其次也发现随地吐痰的现象,也少见很多。可能是戴着口罩,不便于做这类事。这是个好现象。
当然如果长时间戴口罩会容易引起生活上很多的不便。甚至没有正确方式也会影响身心健康!其实戴口罩的确阻隔空气的尘埃和病毒,避免交叉感染。但长期戴口罩会使口罩上附着大量的尘埃和细菌,而且还不易消除,这就会对脸部肌肤有着较大的危害。所以今天就为大家详细的说一下长期戴口罩的危害。
1.经常带口罩的危害-轻微缺氧
由于市场缺乏必要的监管,很多不法商贩经常会生产一些透气性比较差的口罩。如果人们长期佩戴透气性差的口罩,非常容易导致自身出现轻微缺氧的问题,会加重自身出现呼吸困难,呼吸急促问题的几率。建议大家一定要到正规超市或药店购买一些质量比较好的口罩,可以有效的降低出现这种问题的几率。
经常带口罩的危害-皮肤感染
很多朋友经常戴口罩,但是对于口罩的消毒和存放没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存放口罩不当也会导致口罩上面沾染大量的细菌。如果大家频繁戴口罩就可能会导致自身出现皮肤感染的问题,使脸部皮肤出现红肿发炎的问题,对自身的外表形象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大家一定要注意在摘下口罩的时候不要随便放入口袋里面,口罩非常容易沾染口袋里的钥匙和纸币上的细菌,增加自身出现脸部皮肤过敏问题的几率。
3.经常带口罩的危害-容易感冒
很多朋友由于经常戴口罩,只要偶尔一次不带口罩就可能会导致自身呼入细菌或者是遭受寒风的侵袭,使自身出现感冒发烧的症状,会大大降低自身的身体素质。在这次疫情过后,大家可以尽量在雾霾天气佩戴口罩,尽量不要每天都佩戴口罩,配戴完口罩一定要对口罩进行消毒处理后才可以第二次使用。必须保证口罩的清洁干燥卫生。
我母亲就出现过类似的问题,她是在一个写字楼做清洁工人,因为这段时间疫情期间,她内心中可能是害怕认为,随时随地都把口罩戴着安全,因为在比较一些封闭的环境长期戴口罩用消毒用品,回家后还出现过头晕脑胀,恶心反胃,血压升高一些不良反应。随后我和她沟通,教会她在戴口罩的正确方式外,更需要呼吸新鲜空气,对身体肺部的循环,加强自身锻炼。现在她也意识到问题所在,改变她的观点。
最后,我希望大家都关注身边老人和小孩,让他们都应该有个正确的对于戴口罩的方式。祝愿中国及全世界能早一天摘下口罩,恢复我们可爱而幸福的生活!
去八院看病人用核酸证明吗?
去医院看病是否需要做核酸检测,需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是在疫区或高风险的地方,在医院看病时均需要常规的进行核酸检测,即便是门诊看病,因此从而达到应检尽检的目的,进行相应的排查。特别是住院病人均需要常规的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避免因漏诊而导致局部群聚性病例发生。在非疫区的地方或低风险地区,如果患者无流行病学史、无发热症状,而且是看非呼吸系统疾病,在门诊看病时可以不查核酸。
但对于前往发热门诊就诊的患者,均需要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有时还需要联合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的抗体检查,以加强排查的力度。
长沙会不会爆发疫情?
湖南长沙会不会爆发疫情,这要看长沙如何联防联控了。
在全国已发生多起疫情了。1月9日,河北石家庄新增44例,现有172例,中高风险地区14个、邢台新增2例,现有11例,中高风险地区8个;上海新增4例,现有106例;天津新增4例,现有14例;北京新增1例,现有37例,中高风险地区8个;辽宁沈阳新增1例,现有30例,中高风险地区14个、大连现在30例,中高风险地区16个、营口现有6例;广东广州新增1例,现有26例,深圳现有6例、佛山现有4例、阳江现有2例、肇庆现有2例、江门现有1例;四川成都现有21例;黑龙江黑河现有9例,中高风险地区7个。
河北石家庄12个县市区集中在藁城区、新乐高新区、正定、桥西区、无极县、裕华区、长安区、新华区、鹿泉区、行唐县、赵县等11个区44人。小果庄村、刘家佐村、东桥寨村、北桥寨村、南桥寨村、邢台南宫市也感杂疫情。
警钟要长鸣,面对疫情不要恐慌,听从当地政府文件规定安排。虽然长沙未发现有疫情,但要防患已未然,不要等到疫情降临了才手忙脚乱去补救,所以每个人出门戴口罩是必需的。回家时也要洗手,窗口要通风,保持室内干净整洁;出门不访友、不扎堆、不串门、不聚会、不聚餐,疫情也就远离你了。不给国家添乱,不给政府添乱,
对比2003年的疫情?
一、 尽量减少外出活动
(一)避免去疾病正在流行的地区。
(二)建议春节期间减少走亲访友和聚餐,尽量在家休息。
(三)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例如公共浴池、温泉、影院、网吧、KTV、商场、车站、机场、码头、展览馆等。
二、个人防护和卫生
(一)外出佩戴口罩。外出前往公共场所、就医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二)随时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三、健康监测与就医
(一)主动做好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家中有小孩的,要早晚摸小孩的额头,如有发热要为其测量体温。
(二)若出现可疑症状,应主动戴上口罩及时就近就医。若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疑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轻度纳差、乏力、精神稍差、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心慌、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应根据病情,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尽量避免乘坐地铁、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就诊时应主动告诉医生自己的相关疾病流行地区的旅行居住史,以及发病后接触过什么人,配合医生开展相关调查。
四、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
(一)居室勤开窗,经常通风。
(二)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保持家居、餐具清洁,勤晒衣被。
(三)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
(四)注意营养,适度运动。
(五)不要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即野味);尽量避免前往售卖活体动物(禽类、海产品、野生动物等)的市场。
(六)家庭备置体温计、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家用消毒用品等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