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网前缀长度怎么填,cidr的特点?
(1)CIDR消除了传统的A类、B类和C类地址以及划分子网的概念,可以更加有效的分配IP地址空间。CIDR使用各种长度的“网络前缀”来代替分类地址中的网络号和子网号,而不是像分类地址中只能使用1字节、2字节、3字节长的网络号。CIDR不再使用“子网”的概念而使用网络前缀,使用IP地址从三级编址又回到了两级编址,即无分类的两级编址。
IP地址::={<网络前缀>,<主机号>}CIDR也使用“斜线记法”,即在IP地址后写上斜线“/”,然后写上网络前缀所占的位数(对应子网掩码中1的个数)。
(2)CIDR把网络前缀都相同的连续的IP地址组成“CIDR地址块”,一个CIDR地址块是由地址块的起始地址(即地址块中地址数值最小的一个)和地址块中的地址数来定义的。CIDR地址块也可用斜线记法来表示。
由于一个CIDR地址块可以表示很多地址,所以在路由表中就利用CIDR地址块来查找目的网络。这种地址的聚合通常称为路由聚合,它使得路由表中的一个项目可以表示原来传统分类地址的很多个路由。路由聚合也称为构成超网。路由聚合有利于减少路由器之间的路由选择信息的交换,从而提高了整个因特网的性能。
简述三种IP编址方式的方法?
|P地址现在有三种编址方法:
(1)分类的IP地址
(2)子网的划分
(3)构成超网
下面将依次介绍这三种编址方式:
1、分类的IP地址:
顾名思义,分类的IP地址就是将IP地址划分为了2个固定长度的字段组成,第一个字段是网络号(net-id),代表所连接到的网络。第二个字段是主机号(host-id),代表了主机或者是路由器。在这种编址方式中将IP地址划分了5类,A、B、C、D、E这五类,其中A、B、C三类地址中网络号依次占了8、16、24位,并且在网络号的最开始设置了类别位,分别为0、10、110。前三类都是用于单播的,D类地址(类别位是1110)用于多播,E类地址(类别位是1111)保留下来,为以后使用。
为了提高可读性,常常将32位地址中每隔8位就加上一个点,这叫做点分十进制记法(dotted decimal notation)。也就是我们常在自己电脑上看见的那种形式。
2、子网的划分(subnetting)
对于第一种编址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得出他的一些缺点:
(1)由于第一种方法将IP地址(单播)分为了三类,而每一类的数量又是固定的,所以就造成了很多机构单位去申请的时候不知道应该选用哪种,例如,申请一个B类地址,利用的连1%都不到,但是如果换为C类地址的话,又考虑到以后可能会扩展,怕地址数量不够。
(2)给每一网络都分配一个网络号,会使得路由表变得很大,这样不仅仅降低了效率,也增加了路由器的成本。
(3)如果某些单位希望立即开通一个网络进行使用,按照第一种编址方法是不能实现的,因为要获取到一个IP地址,必须去ICNAA申请。
为了解决上面叙述的问题,这时候就推出了划分子网的编址方式(也有说法叫子网寻址,子网路由选择),划分子网是给每个单位机构,自己内部的事情,在因特网中是看不见的,因为这个单位机构对因特网仍然表现为一个整体的网络。
在划分子网的编址方法中,IP地址变成了三部分组成(原来只有两个部分,网络号和主机号),网络号,子网号,主机号。子网号是从原来的主机号借来的。
这里还需要了解子网掩码的使用,原因是:IP数据报的首部不能看出源主机或者目的主机所连接的网络是否进行了子网的划分。那么怎么去使用子网掩码呢,子网掩码使用二进制表示的话,网络号和子网号的每一个位上都是1,主机号上的每一个位都是0。然后将三级的IP地址与子网掩码进行逐位的“与”操作,的出来的IP地址就是子网的网络地址。现在因特网的标准规定,对于所有的网络都必须使用子网掩码,同时在路由表中也应该有子网掩码这一栏。
3、构成超网
了解了子网划分的编址方法后,这里还存在这几个问题:
(1)整个IPv4上的地址空间最终将被耗尽(2011年2月3日,IANA就宣布了IPv4地址已经耗尽)
(2)因特网的主干网上的路由表中的项目增加很快
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又有一种编址方式出现了,无分类域间路由选择CIDR(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 )。这种新的编址方式将IP地址又从三级地址变成了两级地址,同时,CIDR消除了传统的A、B、C类地址和子网划分的概念,原因是让IPv4的地址更加高效地被分配。取而代之的是,网络前缀(network-prefix)和主机地址,以及“斜线记法”(slash notation),或者是CIDR记法。即在IP地址后面加上斜线/,然后写上网络前缀的位数。
CIDR不使用子网划分只是说不再像以前那样指明哪几个字段是子网字段,但是由于现在仍然有网络在使用子网划分和子网掩码,所以CIDR也使用了32位的地址掩码,同样的,地址掩码也是由1和0组成的,1的个数就是网络前缀的长度。也可以称地址掩码为子网掩码。
使用CIDR来记录IP地址,
佳能C3226怎么设置网络?
佳能imageRUNNER ADVANCE C3226是一款复合机,它可以通过有线网络或Wi-Fi连接进行网络设置。以下是佳能C3226设置网络的步骤:
1. 连接网络:首先请确保您已经将复印机连接至您的网络。
2. 进入网络设置菜单:按“主屏幕”按钮或者在主屏幕上点击“操作面板功能”,然后找到“设置”并点击“网络”。
3. 选择网络类型:根据您的网络环境选择合适的网络类型。如果您使用的是有线网络,请选择“有线网络”,如果是 Wi-Fi,请选择“无线网络”。
4. 配置网络参数:进入网络设置页面后,您需要填写相应的网络参数。如果是有线网络,您需要输入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和DNS服务器等参数。如果是Wi-Fi网络,请选择一个可用的Wi-Fi网络并输入密码。
5. 确认网络设置:在输入完网络参数后,点击“确定”按钮,并确认您的网络设置是否正确。
6. 测试网络连接:完成网络设置后,您可以通过打印测试页的方式来测试网络连接是否正常。在主屏幕上点击“操作面板功能”,然后找到“状态/设置”,点击“打印测试页”,如果能够正常打印测试页,则说明网络设置成功。
以上就是佳能C3226设置网络的步骤,希望能够帮助到你。如果您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参考用户手册或咨询佳能客服。
子网掩码前缀?
最常用的子网掩码:255.255.255.0(Windows默认掩码)
最常见的前缀长度:24(Android手机默认的网络前缀)
这两种形式其实是不同操作系统对于网络子网的不同表示方式,那么这里的24是怎么计算得出的呢?我们只要将255换算为二进制就可以很直观得出结论:
每个255的二进制=11111111-11111111
-11111111-00000000
数一数算下来,正好24个1(每个255相当于8个1,8*3=24)
rfc950标准是什么?
rfc950标准是子网掩码是一个32位的2进制数,其对应网络地址的所有位都置为1,对应于主机地址的所有位都置为0。由此可知,A类网络的默认子网掩码是255.0.0.0,B类网络的默认子网掩码是255.255.0.0,C类网络的默认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
将子网掩码和IP地址按位进行逻辑“与”运算,得到IP地址的网络地址,剩下的部分就是主机地址,从而区分出任意IP地址中的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子网掩码常用点分十进制表示,我们还可以用网络前缀法表示子网掩码,即“/<网络地址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