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空间站最新消息,我比较好奇他们的出差补助怎么算?
这个小胖孙的问题挺挺有特点的,你怎么想起来的。咋的,你的电工干的干烦了,想干两天宇航员啊,先问问工资待遇,打听打听行情,再决定跳不跳槽呗。我们中国的航天人员都是军人身份。因为中国航天员都是从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中选择的!
那么他们的工资就由他们军队身份说起。军官的基本工资包括四项:军人基础工资,职资工资,衔资工资、
尉官:排职到连职约4500元至4800元左右人民币,较现时3500元至3800元左右增加1000多元左右,调整后的工资将有4500元至4800元左右人民币。
2、校官:营职到师职约5200元至7800元左右人民币,较现时4200元至7800元左右增加1000多元左右,调整后的工资将有5200元至8800元左右人民币。
3、将官:军职到正兵团职8800元至22000元左右人民币,较现时7800元左右至21000元左右增加1000多元左右,调整后的工资将有8800元至22000元左右人民币
少将在一万左右 可以享受500平方米住房,一名秘书和一名警卫人员还有一个专职司机.工资为9300元.每年有一个月的修养假期。
少将在我国相当于高干。我国的副省级、副部级、副军级以上的干部就属于高干范畴。少将授予正师、副军、正军、副大军区级的高级军官。如果是正师级的少将也是享受高干待遇的。
少将如果转业可以按照以上的级别降低两级安置。
这次回来的有: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
聂海胜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航天员大队大队长、少将军衔
刘伯明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正师职,少将军衔
汤洪波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大校军衔。(这次回来肯定也是少将军衔)。
横向的看。美国宇航员的工资分为地球工资和太空工资在地球上工作的时候宇航员的月薪为45万到105万人民币,经历越丰富的宇航员工资越高,太空工资就更吸引人了。在太空待一个月可以得到115万人民币的薪水
。俄罗斯航天员的工资则少了很多,他们的普通工资大约是1500美元—2500美元,如果需要他们执行太空任务的话,他们则会额外获得4000美元的补助。我国的宇航员应该在美国和苏联宇航员的薪资应该在他们之间。
通过以上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大致推断出我国宇航员的地面薪水状况。我国宇航员的基本工资应该在1~3万之间。领域非常特殊,对身体要求的条件特别高,简直是万里挑一,执行任务和训练所承受的痛苦和压力强度也是非常大的。他们的补助应该相对更高一些。
如果按照军队的套的话,他们应该是在应该他们的应该是最高级别的吧。部队的各军兵工种和所在地区得到的补助都是不一样的。航天员应该是最高级别的吧?因为他是从最优秀的飞行员里选拔出来的,他的补助应该高于潜艇兵和高级飞行员。那么他们的补助也应该是每天在几百上千之间。每个月也就是2~3万元左右吧。这样看,我国宇航员在地面的工资,每个月也就在5~6万左右。
当然了,这只是我们推断估计的也不是准确数字,因为这些数字我们是得不到的。一个正常的高级的飞行员都是用黄金造出来的!更何况一名宇航员呢?
宇航员收入只是航天员的一部分,他们更多的则是代表着国家的形象,比金钱更贵重的,则是他们背负的使命以及独有的那份荣耀。我认为他们的工资还不是很高的,相对于明星来讲。当然相对于我们普通的劳动者来说,每年七八十万的收入也是不少的。
美国有能力独立建空间站吗?
首先就是美国的航天科技虽然发达,但是在空间站的技术上却存在短板,1970年NASA就将下一步的技术发展方向转为航天飞机和深空探测技术。
天空实验室项目利的是阿波罗项目的剩余资源改装,本身是一次实验。随着保障天空实验室运行的飞船消耗殆尽,该项目自然无法维持。
而航天飞机的成功虽然给美国提供了一个类似空间站的科研平台,但是苏联解体后美国在相关领域的经验就已经远远落后于俄罗斯,这才使得美国只能和俄罗斯一起合作建造国际空间站。
因为国际空间站的核心舱是俄罗斯造的,美国航天员进去之前还得先学俄语。美国相当于只出钱买了俄罗斯一个核心舱,并没有掌握核心技术。
航天员在空间站里排泄物最后怎么解决?
一位在空间站待了665天的女宇航员,接受采访时,坦言了这样的尴尬:一切都值得怀念,除了“上厕所”这件事。
太空一直处于失重的状态,只要轻松一跳,就能飞出去老远,一滴水也可以悬浮在半空中。
因此可以想象,在太空中上厕所,没有重力的情况下,是一件多么“令人头疼”的事情。
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至少上一次厕所,但太空中的失重环境和我们生活的环境大相径庭,所以宇航员在飞行之前,必须要培训“上厕所”的基本技巧。
那么,在空间站生活的宇航员们,他们是怎么上厕所的?又是怎么处理这些排泄物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太空空间站的厕所一般只有几平方米,到了厕所之后,为了防止在“放松”的时候飞离坐便器,先要用专门的设备,把自己的脚和身体保持稳固,双手握住把手,保持臀部和马桶密封性良好。
只有在这样的保障下,才能尽可能减少漂浮在空气中的“东西”。
01:一开始的“小号”和“大号”是分开式的。“小号”的时候,他们会使用一个小型的漏斗,圆锥形的,一头连接着软管,其实它就是一个空气泵,在打开空气泵的时候,就产生的负压气流,使空气和尿液一起往里流动。
因为小便的漏斗比较小,要做到滴水不漏,使用前还需要检查再检查,一旦散发到空气中,那么尿液可是会悬浮在空中,这就需要定时清理,不然的话会污染整个空间站。“大号”的时候,他们会使用一个比较小的坐便器,下面有一个固体的收容塑料薄膜,通过抽真空的方式把排泄物密封在密封袋里。
其实,马桶抽气原因跟小便类似,也是由空气泵产生一定的负压,使其定向运动,不然的话“便便”就不会被吸入进马桶之内。02:空间站里,“如厕”的重要性1961年,一位叫艾伦谢波德的宇航员在执行飞行任务时,虽然只有短短15分钟的飞行计划,但发射中心当时出现了一些意外。
整个发射推迟了3个小时,在即将点火升入太空中的时候,还创造了另一项的尴尬纪录。
原因是这位宇航员突然尿意袭来,于是向指挥中心多次申请:能否直接在太空服裤子里尿尿。
就是因为这个尴尬的请求,地面控制中心的讨论组进行了多次讨论,最后批准了他的请求,因为宇航服里面有各种线路和电子设备,他也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在宇航服里尿裤子的人。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人们意识到了宇航员在飞行中“如厕”的重要性。
1965年“双子座”飞船需要在太空中飞行14天,那时的做法,尿液直接排出船外,大便用塑料袋手工装起来,加入特殊的消毒液存放进仓库里。
这也给当时的两位宇航员留下太多的麻烦,外界的低温让尿管连接不畅,导致尿液回流;大便袋破裂,有些固体甚至漂浮在飞船内。
当他们返回地球,接受采访询问什么感受时,他们的回答是:你有没有试过,在厕所待上一周的滋味?
刚开始飞入太空的时候,由于航天的技术落后,宇航员的排泄物,肯定是不会都留在飞船上,因为飞船不仅要承受所有物体的重量,除此之外还要带一些检测的样本返回地球。
所以,尿液是通过航天飞机的特殊位置直接排出去,外太空的空气又很冷,会迅速成为冰晶。虽然这样的“天女散花”很好看,但对飞船来说,可能会造成无法挽救的损失。2001年“和平号空间站”退役时,外部的太阳能电池板全是被“尿液”和“洗澡水”结成的冰层包裹,不仅影响了发电效果,冰块的相互撞击还给电池造成了一定的损伤。
有一位工程师发明了一种超强力的吸水性产品,这种材料一开始就是为太空宇航员制造的纸尿裤,可以让宇航员在10个小时之内不用脱去宇航服,自行解决“方便”问题。
现在,人们生活中的纸尿裤,最早的鼻祖就是起源于航空飞行员的这种纸尿裤。当然,也有人会好奇,万一上厕所的时候,马桶出现故障该怎么办?
国外还真有这种情况发生,当时出现了多次的故障,马桶的失灵带来的不仅是整个航天仓的卫生问题,还威胁到了宇航员的健康。
后来返回地球的宇航员直言不讳:曾经用手抓过漂浮在半空的便便。
杨利伟是我国飞向太空的第一人,当时由于条件的限制,不能脱掉宇航服,所以只能使用类似尿不湿的装置来解决小便问题,这也跟飞行时间短(21小时23分)有很大的关系。
谈到这个问题,杨利伟曾经这样说,要尽量少饮水,多做运动,让自己出点汗,减少这方面的需要。
到了神舟9号的时候,条件比杨利伟出征时,又要好很多,已经有了方便宇航员“大号”的马桶,同样也是利用失重的原理进行设计:用一个简单的装置,把人体排出的固体废物收集起来,再利用抽气体的方式把排泄物吸走,随后干燥储存。
等返回地球的时候,再连同其他废物一块儿排到大气层中,通过大气层的摩擦,以燃烧的方式烧掉,同时它也可能化为我们看到的一颗美丽的流星。
03:空间站的“废水”会重复循环利用因为宇宙空间站里的饮用水非常珍贵的,一次性又不能带足够的水上去,所以科学家给出的方案就是循环再利用。
不要惊讶,其中就包括宇航员的尿液。循环方式:尿液通过蒸馏系统和水循环变成了再次可以饮用的纯净水。很多人好奇,宇航员在空间站,能不能洗澡?其实可以的,但他们只能“简单”的洗澡,跟我们泡澡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刚开始只能用湿毛巾擦洗,后来空间站建立后,有了洗澡的条件,操作原理上,跟上厕所是一样的,把脚固定在特种设备的底部,用一个圆柱形的“浴桶”把自己套起来,然后用加压水进行擦洗。
不过,这些水不会自动流入排水系统,需要使用特殊的“吸尘器”原理把水吸走,而且这种废水不能浪费,需要循环利用。
其实,很多航天员并不喜欢这样的“淋浴”,因为淋浴的时候还要戴上专门的“口鼻罩”用于呼吸,不然很容易被悬浮的水给呛到,同时淋浴系统不仅结构复杂,而且需要消耗很多的能量。大多数的宇航员还是习惯使用“湿海绵”擦洗清洁的方法,这样更加方便灵活。
04:说说空间站的其他①对于长时间生活在空间站的宇航员,他们不光要定期洗澡,还需要更换脏衣服,太空中是没办法洗衣服的,只能用包装袋抽空储存起来。
返回地球的时候,跟固体排泄物一起排出飞船,在大气层中,通过摩擦大气产生的高温直接燃烧掉。
②此外,在太空放P也要非常小心,P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氢气”,都可以燃烧,所以,不仅有爆炸的风险,还会有反推力把自己弹飞,很多宇航员都会去卫生间解决排放问题。
③2000年左右,国际空间站(ISS)设计了一个“抽气马桶”,虽然比此前先进不少,但清洁起来,以及气味无法彻底清除的问题,使用起来比较麻烦。
后来,NASA为了解决空间站被宇航员抱怨又臭又陈旧的马桶,从2014年就开始研发一款新型马桶,耗资2300万美元,主体结构材料是完全通过3D打印的钛合金,体积小,重量很轻。这样的新马桶不仅男宇航员使用方便多了,就算给女宇航员用也会方便很多,通常情况下女宇航员是大便小便一起进行。
马桶盖一打开就会开始负气压工作,并目还承担了尿液的净化提炼工序。
是不是有点像高压锅?
④在外太空航天员喝的水主要来自三种:飞船自带水源、其他飞船进行补给水源,燃料电池的燃烧产生的水以及其他生活废水的循环水。
因为飞机自带的水和燃料产生的水非常有限,所以国际空间站喝的水,大多是回收的再生水,目前这种循环再生水回收利用率达到90%以上。
05:我国的航天梦2021年6月17日18:48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顺利进入了天河核心仓,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入驻,并进行相关的工作。
通过直播介绍,我们知晓了空间站有很多人性化的设计,有生活区,工作区,卫生区,还包括厨房和就餐区。
食谱也是多种多样,每天都不一样,营养保持均衡,宇航员们还带上了苹果,因为苹果保存时间长,新鲜,水分少,吃起来方便等优点。
此次的航天员都是大哥级的人物,他们分别为57岁,55岁,47岁,他们的勇于奉献,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向航天员们致敬,你们是不折不扣的大英雄。
相信每位看了直播的朋友,都会热泪盈眶,为祖国自豪,为伟大的航天成就自豪,向兢兢业业的科技工作者们致敬,是他们成就了祖国的航天辉煌。
天宫一号下周要回地球了?
小傻瓜!这么大个东西在绕着地球飞,一会儿一圈一会儿一圈。这又是国家行为!多少双眼睛多少望远镜和雷达时刻监控着呢,其他国家有能力接近的也就是俄国和美国,他们就算企图,只要稍微有其他物体接近国家宇航中心的监测系统就发现了。另外说锁门的事情,空间站密封门有锁是有锁,但谁都能从外面打开。因为太空不是你家随便个小偷都能去的
国际空间站内部多大面积?
机组人员居住在这些圆形轨道器内部,里面大概有5间卧室,每间卧室可容纳6个人。
它有巨大的机械臂,位于空间站外部,大约15米长,主要作用是用来移动空间站周围的物体和搭建空间站。
空间站由几个空间舱组成
穹顶舱
穹顶舱是欧洲空间局建造的国际空间站观察台组件,这个观察台为宇航员提供一个直接观察机械臂操作,已对接的航天器和远眺地球的地方。
穹顶舱直径约2米,高1.5米,并设有6个周边窗户和1个天窗。全部窗户均安装活动遮盖板来避免小型流星体以及太空垃圾的撞击,当和飞行器对接时,宇航员会在这里进行观察和控制。
节点舱
空间站的第一个节点舱名字叫“团结”,它是美国为国际空间站建造的第一个部分,它有六个能和其他舱室连接的通用接驳装置。
简单说这个舱的目的是用来提供空气、电能、水和其他系统支持国际空间站和其他八个舱。
对接舱
顾名思义就是跟其他航天器对接的地方。
实验舱
它是国际空间站科学研究用载荷中的主要实验室。
气密舱
这个舱主要目的是为穿着宇航服的航天员做太空行走出发前的准备。
这里要说下宇航员在出舱任务前的准备,一般会持续1到2个小时,而出舱任务一般会持续大约6到8小时。
另外它有八个太阳能电池板,太阳帆板可以旋转,从而对准太阳,为空间站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