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一共有几个空间站,为何说空间站不是自己的?
中国的空间站是自己独立建造的!建造空间站的目的是为了推动人类的科技进步和对太空的探索!欢迎各国加入中国的空间站,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7个国家申请加入中国的空间站,但是没有美国,中国拒绝了美国的申请!
说空间站不是自己的是一种官方的说法,一种高大上的说法。让哪个国家加入中国说了算!
为什么中国是唯一的空间站?
目前,在轨运行的只有国际空间站和中国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项目是由16个国家共同建造、运行和使用,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耗时最长且涉及国家最多的空间国际合作项目。但是俄罗斯目前已经宣布退出国际空间站,其他国家也都在准备中,加之建成以来己运行10多年,无后续资金进行维护,所以,预计国际空间站于2028年前后退役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届时,就只剩中国空间站了
什么是空间站?
空间站也叫太空站、轨道站、航天站,正如它的名字,空间站是人们在太空中建设的“驿站”,它可以和航天器对接,可以供多名宇航员在这里长期生活和工作,也可以进行各项科学实验。
1、可供多名宇航员长期在其中工作、居住的载人航天器。
2、用于天文观测,地球资源勘测,生物、医药、材料科学试验与加工,军事侦察等。
建立空间站有什么用处呢?
建立空间站对人类的用处显而易见,人类必须尽快向宇宙开采资源来供应人类的需求。但是建立空间站耗费资金巨大不容小视,空间站的建立因此受到了局限。
建立空间站的用处何在?第一,宇宙那么大,好想去看看。航天科技的日益进步,人类旅游区域不再局限于地球,人们也不满足于太空的短暂旅行,迫切想要一个能在太空来去自如的长期生活与工作的太空基地——空间站。
第二,空间站有容量大,组成结构复杂,在轨时间长,功能多又强,可在其上进行各种空间科研实验。
第三,空间站属于经济适用型。未来的空间站都是不返回地球的设计,既能长时间接纳航天员的运送,又节约了费用。空间站发生了什么故障,只要更换零件和适当维修就能延长运行寿命,节约了大量成本,也保证了科研实验的连续性和科研质量。
第四,为长时间飞行航天器上的航天员补给食物,器材,燃料和货物等。
建立空间站能实行太空探测和太空实验,意义重大又深远,可是现在的太空站耗资巨大,它建立的费用及修理费还有人力资源费都是不容小觑的。现在的空间站耗资巨大,美国在空间站的建立都颇为忧虑,为此犹豫不定。美航天局NASA在1972年航天计划的实施最频繁,每次航行的花费在2000万美元以上,在这一年134次的飞行中,有两次失败,14名宇航员失去生命;美国2011年以前航天费用已花费了2090亿美元。
2012后,世界各国都决定采用经济有效的航天计划来对太空空间站的利用和维修。中国也吸取了航天经验,避免资金耗费高和风险高的缺陷,在未来建立经济适用的“太空工厂”,“太空发电站”,实行“太空旅行”,建立永久的人类“太空城”,实现星球移民…
“空间站”又名“太空站”和“航天站”。
什么是空间站?
空间站,又称太空站、航天站。是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可供多名航天员巡访、长期工作和生活的载人航天器。
空间站分为单模块空间站和多模块空间站两种。单模块空间站可由航天运载器一次发射入轨,多模块空间站则由航天运载器分批将各模块送入轨道,在太空中将各模块组装而成。在空间站中要有人能够生活的一切设施,空间站不具备返回地球的能力。
1992年,我国政府就制定了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建成空间站是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
2021年4月29日11时,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
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18时48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2021年9月17日13时30分许,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反推发动机成功点火后,安全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这是神舟飞船首次在东风着陆场着陆。北京时间2021年9月18日10时25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分离,并绕飞至前向端口完成自动交会对接,整个过程历时约4小时。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1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第2次载人飞行任务。
2022年1月8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在地面科技人员的密切协同下,在空间站核心舱内采取手控遥操作方式,圆满完成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交会对接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