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大数据平台,企业级用的可视化数据平台有哪些?
我们海致BDP一直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数据分析体验、更好的数据可视化效果,BDP目前支持50多种可视化图表,还支持用户自定义开发更多图表。当然,BDP的可视化不是仅仅体现在可视化图表上,还体现其强大的数据整合、数据处理、可视化分析等功能,可视化分析有图表联动、多层钻取、自由筛选、快速聚焦等自助式探索分析能力。(注:企业级用户可选BDP企业版,个人级用户可选择免费的个人版)
BDP的图表类型分成普通图表、经纬度地图和自定义图表,拖拽就能生成可视化图表~
普通图表
包括条形图、柱状图、饼/环图、折线图、双轴图等常见图表,还有词云、漏斗图、桑基图、树图、旭日图、行政地图等高级图表。
1、柱状图:用于显示一段时间内的数据变化或显示各项之间的比较情况,比如分析今年各地区各渠道的订单量数据。
还有堆积柱状图、百分比堆积柱状图~
2、饼/环图:显示各项的大小与总和的比例,适用单维度的占比分析。比如,某电商平台想要分析全年访客来源占比。
3、折线图:适合数据走势分析,比如分析网站全年每个月的注册用户数,因为12月初始,所以注册数量比较低。
4、行政地图:BDP的行政地图可以展示全国数据分布,也可以展示区县数据分布。
用户地域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可能决定了公司业务会在哪些区域重点投入、重点销售。
行政地图:气泡地图
行政地图:面积地图
5、双轴图:柱状图+折线图的结合,适用情况很多,数据走势、数据同环比对比等情况都能适用。比如分析网站全年注册用户数。
6、词云,根据文本词频形成的可视化图表。
7、散点图,非常常用的图表类型。
8、矩形树图:适合分析多维度的数据占比。
经纬度地图
地域分析很重要,全国、省份分布可用行政地图,更详细的地域分布可用经纬度地图,比如乡镇、具体街道等。工作表中需含有经纬度字段,BDP支持地址转经纬度功能,BDP可制作热力地图、轨迹地图等6种经纬度地图。
经纬度地图-统计地图:
经纬度地图-热力图:北京地区
经纬度地图-轨迹地图:人口轨迹地图
自定义图表
更高逼格的图表效果可选择BDP最新上线的“自定义图表”,共20多种图表样式,包含3D类(如3D柱图、3D散点图)、动态类(如图片轮播、文字轮播)、分布类(如流线图、箱形图)、占比类(如南丁格尔玫瑰图、马赛克图)等。另外,自定义图表还支持定义开发,会写代码的小伙伴可以用哈。
1、图片轮播
可用于大屏的动效展示。比如,想分析今年新签约用户,用轮播图就非常合适,你的年终报表中如果出现一个图片轮播图,一定会惊艳全场的!
2、象形条形图
可指定使用的贴图效果,当使用百分比时可设置是否按最大值作为100%的单位。比如某公司总部想要分析各省份子公司目标完成情况,推荐可爱的象形条形图!
3、子弹图:可以分析多个数据指标的完成进度。比如想要分析全年利润率、客单价、收入、新客户数和满意度的完成情况,可使用子弹图。
4、色块图
色块图作用于二维数据的热力图,由小色块代表某个维度的值。特别适合用于数据量较大、且具有连续性的数据进行分析,直观的利用颜色展示数据分布。比如想分析今年各月各省份的订单销售额可用色块图。
5、3D柱图
如果你的年终数据报表中想要来一个炫酷的3D动态图,可以试试3D柱图哦~类似立体的色块热体力图,可放大缩小或旋转图形从不同角度查看数据。其实可以说3D柱图是具有立体效果的色块图。
(X轴为时间,Y轴为星期,Z轴为温度)
以上只展示了BDP部分可视化效果,更多可视化体验和效果可以直接去BDP个人版免费使用,最后展示一下来自BDP图文并茂的可视化报表效果。
深色主题背景:
白色主题背景:
apus是什么公司?
APUS Group是一家专注于海外的移动互联网开发公司,APUS Launcher是旗下一个Android手机桌面软件,采用极简界面设计,安装包仅有1MB,可以基于云端大数据分析、为用户智能推荐适合的app。
QQ云端是什么意思?
亲,顾名思义云端就是云那端的,也就是腾讯服务器。QQ音乐里面如果你加入自己收藏或者添加到自己喜欢的歌单,云端就会给你做记录,分两种:
1、以后你不管在任何地方登录QQ音乐客户端你的歌单和收藏都会为你保留
2、就是腾讯会根据你平时的收听喜好通过大数据为你推荐个性化的音乐服务,就好比淘宝所说的千人千面
这么回答希望能够帮到你
目前造车新势力?
据教授不完全统计,市面上造车新势力多达60家以上。但真正能获得生产资质、实现量产交付的初创车企,却寥寥可数。
但眼看2018年这个新能源元年即将告一段落,2019年新能源补贴将退坡40%,2020年或全面取消新能源商用车补贴,在这份紧凑时间表和传统车企奇快产品跟进速度的双重压力下,留给造车新势力的空窗期,真的不多了。退潮后,便知道谁在裸泳。
碍于硬件资源、生产资质和造车经验等因素掣肘,不少造车新势力仍停留在PPT造车、终日草图和泥模迎人、苦等融资、工厂选址等阶段。另一厢,传统企业凭借丰富的造车经验和得天独厚的产业链、供应链资源,在短时间内把新能源产品序列的空缺一一填补,让造车新势力此前高瞻远瞩的“优势”黯晦消沉。
话虽如此,我们还是不能以偏概全。造车新势力当中也不乏沉稳踏实的造车好手,量产交付,不在话下。下面教授为看官们盘点具备量产的能力造车新势力,且往下看。
1. 小鹏 G3
早在2014年,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旗下便成立了旗下互联网电动汽车品牌——小鹏汽车。排资论辈的话,小鹏汽车作为最早进入公众视野的造车新势力,可谓科技造车企业的尤达大师。
小鹏汽车崇尚“慢就是快”的踏实造车理念,他们始终认为5年是研发一辆车最起码的时间成本。为此,在品牌创立的前一年半时间,小鹏汽车都一直专注于研发“三电一屏”。
小鹏汽车旨在将旗下产品构筑成全新AI+互联网智能终端,以全场景自动泊车、L2.5级别自动驾驶能力、智能语音交互系统、手机APP远程控制等极客配置作为主要卖点,OTA远程在线升级更能让用户第一时间体验到越来越智能的车载系统。
小鹏G3全系标配光剑LED日间行车灯、鲨鱼前脸、一体式钻石矩阵LED尾灯、流光转向特效和1.889㎡的全景式前挡玻璃。高配车型更是配备了一体式运动座椅包裹、主副驾座椅电动调节、Nappa真皮多功能方向盘、后排空调、手机无线充电等越级配置,主驾驶席还贴心地配备了通风、加热、记忆、腰托电动调节。
动力方面,小鹏G3全系搭载第二代永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145kW、最大扭矩300N·m,0-50km/h加速时间仅为3.8s。采用的液冷恒温三元锂电池组赋予小鹏G3 351/365km的NEDC续航能力,直流快充从5%-80%仅需45分钟,一周一充便能满足用户的日常通勤使用。
小鹏汽车直营的超级充电站分布于一、二线城市核心区域。每个小鹏超级充电站设置6-10个90kW直流快充桩,仅需15min即能充满50%电量,此般充电效率让续航焦虑黯晦消沉。远不止此,用户还可通过小鹏汽车APP实现预约充电、地锁自动解锁,体验不一样的充电服务。此外,计划至2020年,小鹏汽车在全国范围内合作的第三方充电桩将多达10万个。
肇庆工厂和郑州生产基地的硬件优势以及在互联网领域深耕多年软件沉淀,小鹏汽车有能力成为造车新势力最早实现量产交付的一员,但它并没急于求成。对于量产交付要时刻抱着谨慎态度,毕竟消费者才是最终决定成败的考官,绝不能让用户做试车员,让再一次感受小鹏汽车“慢就是快”的产品理念。
2. 威马 EX5
“选择代工生产我会睡不着”,曾主导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前沃尔沃全球副总裁、现威马汽车CEO沈晖如是说。在收购大连黄海汽车曲线获得资质后,位于温州瓯江口的自建工厂生产线也全面贯通,旗下收款量产产品威马EX5也于今年四月上市、九月底批量交付,可谓走在最前的头部造车新势力。
回到产品层面,威马EX5定位纯电动紧凑型SUV,新车没有过多让人过目不忘的设计亮点,但胜在圆润大方、受众面广,会是国人喜欢的类型。此外,交互式车窗、自然语音智能交互系统、人脸识别技术、12.8英寸可旋转中控液晶屏等极客配置,一应俱全。
威马首款纯电动SUV威马EX5搭载了高集成度电驱动系统,具有动力经济性能计算和整车匹配能力,可根据车辆性能目标正向计算驱动系统需求继而作出调整。电机减速器采用集成电桥方案,最大功率160kW、峰值扭矩315N·m,全扭矩响应时间少不到200毫秒,8.5秒之内即能完成百公里加速。
威马EX5的一体式极简设计赋予整车不到0.3Cd的风阻系数,NEDC综合工况高达460公里,供500/400/300三种型号可选,满足用户不同规生活圈的使用需求。此外,车辆还配备了车辆充电分享技术,能实现车辆间互相充电,不禁让教授联想到华为全新旗舰手机Mate 20 Pro的反向无线充电功能。
3. 蔚来 ES8
小鹏、威马和蔚来同属造车新势力的第一梯队,从量产交付进度和硬件资源看来,它们在电动车领域颇有三足鼎立的意味。
今年9月,蔚来汽车远赴美国在纽交所挂牌上市,“NIO”跃升中国电动车赴美上市第一股,融资10亿美元,估值高达64亿美元。自主汽车走出国门固然值得高兴,但教授更希望是以产品形式实现。在尚未获得生产资质的背景下,以扭亏为目的向资本市场“求救”的举措,着实让人高兴不起来。
蔚来ES8基于XRT智能化电动平台打造,前、后分别搭载最大马力326Ps、峰值扭矩420N·m的双驱动交流异步电机,综合输出高达650Ps、850N·m,0-100km/h加速仅需4.37秒,一辆自重接近2.5吨的5米长中大型SUV能迸发出如此狂暴的加速性能,才是最让人感到胆栗的地方,秒奥迪S3、保时捷718等不在话下。
作为一款售价高达四、五十万的纯电动车,蔚来ES8不俗的市场反响可谓实现了中国品牌的向上突破。今年十一月底更是在合肥工厂高调举行了ES8下线1万辆仪式。但就在最近,越来越多蔚来车主(其中不乏媒体KOL、商界大咖等)对ES8提出质疑,认为其三电品控、车机体验、智能程度、换电模式等仍有较大改进空间,甚至公开要求退车。如此看来,小鹏汽车的“慢就是快”颇有先见之明。
4. 新特 SITECH DEV 1
2017年第三季度,贵安新区新特电动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是一家依托国家大数据中心数据和智能资源优势,且拥有国资背景的新能源初创造车企业。
正当友商们在大肆宣传产品亮点、雄图伟略之际,深藏若虚的新特汽车便已经站在巨人肩上,迈过不少造车新势力跨不过的门槛。从公司成立到试制车间投产只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奇快的决策执行速度令人瞠目结舌。
今年十月底,新特汽车首款量产产品DEV1在一汽轿车长春工厂正式下线,与此同时对外宣布批量交付市场。据不完全统计,新特汽车目前已收到DEV 1的有效订单44000个,且大多来自地方政府,目前已交付4000台,前期交付主要投放于分时租赁和网约车领域。上述一切,估计与新特汽车的国资政府背景脱不开干系。
DEV 1补贴前售价13.99-16.49万元,补贴后售价6.19-7.79万元,将悬挂新特和中国一汽标识。35kWh电池组赋予DEV 1 350km的续航里程,官宣0-50km/h加速时间4.8s。提供快、慢充双充电口,快充40min即能续航200km,慢充模式下5.5h充满电量,无负通勤小精灵盛名。
众所周知,造车是一件难度系数极大的事情,但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可观红利却让人难抵诱惑,这也是近年来资本不断涌入这一产业领域的主因。小鹏汽车宣布获得今年造车新势力中的最大单轮融资——40亿元B+轮融资,蔚来汽车赴美得到美国资本市场认可顺利融资10亿美元,这些都是最佳例证。
在教授看来,拥有自建工厂、获得生产资质且能实现真正交付的造车新势力有着更好发展前景。资金决定一家初创造车企业能走多久,而能否自主完成底盘搭建、电池包装、参数标定、BMS调试、轻量化开发等核心项目,则决定能走多远。
什么学习学习大数据比较好?
来看看几位在外企与大数据打交道的人吧,他们的工作就是把存放在各地的数据变成有用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来为企业规避风险、提高效率、节省成本、提升竞争力。。。
8年前,清华音乐圈里的创新大咖、乐队主唱HuHu带着琴声和梦想来到了一家有着近200年历史的企业。在这里,她遇到了一群和她一样的数据“挖矿人”,共同开启了用新兴技术解码“01”背后秘密的创新之旅。
6年前,来自环保圈的蔡璐平开始在施耐德电气探索用数字化手段降低碳排放的可能,现在他在打造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数字化工具,来帮助企业客户实现运营效率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一年前,北外主攻旅游行业大数据分析的王莉漫,加入了施耐德电气,以全新的视野与理念,又一次推动着算法与AI架构的蜕变。
自然语言处理、算法、人工智能、区块链、机器学习、知识图谱、AR、VR是他们工作和生活的日常。将令人眼花缭乱的新兴技术与传统的工业和配电场景相结合,从大数据中挖掘价值,并带来能效、运维、设备资产可用性和人员效率的提升,是他们的“小目标”。
数字化创新孵化器
Huhu本名韩铮,在施耐德电气数字化服务部负责中低压配电相关的数字化产品研发和管理。有着建筑节能咨询背景的她从入职开始,就加入了施耐德电气首个本土数字化创新孵化项目——用云端应用的方式,打造出一个整合应用、分析与服务的能效管理平台。
在公司强大的培训体系以及全球创新平台的支持下,Huhu与团队成员一起将数据采集和分析、设备设施优化管理、测量与验证等核心功能模块相融合,在存储和展示能源信息的基础上,来预测智能指标、诊断能源效率,并给出分析建议,从而帮助用户找到能效盲点,制定有效的节能策略。这便是后来广泛应用于楼宇建筑节能的EcoStruxure云能效楼宇顾问。
云能效楼宇顾问提供了远程托管运营方式,用户不需大量的一次性现场设备投入和后续的系统维护资源,投资成本节省可达70%,同时缩短了项目执行周期并减少系统占地空间,效率提升可达50%。
随着实际应用的增加,云能效楼宇顾问的迭代也越来越快。当传统数据库越来越无法满足关系复杂的数据处理,王莉漫与团队同事引入“AI+知识图谱”的图数据库来存储和分析数据。这项技术让云能效楼宇顾问如虎添翼,为应用了云能效楼宇顾问的太古地产出具更为直观的报告。彼时,云能效已经能够做到每两周一次迭代。
HuHu和王莉漫在谈到这些创新成就时,都用了创新“孵化器”来形容施耐德电气数字化服务部门。 “在这里,你可以将施耐德电气全球前沿的数字化技术,开放的创新文化与中国本土化的自主创新完美结合在一起,只要有新的想法,你就能得到强大的支持。“Huhu说。
本土化创新
Huhu最得意的本土化创新——“千里眼资产顾问”,在数字化团队的努力下于2018年正式推出。这是一款以电气资产健康为主题,针对中国市场运维特点而打造,基于云平台的电气资产健康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服务产品,旨在全面保障电气资产安全健康,提供更加智能高效的数字化主动运维。
“千里眼资产顾问”以“千里眼运维专家”所收集和存储的数据为基础,称为覆盖配电系统全生命周期的EcoStruxure Power智能配电解决方案的部分。
千里眼运维专家能够连接互联互通的智能配电设备,通过智能网关高速采集和处理电气系统的数据,实现协议转换和网络互联,采集数据。它还能通过网页或手机APP,向用户展示所有站点的设备运维和能耗状况,发送报警和预警通知。在云端的“千里眼资产顾问”,则能够对收集到的系统运维数据进行深入解析,评估电气设备健康度,并通过专家远程诊断给予用户电气系统优化建议和资产健康诊断报告,从而保障电气资产安全、健康。
电气资产的安全稳定对于工业、商用建筑、基础设施、数据中心等领域都意味着成本和效益。千里眼资产顾问能够在电气资产运营阶段为客户平均节省能源成本28%、设备可靠性提升22%、维护成本优化28%。
“能做到这些,就是把很多施耐德业务专家脑子里“知识精华”,通过机器学习、AI、逻辑判断等技术手段沉淀到千里眼资产顾问的算法库里,”Huhu介绍道。“以前可能需要几位专家几周的时间才能生成报告,而现在几分钟就能完成,数据经过平台的算法一键生成报告。专家顾问基于此,分分钟即可提供意见建议。”
千里眼资产顾问的创新应用还有包括视觉识别。在国内,很多已安装的电气设备并没有实现互联互通,它们散落在成千上万的建筑里。如果想把这些设备数据信息,录入到现在千里眼云端的设备备份里来,就需要知道这些设备在哪里,什么型号,有什么样的配置参数等等;还需要很多人力成本去扫楼,时间和人力成本都非常高。
但是,有了视频识别或者视觉识别技术,就可以把设备铭牌拍摄下来,利用AI技术自动识别设备信息,它的额定电压电流等,并自动录入到数据库,完全不需要人工。“这是很小的应用,也并非多么高端的技术,但是在特定的场景完美地解决了特定的问题。”Huhu补充道。
新技术需要与场景完美结合
毕业一年以后再与供职于各大IT头部企业的同学们聊天时,王莉漫最大的感受是“当大家都在热切地讨论新技术时,我想的不是技术有多先进,而是如何在场景中找到合适的应用,因为我们既了解最新技术,又有机会了解真正的需求场景。”
90后的王莉漫正在做的另外一个项目,是对施耐德电气能效咨询客服机器人“施施”进行持续优化。施施是专业的能效咨询机器人,它将施耐德电气的行业智慧和最新的AI技术充分结合,实现精准的语义分析,同时拥有强大的自我学习机制。
与电商的客服机器人不同的是,“施施”管理的产品超过五万个型号,这些产品又有不同的体系,不同的业务线分类;跟这些产品型号相关的参数,这些记载就有大概400多万条。所涉及到的数据包括要涉及到一些安装、调试、故障分析、技术选型、商务政策等复杂的问题。
传统上,一个客服人员需要很多技术背景、技术支持,去背一些说明书、操作手册等等,要去培养这个客服让他能够上线就需要花几个月的时间。“而有了智能客服机器人,60-70%的问题都能够线上解决,还可以7*24小时为客户提供服务,这就是技术带来的便利性。”王莉漫解释道。
全生命周期中的经济和环境价值
抵御全球气候变化,需要企业主动采取措施,来降低自身生产经营和上下游的碳排放。碳排放的管理需要集团能源和环境数据报表,而碳排放的降低则需要节能减排的技术、设备和项目的落地。基于EcoStruxure Machine全生命周期高效和节能的理念,蔡璐平发现越来越多的中国装备制造商已经不再是单一的产品提供商,而是要对资产全生命周期负责。蔡璐平与团队同事清楚地知道,这需要数字化技术的全面支撑。
2017年施耐德发布了全新的EcoStruxure 机器顾问,这是一款基于云的数字化服务平台。它使机器制造商能够连接任何生产现场的任何已安装机器,以获取更多实时数据,并上传至云端,使用Web和应用程序对数据进行组态、分析和可视化,从而为机器操作员提供数字化服务,以便在机器整个生命周期内进行数据管理。
EcoStruxure机器顾问包含三个模块:跟踪、监测和修复。能够实现机器的简单本地化,相关配置文件的创建,包括架构、日志、机器历史、任务管理和文档;对运行机器数据进行采集和可视化,借助分析和通知,了解异常情况;同时,还可通过云实现必要软件的现场可用性。这些让不仅让机械设备制造商的维护服务更为高效便捷,更大幅提高了现场设备操作员的工作效率。
“机器顾问,是工业设备全生命周期的贴身管家,”蔡璐平介绍说,“它可不只是跟上数字化潮流这么简单,降本增效、节能减排才是机器顾问的最终诉求。降低运维成本,提升生产效率、满足客户个性定制、提升用户体验都是机器顾问的强项。”农化包装机械全案服务商江苏金旺依靠机器顾问实现了“智能服务”转型,整体服务效率提升超过35%,成本降低超过30%。
在这些创新探索中都有施耐德电气中国数字化云平台的支持。在促进数字化服务的落地实践过程中,施耐德电气结合EcoStruxure架构与平台,特别针对中国市场打造了开放、高效的数字生态,构建了位于PaaS层的施耐德电气中国数字化云平台,广泛链接施耐德电气及其他品牌的互联互通产品,并定义了云和边缘协同的架构促进智能硬件产品与云端服务的结合,汇聚接入和数据,为应用、分析与服务提供支持,对内能够降低整体试错和研发成本,对外能够提供一致的客户体验,从而促进更广泛的连接和更丰富的服务能力。
起步于暖通领域的HuHu、研究CO2的蔡璐平、爱好音乐的莉漫,都汇聚在一个为有梦想的人而搭建的“数字化舞台”上,在施耐德电气数字化创新团队中,与更多的数字化人才一起将创新技术与应用场景相匹配,让原本沉默的数据开始说话,为企业创造价值。拥抱数字化,赋能产能和效率来应对全球竞争的激流中,施耐德电气正期待着与您一起开启全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