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属于哪个省范围内,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及面积各是多少?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积166万平方千米);人口1905万人
2、西藏自治区面积122.8万平方千米);人口267万人
3、内蒙古自治区面积118.3万平方千米);人口2379万人
4、青海省面积72.23万平方千米;人口529万人
5、四川省面积48.14万平方千米;人口8673万人
6、黑龙江省面积45.48万平方千米;人口3813万人
7、甘肃省面积45.44万平方千米;人口2593万人
8、云南省面积38.33万平方千米;人口4333万人
9、广西壮族自治区面积23.6万平方千米;人口4822万人
10、湖南省面积21.18万平方千米;人口6629万人
11、陕西省面积20.56万平方千米;人口3674万人
12、河北省面积18.77万平方千米;人口6735万人
13、吉林省面积18.74万平方千米;人口2699万人
14、湖北省面积18.59万平方千米;人口5988万人
15、广东省面积18万平方千米;人口7859万人
16、贵州省面积17.6万平方千米;人口3837万人
17、江西省面积16.7万平方千米;人口4222万人
18、河南省面积16.7万平方千米;人口9613万人
19、山西省面积15.63万平方千米;人口3294万人
20、山东省面积15.38万平方千米;人口9082万人
21、辽宁省面积14.59万平方千米;人口4203万人
22、安徽省面积13.97万平方千米;人口6338万人
23、福建省面积12.13万平方千米;人口3466万人
24、江苏省面积10.26万平方千米;人口7381万人
25、浙江省面积10.2万平方千米;人口4647万人
26、重庆市面积8.23万平方千米;人口3107万人
27、宁夏回族自治区面积6.64万平方千米;人口572万人
28、海南省面答3.4万平方千米;人口803万人
29、北京市面积1.68万平方千米;人口1423万人
30、天津市面积1.13万平方千米;人口1007万人
31、上海市面积0.63万平方千米;人口1625万人
山东是中原吗?
欲谈中原,先谈九州。
九州,又名赤县神州,是中国古代典籍中所记载的夏、商、周时代的地域区划,自战国以来即成为古代中国大地的代称。古代中国人将全国划分为九个区域,即所谓的“九州”。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九州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而周代时徐梁二州分别被并入雍州与青州,故而没有徐州和梁州。
吾认为,九州之中,则为中原。
中原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如《小雅·南有嘉鱼之什·吉日》:“漆沮之从,天子之所。瞻彼中原,其祁孔有”;《小雅·节南山之什·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之”;《诗经·小雅·吉日》曰:“瞻彼中原,其祁孔有”。这些是“中原”一词最早的出处,但并未形成完整而统一的地域概念,含有“原野”、“原中”的意思。简单概述了九州和中原后,咱们仔细端详且观瞧一下大华夏壮美辽阔的山川和河流。
华夏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炎黄子孙,部落战争,王图博弈,造就我大中华悠悠文明之史。
黄河自齐国入海,山东有部分区域在古代肯定属于中原,但绝对不是全部,在古代,齐鲁的地理位置不利于统率更大更广的土地和粮食,故山东不在中原正中。
大家好,我是统领,头条里面的天狼统领!
成都和天津都是新一线?
把成都和天津放在一块比较,可能在世界1007座城市评级中,都属B―吧,成都很荣幸能与直辖市天津一道位于世界城市之列,同样,国内新一线概念城市评选,两城又被第一财经评定为新一线城市。
要论两座城市谁更强,个人观点是天津强于成都。
天津
众所周知,京津冀是中国仅次长三角,珠三角的发达城市群带,千年大计下的雄安新区,也是京津冀再次腾飞的助推剂,京津互倚,二座特大城市加上河北廊坊,己是世界级的超级城市群规模。
从物流,港运,交通,进出口贸易等等上讲,就超过成都一大头,北京是政治中心,天津有强劲的港运经济,从城市协同发展上看,和成都不是一个级别。
成都
成都地处西南,周边只有三,四线城市,交通,港口差于天津,虽成渝经济带也见于国家诸多宣传媒体上,但两城都处西部发展中地区,实难与京津冀相提并论,成德一体化推进迟滞,翻越龙泉东部城市圈发展尚需时日。
从气候,生活以及休闲旅游资源上讲,成都优于天津,医疗和其他公共设施倒也不差于天津。
综合来看,天津强于成都,成都还有很多需完善的地方,全市19600多公里的绿道,双4F机场,全球最长城市中轴也是相当惊叹,随着一座会呼吸地田园城市的完善,以及东部核心城区建设推进,成都更是值得期待。
滨海市属于山东省的哪个市?
滨海市是中国大陆许多当代文学、影视作品中经常会出现的一个城市的名字。 但是实际上这个城市在中国并不存在,名为滨海的只有天津市的副省级市辖区滨海新区和江苏省的滨海县。 一般使用这个虚构的滨海市的作品中,大多是因为作品中涉及了政府事件,或者对政府形象比较负面的描述。 在《中国影视剧中神秘的滨海市》中,称其为“一个只存在于中国电影版图之中、显示群众社会想像力的城市”,“凡是与这个城市有关的电影的叙事流程,通常都是:完美的世界——秩序被破坏——清理破坏秩序的因素——重新回到秩序。”
为什么北京话与天津话截然不同?
1.应邀。天津城区曾经是淮语在北方方言区内的方言岛,不用说跟北京,就算是跟天津郊县都是完全不同的口音。明初,成祖朱棣带领安徽老家的淮西军队在天津驻屯,第一次将淮语带到天津。明清两代漕运过程中蚌埠、扬州的漕工又不断地向天津输送淮语因素。清末,李鸿章从安徽带领领淮军部属来到天津,又一次大规模将淮语带到天津。这两次淮西驻军移民,极大地影响了天津的方言。了解安徽方言的人听天津话会发现,天津话语音像蚌埠凤阳,语调像合肥。
2.天津话经在明清两代的漫长地岁月中,很多用词虽然已变成了官话用词,也失去了入声,但语调还极其类似一百年前的表亲合肥话。可以找一个天津人再找个合肥人一起用方言说四个字「西开教堂」,语调重合度高到惊人。清末以来,安徽、江苏两省淮语区因为北方移民的大批到来,口音、用词大量受到官话影响,分布范围也被压缩到了淮河南岸。在这种大背景下,天津方言中保留的一些淮语元素或将成为未来研究淮语的重要材料。
3.从调值上说,北京话的特点是阳平=35,这个是一个从江淮官话输入的特征(南京、扬州、安庆)。天津话阳平45,比较接近阜阳、徐州一带的55。两个城市周边的保唐地区,阳平都是22的,可以说是差异巨大。北京话只有阳平是外来的,但天津话的调值系统则整个都是外来的(徐州、阜阳)。从平翘舌上说,北京话基本保留了幽州地区的平翘类型,就是知庄章内部合并,不同于精组。但有大量文读音(庄组三等),跟随江淮类型读成平舌,比如 色=se,所=suo 等。天津话的平翘则是知二、庄组全部平舌,所以天津话给人感觉平舌音比北京多很多,但天津府城由于被幽州类型包围,各种周边的移民进城,最终导致了天津话平翘舌的混乱天津话的平翘也是基本与徐州、阜阳一个类型。
4.北京话影响力比较大,从明代开始就跨出了城池,到清朝逐步覆盖了整个顺天府(武清是顺天府而不是天津府)到了清中期以后,更是主导了承德、山海关(秦皇岛)、沈阳等地新方言的形成。在闯关东之后扩散至整个东北和热河。天津话则一直只是天津府城,直到租界时代跟着城区一起缓慢扩大。北京话的阳平调值来自江淮官话。汉语方言中,只有一个声调的调值来自其他方言的情况基本不存在。如果调值受到外方言影响,很多情况下是四声都受影响。至于北京话与江淮官话的阳平的调值相似性,完全有理由认为是二者独立发展而来但表现出了相似性。北京话在闯关东之后扩散至整个东北至热河。如果按照将北京官话和东北官话分开的划分方法,北京官话分为京师片、怀承片、朝峰片,其影响力只到达承德朝阳赤峰一带,也就是热河省。东北的口音与北京的口音在很多时候应该理解为共同发展,因为二者在过去的一千年间民族构成与发展脉络都有相似性,不同之处是北京作为华北重镇或者首都,人口来源更杂,叠加的语音层次更多。
5.北京话的语音层次是全国各汉语方言中最多的之一,多到难以剥离,有人说可以分五层。反映在语音上,一个是入声字的归调杂乱、异读众多,一个是知系字的声母今读音兼具济南型与南京型的特点。今天读卷舌音的字,北京话的舌尖位置在所有汉语方言中最为靠后,这个应该是满族口音的影响。知系字读音兼具南京型特点(泽厕色读平舌)则主要是江淮地区移民的特点,最大的一波移民是明初朱元璋移来的南京富户。我其实觉得清朝时期流行于北京的徽剧-京剧的口音也影响了北京话的口音,可能对部分知系字读南京音有巩固或者推波助澜的作用。北京话与天津话的区别主要是:①四声调值不同,这个是最容易被感知的;②知系字今读音不同,北京绝大部分属于济南型,部分字属于南京型;而老派天津话貌似是昌徐型的底子;③北京话卷舌更卷,儿化音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