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共享经济是否能长期发展下去?
中国共享经济总体规模达3.69万亿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2022年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1年中国共享经济市场总体规模达到3.69万亿,较2020年增长约9.2%。
生活服务、生产能力以及知识技能三个细分市场的共享经济规模占比最大
从2021年共享经济各细分市场规模占比看,生活服务、生产能力以及知识技能领域的共享经济规模排名前三,分别占到46.4%、33.5%和12.3%。
生活服务领域的共享经济规模达到1.7万亿
从细分领域看,生活服务领域共享经济经历了2020年的较大下降后,2021年有所恢复,市场规模达到1.7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5.8%。
生产能力领域的共享经济市场规模达到1.2万亿
2019-2021年,生产能力领域的共享经济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1年达到1.2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14.0%。
知识技能领域的共享经济市场规模超过4500亿元
在知识经济领域,2021年共享经济规模突破4500亿元,达到4540亿元,较2020年增长13.2%。
综上所述,中国共享经济总体规模达到3.69万亿,其中生活服务、生产能力以及知识技能领域的共享金经济规模占比最大。生活服务领域的共享经济规模达到1.7万亿,生产能力和知识技能领域的共享经济规模持续增长,2021年分别达到1.2万亿和4500亿。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共享生活服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谁是中国首富?
朋友们好!
这几年,国内首富的位置也是随时在发生着变化。根据最新的2019年的胡润富豪榜的数据,现在中国的首富是马云家族,大概财富是2600亿人民币。
现在的首富是马云家族根据2019年胡润富豪榜的数据,马云家族以2600亿元的资产总额位列国内首富,马化腾排在第二名,资产是2550亿元,许家印排在第三名,资产是2500亿。李嘉诚排在第四名,资产总额是2000亿人民币。
现在的富豪资产的统计大概都是以上市公司的市值来统计的,因此,这就带来了两个问题,一个问题就是好多富豪的资产总额变化会比较大。如果持股的公司股价大幅度上涨,那么资产就会跟着大幅度上涨,如果公司股价下滑,那么资产总额就会下滑。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好多富豪实际的资产和财富并没有进入上市公司,因此,这部分财富也有可能没有记入这样的财富总额里面。
因此,现在从2019年胡润富豪榜来说,马云家族是国内首富。
如果算上全部财富,李嘉诚可能是首富李嘉诚的财富总额在六年前就是这样的财富规模了。根据福布斯2013年富豪榜的排名,当时的李嘉诚以310亿美元位列全球富豪榜第八名,当时的财富额是310亿美元。
又经历了六年,到了2019年李嘉诚资产竟然还是2000亿人民币。这不得不说李嘉诚可能是藏富了。
大家都知道,这些年,李嘉诚重组了旗下的资产,把长江实业公司和和记黄埔公司合并,现在称为长和公司。而且李嘉诚还抛售了内地很多房产和物业,然后开始投资英国等欧洲国家,而且也购买了不少美国高科技公司的股票。
难道这些资产这些年都没有增值么?
现在来说,李嘉诚家族除了上述的2000亿元财富以外,还有两大块财富可能没有记入财富总额。
这两块财富一块是脱亚入欧的一大块资产,这部分归二儿子李泽楷管理,主要包括英国的供水,供电,供气,供暖,通讯等产业,这一块资产大概价值在2500亿元左右。
还有一大块是李嘉诚基金会,其中包括投资脸谱公司的股权,以及投资其他高科技公司股权等。这一块李嘉诚亲自管理,初步估计,这块资产大概也在2500亿元左右。
也就是说,如果李嘉诚家族算上这两块资产,大概家族财富在7000以人民币以上,也就是大概折合1000亿美元左右。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李嘉诚可能是国内首富。
综上所述,如果按照富豪榜排名的话,现在马云是首富。但是如果按照全部财富来算的话,李嘉诚家族财富可能达到了7000亿人民币以上,李嘉诚家族可能是真的国内首富。
感谢阅读!
如果您喜欢我的观点,欢迎您关注我,也欢迎您加入我的免费投资圈子,可以进一步交流。欢迎大家多多评论,点赞,关注!智能安防的社会前景如何呢?
智能安防产业产业链全景梳理
我国智能安防产业链涉及上游算法、芯片设计、以及存储器、图像传感器等零部件生产,中游软硬件及系统集成、或提供智能安防运营服务环节,下游主要应用于城市、家庭、以及学校、医院、轨道交通、金融等行业。
除传统安防龙头企业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布局智能安防领域外,人脸识别独角兽依图科技、云从科技、商汤科技、旷世科技等在上游智能安防算法以及中游智能安防解决方案方面均有所布局。此外,高新兴、易华录、佳都科技等企业作为智能安防运营服务商,产品与技术应用于包括智能安防在内的智慧城市等领域。
智能安防产业产业链区域热力地图:呈现一定区域集群特征
根据企查猫的数据,我国智能安防行业企业数量众多,截至2021年9月,行业内存续/在业企业超过45万家,行业企业分布呈现一定区域集群特征,企业分布数量最多的省份分别为广东、山东、江苏、陕西、安徽等。
从代表性企业分布情况来看,智能安防行业代表性企业分布于广东、浙江、北京、江苏、上海等地。其中,广东、浙江、北京等地兼具布局上游芯片或零部件以及中游智能安防软硬件及系统集成的代表性企业,运营服务商以广东地区居多。
智能安防产业链代表性企业经营情况
目前,智能安防行业代表性企业中,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千方科技等在智能安防系列产品的产销量方面位居行业前列。智能安防产业链上的其它代表性企业经营情况如下:
智能安防产业代表性企业业务规划
业务规划方面,海康威视、大华股份设定了智能安防项目建设规划,项目建设领域分别为视频产品及视频服务以及视频物联,累计投入金额分别达16.54亿元以及19.04亿元。除此之外,各企业智能安防业务规划内容包括:1)将智能硬件、平台与运营业务相结合;2)智能安防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和物联网技术;3)将大数据与智能安防业务结合,推动大数据智能化;4)拓宽智能安防应用场景。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能安防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虚拟人迎来高峰期?
数字虚拟人的广义为数字化外形的虚拟人物,具有“虚拟”(存在于非物理世界中)+“数字”(由计算机图形学、图形染、动作捕捉、深度学习、语音合成等计算机手段创造及使用)+“人”(具有多重人类特征,如外貌、人类表演/交互能力等)的综合产物。
打破物理界限提供拟人服务与体验是其核心价值。
✓实现场景角度,目前以图片、视频、直播等为主,未来VR设备/全息投影有望为数字虚拟人在现实世界的投射提供更丰富的道具和软硬件基础。
✓技术角度,数字虚拟人近年的发展来源于CG、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动捕等相关技术的共同成熟,除CG建模+真人驱动的类别外,多模态技术与深度学习成为未来核心点。
✓“人”是其中核心的因素,高度拟人化(外貌形象、行为表情、交互的拟人程度)为用户带来的亲切感、参与感、互动感与沉浸感是多数消费者的核心使用动力。能否提供足够自然逼真的相处体验,是数字虚拟人在各个场景中取代真人重要标准。
根据艾媒数据,虚拟偶像在网民中的认可度较高,以网民总数10.11亿(《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21年6月数据)计算,2021年深度+浅度追星人群占比超80%,约8亿人;而在追星群众中63.6%关注支持虚拟偶像,则预计有超5亿人为虚拟偶像受众,随着虚拟偶像应用面铺开,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 根据艾媒数据,2020年中国虚拟偶像核心市场规模为34.6亿元,预计2021-2023年中国虚拟偶像核心市场规模分别达62.2/120.8/205.2亿元,2020年虚拟偶像带动市场规模为 645.6亿 元,预计2021-2023年分别达1074.9/1866.1/3334.7亿元。
◼ 根据爱奇艺专业内容业务群总裁兼首席内容官王晓晖曾表示,中国偶像市场总规模预计在2022年将达到1400亿元,以2022年虚拟偶像核心市场规模121亿计算,虚拟偶像占比仅为8.6%,渗透率有较大提升空间。
◼ 根据艾媒数据, 2021年虚拟偶像用户中29-30岁青年群体占比超90%,男女比例相对均衡,高收入人群居多。
◼ 而中国网民中近50%用户为虚拟偶像月均花费金额超500元,且86.5%的用户为虚拟偶像的花费与现实偶像持平或者更多;近75%的用户为虚拟偶像日均花费时间超过1小时。
◼ 随着二次元领域的主要受众群体90/00后的逐渐拥有了自主消费能力,虚拟偶像在流量变现、内容变现等方面将会获得更好的支撑,具有非常强的忠诚度、号召力以及商业变现前景。
目前,市面上的许多虚拟偶像以技术为核心卖点,在外形、声音、动作等方面精益求精。不过,报告认为,虚拟偶像的另一大核心“偶像”价值却不完全依赖于技术。从偶像受众出发,最影响一个虚拟偶像人气的元素与真人偶像类似,是外形、人设、才艺内容和亲和力。现有的部分虚拟偶像突出强调技术层面的亮点,缺少对于虚拟偶像本身的活动内容填充和亲和力的打造,导致其粉丝圈较小,核心粉丝较少,难以形成IP效应。
现阶段,许多B端品牌选择与虚拟偶像合作,看中的是虚拟偶像作为较为先锋的“高科技ICON”,具有出色的营销价值。在未来,随着科技概念不断升级,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一个虚拟偶像的核心竞争力将越来越依赖于内容产出,虚拟偶像运营方更需要沉淀时间完善内容,打造IP,实现价值附加。
此外,在线游戏和在线社交属于更容易贴近元宇宙落地生态的典型场景,而虚拟偶像属于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元素之一,更容易做商业化拓展。在元宇宙场景中,虚拟偶像可以在虚拟演出中登场,近年来,已有虚拟偶像和真人歌手在游戏中成功举办过虚拟演唱会,受到许多玩家的欢迎。
真的令企业家人人自危了吗?
破窗效应,只是一种现象而已。司马南为什么盯着联想?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都有他的一套东西。事物存在都有他的道理,联想的发展,从公到私,从小企业到大企业,现在是公众的,国家的,不是哪一个人的。企业虽然有某个人的标签,也只是代表人物而已。一个企业做大做强不容易,是多少人努力的结果。争论不休,影响心情,说别的没用,就看他为国家做的贡献,交了多少税,创造了多少就业,解决了多少难题。发展才是硬道理,抓住老鼠的都是好猫。发展就好,讲什么公私?做好了都是民族的。看健力宝,莲花,内斗消耗了谁?要勇于公战,怯于私斗。先把蛋糕做大,才能吃上分割蛋糕,而不是杀鸡取卵。[祈祷][赞][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