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爆炸死了多少人,深夜高速突发车祸有人被困?
消防,是一支综合性的救援队伍,是一支与老百姓联系最近,贴的最近的人民卫士,改革转隶来,全体消防救援人员脱下光环闪耀的橄榄绿,换上笔直整齐的火焰蓝,全体人员始终牢记总书记“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四句话训词,苦练业务本领,加强政治学习,始终鉴定理想信念,牢记为民服务宗旨,刀山敢上,火海敢闯,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救援现场,我们于民同在,同舟共济,天津港区,大连油库火灾现场,我们勇往无前,众志成城,用忠诚与风险谱写了消防救援人员无惧生死,救民于水火的华丽诗篇。
或由存放的2700吨硝酸铵引起?
综合各媒体报道: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的港区4日发生爆炸事件,目前,已经造成至少78人死亡,超4000人受伤,看来爆炸非常严重,据贝鲁特有关人士表示,伤亡人数还在持续增加,贝鲁特医院已经人满为患,如此众多的伤着短时间聚集医院是很难承受的。目前,爆炸原因有待进一步的调查,黎巴嫩最高防务委员会就发生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港口区的爆炸事件召开了紧急会议,宣布贝鲁特为紧急地区。
黎巴嫩总理哈桑·迪亚卜已宣布5日为国家哀悼日,并且表示,黎巴嫩政府将拨付1000亿里用于紧急救援资金,据媒体披露,哈桑·迪亚卜的妻子和女儿在爆炸中受伤。贝鲁特市的市长马万·阿布德在接受媒体(天空新闻)采访时忍不住痛哭失声:“我从未见过这么大的爆炸,这是一场全国性的灾难,对黎巴嫩来说,是一场灾难。”
这次发生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港区的爆炸非常严重,据媒体采访披露,爆炸能量非常大,超过3.3级地震的能量,大量房屋车辆受损,目击者称,爆炸就像火山爆发一样,爆炸声和升腾起的烟雾,很远都能听道看到,爆炸时整个贝鲁特下起了“碎玻璃雨”。目前,初步判断是存放于贝鲁特港区的约2750吨硝酸铵发生了爆炸,具体爆炸原因有待进一步调查。
硝酸铵具有爆炸性,但是常温下保存的硝酸铵是不会爆炸的,对打击、碰撞或摩擦均不敏感。而且硝酸铵且硝酸铵是极其钝感的炸药,比安全炸药c4更为钝感,并且,硝酸铵具有吸潮性,一旦溶于水或者水分超过3%很难爆炸。不过,如果受到高温、高压或者是有可被氧化的物质(还原剂)存在,一但接触火源是会发生爆炸的。据说,这2750吨的硝酸铵是被扣留下来的,货主放弃了,已经存放了五六年的时间。
爆炸原因目前倾向于这2750吨硝酸铵,至于怎么被引爆的有待观察,不过,这次爆炸发生后,国际社会反应迅速,事故发生后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向遇难人员表示哀悼。另外,其它很多国家也纷纷表示关切和愿意提供必要的援助。而以色列也第一时间为自己澄清,毕竟两国有恩怨,避免被误解。不过,美国总统特朗普则又煽风点火,它表示:贝鲁特遭到了“可怕的袭击”,而美国国防部官员则迅速灭火,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根据不具透露姓名的国防部官员反驳特朗普称:“不知道总统在说什么”。
不论调查结果如何,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港区的这起爆炸事件,是一个悲剧,大量无辜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巨大,让人痛心,愿逝者安息,伤者早日安康,愿不再有死伤者出现。
(以上是兔哥哨位个人观点,欢迎关注兔哥哨位,欢迎探讨评论,图片来源网络)
烈火英雄周六点映票房和周日预售是不是已经说明了必然扑街?
大胆预言,《烈火英雄》票房突破5亿没悬念,扑街?不存在的!
根据点映来预测最终票房并不靠谱,题主所说“点映的电影一般因为排片稀缺上座率会高一些”,其实不然,因为是点映,绝大多数观众并不知道,只有那些媒体、自媒体或平时对该电影关注较多的人才会注意到点映这回事,他们选择提前观看,大多是为了宣传需要,而绝大多数观众是要等到8月1号正式上映后才会走进电影院的。
截至7月28日中午12点左右,《烈火英雄》点映票房收入是2638.1万,逼近正式公映3天的《跳舞吧!大象》,超过正式公映3天的《回到过去拥抱你》,实时票房是《银河补习班》的一半,这个成绩不算特别突出,但也表现不俗,估计全天下来,点映3天后《烈火英雄》票房会接近甚至超过3000万。
我们可以比对一下去年的爆款《我不是药神》,3天点映票房突破1亿,最终票房收入是31亿,《烈火英雄》3天点映票房是《我不是药神》的1/3不到,那么其最终票房有可能会达到10亿,即使达不到,突破5亿也不成问题。
猫眼电影实时数据显示,《烈火英雄》评分高达9.6,截至28日中午12:12,票房收入突破2700万。
而另一购票平台“淘票票”则显示,有26.1万人想看,2.4万人评分,高达9.3。
下面我们再来说说口碑。
题主说“口碑上除了一点明显广告推文,也没见谁说好的”,明显与事实不符,这部电影我已经预定了下午的票还没去看,但前天第一天点映的时候有朋友去了,直言非常不错,超过现在正在热映的《扫毒2》,更是比之前谢霆锋版的《救火英雄》好过太多。
前边说我买了票还没去看,不是忽悠的,票在这里:
顺便查了一下各场次观影情况,高低不一,沈阳电影院太多了,有的场次人很少,有的竟然爆满,我选择的这个场次还好,没多少人,可以悠哉悠哉地享受半包场待遇。
昨天晚间在豆瓣上看到一位真正的消防兵写的观后感,洋洋洒洒几千字,我愣是全部看完了,他对这部电影给出的评价我想比其他任何一个人都有说服力。
他说,带着队里的二十几位弟兄集体去看的电影,每人眼里都噙满了泪花,如果不是顾忌自己曾经军人的身份,会有很多人甚至当场哭出来。影片处理火情的很多流程、环节都与他们平时训练时差不多,只是个别地方为了突出艺术效果进行了改动或夸大。
这位消防员对《烈火英雄》给出了高度评价,我就想知道,那些在这里质疑这个不合理那个不合理的,你们又没去过火场,难道比真正的消防兵懂得还要多?谈到演员,再多说几句,黄晓明可能是很多观众将这部电影预设成烂片的一大因素,其实这就有点先入为主了,客观地讲,黄晓明演技不敢恭维,忽高忽低,但他自出道以来,如果连一部成功的作品都没有,那么请问,他是如何做到现在这么高知名度的呢?
你可以在心里拒绝对他的承认,但你阻挡不了他取得成功的步伐!凭心而论,不论是电视剧《大汉天子》、《琅琊榜之风起长林》,还是电影《风声》、《无问西东》,黄晓明的演技都可圈可点,就算是翻拍的《上海滩》,虽然与发哥相比有差距,但也得到了很多观众特别是没看过83版的观众认可。
所以,单纯地根据一个演员来判断电影质量,是不靠谱的。
《烈火英雄》,本人预测大爆不敢说,但必定会小爆今夏!道德绑架事件?
胡适曾说,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而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最终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
道德约束凌驾于规则之上,谁占据了道德高地,谁就可以实施道德绑架和指责。
听公司同事讲有次去外地出差,回来的时候订的是晚上的卧铺票,本来打算在车上好好睡一觉,可刚迷迷糊糊要睡着,一位40多岁的妇女带着个小孩走了过来,直接一把将她推醒,语气不善的让她换到上铺去,将睡的下铺让给他们。
突然被吵醒,再加上妇女说话的口气让同事瞬间心情不好,而且自己好不容易抢到宽敞点的下铺,任谁都不愿意换,于是就开口拒绝了。
结果同事的拒绝却立刻触怒了这位妇女,她把包往地上一扔,指着同事的鼻子说道:“你换一下怎么了?我带小孩不方便啊!”“你这小姑娘年纪轻轻,咋没个好心眼呢?”“我家孩子那么小,睡上铺万一摔下来怎么办?”
同事瞬间就懵逼了,妇女见没有得到回应,便开始更大声的吵吵,将整个隔间的人全给吵起来,而这些人都在用异样的目光看着同事。
就因为没有让位,她成为了妇女口中“没有道德”“没有素质”“没有善心”“十恶不赦”的大罪人,真的是让人又可气又好笑。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讲道德不是为了约束自己,而是为了审判他人。
作家斑马曾经说过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个故事:
她有个同学的母亲得了白血病,但幸运的是,同学父母都有医保和退休金,而同学的收入也不低,因此治疗的前期费用还是足够的。
但同学的第一反应竟然不是带着母亲去医院检查治疗,而是立刻在微信和朋友圈哭诉自己的悲惨遭遇,求帮助求捐款,有人因为同情为她建了捐款群,斑马也被拉进了群。同学随后便私信斑马直接让她捐钱,在得到斑马“深表同情,无能为力”的回复后,立刻怒斥道“你也是有父母的,怎么能这么冷血”。
母亲生病,首先想到的不是治病,却是将悲惨作为卖点,从别人口袋里要钱,当没有达到目的时,便在别人身上贴上“冷血”“无情”的标签,这样的行径实在是让人所不齿。
我年纪大了,你起来给我让个座,年轻人要懂得尊老爱幼;
你现在这么有钱,借我点能怎么样?
你既然开车了,就顺便送我回家吧!
你们是大明星赚那么多钱,就应该把钱拿出来捐给别人!
听说你会PS?帮我做个海报吧!
听说你英语很好?帮我翻译一份材料吧!
听说你会画画?帮我画一幅吧!反正对你来说是举手之劳!
“举手之劳”是我的谦辞不是你用来绑架我的说辞!
现如今人和人之间的矛盾主要是来源于那么一拨人。他们惯于用圣人的标准衡量别人,用贱人的标准要求自己。甚至以“道德”“善良”的名义去强迫别人,来达成一己私欲。
对待这样的人,我们该拒绝就拒绝,该屏蔽就屏蔽,我们没有任何义务为他们的不要脸买单。
从小老师就教育我们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可是有的人花了大半辈子也没弄明白什么是真的道德。道德是用来约束有错的人,不是用来禁锢无辜的人。制定自己的准则,绑架别人的道德,这是一种畸形的价值观。
社会生活中确实存在着需要帮助的人, 但这一客观事实并不能推衍出 “道德绑架” 的合理性。
面对道德绑架,最好的方式无疑是主动从道德高地上走下来,例如当对方说“都说大学生素质高,怎么都不懂让座呢?”,你就可以说“阿姨对不起,是我素质低。”
道德绑架已经够无耻了,凭什么让他们称心如意?
面对道德绑架,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一个人,只要他遵纪守法,没有对他人造成伤害,没有对这个社会造成威胁,他就不该遭受任何形式的斥责。别人可以对他的行为有所不满,有所质疑,但不可以用所谓道德善良绑架一个人,我们都需要——尊重。
懂得尊重,才是人最基本的道德修养。
最美好的时光莫过于青春,而年轻却时常被误解
记录青春的精彩,刻画年轻的世界
让世界不要再误解我们!
死亡率最高的十款车有什么?
之前我们说了这个碰撞率的排行榜,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一个很敏感的话题,就是死亡率最高的车型。
安全一直是一个让人聊不完的话题,而且汽车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我们在城市道路当中增加了一定的危险性。在行驶过程当中难免不会出现事故,而一旦出现了事故的话,汽车就是我们的护身符了,那么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经常在外开车,难免会遇到一些事情,而且经常会有一些违法乱纪的司机乱驾驶车辆,有可能发生交通事故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如何在科学的结构当中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安全排行榜。
这之前我也讲过,对于汽车的安全性能,全球有很多的权威机构在进行测试。包括欧洲的E-NCAP、美国的IIHSNHTSA、日本的J-NCAP和我国真实度有待提高的C-NCAP。
而其中美国的公路安全保险协会是最严苛的一个组织之一,他们也会统计非常多的数据来进行验证,而且死亡数据也是他们统计的一个数据之一。接下来我们就来说一说最死亡率最高的十款车型,其中有八款车型,我们在国内经常能够看到。
Top.10 日产 轩逸
日产轩逸(参数|图片)其实在国内还是有非常大量的生产的,道路上也经常能够看到,但是单车的碰撞测试,死亡人数都居高不下,而且光是轩逸的销量就已经占了日产的一大部分,根据美国安全协会的报告,该车的内部设置的冲击区太小,发生碰撞的时候乘客很可能致死,而轩逸的致死率也达到了72人每百万辆。
Top.9 日产 Titan
其次,日产的泰坦这辆车虽然没有在中国通过官方行驶出售,不过天津港还是能够买到平行进口车的。该车虽然外形高大威猛,气势堪比猛禽(参数|图片),但是其实这辆皮卡的安全性能是很低的,他的致死率达到了73人每百万辆。
Top.8 道奇 挑战者
道奇的挑战者一直是在速度与激情系列电影当中的主要角色,而这一个车在安全性上其实是很低的。美国的肌肉车你别看它大,但是这个车的安全系数其实并没有他样式看起来那么的高,它的死亡人数也一直是居高不下。甚至达到了81人每百万辆。
Top.7 起亚 秀尔
起亚秀尔(参数|图片)曾经也在中国上市过一段时间,造型十分的可爱,是起亚主打女性市场的一款车型。如今在二手车市场,秀尔也还是有他的立足之地。这辆车虽然市场保有量不大,但是在过去的几年,我们还是能够经常看到他行驶在城市的道路当中,但是2014年他退市以后,这辆车就已经没出现过了。这辆车的安全性其实也很低。由于它的车身尺寸不大,方状区域的溃缩区域很小,所以导致它的死亡人数是82人每百万辆。
Top.6 福特 嘉年华
福特嘉年华(参数|图片),我想是这些车型当中所有人最了解的了,嘉年华细小的车身,非常适合在城市中使用。当年福特的嘉年华是飞度,还有大众的POLO(参数|图片)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但是后来因为一些系列的原因嘉年华退市了,但是它的安全性能也是堪忧的,数据达到了83人每百万辆。
Top.5 日产 阳光
日产阳光也是中国人比较熟悉的一款车型,而这款车型在中国市场上也有着较好的销量表现。很多的小康家庭刚刚入门的时候,就会选择一款经济适用的车型,而阳光进入了他们的视线。但是这辆车的安全系数是相对较低的,很多的滴滴司机也在使用这款车,这辆车的死亡率达到了95人每百万辆,所以在这个数据面前,我觉得还是考虑其他车型吧。
Top.4 雪佛兰 斯帕可
雪佛兰的斯帕可曾经在变形金刚系列电影中出现过,那个带着大黄蜂穿越了很多烂尾楼的小雪佛兰就是斯帕可了。这样的小型车安全性能也不是很高的,而且他和雪佛兰赛欧属于同一个级别,所以中国并没有引进他,它的致死率高达了96人每百万辆。
Top.3 丰田杰路驰
丰田杰路驰曾经有一段时间也在国内销售过,但是由于售价较高,加上他是一个前驱平台,亮点并不算很多,在丰田86正式登陆我国以后,杰路驰就再也没有了用武之地,所以她的销量也并不是很高,而中国市场也很少见到他的身影。但是根据这些统计数据来看,它的安全性能其实非常的低,简直就是易拉罐的车身,他的数据达到了101人每百万辆。
Top.2 起亚 Rio
其实说起这辆车,它就是起亚的k2,中国也在销售。而且这辆车在中国的销量其实还是挺高的,在三四线城市特别的受欢迎,起亚这个品牌虽然是一个合资品牌,但是其实他的造车工艺并不不先进,而且这辆车的安全系数非常的低,甚至达到了死亡榜的第二位死亡人数102人每百万辆。这样的数据不得不令人堪忧啊。
Top.1 现代 瑞纳
说到这个车型,第一其实还是有很多年轻消费者选择的,那就是现代的瑞纳。其实这个车型非常的奇葩,瑞纳和k2是姊妹车型,所以你就可以把它看成是第二名的翻版。全球排名最高的就已经被瑞纳占领了,他以死亡率104人每百万辆的数据是站在了领奖台上第一名的位置,所以这辆车是否需要购买,我们还要仔细的考虑一下了。
从以上的榜单可以看出,美国公布的这一些数据当中,日系车就占了四成,剩余的六成均被美系和韩系包揽了,而德系车则无一上榜。看来其他国家的车系真的要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