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各大学疫情最新情况,新一波疫情会叫停北京的中高考吗?
新一波的疫情会叫停北京的中、高考吗?
根据原先北京市的安排,今年北京市高考时间确定为7月7日至8日,也是全国统一高考时间;2020年北京市中考时间为2020年7月17日至19日。
原本因为武汉疫情,今年开学的时间就延迟了,现在临近考试了,又出现了疫情爆发,这怎么能不让毕业班的孩子和家长担心?
今年毕业班的孩子真是太难了。但在全球疫情大爆发的背景下,出现聚集性疫情,也是无法避免的。那么本次疫情,会影响北京学生的中考、高考吗?
我的判断是,如果没有其它突发情况,还会按照先前的考试安排进行的。
首先,虽然这次疫情突然,造成的感染病例数字在未来几天内可能还会增加,但政府采取了最有力的措施,北京的疫情是可防可控的。
其次,我们的疫情防控手段更精准,不是一刀切。
从6月11日西城区52岁大叔确诊开始,北京现有107例确诊。目前,北京共有22个中风险地区和1个高风险地区。
包括:西城区月坛街道、金融街街道,丰台区西罗园街道、新村街道、太平桥街道、卢沟桥街道,大兴区林校路街道、高米店街道、西红门地区,房山区长阳镇,东城区天坛街道,海淀区永定路街道、青龙桥街道,朝阳区十八里店,大兴区庞各庄镇、黄村镇、大兴天宫院街道、观音寺街道,丰台南苑街道、卢沟桥乡、大红门街道,石景山八宝山街道。此外,北京丰台花乡为高风险地区。
划分中高风险,这样的防控举措更符合现实情况,避免了像武汉那样封城的情况。
最后,对学生的安排更灵活。
市教委也明确,全市已返校学生可自愿选择居家学习。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初高三年级是我们高度重视防控要求和各项工作的一个年级,我们要求各区坚持疫情防控为主,初高三毕业年级在中高考前14天结束学校生活,进行居家复习,这样安排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最大限度确保每一个孩子的健康安全。
尤其对高三学子来说,意味着本周将是在学校复习的最后一周。如无意外,从下周开始,高三学子们将告别在学校复习的生活,要回到家中为高考调整状态和心情。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同时,教委也特别建议有考生的家庭,在中高考前的关键时期,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外出活动,尽量少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尽量让孩子保持学校和家庭之间两点一线。
所以,作为毕业班的孩子们,还是要抓紧习,巩固知识,迎接接下来的考试。
人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既然改变不了外部环境,那就做好自己需要做的,也祝福每位学子能考出自己的理想成绩。
高级育儿师,关注母婴健康和0-10岁孩子的养育,获取更多育儿资讯,欢迎关注银花育儿!
天津疫情与河北相比哪个严重?
不管是本地情况还是输入病例,天津都比河北多。下图是天津和河北截止4月8日早9点的疫情图。天津现有确诊25人,河北9人;天津境外输入44例,河北9例。
4月7日,天津官宣了开学时间,河北却迟迟没有动静,原因到底在哪里呢?河北什么时候会宣布开学时间,具体时间将安排在何时呢?
4月7日,天津和重庆两个直辖市同时公布开学时间,目前全国也只有上海、广东、河北、北京、湖北这5个地区没有公布开学时间了。咱们先看看天津和重庆的开学时间吧。
天津:①高三、初三,4月20日开学;②小学四、五、六年级疫情稳定再开学;③小学一、二、三年级疫情结束再开学;④大学毕业年级五月上旬到中旬再开学,非毕业班等疫情稳定开学;⑤幼儿园疫情结束后开学。重庆:①高三、初三,4月20日开学;②小学4—6年级、初高中其他年级做好4月27日开学准备;③小学1—3年级做好5月上旬开学准备;④大学、幼儿园、开学时间另行通知。从这两张开学时间表可以看出:天津开学的措施很谨慎,对于疫情的预估似乎也不是非常的乐观,而重庆则相对要宽松很多。
很多河北的家长问:既然重庆疫情不如天津严重,河北也不如天津严重,那么这两个地区的开学时间是不是可以同步公布呢?河北为什么还是没有动静?
首先,河北省的面积是19万平方公里,天津市则只有1万平方公里出头;再者,河北省人口7600万,天津市只有1600万。我们考虑事情不能只从当下着眼,还要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尤其是面对疫情的时候。看起来河北疫情比较轻,但是一旦有病例爆发,河北比天津更不容易控制住。
其次,京津冀一体化,联防联控,天津的输入病例多,原因在于天津承担了分流北京旅客的任务。从疫情控制手段和前期的案例看,天津在这次疫情中的表现,可以说是史诗级的,尤其是游轮控制效率之高,全球第一。
虽然有以上两个条件支撑河北更晚宣布开学时间,但官宣的时间也不远了,原因有以下两点。从未宣布开学时间的五个地区来看,湖北是疫情重灾区,但已经在今天解封;北京是输入病例太多,又是首都;广州的情况是目前输入病例复旦比较重;上海的情况好于以上三个地区;河北的情况是五个地区中最好的。
那么这五个地区中,河北理应是最先公布开学日期的,这是理由之一。
第二个理由,是北京昨天有两项举措:一是辟谣网络流传的开学日期不实,二是明确本学期不会取消,会在近期公布开学日期。
再者京津冀既然是联防联控,天津已经公布,做出了榜样,河北也会快速跟进,不能落在北京的后面。
刚才已经推断过:北京会晚于河北公布。既然北京马上要官宣,那么河北就会更快。最快在4月8日,最晚也不会晚于10日公开宣布开学日期。
那么下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河北官宣,开学日期会定在几号?不同学段的开学日期会怎么安排呢?大胆的预测一下:河北公布的开学日期有可能是4月20-27日之间,当然,这指的是高三和初三毕业班。其他学段的情况,初高中其他年级,有可能放在5月上旬到中旬;小学和幼儿园极有可能暂时不公布开学日期。
考虑到河北省的大学并不集中,毕业年级及医学院校和有科研任务的研究生,有可能在5月中旬逐步恢复开学。其他的大学学生,最早也要在5月底才能返校了。
对于河北省的开学,你怎么看呢?是否希望疫情完全控制住之后再返校开课呢?我是缪登峰,十年考察千所大学,家有萌娃深通育儿。
你来关注我,帮你带好家中神兽,助你规划锦绣前程。
北京大学一天就筹集到美所需捐赠量?
看着特朗普撕毁巴黎气候协定,中导条约,伊核协议,退出教科文组织,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疫情失控了还在台海挑衅我国。我对美国这届领导班子气得牙痒痒。心想中国应该把抗疫物资控制住,不要给这帮畜生。把中国持有的美债全卖了,储备的美元也放出去。但看着美国人民我又悲悯了。一个我想把美国弄死,另一个我拦住不让,两个我在我身体里打架,我被美国分裂了。美国被天才建立,现在却被白痴管理。特朗普百分之四十九的支持率,上任以来最高,这和特朗普在美国人民心中反复标榜自己关系很大,美国人民太好糊弄了。
对北京大学一天就筹集到美国所需捐赠量,我既不高兴也不气愤,平常心看世间云卷云舒,2020年这次疫情,不过是地球上演千百万次的其中之一,新冠病毒藏于地球各个角落,和人类同源一路相随。我们虐待地球,病毒虐侍我们,人类发展的越快,病毒出现的频率越高,这就是生态平衡。
美国终究要跌落神坛,美国疫情失控会加速跌落过程,北京大学捐赠物只不过是湖中涟漪。
让我们默念中国加油!美国加油!世界加油!让心中始终保留那份善良,让仇恨不要传染,只有感动永远。
疫情对艺考和考研有影响吗?
据2020年的考研初试已经过去一个月了,改卷工作也已经在春节前夕完成了。根据国家研究生考试的安排,在二月中旬左右考试成绩就会进行公布。例如天津,浙江,湖北,四川等一些省,都会在这个时间出成绩。具体的时间,各位考生可以去当地教育部门的网站进行查询,会不会推迟以各高校研究生招收通知为准,考生应该及时关注相关信息。
除了考试时间之外,各大高校的复试时间也逐渐通过官网进行宣布。像985大学的兰州大学,公布复试日期在2月15日,北京大学也定在二月中旬。其他高校例如中国农业大学等很多学校也大概是这个时间段。各位考生一定要时刻注意各个招生机构的官方通知,提早做好复试的准备。
说到复试,由于现在疫情的影响,很多大学都通知了延迟开学。而且我们看到教育部已经发出了教育系统的紧急预案,像各校的艺考,自足招生考试都被延迟,而雅思,托福两个考试直接被取消。北京市教委已经通知高考的统考或许会采取不见面的考试方式,避免考生聚集增加学生感染的机率。可见考研的复试作为大规模的考试,是否会受到影响就成为很多考生关注的问题。
因为今年的考研学生达到了三百四十万,虽然考研竞争压力大,但是院校的增多和考生前期的认真准备,很大一部分考生都会在初试上岸。但是复试的学校的不同,各个学校的风格不一样,所以不同学校的要求会相差很多。对于考生来说就需要找到学校考察的重点来进行准备,而复试的改变会影响考生的前期准备,所以考生对此还是有些着急的。
按照现在的情况,影响肯定是有的,但是具体的变化还不得而知。我们可以通03年的非典事件作为参考,来看看当时的考研复试发生了什么变化,从中可以找到一些信息帮助我们做好准备。在03年的考研复试中,大学采取了两种方式来进行考试。第一种就是推迟考研复试的时间,当时不少高校都选择了这个方法,把复试时间推迟到五月份进行。而另外一种则是选择不见面考试方式,从而对学生进行评测。但是如今已经过去了17年技术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具体怎么安排还要看国家的通知。
不过各位考生对于复试的变化不用太过于担心,即使采用不见面的考试方式,考察的内容大体上还是不会发生变化的。而推迟了考试时间,对于考生来说就等于增加了复习的时间,可以让考生更好地进行复习和准备。各位考生现在应该做的就是,做好复习准备,保护好自己的身体,避免感染病毒以一个好的状态去迎接接下来的研究生复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持好自己的心态,初试成绩出来之后,各高校都会发出相应的公告,到时候考研复试是否发生变化就会进行通知。各位考生一定要仔细阅读今年的公告通知,了解考试安排,提前做好准备,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上岸。最后祝各位考研的同学都能成功上岸,考上理想的学校。
今年疫情会不会反弹?
12月10号,成都本地新增4名确诊病例、1名无症状患者。而从12月7号发现首例患者后,目前累计的患者多达12例。其中10人确诊新冠肺炎、另外2人则为无症状感染者。
基本上可以确定的是,成都疫情的感染者仍然在不断增加,目前国内的疫情形势并不是很乐观。那么今年的疫情,是否会杀一个回马枪,出现重新反弹的迹象呢?综合我国精准应对的政策来看,今年疫情并不会出现大范围的反弹。就算有也是零星病例的反扑,并不会有年初那样大规模的爆发。
当前国内的疫情状况最近随着寒冬时节的来临,关于疫情新增病例的消息逐渐变多。根据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报告显示,仅仅是12月10号这一天的时间,31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新增病例就多达15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占据大头。上海新增5例、广东3例、云南1例、此外本土病例占据6例,其中四川为4例、黑龙江2例。值得一提的是,并没有新增死亡病例。
此外接触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是218人,而重症患者和前一日是持平的状况。除了最近爆发的成都疫情,12例感染者值得留意重视外。整体上看我国的抗疫战,仍然是和之前一样做的严密。那么成都这12个感染者,到底是怎么被发现的呢?1个属于主动就医、8人是在仔细检测时发现,还有3人是是社区筛查出来的。
可以看到尽管我们千防万防,在处理疫情方面已经做得相当尽心尽力了,但是狡猾的新冠病毒,仍然会找机会趁虚而入。因此我们并不能有所松懈、掉以轻心。截止到北京时间12月11号,我国现有确诊人数1696人(单日激增66人)、境外输入确诊患者累计是3989人(单日增加9人)、无症状患者累计220人。目前全国的疫情形势,仍然是处于很严峻的情况。
那么最近出现的成都疫情,可能会导致今年的疫情反弹吗?由于最近的全国多地,像成都、内蒙古这些地区,频频出现新增的确诊病例,尤其是“成都疫情”更像王炸。许多民众会有疑惑,今年疫情到底会不会反弹?其实这个是有很大概率的!并且在说到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知道为什么,在严防死守的情况下,国内仍然会有不断出现的新增病例。
目前现存的疫情可以看成两大点,第一点就是不断增加的境外输入病例。最近一段的时间,境外输入病例仍然不间断出现。有些人会疑惑,为什么国家不能出台政策,做到国门紧封,禁止外国人来到我们中国呢?其实这个是有失偏颇的,当前国际形势上的疫情是不可控的。
并且世界目前是一个大的经济体,我们很难做到独善其身,完全想要切断境外航班进入国内,其实也并不现实。第二点另外就是影响疫情反弹的关键因素,这也是当前需要留心注意的关键,其中以下几点都是重点。
01:寒冬季时节病毒活性增强,传播风险的可能性增强据美国微生物专家雷尔曼的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喜欢干燥、冰冷的环境下,尤其是在没有强光照射的环境里,呈现生命力和活动性更强烈的情况。这也就是说,在这种寒冷的季节,其实是更有利于新冠病毒的存活。这个应该是有迹可循的,我们可以参考冬天频发的流感病毒,经常都是在冬天肆虐爆发。而在炎热的夏天,基本上不会发生流感病毒爆发。
而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很相似,它们均属于明显的季节性爆发性病毒。寒冬对比于盛夏来说,确实是有利于病毒扩散传播。再加上临近寒冷的冬天,会有很多家庭选择室内采暖,经常调控让室内的温度在25度左右。而本来室内环境就是很沉闷,空气并不是很流通。在这种干燥的氛围下,大规模的人员聚集,不管是做游戏、聊天唠嗑等社交活动,都加剧了病毒传播的风险。只要有一个人携带感染了新冠病毒,就可能造成大范围的严重感染。
02:外部形势更加严峻,进口冷链食物是一个大难题这些年随着国人的消费水平提高,经常会选择吃国外的进口冷链食物。乌拉圭的牛肉、挪威的三文鱼、巴西的冷冻猪肉,都是越来越多国民的选择。但是这些美味的食物下,可能会暗藏病毒的危机。我国海关和食品检测部门,在越来越多的冷链食品、与其外包装带上面检测出了新冠病毒。这些进口的三文鱼、牛肉、猪肉等冷冻食物,经常成为新冠病毒的携带者,并且使其趁虚而入带进我国。
有相关调查显示,很可能这些说不清的冷链产品,在售前检测的第一环节就“不合格”,并且最终兜兜转转进入我国。而尽管我们国家的防疫战做得很严谨,但是这不并不是其他国家也这样。当前放眼全球来看,像美国、巴西、澳大利亚、欧洲等地区,疫情都是处于洞若观火的情况。而这些都是我国十分依赖的海鲜进口国,因此存在的威胁非同小可。
像美国、巴西这些国家,很多都已经是疫情不可控的地步。而装载海鲜、肉类的包装袋,以及这些海鲜食品本身,都是有很大几率被病毒所污染。并且由于新冠病毒适应在低温的环境存活,同时活性非常顽强。因此这些进口的冷链产品,以及其外包装就可能成为跨境运输、携带病毒的运载体。
就在前两天12月6号的时候,武汉疫情防控部就发出通告,从巴西进口的冷冻里脊肉,累计多达1210箱、质量约是26.9吨重。这批猪肉就携带新冠病毒,好在海关严密仔细的排查,已经查清楚货物的去向,正在进行相关手段的处理,并没有造成大规模的感染。不过冷链食品的问题,真的就和境外输入病例患者一样难缠,这也是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
03:年底浩浩荡荡的春运,可能成为疫情爆发的关键因素现在已经快12月中旬了,难忘的2020年也快要结束了。马上我们会面临春运的考验,而由于巨大人流的存在,每年我国春运都是川流不息的。而在巨大人流量的情况下,很可能成为病毒大规模传播,也可能是造成疫情爆发的最大因素。只要有一个人感染了病毒,他在检测中未被发现的话,就可能成为巨大的“传染源”。
此外综合他一路回家的途径,可能坐着高铁、飞机、火车等运输工具,一路上可能和别人聚集交谈,这一传十、十传百的话,造成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尤其是在疫情防控逐渐常态化的现在,年底的春运可能是一个特殊时期。并且当前我国很多的地区,都早已经恢复了日常工作、生活、上学的情况,很多人也恢复了正常的生活轨迹,甚至很多人还松懈了防控行为。
但是狡猾的病毒,很可能在这种情况下趁虚而入。人们也很容易因为自己的马虎大意,就不小心确诊感染上了病毒。考虑到春节时节、以及民众很可能淡薄防疫举措下,我认为国家很有必要出台相关政策。比如年底分流返乡、春运时期错峰出行、外出必须携带口罩、仍然落实健康码“信息互认”的机制等等。全方面做好防疫措施,避免造成疫情的强势反扑。
04:新冠病毒可能存在变异的可能,感染和传播会进一步增强据泰国的瓦坦帕博士表示:“新冠病毒很可能发生了毒株变异!”据该博士调查发现,目前缅甸爆发的病毒,而当初武汉新冠病毒的毒株,并不是相同的一种。缅甸的这种新冠病毒毒株,传播速度比武汉的病毒毒株快了20%附近。武汉的病毒株是D614、而当前缅甸60%的病例,属于是G614病毒株感染,并且这种病毒威胁力更大。因此他得出结论:“G614病毒更容易传播,并且更容易被响应。”
这其实是很有可能的,此前英国伦敦的病毒研究组,在分析了来自全球超过90多个国家,差不多4.6万个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毒基因组时,就发现那些这些病毒株里面,存在超过1万多个病毒株变异。特别是SARS-CoV-2这种病毒株,呈现持续不断地变异。里面有良性的变异、也可能会有更坏的变异。这可能带来的后果,就是可能让新冠病毒的传染性更强。
也许我们研制出来了新冠疫苗,能够达到批量上市的地步,但是由于病毒不断的突变,也许这种新冠疫苗的效果和作用就削弱了。这也让我们清楚,有时候一味依靠疫苗并不是有效的。而且缅甸和我们属于邻国,很可能哪天从缅甸输入患者来我们国家,那造成的后果可以说是不堪设想。
另外也有研究表明,就算是感染者治愈后,其体内的抗体水平会大幅度下降,基本上是低于正常人的水平的。这也是一种暗示,就是在注射新冠疫苗后,疫苗并不能够百分百保护我们,不能确切能够让人体不再二次感染。说不定病毒株突然恶性变异,那样就算这种针对性的疫苗出来了,但是很可能也是无济于事。我们只能期盼的是,病毒千万不要恶性变异。
面对捉摸不透的疫情,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态度面对疫情从年初的大爆发,到现在只有局部零星病例出现,我们也能够很好看到,在抗疫方面我国的精准有效政策,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综合我们首次抗击疫情的经验,我们现在对于病毒已经十分了解了。我们真的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因为这次成都再现的疫情,而害怕疫情会再次强势反弹。
当前我们最重要还是做好防疫措施。一定要谨记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消毒,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去人群聚集的地方。面对偶尔出现的零星的病例,应该要保持警惕清醒的态度,不需要惊慌失措、大惊小怪的样子。应该以平常心来看待,心如止水、不急不躁才是应该的模样。如果我们因为突发的疫情,而丧失了本来的意识,整天一副紧张害怕的样子,反而才是添乱。
成都这次突发的疫情,仅仅是小规模的病例。目前成都当地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针对性的对策,以及大范围的人员排查。数据显示到11号晚上6点,成都全市检测了确诊病例接触者580人,并且全部采取了隔离观察的强制措施,累计核酸检测采样达到15.8万人。可以看到就算是一个人感染,政府总是想方设法,从根源去解决问题。因此我们不用担心,我们要坚定相信国家,相信民众、相信自己。
抗疫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而应该是一个持久的战斗,尽管当前它仍然在兴风作浪,但是我们国家已经在过去整整11个月里,取得了抗疫战的持续成功。前段时间的中秋、国庆更是几亿人外出游玩,都没有出现大规模的疫情反弹。这足以看出我国抗疫的成果,现在我们仍然要做到“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尽管这次成都出现了小规模的疫情反扑,但是它仅仅是零星病例不足为据。
只要民众万众一心、齐心协力,做好科学针对性的防疫措施,并且保持小心谨慎的对策,我相信疫情并不会再次反弹。同时我相信成都的疫情很快会结束,成都加油,中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