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箱结构图以及名称,超级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是什么呢?
中国超级计算机天河二号被称为评为当今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其33.86Petaflops的性能几乎是与世界纪录不相上下。世界上最快的十个超级计算机名单中唯一的新面孔是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蓝色基因/ Q系统,这个IBM的蓝色基因/ Q排名第四位。
英特尔处理器占所有世界500强系统的80.4%,39%得系统使用NVIDIA的GPU加速计算,另外15%使用其他加速器或协处理器技术,如AMD的ATI Radeon和英特尔的Xeon Phi。有252个安装在美国,112个在欧洲,66个在中国,30个在日本。
下面一起来看看世界上最快的十个超级计算机具体是那几个吧!
第一名:天河一号(Tianhe-1)
在中国国家超级计算中心,2010年11月诞生,使用Intel Xeon处理器和Nvidia gpu,183368个处理核心,每秒2.6 Petaflops。
第二名:SuperMUC
在德国莱布尼兹超级计算中心,SuperMUC使用IBM服务器机型,300 tb内存,147456处理核心,每秒2.9 Petaflops的速度。
第三名:火神( Vulcan)
在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这个系统每秒4.3 Petaflops,是基于IBM的蓝色基因技术的超级计算,有393216个处理核心。这个超级计算机不是专门供政府使用,而是用于大学的研究项目。
第四名:Juqueen
在德国超级计算中心,另一个蓝色基因/ Q系统,Juqueen有458752个处理核心,每秒5 Petaflops。使用2301千瓦的电力,去年11月被评为500强超级计算机中的第五。
第五名:Stampede
在德克萨斯大学的高级计算中心,使用戴尔PowerEdge服务器驱动,每秒5.2 Petaflops,它是世界上用于开放科学研究的最大系统,任何一个美国机构研究员都可以提交一个请求使用它的一些计算能力。
第六名:Mira
在阿贡的能源部国家实验室,这个蓝色基因/ Q系统使用786432个处理核心,达到每秒8.6 Petaflops。
第七名:K computer
在日本的理科学研究所高级计算中心。
第八名:Sequoia
在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被美国国家核安全管理局使用,旨在延长核武器的寿,也是Blue Gene / Q系统,有近160万个处理核心,每秒17.2 Petaflops。
第九名:Titan
在美国田纳西州的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每秒速度可达17.6 Petaflops。 该系统采用基于AMD芯片,有560640个处理核心,是最节能的超级计算机中的第三,使用8209千瓦的电力。
第十名:天河 二号(Tianhe-2)
在中国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每秒33.86 Petaflops,理论上可以打速度高达每秒54 Petaflops,打破了世界超级计算机的速度性能记录,使用英特尔Xeons常春藤,Intel Xeonφ共计有312万个处理核心,使用17808千瓦的电力。
编后语:是不是瞬间觉得中国的超级计算机也是很有名的,登上了最快超级计算机的榜单第一名,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是什么?当然是中国的天河一号。
中国最新超算操作系统揭秘:基于Linux世界第一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亮相之后,令世界瞩目。这款超级计算机由中国自主研发,处理器采用64位国产260核CPU申威SW26010,性能几乎是天河2号的三倍,但总功耗反而更低。
这款超算不仅有强悍无比的硬件,更有神通广大的操作系统支持。它采用了国产系统神威睿思(RaiseOS 2.0.5),基于Linux开源代码,已经过十多年的磨砺,非常成熟,主要面向高性能计算和通用计算领域。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左宁表示:“在通用计算领域,神威睿思操作系统的主要优势在于自主可控度高和安全性强等方面。我们对Linux系统内核进行了全面的剖析,进行了安全性增强和特殊改造,结合申威处理器自主指令系统特点和国产处理器新增安全特性,极大提升了基础硬件平台和核心软件系统的安全性。”
在谈到RaiseOS 2.0.5的重要用途时,她说到:“神威睿思操作系统主要应用于高性能计算与安全两个领域。产品含括超级计算机和各种集群计算机系统;桌面、服务器类通用操作系统,以及网络安全防护、主机安全防护、数据安全防护、安全管理等网络安全类的定制操作系统。”由此可见,神威睿思系统适用范围相当广泛,不仅可用于超算级别的服务器,还可用于个人桌面,并且安全性极高,可定制性强,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docker容器与虚拟机有什么区别?
谢邀~
我们单位最近在推docker,已经在开发测试环境使用(稍显落后),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Docker的理解,以及Docker和虚拟机的区别。
虚拟机先说说什么是虚拟机:在一台物理机器上,利用虚拟化技术,虚拟出来多个操作系统,每个操作系统之间是隔离的。
说起来有些绕,那么我们看看虚拟机的架构图,就容易理解了。例如我们要在一台物理机器运行三个Java项目,彼此之间隔离。
从下往上看,解释起来其实很简单:
最下面的一层就是物理机,可以是服务器,设置是一台个人电脑;
电脑上需要安装操作系统,比如我们安装了win10的操作系统;
再往上就是虚拟机软件了,比如我们常用的VirtualBox、VMWare,它们的作用是模拟计算机硬件;
继续向上,就是虚拟机模拟出来的操作系统了;
在虚拟的操作系统中,安装所需的软件、组件等。比如我们需要在虚拟操作系统中安装JDK、Tomcat等;
最后就是具体的应用了,例如部署到Tomcat中。
Docker再说说什么是Docker,找了一句官方的解释:Docker是开源的应用容器引擎。是不是又一头雾水?我们还是先看看Docker的架构图。
依然从下往上看:
最下面两层,概念同上。
往上,可以看做Docker容器的管理器。
依赖和应用都被打包成了Docker镜像。例如,JDK、Tomcat、应用都被打包在了一起,运行在Docker容器里,容器和容器间是隔离的。
这里提示:Linux支持Docker,Windows和MacOS的话,不直接支持(win10专业版好像可以直接支持,不过我都是安装Linux的虚拟机,在上面跑Docker)。
Docker和虚拟机的区别从两者的架构图上看,虚拟机是在硬件级别进行虚拟化,模拟硬件搭建操作系统;而Docker是在操作系统的层面虚拟化,复用操作系统,运行Docker容器。
Docker的速度很快,秒级,而虚拟机的速度通常要按分钟计算。
Docker所用的资源更少,性能更高。同样一个物理机器,Docker运行的镜像数量远多于虚拟机的数量。
虚拟机实现了操作系统之间的隔离,Docker算是进程之间的隔离,虚拟机隔离级别更高、安全性方面也更强。
虚拟机和Docker各有优势,不存在谁替代掉谁的问题,很多企业都采用物理机上做虚拟机,虚拟机中跑Docker的方式。
我将持续分享Java开发、架构设计、程序员职业发展等方面的见解,希望能得到你的关注。三层别墅还有地下室?
需求分析
1、别墅内各区域无线全覆盖
2、无线AP要求外形美观大方,符合别墅装修风格
3、无线AP安装简单,能统一配置、管理所有AP
4、无线网络安全,能提供访客网络和主网络
5、上网行为管控,防止网上负面、有害的信息侵害到未成年孩子的成长
现场勘查与测试无线的应用效果与环境的相关性非常大,所以在工程实施前,需要在实际环境进行勘测, 勘测的目的包括进一步确认方案的可行性,另一方面是需要选择一些代表位置,尝试安装AP 并测试无线覆盖的效果是否符合预期。具体内容包括如下几方面:
AP 间距
由于 AP 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一些低能量的边带噪声,这些噪声会对相邻信道造成影响,所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两个 AP 的距离安装点不能太近,AP 可视距离最好大于 10m。如果中间有墙体阻挡,可以小于该距离。
上下楼层 AP 交错
由于楼层和楼层之间的距离比较小,不同楼层间的 AP 尽量错开,部署方式如图 1-7, 这样可以减少 AP 之间的信号干扰。
AP 墙体穿透
墙体对无线信号的衰减会相当大,不同墙体对无线信号的衰减会不一样,在施工过程中, 尽量保证 AP 与无线覆盖区域之前的衰减小于 20dB。
常见阻隔物对无线信号的衰减经验值如下:
面板式及桌面式 AP 安装位置规划
面板式及桌面式 AP 天线辐射方向比较均匀,适合于安装在有隔墙的房间内部,例如酒店客房或者办公室等,建议的 1 个 AP 覆盖 1-2 间房间,覆盖方法如下图所示:
安装所需要设备及网络结构图方案特点布线方便,美观大方TP-LINK有专业的ID团队,无线AP产品美观大方。TL-AP302C-PoE为吸顶式AP,支持标准PoE网线供电,只要一根网线就能工作,布线简单;TL-AP302I-PoE为国标86盒面板设计,安装简单;TP-AP300P为抱杆安装,部署简单。
随时随地接入无线网络无线AP无线速率达300Mbps,内置定向天向,无线信号集中在有用区域内,同时支持线性功率线性可调,合理配置后,用户可以在无线覆盖范围的任意位置连接到无线网络。
上网行为管控TL-R478G+支持针对各种常见应用的一键封杀功能,只需在配置页面中勾选相应选项,即可禁止用户使用常见的游戏、聊天等软件。同时还支持网址过滤,可以对用户访问各种网站的权限进行管控。
支持多SSID,确保无线网络安全TP-LINK无线AP均支持多SSID,支持SSID与VLAN绑定,满足设定不同人员接入的网络权限需求;支持设置访客网络,使得宾客只能访问外部网络,与内网完全隔离。支持SSID隔离,AP内部隔离,有效避免环路,广播风暴影响;无线网络支持WEP、WPA/PSK等安全加密算法,保证数据安全。
无线网络管理简单利用TP-LINK无线控制器TL-AC100统一管理所有的TP-LINK无线AP,只要在TL-AC100上配置参数,AC会自动下发配置到所有的TP-LINK无线AP,真正实现无线AP零配置、即插即用。
无线网络维护简单设备支持全中文配置界面,支持配置导入与导出,管理维护简单,操作方便。与此同时TL-LINK无线AP均支持独立硬件保护电路,当无线网络出现故障时可以自动重启设备,恢复无线网络。
覆盖效果测试无线信号扫描
无线网络是否能够稳定,很大程度取决定于无线网络环境。在无线覆盖施工之前,需要对现场已有网络的繁忙情况进行评估,可以使用 inSSIDer 软件(附录有介绍)对现场的无线信号进行扫描。现场无线信号越多(主要关注无线信号强度高于-70dBm 的信号,数字的绝对值越小表示信号越强,即-60dBm 的无线信号比-70dBm 的信号要强),最终覆盖结果可能会越差。
如果已有无线环境不太理想,需要适当减少干扰或者避开干扰,比如将原有网络拆除、断电等,以及考虑选择 5G 频段的 AP 设备。
覆盖效果评估
工程施工前,在没有接入 Internet 的情况下,可以先安装一个 AP 进行测试。
测试 1:使用 inSSIDer 软件测试信号强度,在预计需要覆盖的区域,选择多个点位测试,每个点位的信号强度高于-70dBm,说明覆盖效果良好。
测试 2:使用“Ix Chariot”软件(Ix Chariot 的介绍和使用方法请参考附录)进行吞吐量测试,拓扑结构,在预计需要覆盖的区域,选择多个点位,无线笔记本电脑下行吞吐量能够在 20Mbps 以上,说明覆盖效果良好。
工程实施中AP 安装位置AP 在安装的时候,尽量选择天花上没有遮挡的区域,与需要覆盖的房间的墙体保持一定距离或居中的位置
图示中红叉位置安装的 AP,会严重的影响到无线覆盖的效果,甚至出现部分位置无法正常使用无线的问题。
AP 的 MAC 地址与位置在 AP 包装盒中,有一个便签,可以方便地记录 AP 的 MAC 地址与安装位置的对应关系,施工人员在安装过程中,将该便签取出,填写好 MAC 和安装位置,然后再将便签撕下,贴到记录的本子上。注意:该工作非常重要,记录好 MAC 和安装位置之后,后续在网络维护上可以非常方便。假如在维护时我们发现某个 MAC 地址的 AP 不能正常工作,需要找到相应位置检查 AP 的线路连接和硬件,如果没有 MAC 和安装位置对应表,将是非常困难的。
AP 运行状态AP 安装好之后,观察 AP 的状态指示灯,如果该灯的状态为闪烁状态,说明 AP 与AC 之间的通信是不通的,如果该灯的状态由闪烁变成了常亮,说明 AP 与 AC 之间的网络已经通了,网络物理连接已经没有问题。线路标记在网线布置过程中,需要对网线进行标记,标记好之后,AP 与机房中交换机的接口就非常容易对应起来,后续网络维护也会非常方便。
无线网络优化 频段带宽选择IEEE802.11n 之后的技术在信道的选择上可以选择多个信道,使用 40MHz 或者更高的频段带宽传输数据局,但在大规模无线组网中,如果 AP 与 AP 之间信道冲突,很容易造成无线使用体验差,所以在选择频段带宽上,我们尽量选择 20MHz,有效减少信道冲突。
信道规划该频段带宽为 20MHz 的条件下,在 2.4G 频段,1、6、11 信道理论相互不会干扰;5G 频段 36、40、44、48、149、153、157、161、165 信道理论相互不干扰。工程完成后,配置过程需要根据 AP 的安装位置,手动指定各个 AP 的无线信道。
无线网络隔离在无线网络中,如果广播包过多,会对无线网络质量造成比较大的影响。所以如果没有特殊需求的情况下,建议将 AP 下面的无线客户端进行隔离
AC 设置优化AP 负载均衡由于 WLAN 工作原理的限制,各个无线客户端是共享带宽连接到 AP 上来的。因此如果某个 AP 上用户数太多,或流量太大,会影响 AP 下所有用户的正常使用,甚至会造成 AP 因负载过大而工作不稳定。
基于接入用户数的负载均衡,当 AP 间的用户数量超过设定的阈值时,AC 能够动态调整用户在不同 AP 间的均匀分布,防止个别 AP 过载。
弱信号客户端禁止接入与踢除标准的无线协议基于 RTS/CTS 机制,并且带宽是共享的。所以,AP 端需要照顾到所有连接中设备的传输质量与速率。不管传得快还是传得慢, 都要等它的封包发完后才能会允许下一个客户端的通讯接入。否则会引起冲突。所以。当其中有一台速率很慢的时候。就会占用更多的时间完成封包的发送。这样。整个系统的效率就低了。
为了杜绝这种现象,需要在无线设备上对弱信号客户端作一定的限制。TP-LINK 设备支持设置信号客户端的禁止接入和踢除的功能,设置一定的阈值,不允许弱信号客户端接入并踢除网络中现有的弱信号客户端,可以提高无线使用体验,增强无线漫游效果。
AP 发射功率调整发射功率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 AP 的覆盖范围,但并非所有环境下都让 AP 工作在最大功率,比如当环境中障碍物非常多可能影响到无线覆盖效果的环境可以尽可能让 AP 的发射功率最大;比如环境为障碍很少多密集型无线接入区域如大会议室、礼堂、宴会厅等,则需要适当降低 AP 的发射功率,减少相互之间的干扰。需根据实际环境以及安装 AP 的情况, 合理调整 AP 发射功率。
注:以上内容来自TPLINK官网
他们的原理是什么?
烟雾报警器,天然气报警器,一氧化碳报警器都是应用较多的环保监测仪表。在有泄露隐患的生活区企业生产区安装环保监测仪是很重要的,可以连续的监测到四周的有毒有害可燃的气体是否达到燃烧或者爆炸的零界状态,来预知这种潜在的危险带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的损失。
烟雾报警器的传感器利用微粒的特点检测,所以烟雾的有无决定传感器信号的输出,但是不能定量的测量。它有散射式和离子式两种传感器。散射式传感器利用的是发光管和光敏元件之间的工作特性原理。离子式传感器利用放射性同位素241Am发射出微量的a射线使附近空气电离原理而工作的。
天然气报警器传感器利用天然气的光谱吸收检测浓度,或者利用天然气浓度和折射率的关系用干涉法测折射率。天然气的光谱吸收法基本原理基于光谱吸收,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特征的吸收谱线。天然气干涉法测折射率的原理就是利用两束光干涉的方法检测气室中折射率的变化。
一氧化碳报警器的原理就是把气体中特定的成分检测出来,并将它转换成电信号,以便提供有关待测气体的存在及浓度的高低的器件。它有半导体气敏传感器,结构图如下所示。
户外柴火炉如何安装风扇?
天气转暖,心情也好了,大家出去游玩的时间更过了,今天我把烈焰户外柴火炉的原理图和制作说明发给大家,希望大家都可以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炉子,这个炉子是已经获得专利的了,所以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哈,专利号就不公布了。实在没钱投产啊。详细的燃烧视频和测试大家可以去搜索烈焰户外柴火炉,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这个是原理图,风从下面进入燃烧室。然后分流。 一部分去燃烧室下面的一次进气孔(只开了8个,)为一次燃烧提供部分氧气,一部分从燃烧室上部的二次进气孔进入(间隔1CM一个,密集,同时这个地方的关键是所有的孔我都超一个方向旋转,这样火焰石旋转的,空气也能混合的更好,避免气流对吹,相互影响。)所有的孔径都是3MM。
这个是锅架和燃烧室结构图,主要想说的是锅架,我是到修自行车的地方去要的辐条,要带头的,把螺母用锉子搓个凹槽出来,用铁皮包住,燃用用螺丝拧在燃烧室或炉体外壳上。不用的时候,拧动,让钢丝滑下,这样达到收纳和便于保护的目的,也降低了炉子整体高度,三个就够了这个有点点难度。这个是炉体外壳,注意看红色的。严格说是分成3部分,都是靠蛮力和巧劲合拢的,这个是制作工程中最花时间和精力的,我一般用3个口杯外壳做成一个,虽然浪费点材料,但是速度快。最上面的做好后,直接用大剪刀把多余的部分剪掉,比用手锯锯更快。(如果嫌麻烦的朋友,有个简单的方法,直接用口杯盖子做,盖子薄,剪很方便,同时,剪了后套上燃烧室直接盖上就可以了。这样做,因为外壳上层高度较小,下部就只有加长风道。减低风扇和电机温度,我现在电机温度可以只有40度。顺便提下,电机最好采用260电机,或者使用碳刷电机,实在没有的,可以用玩具130替代,但是铜刷使用寿命较短。淘宝260就2.3元一个。使用1节18650驱动,电源后面详细说。
一层楼只能发三张,看下楼。
一楼,外壳顶部尺寸。外壳中部接口位置尺寸。外壳底部侧面尺寸,
底部进风口我是开的10MM的孔。
外壳上部由于温度高,所以烧久了,变色了,但是估计使用各2-3年没问题吧,一个口杯才10来元,而且总体重量就500克,低重量和成本,所以外观就差点了,使用主义。看我食指的位置其实一个口杯,上面有一个接口,如果西安制作麻烦的,上面的接口那部分可以直接使用口杯的盖子替代,仍然是可以的,我最早的方案就是用口杯盖子做的,后来为了美观和更密封,才使用了更复杂的现在的方式。这个是外壳上部,和燃烧室二次进风口的详细图,看的懂三。还有锅架,二次进风口离燃烧室顶部的位置要尽量靠拢,这样可以增加燃烧室的体积,避免放入大点的柴火就挡住风口,挡住虽然会觉得活力变大,但是实际上,燃烧不充分了,同时空气混合不均匀了。这个是我上周去水库钓鱼,煮方便面的照片。锅都知道是哪家的,厂家,拿点广告费来。
好了,原理和大概外形知道了,现在我们进入主题了,大家买口杯的时候,不要买贵的,要买便宜的,为什么?因为我的工资属于拉低大家水平的那一类。。贵的口杯,厚,制作难度大,大家照着我买的就可以了。当时我为了买口杯,可以说方圆10里的每个五金店杂货铺都去过。左边的就是燃烧室,外径约10CM。需要一个,我这边的价格是5元,如果老板要价贵了,你可以给老板砍价哈,
右边的是10-12元一个。需要3个,右边是最不好买的,如果没有,可以买左边的但是要12号的。
这个是小的口杯,外径大约是6-7CM的,这个是用来做风道的,
以上材料都准备好了吗?
好了我们就开工吧,首先,把所有口杯的把手去掉,去的时候注意,尽量不要在杯体上弄出小孔,影响密封,然后拿到火上烤一下,去掉标签。
1、第一步,制作燃烧室,用11号口杯,在底部侧面离底高度约1-2厘米的地方,对开8个孔,孔径3MM。然后在上部离口约1CM的地方,大约间隔是1CM,打一排孔,开孔的时候,可以先使用绿色电工胶布粘在外面,使用黑色勾线笔画上打孔位置。做好后,把胶布撕掉,用锉子把孔些修整平滑点,以防以后划手。
第二部外壳:
1、拿一个外壳杯子,在底部画上和燃烧室外径一样大的圆,圆心要找准哈,接着用电钻或者剪刀在中间剪除部分打穿,然后用剪刀咔嚓卡擦的剪,就OK了。剪得时候。圆要比燃烧室外径小2-5MM,为什么?因为,要敲一个反沿
如图,然后,只留下从底部开始,高度约3CM的一圈,其他部分剪掉。
确实觉得这步难度大的朋友,直接用口杯盖子,上面画圆。这个很薄,然后用剪刀减掉,适当的轻轻敲敲,燃烧室就可以很轻松的放进去了,接着做锅架,我使用的是2-3MM的自行车辐条,炉架支出炉体上部高度约2.5-3Cm,这样刚好是火焰的位置,同时,便于扔柴进去,高度太低了,厚点的柴没法扔,每次需要拿起上部的锅具,麻烦。
2、紧接着,在另一个外壳口杯 ,底部开一个能同样放入风道口杯的孔,这个难度要小点,但是,一点要慢慢做,开小了可以扩大,开大了就报废了。
3、风道,风道需要将小杯子去底,然后使用铁皮,铜柱,螺母制作风扇,风扇比风道小点,不要想精确,靠风道壁近,因为可会有晃动,反而麻烦,我的经验是风扇边离风道侧壁3-5MM都可以。我风扇是做的6片。你做好后可以试试风量,调整扇叶方向。看是否有晃动。可以使用502.
我的风扇支架式扭曲了一下的,为什么呢?消除共振,同时,降低整体高度。风扇要拧在外壳下部,如果拧在风道内,风道的回风会导致电机温度高点,我的风扇平面上部离燃烧室底部约2厘米。
4、制作炉体下部进风孔,拿一个外壳口杯,开孔,去底,然后试试套在外壳中间的那段上。用锤子敲哈,用木头垫着来。免得外壳变形。
5做好以上4步后,合体。
电源部分,买一个市面上几元的18650的盒子,看图。买一个7135限流,就是手电上用的,一个三头开关。找个插孔和插头,可以废物利用哈。不一定用我的尺寸。一个18650电池保护板。原理是适用7135限流,作为低档,正常适用低档足够,高档是偶尔让炉膛内的火立马燃烧起来,免得冒烟。高档就是18650直接驱动了。电流从+红色的出来。一路通过开关直接驱动。另一路经过7135限流。同时保护板也能发挥作用,这个是成本最低,最便于DIY的方法,同时,不升压不降压,保证电流效率最大化,当然了,如果你愿意,你可以使用USB接口,其实这个都是小事情。我使用低档的时候,测试电路电流为400毫安吧,意味着,如果使用2600的电池,可以使用6个小时,基本就是一家人露营,一天三餐的使用都够了。如果你没有18650,好吧,你可以用家里的手机电池,然后还是使用7135,很方便的,我最早使用的就是废旧手机电池。后来怕野外没点,才使用可以更换的18650电池盒,成品。
基本就这样,因为我的路子已经封装,不能拆,但是这些照片是我原来照的,基本的结构和原理就是这样的,虽然不好看,但是很轻巧,虽然不美观,但是胜在简单使用。虽然对动手能力有一定要求,但是胜在自己独一无二的装备的自豪感。
谢谢。发帖不容易。真的不容易哈
收起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