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天气预报15天查询,网恋可靠吗?
网恋可靠吗?我可以讲一个亲身经历的故事。
这个故事是亲身经历,就跟网恋差不多吧。3年前,通过一个大学的同学认识一个女孩。那是大学同学在大学里认识的,是我老乡,她毕业后就去了北京工作,而我在广州工作,我们两年没见过面了,偶尔会在QQ,微信上聊聊天,又一天晚上就聊都家里催婚的事情,她就说介绍个美女给我认识,也是我们同县的女孩,那时是7月份。后来我就加女孩的微信聊,聊了一段时间,不知道怎么的,我们没见过面就在微信上确认了男女朋友关系,经常会说一些暧昧,关心人的话,几乎每天都会联系。她告诉我她生日,在某一天她叫我在她生日的时候去北京和她一起过,但是我没去,毕竟广州到北京太远了。我也觉得到过年的时候她回来我们再见面就可以了,到时劝她在我这边工作,毕竟这边离近家,我们家都在南方这边。
可是大概两个月后,正好是开学时间,一天一大清早,她就发信息给我,截图显示是她和她爸聊天记录,说她爸让她寄3000块钱回去给她弟交学费,还说什么没钱压力大什么的,后来我就很信任她转了3千块钱给她。后来我们又继续在微信聊,在十一月的她又向我借钱,说不要问理由,她也没说一定要借,我只是觉得她很需要钱,作为她“男朋友”,应该帮她,然后就转了一万过去,可是就在几天后,她说“我们分手吧,我不是个好女孩。”那时我很难受,一直不愿意接受,一直在想是不是遇到什么事情了(想到各种电视剧里的剧情的情况),或者是根本就是骗我的,反正各种想法都有。
虽然各种想法都有,虽然已经她已经说了分手,但是我也依然能联系到她,不过很久才会回我。不过我想起,之前我们联系,都是她主动联系我多,我联系她,她没有秒回过,好像都过一段时间,越是这样想就越觉得她骗我。
而在过年后,她说她有回来,可是我总是约她不出来,其实我就是想见她一面,但是她总是以各种理由拒绝。到第2年的时候,她跟我说要来广东这边工作,去深圳,那时以为我们以后还有机会,而我也有一天去深圳约了她,她也愿意见面。在那时我就问她遇到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会这么需要钱,问了很久,她才告诉我之前她做“直销”(好像是这个),借了好几万的钱。她也说了是怎么做的,我了解到她所说的“直销”,我就很坚定跟她说这种模式就是像传销,没有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就是传销。可是她一直不肯承认,说这是未来商业发展的一种方向。
从那一天见面后,我们就再也没见过面了。我回去后,她告诉我不要再联系她了,她告诉我,我的钱会还。虽没删微信,但是发信息也没回,对她的情况一无所知。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我就把它当做是网恋。因为故事发生的感情,从开始到结束都没有见过面,即使最后见了一面,但那已经结束了的。至于她对我的感觉是怎么样的,有没有爱过我,是不是从头到尾都是骗的,以后会不会把钱还我......这些依然是一个疑问。
至于网恋可不可靠,从这个故事来看,就是不可靠的,没有见过面的感情,并不可靠,感情需要见面了解,需要经常接触。首先,你没有真正地了解一个人,通过网上的交流,很难真正地了解一个人,网上了解到的都是对方给的虚拟的一面,是对方想展现给你看的一面。如果想要去见网友,一定要注意自身的安全,不要什么都听她的安排,见面的地方不要安排在人少的地方,最好是你自己安排地点;或者有朋友一起去。反正要有一个防备的心。
此次山东寿光发生的洪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一、物价影响
短期内菜品价格肯定会上涨的,但上涨幅度应该在15%左右,因为寿光的蔬菜占北京供应量并不大。
- 在央视9套的纪录片《创新中国》第四集《生命》中提到,北京每天的蔬菜消耗量是2万吨,人口是2300万人,每年消耗的蔬菜为730万吨,那么蔬菜的来源呢?
- 在农业大学优秀博士论文《蔬菜供给、地区结构及供给效应研究——以北京市为例》中提到,河北、山东、天津、内蒙、辽宁都在给北京供应蔬菜。河北和山东给北京供应的蔬菜占60%;
- 北京自己播种蔬菜的面积为5.4万公顷,2015年的产量是205万吨(来自北京统计年鉴 2016)
- 所以北京供应的蔬菜有70%是从寿光来的这句话,简直是无稽之谈。每年730万吨蔬菜,按1KG5块钱计算,也是350亿的一个市场,寿光一个城市想独占70%,北京自己消化30%,那河北、辽宁、内蒙的蔬菜都卖给谁了?这谎话怎么张嘴就来呢?
- 而且「寿光生产的蔬菜销往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200多个大中城市」,不但能每年供应北京500万吨蔬菜,还能销往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200多个大中城市?蔬菜是会烂掉的,再说四川、湖北、新疆、西藏、云南等地完全不需要从寿光运蔬菜吧?
寿光是一个小城市,一地受灾,山东省政府首先救灾,然后国家层面视情况在物资供应、防疫、灾后重建上给予支持,对于倾家荡产的农户,在资金、政策、保险层面进行支持和补偿,所以才有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需要挨家挨户拍照核实受灾情况,然后进行补偿。
二、追溯责任
上游三大水库放水也是无稽之谈,高崖水库放的水根本不会流到寿光去,而是往安丘方向走了
而黑虎山水库的库容只有5700万立方米,就是个小水库,而冶源水库有1.57亿立方米库容,算是大水库;水库放水的时候,洪峰会先经过临朐县城,穿城而过,然后才会在50公里以后达到寿光;而临朐政府早在5月就开始组织防汛演练,6月就发现今年降水过多,水量过大,所以早有准备。
对于这件事,只要水库超过警戒水位,那么法律上就允许在通知下游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开闸泄洪,免得水库溃坝崩塌。
三、灾后重建
可以看到这次山东地方不想让中央插手,难道背后有隐情?
五一要去天津旅游?
要看到时候的天气预报,特别热时候,中午只穿短袖都行,一般情况,长袖加个薄外套。外套是备着早晚温差大,早晚穿的。
为什么保定下雨天津不下雨?
因为保定是属于河北区,他那边的乌云的话比较密集,所以下雨的频率也会比较多一些,还是天津的话,天津是他。离海比较近,保定来说,下的雨没有保定多,但是也会天津的雨水也是比较多的。尤其是夏天,所以我们出门的时候,要看好天气预报,带好雨伞,所以天津下雨。有的时候,天津下雨,保定下的雨更多。
老人说明年一龙治水?
龙虎山一位隐居的老道士对我说:2023年闰二月,就是“一龙治水,十牛耕田”。老道士说的话,是天干地支方面的学问,那么这句话有什么含义呢?
2023为何是闰二月2023年闰二月,间隔十多年才出现,农历的历法中出现两个二月,那么多出来的就是闰二月。以历法来算,月亮绕地球转动一周,并不是整数30天,只有29.5306,存在偏差,一年下来只有354.3672天。
而地球绕太阳一周是365.2422天,公历与农历相差约11天,为了补齐天数,于是采取“置闰”的方法,让月份和四季变化尽量保持一致。
《书·尧典》就在类似记载:“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孔传:“一岁有馀十二日,未盈三岁足得一月,则置闰焉。”由此可见,古人发现公历余十二日,通过做闰,把余下的天数累计闰月。
根据以往历法,闰月排在哪个月,就叫“闰X月”,方便好记。
以二月为例,闰年要比平年多一天,即365天,如果是闰年,把多的一天加在二月,这个月就有29天。
那么问题来了,闰月是怎么定义的?难道每年都有闰月?2023年为何会是闰二月呢?
闰月是用来补齐望朔月的天数,并不是每年都有,按现行农历置闰规律来看,闰月并不固定,每3~5年加一个闰月,总体算下来,大概是19年有7个闰月,才能协调误差。
置闰月的法则,与阳历回归年的二十四节气有关。众所周知,一年分为四季,三个月为一季,一个月又有两个节气。“节”在前,“气”在后,而月中被称为“中气”,反映这个月的气候。
《汉书·律历表》中记载:“朔不不得中,谓之闰月”,意思如果朔望月中没有中气,这一年必然要置闰。
回归年中有24个节气,朔望月为29.5306日,而节气与节气、或中气与中气之间又有30.4368日,整整相差一天,长此以往就会出现中气赶不上节气,没有中气的那个月就会定为闰月。
以2023年为例,农历有13个月,而二月之后“清明”节气之后的“中气”,由于差异天数的累积,落到下个月去了,当月没有“中气”,2023年就将闰月定为闰二月。
通俗来讲,本年要不要置闰,那就要看农历月份是否为12个月,从正月初一算起,到次年正月初一,如果是13个月,这一年就要置闰月抵消时差。
由此可见,2023将二月置为闰月,与干支历中的二十四节气有关,表面上多一个月,实际上是3~5年欠下的,用置闰二月补齐。
“一龙治水”的意思2023年是癸卯年,用干支纪年法得出的顺序,60年为一个周期进行循环,民间称为“花甲子”。
十大天干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搭配排列组合,再与十二生肖产生对应,也可以用生肖来纪年。
不管怎么排列组合,60年的周期中,会有五个相同的地支,也就是生肖相同,但搭配的天干却不一样。好比卯兔,有丁卯、己卯、辛卯、癸卯、乙卯,即使生肖相同,通过五行方位,又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
丁属火、己属土、辛属金、癸属水、乙属木,而2023年是癸卯年,癸主水,卯即兔,2023年也有水兔年的说法。
天干中的“癸”为水,北方壬癸水,意为雨露之水,纳音金箔金,虽有金的特性,但只是表面覆盖了稀薄的一层,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气散挥发。
古书《滴天髓》中就有“癸水”的记载:“癸水至弱,达于天津。得龙而运,功化斯神。不愁火土,不论庚辛。合戊化火,化象斯真。”
癸水虽然是水中精华,哪怕天干中有箔金依靠,但遇火则熔,容易与戊土结合,最后化火消失殆尽。
所以癸水在水气环境中才能依附,不惧怕壬水,预示着这一年雨水充沛。再加上2023年正月的辰日正好在初一,“一龙治水”也就应运而生。
至于是几龙治水,完全根据辰日排在哪一天为准,比如说辰日在正月初五,就叫“五龙治水”,辰日在正月初六,就叫“六龙治水”,以此类推。
民间传说,龙掌管着降雨量,但并不是龙数越多就越好,龙数多了,相互之间推诿,谁都不服谁,就好比庙里三个和尚,落得无水喝的地步。
龙数越多,反而适得其反,该下雨的地方不下,容易出现干旱。
“十牛耕田”的意思“十牛耕田”是怎么来的呢?2023年大年初一是庚辰,初二是辛巳,再往后数分别是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其中地支中的“辰”属龙,“丑”属牛,而日历中的第一个丑日在初十,就有了“一龙治水”和“十牛耕田”。
2023年还是双春年,第一次立春的时间是在2023年阳历2月4日,农历正月十四,第二次立春在2024年阳历2月4日,阴历腊月二十五。
按阳历算,一个在2023年,一个在2024年,但二十四节气大多以农历来算,农历都在2023年,所以2023也就有两个立春。
双春年有:“两春夹一冬,黄土变成金”的说法,明年首尾两端都是立春,再加上“一龙治水”,雨水充沛,农作物在雨水的滋润下茁壮成长。
农耕时代,牛在农事活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民以食为天,为了抢农时保春耕,牛就成了农民的帮手,省下不少力,提高效率。
每到农忙时节,田野里就可以看到牛在耕地,一般来说,地里一头牛就够了,但有“十牛耕地”的景象,说明农民种地的积极性提高,需要更多的牛参与春耕。
写在最后古人留下“一龙治水,十牛耕田”这句话,具有深刻意义,并一直流传下来,不是不佩服古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