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和通信一样吗,中国移动是中国的吗?
中国移动是中国的,是2000年4月20日成立的中央企业。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Ltd,简称“中国移动”、“CMCC”或“中国移动通信”、“中国移动集团”及“中移动”)是按照国家电信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于2000年4月20日成立的中央企业。2017年12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进行公司制改制,企业类型由全民所有制企业变更为国有独资公司,并更名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是一家基于GSM、TD-SCDMA和TD-LTE制式网络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中国移动全资拥有中国移动(香港)集团有限公司,由其控股的中国移动有限公司在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设立全资子公司,并在香港和纽约上市,主要经营移动语音、数据、宽带、IP电话和多媒体业务,并具有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单位经营权和国际出入口经营权。注册资本3000亿人民币,资产规模近1.7万亿人民币,员工总数近50万人。
通讯网络这个行业怎么样?
本行业问题,我来回答。
强烈建议你不要入坑,这个工作并不是什么有发展的行业,而且通信业也不是什么好的行业了。
通信业绝对是夕阳产业了,不适合入行。国内的通信业的上游企业只有3个,也就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都是国企,需要按照国家的要求去做覆盖型的移动通信网络和固定通信网络。移动通信网络的更新换代还比较快,2G还时间长一些,3G覆盖完成了之后4G就来了,4G花了近15000亿建设,现在还没有完全覆盖,工信部提出的98%的农村行政村覆盖还得加大基站投入,但是5G马上就要来了,又要花一笔巨资来建设网络。
巨额的投入,并且还有提速降费压顶,三大运营商的单用户收入不断的下降,但是做为国企还得上交利润,所以对于服务价格、工程价格、员工福利等方面都是不断的压缩。整体上中国网络建设的红利被互联网行业攫取,但是通信业本身失血比较严重。现在通信业的工资一直在下降的趋势,除了华为一支独秀之外,其实都是越来越低。
你招聘的工作内容其实是两个职务(或者也是一个职务),本身在通信业的地位是就是最底层的职务。基站设备的软件调测,在通信业里是一个被称为"工程督导"的职务,这个职务只要负责在基站硬件安装的时候指导工程队的安装,负责设备上电之后的设备的配置,软件配置等工作。完成调测基站重启之后,有的还需要简单的测试一下系统的性能,其实主要是看看天线有没有接反,和业务是否可以进行,技术难度基本为零。
另外的"移动信号质量测试"其实是另外的一个职务叫"网络优化工程师"的职务,在这块分为工程优化和专项优化,给你的工作内容是"测试"的话,就是最一线的"网优测试工程师",这个工作主要负责网络优化中的"DT和CQT测试",DT就是坐车测试,CQT一般都是定点的测试,这个工作属于网优工程师中的一线测试,相对的技术含量也不是很高。
从技术含量而言,这两个岗位的技术含量都不高,工资也不是很高。举个例子吧:这两个工作,一个正常的高中生,督导大概需要培训半天,网优一线测试工程师安装软件加上培训的话1-2天也足够了,都不是很难的工作。以前我带项目的时候,最多的时候一周也培训了一大批的督导和网优测试工程师,几十个都没有什么问题。
通信业现在的社会地位非常的低。现在中国有一个比较被大爷大妈认可的看法,就是"基站有辐射",对于一线工程师而言,社会地位极低,可能你会在工作的过程中受到一些不好的对待。比如被大爷大妈围攻,被业主勒索,被村民放狗咬等。全是眼泪啊。
督导和网优一线测试工程师通常都是跟着项目走,可能会有比较多的出差。现在的问题是,三大运营商很多时候的项目都不是很大,可能你需要频繁的奔赴各个工程现场,有可能大量的出差,不过即使你转正了,待遇也不是很高,5000元估计就是你的薪水的天花板了,督导的天花板还要更低一些。
网络优化工程师还可以依靠"考证"来升级,一般来说,各个设备商都有自己的内部的优化工程师的等级,可以靠"考证"升级。你的这种一线的路测工程师属于初级优化工程师,可以升级为中级、高级、专家级,薪水也会上升,不过需要你自己看书学习了。
专家级很难,一般来说一个大的项目也就是1-2个。
高级优化工程师看你的设备商的厂家不同,工作的地点不同,薪水的差别也比较大,一般来说可能是8000-15000元。不过估计你去应聘的也是一些第三方的公司,具体可以拿到多少也不好说。
总而言之,通信业是一个工资低,社会地位低,出差多,没有什么大发展的行业,个人不建议你入行。本人从2001年入行到现在,也做了快20年了,还是对行业有一点儿认知的。
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喜欢的可以关注我,谢谢!
认同我的看法的请点个赞再走,再次感谢!
通信工程专业不考研的话好就业吗?
我建议你考研,甚至读博士。现在毕业生太多了,本科也多,研究生也多,无论从就业还是从个人提升方面,我都建议你读研究生。不要觉得社会上舆论说社会经验很重要什么什么的,等你本科出去了,你再想回去读研就不那么容易了,因为动力不足,研究生虽然不是说一定比本科生就业好,但是综合来说,后续发展比本科生要好,先期工资收益不如本科生,因为本科生工作好几年了,研究生才开始工作,但是后续研究生优势还是很明显的,无论是提干还是工作能力优势,都比本科生要好,研究生比较专,同等条件下,研究生比本科生机会更大。我现在都后悔没有在研究生的基础上继续攻读博士学历,我有个研究生同学,工作6年后,跟他的老婆双双读博士,他俩都是一所高校老师,觉得读博更有优势,所以,我建议你继续深造,研究生经历也是很宝贵的,是你人生路上精彩的一段。
谁家网速较好一点?
坐标某二线城市,三大运营商重点市场,工作生活12年,这些年电信、联通、移动宽带都用过了,算是有点儿发言权了,简单说一说。
电信南方宽带的老大,宽带的质量好,稳定性高,玩游戏、下载党首选的宽带,24小时稳定。各种下载,包括迅雷、网盘、BT等速度都是杠杠的,没有任何限制。
电信宽带,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贵,记得2008年时,4M的宽带每年2400元。还有就是上传受限,100M的宽带上传才10M,而联通时20M,移动时50M。
联通联通的宽带质量不比电信差,下载东西与电信没有差别,联通的宽带就是以前的网通,有“北网通,南电信”的说法。
联通的缺点是覆盖有限,有些小区没有联通的资源。
联通的资费相对便宜,一个月99元,包含了300分钟语音通信+20G流量,200M的宽带,无论是手机套餐还是宽带,性价比都是不错的。
移动这些年来,移动免费送宽带,最低消费58元,就可以赠送50M的宽带,88元赠送100M宽带,因此移动获取了大量的宽带用户。但是,移动宽带的体验不是很好,2017年经不住诱惑,办理了移动的100M宽带,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各种网站打不开,经常加载一个网页需要5分钟还在加载,迅雷即便开通了白金会员,下载仍然下不动。
作为下载党,对移动的宽带还是比较失望的,所以火速换回了联通。
总之,如果平时喜欢下载、玩游戏等,那么还是选择电信或者联通宽带吧,稳定性要好一些。移动宽带,白天还可以,到了晚上和节假日高峰期,就不那么美好了。
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可以多多点赞哦,也可以随手点个关注哦,谢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有什么区别吗?
本人是工业控制领域的,日常工作中与电气工程和自动化都有很多的直接的关系,侧重在自动化方向。电子信息工程和通讯工程是另外一个大的关联方向。我主要站在自己了解的电气和自动化方向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前面回答者站在电气工程和研究方向上做了很详细的解释。就不在重复了,我从行业底蕴和发展前景两个方面入手,与大家一起探讨下,电气工程和自动化的区别。欢迎留言讨论。
有朋友会问现在专业还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啊,那这个专业有怎么理解呢?好像这两个专业是分不开的。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各大高校对课程和专业的设置越来越多的考虑企业对人才综合能力的需求,所有推出了一些列专业,在知识方面做了融合。所以下面的回答不是说学电气工程的就干不了自动化了,或者学自动化的就干不了电气工程了。
1、从行业底蕴看工作性格
行业特性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性格。电气工程掌握这电力能源,犹如一个四体强健的肌肉男,性格豪迈粗狂,一次电,二次电,简单直接。从输电到配电,覆盖区域大,属于国家重点投资的基础建设。很多电气工程师需要长期野外作业,或者掌管一个工厂的能源动力设备,由此形成了犹如高压电般直爽的性格。
而搞自动化的人,需要深刻理解行业工艺,基于工艺要求设计控制系统和开发控制程序,在小电流的世界里面深耕细则,需要抓细节,不仅要考虑系统的可用性,高效性,很多时候还要站在用户角度进行人性化的设计,整个工作贯穿了工厂的制造、执行、管理各方面。所以自动化的工程师往往为人低调,行事细腻,一个一个都是态度温和的老好人。
如果你细心点,你可以发现,电气工程出身和自动化出身管理下的企业文化是存在差异的。至于什么差异,朋友们自己去体会。自己属于哪种性格,选择相匹配的方向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2、从发展前景上看
电的应用作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开启了电气时代,至今是国民经济最为重要的基础行业,可以说这是电气工程引领的革命。从1866年德国西门子公司发明发电开始,经历了近200年的发展,从发电、输电、配电这几个环节的电气设备高度发达。可以肯定电气工程作为一项重要的学科,将一直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这个领域更深层的研究和发展将是如何更便捷的获得电能,如何更高效的传输电能,如何更大容量更快速的存储电能。
自动化在第三次工业革命阶段得到极大的发展,自动化的主要产品PLC等工业控制器更是第三次工业革命标志性的产品之一。近50年来,得益于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制造业,我们的生产力极大发展,也为即将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搭建了良好的现场控制层平台,并积累了大量的工业数据,为信息化应用于工业创造了必要条件。
如今,我们正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起步阶段,我国更是期望在这一次革命中实现对西方发达国家的直线快速超车。并为此制定了【两化融合】的战略,希望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广泛融合,利用信息化的技术和优势帮助工业实现革命性的突破,进一步强化我们制造大国和强国的地位。这一次融合的革命,是自动化为代表的工控人的巨大机遇,甚至可以说自动化相关专业的工控人将是这一次革命在工业领域的领导者和具体执行者。
是在一个相当成熟的领域内挑战新高度?还是在相近的有更多现实机会的领域内发挥更大的价值?这本来是两个极具争议和挑战的问题。那个方向更有发展前途,要看个人的技术方向和性格特点。
至于有哪些机会,请见国务院2017年11月19日发布的《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这份意见做了非常深刻彻底的说明,欢迎进行相关机会的探讨。
个人观点,欢迎留言讨论。认可请点赞,关注我获得更多相关的行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