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历任行政长官曾萌权,香港历届特首?
1、董建华(Tung Chee-hwa)1997年7月1日—2002年6月30日
2、董建华(Tung Chee-hwa)2002年7月1日—2005年3月12日
署理特首曾荫权(Donald Tsang Yam-kuen)2005年3月12日—2005年6月2日
署理特首唐英年(Henry Tang Ying-yen)2005年6月2日—2005年6月21日
续任特首 曾荫权(Donald Tsang Yam-kuen)2005年6月21日—2007年6月30日
3、曾荫权(Donald Tsang Yam-kuen)2007年7月1日—2012年6月30日
4、梁振英(Leung Chun-ying)2012年7月1日—2017年6月30日
5、林郑月娥(Carrie Lam Cheng Yuet-ngor)2017年7月1日—至今
你觉得谁塑造成功广为人知的大银幕角色更多呢?
感谢邀请!
大家好,我是子程!
同是著名演员在四大天王之中,我觉得刘德华所塑造的大银幕角色更多!刘德华是香港人,著名演员、歌手、作词人、制片人。可以说华仔在每一个领域都发展得非常好,好像没有任何一方面是短板,加上帅气的外形,从成名开始就一直是大家心中的男神。自出道以来,刘德华共出演了140余部电影,拿过五次影帝,并且还是至今为止票房累计最高的男演员。在这140余部电影中,他为我们塑造了140余位鲜活的荧幕人物!在香港电影的辉煌时期出了很多好作品,比如《天若有情》中刘德华骑摩托车带着吴倩莲的镜头一度被奉为经典桥段。
《旺角卡门》中首次与张曼玉合作饰演旺角混混阿华,在小弟被打以后,他可以孤身一人,单枪匹马的勇闯虎穴为小弟报仇。
《暗战》中刘德华饰演了一个身患癌症,并且时日不多的江洋大盗,为了完成自己的心愿,与刘青云所饰演的警察展开了一场高智商的对决。
《龙在边缘》中刘德华扮演了一位隐退江湖的黑社会大哥,与古天乐互相飚戏。
《五亿探长雷洛传》刘德华饰演的雷洛在好友猪油仔的灌输下洞悉黑道生存技能,从小警员一步一步坐上警长的传奇故事。
《赌神》中刘德华饰演的刀仔,虽然甘为发哥做绿叶,但华仔在片中机敏、搞笑到夸张的表演,仍然得到粉丝们的追捧。
《无间道》是刘德华演艺生涯的又一个高峰,他恰到好处地运用他的演技、气质与明星风范,不但增加了影片的票房号召力,也为故事制造了充满悬念的看点。这里就不一一列举刘德华的所有银幕角色了,有经典的影片角色没有提到的欢迎大家留言。这些电影至今都还是不可超越的经典,而那个时期的演员自然成了时代的宠儿,大多名利双收。刘德华的成名,一方面是有幸遇到了那个时代,另一方面跟他自己的艰苦奋斗有很大的关系。
2012年澳门首席执行官及香港首席执行官分别是谁?
在2012年,崔世安为澳门特区第三任行政长官。因香港今年持首换届,故在2012年7月1日前,曾荫权为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7月1日起由梁振英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特朗普会引发2019全球金融危机吗?
其实这里你得先了解下美国到底是怎么通过量化宽松,再通过加息完成吸血复活。
其实为什么要打贸易战,原因很简单,就是美国没钱了,啊?世界第一大国,大美利坚没钱了?是的!他没钱了。
至于没钱的原因是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主要还是美元惹的祸。
美元$(United States dollar;ISO 4217代码:USD;符号:$)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官方货币。目前流通的美元纸币是自1929年以来发行的各版钞票。1792年美国铸币法案通过后出现。当前美元的发行是由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控制。从1913年起美国建立联邦储备制度,发行联邦储备券。现行流通的钞票中99%以上为联邦储备券。(来自百度百科)
对了,这上面这个人是那个下雨天放风筝的人,本杰明.富兰克林。嗯,他是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发明家,政治家,金融家等等,他还做了一件事儿,就是他提出的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让美国可以合法持枪。
美元很多人都称它为美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事情要从一战说起,其实以前世界都是“金本位”,那什么是“金本位”呢?最开始的时候世界各国都是使用金币和银币最为货币的,1816年,英国最先停止银币的铸造,只发行金币,实行"金本位"制。之后,欧洲各国相继效仿,到19世纪后期,西方各国普遍采用了金本位制。国家发行的货币和黄金挂钩,国家有多少黄金储备,便发行多少货币,货币可以兑换成黄金,黄金成为各国的储备货币。
金本位的最大优点是: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於若干重量的黄金,币值稳定,不易产生通货膨胀。各国货币的兑换则依据各自货币的含金量确定。但是,进入20世纪,由于黄金产量的增长远远低于商品生产的增长,已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商品流通需要。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各国为了筹集庞大的军费,纷纷发行不能兑换黄金的的纸币,同时禁止黄金流通,金本位制随之崩溃。
美国是两次大战的受益者,在二战结束以后,欧洲各国基本上都被打残了,金本位也彻底崩溃了,这时候美国站了出来,拉着大家说大家想贸易总得需要个通用货币吧,就用我们家美元吧,我们美元和黄金挂钩,你们不管什么时候都可以用美元在我这换黄金,35美元一盎司黄金,这个就是著名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该体系的特点是:黄金和美元并重,美元定钉住黄金,其他货币盯住美元,外国政府可以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价格是每盎司35美元。各国货币通过固定汇率与美元连结在一起,美元成为各国货币必须围绕的中心。美元就成了通用货币。
当然也有人不太相信美国人的,比如说当年美国最亲密的战友,法国总统戴高乐同学。上世界六十年代的某一天,戴高乐问财政部长法国有多少美元,部长说大约20多亿美元,戴同学直接让部长全部和美国兑换成黄金,一分不留。就这样,法国人开着军舰从美国人那里浩浩荡荡地带走了几千吨黄金。
英国人一看,好家伙!还可以这么玩?同样如法炮制,兑换黄金。美国人一看,你们城里人这么会玩啊,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紧急宣布,美元和黄金脱钩,布雷顿体系崩溃。从当年35美元兑换一盎司黄金,到今天1200多美元兑换一盎司黄金,美元基本上都快贬值成废纸了。
美国人一想,你们可以不用美元,但是你们得用石油吧,得用各种原料吧,你们得买农副产品吧,所以美国让美元绑定大宗商品,这样就继续维持了美元的霸权地位。
同样也随时排除美元的竞争对手。当年欧盟成立的时候发行了欧元,开始的时候1欧元能兑换人民币10以上。美国就拉着刚成立的欧盟去南联盟打了一仗,战争结束以后欧元汇率直接跌破10。美国还在欧盟里面埋了两颗雷,希腊和意大利,当年希腊和意大利之所以能达到进入欧盟的条件(进入欧盟,经济条件是必不可少的),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美国高盛集团,他们把希腊和意大利抬了进去。后来需要的时候引爆了希腊,把欧盟炸的遍体鳞伤。
还有一个倒霉的人想动美元,他第一个宣布用欧元结算石油。后来就有一个美国人摇了摇试管,装着洗衣粉的试管起了泡泡,美国大兵开启“沙漠风暴”行动,攻占了首都,把这个人抓回了美国受审,最后执行了死刑。美国人胜利的时候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宣布石油改回美元结算。
其实美元有一个叫做“美元周期”的东西,我讲简单点。就是通过美元的升息降息来对别的国家进行经济掠夺。
上世纪70年代,美国开始降息,美元开始超发。大量的美元流入南美国家和墨西哥,在最巅峰的时候,巴西,阿根廷的负债率突然50%。
1979年的时候,美国人感觉差不多都养肥了,可以宰了。美国政府开始收紧货币,同时几次加息。南美各国收入减少,无法偿还债务能力,巴西,委内瑞拉等过多次出现偿还违约。国内投资环境恶化,国内大量热钱出逃到更为安全的美国。美国完成割羊毛,吸了南美各国的血,活得更滋润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和日本签订广场协议,强行让日本升值,大量热钱涌入股市,房地产。最高峰的时候东京的地价都可以买下整个美国。1986年美国开始加息,收紧货币。日本被动加息,大量热钱出逃,股市,房地产泡沫被刺破,美国完成了对日本的吸血。
又一个十年,美国同样的套路,本币贬值——资本外逃。这次受灾的是东南亚各国,韩国,日本,俄罗斯。这次事件中我们还认识了一个人,乔治索罗斯和他的羊群理论,他说他就是只狼,帮忙淘汰生了病的羊。时任香港财政司司长的曾荫权还反驳了索罗斯的观点,谁是羊还不一定呢。
美国最终的目的就想系中国的血来原地满血复活,洗劫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积累的财富。
香港证券交易所历史?
1986年以前的香港证券市场香港证券交易的历史,可追溯到1866年,但直至1891年香港经纪协会设立,香港才成立了第一个正式的股票市场。1969年至1972年间,香港设立了远东交易所、金银证券交易所、九龙证券交易所,加上原来的香港证券交易所,形成了四间交易所鼎足而立的局面。在1972年至1973年短短的2年间,香港有119家公司上市,1973年底上市公司数量达到296家。1980年7月7日四间交易所合并而成香港联合交易所。四间交易所于1986年3月27日收市后全部停业,全部业务转移至联交所。
1986年-2000年的香港市场1986年,香港市场开始了其崭新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阶段。中国对香港前途的保障,增强了投资者对香港经济的信心,公司盈利和房地产价格回升,香港市场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交易品种多元化,市场参与者日益国际化,交易手段不断完善,证券市场进入了长期繁荣的牛市。 2000年以后的香港证券市场香港是亚太地区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2000年以来的香港证券市场,正在成长为一个全球化的证券市场。
一方面是因为香港1965年的银行业危机,迫使政府开始对银行业进行调查和立法以及加强监管,企业从银行集资成本较高,纷纷转向股票市场;
另一方面,香港政府奉行自由市场政策,使证券市场迅速发展,1969年至1972年间同时出现了远东交易所、金银证券交易所、九龙证券交易所和香港会四大股票交易所。70年代未期,香港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四个市场发展不均衡,同时由于1974年的股灾,使政府意识到需要对证券市场进行监管,颁布了一系列法例,并于1980年7月将四间交易所合并成立香港联交所,四间交易所于1986年全面停业,全部业务转到香港联交所。此后,香港证券市场开始了崭新的国际化发展阶段,2000年4月香港联交所和香港期交所合并成立香港证券与期货交易所,实行公司制并在港上市。十几年来香港证券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金融产品不断增多,交易手段也日益电子化。共有500多家证券行在香港从事各种证券业务,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时至今日,香港证券市场的总市值已达到 63000多亿港元,每日交易额逾100亿元,这些数字显示了香港证券市场在过去数十年的骄人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