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军事,如果俄罗斯乌克兰发生战争?
当一件事注定要发生,那么它就会发生
“当一件事注定要发生,那么它就会发生”。这不是一句正确的废话,而是因果关系的重置。
国际局势变化会导致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战争,这就是因果:不是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战争会导致国家局势演变,而是国际局势演变将导致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战争。
从公元九世纪起,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就相处至今,自然有一套适合的规则,他们打打杀杀近千年,谁也没有办法灭掉谁;他们分分合合近千年,谁也不能远离谁。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独立了,成为“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独立了,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但是,现在的国际局势,急需他们之间打上一仗,于是,他们可能在不断变化的局势推动之下,打一场两败俱伤的战争。
这其实与二战爆发有点类似,背后的原因都是国际上那些起决定作用的势力的贪婪,激化国际局势,导致战争的爆发。
稍微花点时间,回顾一下“凡尔赛和约”一战结束后,英国、法国等战胜国压着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这个和约里,德国所有海外殖民地全部被英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瓜分,这相当于德国失去了殖民国家的地位,即使将来再怎么发展,也不可能有追赶上英国、法国的可能。
在和约里,德国海外损失还是小的,他们在欧洲的领土经过重新划分,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划给了法国,“普法战争”的胜利化为乌有;丹麦、波兰、比利时、立陶宛、捷克斯洛伐克都从德国领土上划走了一部分。
德国失去了13.5%的领土,12.5%的人口,并保证永远不和奥地利合并、承认卢森堡的独立;军事上不再发展,甚至连重机枪都不准制造。要知道,“马克沁机枪”就是德国发明制造的,二战后各国都在造这种牛逼的大杀器,唯独德国不行。
至于战争赔款,更不用说,由于德国在二战中又被打败,一战二战加在一起,德国人赔了九十六年,直到柏林墙倒掉后,德国才付清了战争赔款。
实事求是地讲,“凡尔赛和约”是对德国的羞辱和掠夺,连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都说:它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最凶暴的行为之一。
法国元帅福熙说得更加直接干脆: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休战的条约。福熙从这个和约里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发生,而他说对了。
为什么当时要这么压制德国、分裂德国呢?说到底还是欧洲对日耳曼人的深深恐惧,他们怕德国再起来,影响英国继续操控欧洲的特权;影响法国的欧洲大陆强国地位。
其实,现在俄罗斯和欧洲的局势,不就如同一战前奥匈帝国和法国的局势一样吗,边上使劲推波助澜的国家,由英国变成了美国。
俄罗斯和乌克兰都不想打的俄罗斯真心不想打乌克兰,尽管心里火得要命。乌克兰一独立,就把苏联留下的核武器废了,其实这里面也有俄罗斯权利的,这些核武器的使用权在俄罗斯。乌克兰是俄罗斯与欧洲中间的一个大缓冲地带,这里的核武器对俄罗斯有巨大的战略利益。
乌克兰在美国和西方的鼓动下,说废就废了,俄罗斯能不火大吗?问题是俄罗斯还不好反对,一方面,废核这东西被西方鼓吹得特别神圣,自带无尚的光环;另一方面,刚刚成立的俄罗斯联邦一地鸡毛,他们还指望西方帮他一把,哪敢为这些事得罪西方。
乌克兰废核以后,还想加入北约,这就有点欺负人了,好比两军对垒,你前沿阵地上的火力点全部撤下,敌人在这里布置兵力,还都在“和平”的名义下进行。有道理可言么?尽管如此,俄罗斯还是不能、也不想打乌克兰。
因为俄罗斯要考虑自己国内的安定。毕竟乌克兰和俄罗斯已经在一起千年,各民族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俄罗斯国内还有许多民族,打了乌克兰,别的民族也有同病相怜之感。
另一方面,乌克兰牵涉到俄罗斯太多的利益,包括能源大通道的安全、黑海舰队存在的安全、俄罗斯南下连接中东的顺畅等。
俄罗斯还有个大的心愿:连通欧亚,这关系到俄罗斯将来的发展。“连通欧亚、东稳西进”,这是俄罗斯从彼得大帝时期就奉行的政策,在他们看来,这个战略是他们成为大国的标配,如同日本当年的野心“欲怎样,必先怎样”一个道理。
俄罗斯不想打,乌克兰也不敢把事搞得不可收拾,尽管背地里气得要死。乌克兰不想打主要是打不过,这是物理上的差距,没有办法。
之所以现在乌克兰内部闹得热火朝天,一方面是国内民族主义者在鼓噪,他们不知道哪里来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乌克兰政府也想利用这个局面,最大化利用自己的地缘优势,从俄罗斯那里得到更多的利益,防止类似克里米亚事件再次在东部三州重演。
美国真心希望打起来美国最希望打起来,别的方面不说,光是经济利益,就够美国继续在世界横行几十年的。
只要打起来,欧洲就离不开美国,欧盟这些年为了统一自主的努力全部化为乌有;打起来后,欧洲能源更加依赖美国,美国军火库里的武器又可以废物利用,军工集团大赚特赚;打起来后,美元将更加坚挺,欧元走弱。
让世界动荡,特别是欧洲、东亚这几个能与美国掰手腕的地方动荡,恶化这里的投资环境,加速美元回流美国,这是美国解决现在经济问题最好的手段:既不用快速加息,引起股市动荡,又可以吸收大量美元资本,给美国疲弱的市场注入强心剂。
现在,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追求,美国把乌克兰局势推到一个新的高度。就看美国有没有决心再进一步拱火,如果美国继续挑动,打起来是迟早的事。
美国现在不光是盯着经济利益,还在权衡战略利益,其中包括俄罗斯普京会不会参加2024年的大选。
如果普京宣布参选,美国一定会把局势推到打仗的地步,因为这样能削弱俄罗斯的经济,危害俄罗斯的利益,打击普京的声望;如果普京说不选了,大概率美国会借坡下驴,让局面冷下来,那点经济利益将来在别的地方弥补。因为普京不选,俄罗斯将来局势会变化很多,包括“欧亚连通”的大战略都会有变化。
真的打起来,会导致国际局势的进一步变化世界就是个地球村,无论哪个地方发生战争,都会引起世界局势的变动;如果大国和别国发生战争,世界局势变动将会非常剧烈且极具破坏性。如果局势变化,随着俄罗斯、乌克兰之间发生战争,国际局势大概会有以下变化。
1、可以肯定不会打核战争首先这场战争绝对不会是核战争,因为乌克兰当时弃核,是得到包括联合国五常在内的核安全保证的,在这方面俄罗斯不会犯错误;另外俄罗斯也不会对乌克兰使用核武器,毕竟打断骨头连着筋,以前还是一家人呢。美国也绝对不会加入,他会不断地给乌克兰提供军火;欧洲也不会加入,因为这对他们没有好处,他们其实并不想看到这场战争,但是没有办法。北约会趁着这个机会加大向东的渗透力度,不排除他们会趁机把乌克兰拉进北约。2、俄罗斯经济会受到重伤,乌克兰可能失去东部领土在常规力量上,俄罗斯是占有绝对的优势的,所以战斗打起来以后,乌克兰会失掉东部三个州,最起码这三个州会独立出去,与克里米亚相似。但是俄罗斯的经济也会受到重伤,他们在前期就因为克里米亚问题,被美国的全面制裁搞得经济下滑,发展停滞;这里再发生战争,他们受到的制裁力度将会更大。当年乌克兰弃核还有一个重要的要求:要保证它的领土完整。不管现在的局势如何,乌克兰的领土完整是受到了侵犯的,在这一点上,俄罗斯在世界上没法说清楚。3、欧洲经济受伤,资本外流,欧盟内部协调机制失效如果战争爆发,除了英国欢欣鼓舞之外,整个欧洲对于这场战争的态度都是悲观的。乌克兰和俄罗斯都是欧洲的国家,他们发生战争,最受伤的当然就是欧洲了。作为一个巨大的经济体,欧洲是可以挑战美国的。但欧洲的能源却严重地依赖进口,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是一个重要的渠道,如果发生战争这个渠道就被堵上了。用能源问题牵制欧洲,一直是美国的战略;欧洲曾经想从中东直接进口能源,他们挑起南联盟问题,就是想打通到中东的通道,没想到美国借力打力,直接把事闹大,欧洲没控制住这个能源通道,还因为战乱,让欧元大受伤害。4、美国可以从容进行布置如果俄罗斯和乌克兰打起来,美国控制的北约将变得更加重要和强大,欧元受伤、美元坚挺,美国在国际谈判中手段更多,世界石油的生产、销售将更依赖美国。美国一直要打压欧元让美元变得更强,这就是机会;法国一直想国防自主,这时连想都不要想;德国在欧洲地位日渐重要,但这场战争会让德国和美国更紧密。总之,美国凭空得到很多牌,他们可以从容布置。5、俄罗斯和美国针锋相对的局面将持续为了应对局势,普京要么会宣布不参加下次选举,这是美国希望的;要么会宣布继续参选,这是美国不希望看到的。俄罗斯修改宪法,让普京可以参选时,美国就表示:如果普京参选,即使当选,美国也不会承认。赤裸裸的干涉早就开始进行了。打击、分裂俄罗斯,不让俄罗斯融入欧洲,不让欧洲变得强大,保持美国领导的北约继续左右欧洲局势,并可以在全世界配合美国战略,这就是美国的想法。6、这场仗会形成一个模式对那些即将出现的危机,这场战争将是一个“案例”,并深刻影响世界各地的地缘战略,美国人想得也很远。这一点不敢多说,东亚就有很多这样的事。当俄罗斯深陷战乱,中东和东北欧那些依靠俄罗斯的国家就会失去依靠,叙利亚、伊朗等,就是美国接着收拾的对象,为什么要收拾他们?以后再说。总之,我们大家都是善良的人,总是把别人想得太好,出现问题时,经常自问:是不是我哪个地方真做错了。其实,不是我们错了,而是西方那些鸟国家太“贪婪”了。我们一个外交官曾经当面批评美国:我们把你们想得太好啦。乌克兰的常规军事力量到底有多强?
感谢信任与邀请。
这就是个伤心的话题,乌克兰现在军力还能说强么?早就让他们自己给毁了。下面我们不妨来对比着说说。
1991年底苏联解体时,乌克兰继承了约30%的苏联海陆空及核打击力量,绝对的第三军事强国。
核武不说了销毁了。
乌军当时的人数约为70万,陆军兵力编成包括14个摩步师、6个防空旅、8个炮兵旅、4个坦克师、3个炮兵师和1个特种兵大队; 武器方面乌克兰从苏联分到了装甲车、步兵战车6500台,主战坦克7000多辆。这里面的主力是T-64/72/80坦克以及BTR-70/80步兵战车。
到2010年初,乌克兰军队现役人员锐减至19.6万人。大量官兵退役的首要原因是军费支出不足,部队待遇差。装备也就是服役了20年的的老旧装备。
乌克兰独立时,空军包括3个集团军、7个武装直升机团以及1个独立空防集团军。 具体装备方面战斗机和战术侦察机方面有500多架,其中就包括大约200架先进的米格-29和苏-27。1992年,200架三代机!大型运输机乌克兰当时分到了20多架An-124,20多架IL-78加油机以及将近200架IL-76,总量基本与俄罗斯相近。
战略轰炸机也拆了。
然而因军费及训练的匮乏,乌空军制造了迄今为止最惨烈的航展事故,85死100多人受伤!
黑海舰队的军事实力为:各型舰艇400余艘,共70万吨,编制10.4万人,主要作战艇340余艘,包括航空母舰1艘(“库兹涅佐夫”号)、直升机航母2艘(“莫斯科”号和“圣彼得堡”号)、导弹巡洋舰7艘,导弹驱逐舰37艘、猎潜艇和巡逻艇87艇、水雷舰艇73艘、两栖作战舰艇60艘。海基和陆基作战飞机300余架(其中有110架是可载中、远程导弹的轰炸机)。作战人员7.9万人。 黑海舰队在塞瓦斯托波尔、尼古拉耶夫、敖德萨和诺沃罗西斯克等地设有现代化的海军基地和大型造船厂。如果就舰队总吨位相比,黑海舰队当时比位居世界海军第三位的英国海军总吨位还多40%。
1994年4月,俄乌双谈判达成协议,俄方分得占黑海舰队80%的669艘,乌方分得其余的164艘。后因舰队多数年久失修,乌克兰实际只接受18.3%的舰只,其余的则折价卖给了俄罗斯。
到了2010年前后,乌克兰海军能动的军舰只有30艘左右,沦为彻彻底底的海警岸防队。
这就是乌海军旗舰“格特曼-萨盖达奇内”号。
乌克兰总统会不会被审判?
俄乌战争结束之后,现任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被审判的可能性比较大,但前提是乌克兰战败,新的乌克兰政党上台。
为什么会被审判的可能性比较大呢?因为此次俄乌战争的主要原因,即使这一届乌克兰政府的亲美,试图要加入北约组织造成的。要知道这些年俄罗斯先后多次反对北约组织东扩,并且因为此事多次与欧盟及美国进行对话。
而现任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却不听劝阻,更无视国内的局势,毅然决然地要加入北约组织,只不过因为领土纷争等原因,北约组织一直没有接纳。
虽然没有接纳,但乌克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这些年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态度,却让俄罗斯非常恼火。俄罗斯总统普京被逼无奈,只能实施了这次特许军事行动。
如果这次俄乌战争,最终以乌克兰战败,并且现任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下台,那么新政府一定是亲俄的,这样的情况下,一定把他这些年的历史问题都给扒出来,找到可以起诉的理由和证据,进行审判。
就像被他们赶下台的上一任总统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波罗申科一样,这是一位真正的企业家,但在下台之后,被这一届政府以犯叛国罪的罪名,在1月份进行了审讯。
而这一届政府总统之所以会被受审,这与其此前的职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在上任之前,并不是企业家,也不是政府人员,而是喜剧演员,他之所以能当上总统,与其曾经在影视剧中塑造了“乌克兰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
要知道一个喜剧演员当上总统,去管理一个国家,这事听起来有点天方夜谈,但这事就在乌克兰实实在在的发生了。而他之所以能击败其他竞选者,主要原因还是背后有着强大的海外势力支持。
如果这一切都被调查成真,那么他被审判的可能性非常大了。
俄罗斯敢吞并乌克兰吗?
这是一场美国导演的闹剧,借助乌克兰问题拉紧欧盟打压欧元,消耗俄罗斯。俄罗斯是否对乌克兰动武取决于北约军力部署。
美国一方面要求俄罗斯撤军一方面炒作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一方面增兵俄罗斯周边,这鬼蜮伎俩小孩子都能看透,不到万不得已俄罗斯不可能打击乌克兰,当然,泽连斯基也必须有谈判意愿,双方回到新明斯克协议上来才能使得局势缓和。
对俄乌战争有何重大影响?
《影响战局的仅是普京和拜登》
(原创回答)乌克兰总司令公开发声,对俄乌战争没有任何影响。影响俄乌战争的仅是普京和拜登。
俄乌战争是一场“代理人战争”,也是一场北约东扩的非正义的战争。代理人无论是演员司机,还是总司令,都是拜登的“扯线公仔”,一对狗奴才。
拜登实质上是为连任而精心策划的一场闹剧,恰好又物色到了演员司机,一开始,确实好戏连台,逼着俄出手。然后,美欧联手制裁俄,似乎吃定了俄罗斯。却想不到,同住一个地球村,相互之间,你来我往,互相依存。特别是欧盟缺燃气油,历来依赖俄供气。因此,制裁反被反戈一击。俄断气欧盟,彻底地打乱了拜登的如意算盘。
所以,拜登想连任,争取选票,挑起俄乌战争,以显示自己统帅欧盟及其小弟的能力。岂料,遇上了战斗民族的普京大帝,反把美欧推向断气的寒冷严冬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