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网站可以接外单电脑主机,中国沿海企业搬迁到东南亚?
你好,这有常识性的错误,不是不搬,而是有多个省没必要搬,比如云南海南对环保要求严,西藏高海拔,新疆太远等,而中西部核心区湖北湖南、河北河南、安徽江西、四川重庆等,都在搞大工业高科技,几乎没有人口红利可吃的。
一、产业链、产业集群和行业龙头在哪里,这是搬迁考量第一决定因素
我们通常说的配套企业,也就是产业链,一个工厂搬迁,不是自己觉得好就能搬过去,它还要考虑到原材料的供应商,包括机械厂、配件厂和模具厂等。
可见,配套的产业链才是优先考虑的,缺乏相关产业链、供应链和配套行业等工业系统,都很难吸引很多大型企业落地的。比如我自己产品有零售业防盗,其中一个产品是机械防盗,这个产品一个很小的旋转模块就需要附近有ABS颗粒供应商和模具制造商,而一个模具制造需要很长产业链,包括线切割厂、电脉冲厂、数控铣床厂、数控雕刻厂和氮化厂等,以及注塑加工。即使自己完成切割/切削等精密加工,还需要周围有氧化厂。这对我们来说,人力成本需要考虑的是组装和包装这些环节,肯定不会因为东南亚或中西部人力成本优势就把所有工序都搬迁过去的。
以我曾经在东南亚工作过经验来看,虽然很多工厂设置在东南亚,比如越南、泰国等,但其中很大部分主要部件,还是以CKD或SKD的形式,从中国大陆进口过来。在这里,我们可以理解成,我们主要转移的建厂,是总装厂,事实上,日本早年也走了同样的路径,这是避免不了的。
也就是说,目前搬去东南亚基本是手工占比多,同时对品质要求不高的产业,而核心部件,需要产业链配套的,大家都不会迁走的。在核心部件等这方面,未来下一步会搬迁可能会去中部地区,但当前条件还在逐渐成熟阶段,在内外双循环的大背景下是未来可期。
比如,近年来国家共批准设立了安徽皖江城市带、广西桂东、重庆沿江、湖南湘南、湖北荆州、黄河金三角(跨山西、陕西、河南3省)等6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显而易见的。
二、交通运输成本因素不可忽视的,海运河运远比陆运成本要低得多
我们放眼全球,经济发达的,特别是制造业发达的城市,一般都位于沿海200公里以内,当然长江沿线的城市可以理解为沿海城市的一种延伸,相比纯内陆城市而言肯定更具优势。
我再以毛绒玩具制造业来举例,最早毛绒玩具制造业是在东莞一代,渐渐转移到上海,再到扬州。扬州一度是全国毛绒玩具之都,玩具厂遍布各个村庄,围绕毛绒玩具制造也兴起裁床/电绣/物料/配料等多个配套产业。后来随着本地人工上涨与劳动力减少,相关产业渐渐向北方转移,目前山东济宁、枣庄这些地方成了毛绒玩具制造主要基地,再过10来年可能会转移到河南。
大势就是如此,可偏偏有人不信邪,前2年扬州和陕西安康达成对口扶贫协议,扬州当地不少玩具厂图优惠政策,转移去了陕西安康,也有去了越南、缅甸等开设工厂。
结果这两波人都亏了本,因为上海调一个集装箱费用在1000到2000元,从南京调的话大概在800元。一条柜相差近4000元,一年出100个柜就差40万,一个工厂一年大概要出1200个柜,运费远高于省下来那点人工成本和税收。可见,沿海特点是海,意味着海运与世界市场的连接,交通线是重要的因素,中西部的沿江城市武汉等也是获得了发展,重要的就是铁路城市也获得了机会。
也就是说,对于部分制造行业海运是无法替代的,海运成本低得太多了,尤其是对于大宗廉价商品而言。
相比而言,西南虽地理上属南方,但由于其没有出海口,并不属于传统制造业最优地,当然随着我们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电价便宜,这些地方也会变得更具竞争力的。三、最后,中西部也没想象的那么穷,搬去中西部节约人力成本是行不通的先给大家看个数据,以2020年人均GDP为准,按现在的汇率算:
陕西是10500美元;河南,宁夏,江西 9000美元;新疆,西藏 8500美元;云南,青海,贵州 8000美元;山西,广西 7500美元;甘肃 5500美元。
而东南亚呢?印尼 4000美元;越南,老挝,菲律宾 3000美元;缅甸,柬埔寨 1500美元;泰国 7000美元;马来西亚 9000美元。
也就是说,中国中西部并不是属于劳动密集型资本家压榨剩余劳动力价值的天堂。毕竟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没法通过让东西部人民同工不同酬来解决的。
另外,我还在网上搜了一份全国各地平均工资表格,以陕甘为例,月薪基本不到6000元。
而越南前几年服装鞋帽等行业人均工资是1000元左右,越南在劳动力密集型行业中成本优势是非常明显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沿海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在迁址时,越南较中西部也许真的有优势。不过由于外资投资火爆,目前越南劳动力成本也得2000到3000元,按照这速度,留给越南保持成本优势时间也不多的。东南亚等国,比如越南如想继续吸引外资,仅靠劳动力便宜这优势恐怕不会持久,关键是要尽快把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做出来,否则成本优势消失时,越南等国就会陷入被动。
可以说,不仅在中国,即使是东南亚,人口红利早晚都会衰减,工程师红利必然替代其。或许再过2代人,就不知道富士康,这就像现在00后都不知道食品公司和供销社是一个道理的。最后的话:选择去东南亚而不是中西部的企业,基本都具有以特点选择搬迁到东南亚的特点是:1、产业链短、对配套要求低;2、生产量大、对运输成本敏感;3、劳动力密集、对薪资敏感;4、规避关税、服务于当地市场。可以说,东南亚的优势就在于劳动力成本和运输等,而缺点也很明显,比如政局不如中国稳定,劳动力素质不高,劳动意愿不强。
反观中国,不管东西部,劳动力成本这块优势,随着经济发展必然会消失,但是社会政局稳定,政策延续性强,政府相对高效廉洁,劳动力素质较高,这是不可比拟的。总的来说,西部要形成有自己的地域特色,中部工业化水平并不低,合适不合适未来都会见分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