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vps日,独享内存都是什么意思?
他这个其实和云服务器是一样的道理,通过软件把空间和CPU内存等资源分割开来,如果你用过VirtualBox 与 VMware之类的虚拟机就会有一定了解。这些资源都是动态分配的。
比如我用的MAC 要在电脑上装一个WINDOWS就需要VMware来实现。我在安装的时候就可以就需要选择多大的内存、多大的CPU、多少的硬盘。你在开启的时候他会占用这些资源,关闭的时候就不会占用了,比如硬盘,它分配了20G,但是实际只用了10G,那么我在MAC上实际只少了10G的硬盘。
云主机其实就是一样的。他通过软件,类似VMware之类的软件,把一台独立的电脑(服务器)分割成多个小的虚拟机。然后再卖给你。而每个之间相互是独立的。其实就和我们 多点社区 一样,里面的论坛也是独立的。他给你一个资源使用的上限。
但是你平常肯定是用不到,这样整个服务器里面有10个云主机的话,都没有满载,速度就会相对较快或者说正常。但是如果10台都满载了。还是会对你自己的有一定影响。当然现在通过技术优化,和空间的合理化分配,尽量做到不影响单一的云主机。
500G月流量的VPS?
除了流量以外.也跟你的网站性质有关.若是普通的文字类网站.是非常节省流量的.但若是下载或者电影类的网站.那么一个用户可能就会用到几百M的流量.你的流量也自然会用的快了.但你的是静态页面.想必是以展示为主的.这样的页面通常只占用很少的流量.单从流量上来看.500G的流量够每天几万人访问了.现在的VPS基本上都是不限制流量的.建议你还是选择限带宽不限流量的用起来比较方便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若有VPS相关问题需要帮忙的可以找我
运营商有可能开放短信完全免费来还击吗?
腾讯和四大运营商,两者不在一个层面,不存在入侵一说,运营商也不需要去还击。至于短信要不要免费,对于运营商决策来说,更多的是少赚钱的问题。免费后最大的问题未必是垃圾短信,而是依然没有多少人用短信和相信短信。
1、运营商和腾讯的定位不同QQ也好、微信也罢,腾讯的社交软件都是基于互联网发展起来的。无论是文字、语音还是视频聊天,都是完全免费的。它不管互联网连接的费用,却离不开互联网,互联网的收费留给了用户自己去考虑。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腾讯的定位就是互联网平台,是在应用层面提供服务。用户的网络连接属于基础设施,它不在这个层面,腾讯自然也就不考虑。但对于用户来说,你使用微信或者QQ发信息,依然支付了网络使用费(流量费),只是价格比较低而已。
而四大运营商不同,它的语音通话、短信都是在自己的通信网络上提供的服务。用户使用这个短信功能包括了两部分内容:其一是运营商的基础网络,其二是短信服务器和手机的短信客户端。四大运营商的定位是基础网络的建设、运营。所以,它收取短信或者语音通话的资费都可以归属为基础网络的使用费。对于用户来说,只是运营商的收费太贵了而已。企业的短信平台批量收费就很便宜,基本都是几分钱1条。
2、定位不同,为何又会有冲突?既然两者定位不同,为什么又会有冲突呢?其实,早些年互联网还不发达时,运营商不仅承担了网络建设和运营的功能,还承担了部分基本应用的功能。不然用户买了移动电话,注册了运营商网络,都不知道干什么。到了互联网时代,网络通畅了,互联网的应用运营商出现了,自然运营商之前承担基本应用功能,就和互联网应用有了局部冲突。
互联网和运营商的这个冲突并不是不可调和,反而是互相促进的。毕竟运营商捆绑硬件的方式和互联网开放的方式是有很大不同的。
运营商的通信都绑定了SIM卡,而现在的SIM卡又必须实名认证,这就意味着运营商的通信双方身份的真实性得到了很大保障。而腾讯的QQ早些年都是注册制,用户可以1人注册很多号,也不用实名登记,根本无法保证对方身份的真实性。后来移动互联网发展起来了,腾讯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开发的微信就是绑定手机号来注册的。那么通信双方的身份随着手机SIM卡的实名制也就变得真实可靠了。运营商的通信是网络的基础通信,互联网通信属于上层应用。互联网连接中断了,运营商的通信也不一定中断了。而运营商的通信中断了,互联网就一定中断了。3、运营商短信可以免费吗?只要运营商愿意,它的短信服务是可以免费的。在微信被开发出来之前的2007年,中国移动的飞信应用就是在革自己短信的命。两个手机使用飞信互发信息是不收费的,甚至从电脑上发信息给手机也是不收费的。当时一经推出,就深受用户的喜爱。然而,中国移动的格局还是小了点,它的免费仅限于移动用户之间。如果移动用户发送飞信给联通用户,还是需要收费。正是因为这个问题,飞信最终还是被抛弃了。也正是因为飞信被抛弃,才有了微信的繁荣的今天。
4、短信免费后最大的问题,是垃圾短信吗?现在的短信还收费的年代,垃圾短信就满天飞。如果短信全面免费,垃圾短信是不是更加满天飞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垃圾短信和免费并没有多大关联。垃圾短信大都是营销短信,有少部分是诈骗短信。这些营销人员本来就是仗着短信收费便宜(短信平台更便宜),通过群发来找到目标客户。短信免费了,营销人员的成本更低了,垃圾短信自然更加漫天飞了。
但要说垃圾短信是免费后最大的问题,应该算不上。主要是因为广大用户习惯了使用微信,就算短信免费,人们恐怕还是会选择使用微信。营销人员对比用户使用习惯来说,也会更乐意从微信下手。比如:广加好友、广加群,然后发信息、发朋友圈。所以,对于运营商来说,最大的问题不是垃圾短信,而是依然没有多少人会去使用短信,最后只能成为验证码工具。
结语腾讯属于互联网平台公司、运营商属于基础网络的平台公司。两者本来不在一个层次,并不存在入侵一说。虽然业务上会有部分冲突,但这个冲突不是不可协调的,反而是可以互相促进的。运营商专心做好基础网络,互联网平台专心做好互联网服务。短信免不免费,完全取决于运营商的意愿。不过就算免费了,运营商最大的问题可能还是没有多少人用短信聊天。
湖北荆州曾出土距今两千多年的软尸遂先生?
“遂先生”睡在价值100000元的玻璃棺中,专家说:“他是在特殊而又巧合的机缘下,才得以保存得如此完整。”
专家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接着往下看!目前我国有三具保存完好的古尸,另外两具都是女尸,分别是保存在湖南省博物馆的辛追夫人和连云港博物馆的凌慧萍,而荆州市博物馆保存的“遂先生”是在1975年发掘的,地点在湖北省荆州城外的凤凰山。他为什么叫“遂先生”?他的软尸又是如何形成的?凤凰山中的168号古墓1975年初,解放军某部队要在湖北荆州城外的凤凰山上建造一座雷达站,但是动工之前必须要完成一项准备工作,那就是要先把山上的古墓发掘保护好。凤凰山原是古楚国的文物宝库,春秋战国时期,它属于楚国故都,纪南城里的一座关景山,公元前278年,楚国被秦国给灭了以后,凤凰山就成为了当地贵族的墓地,墓葬多大二百多座。想要在凤凰山的建造雷达站,就要施土动工,这就很可能就会破坏集中在周边的古墓,这显然是不行的。既然不能破坏古墓,唯一可行的就是对古墓进行保护性的发掘,随后解放军联络了考古机构,随后决定对凤凰山古墓群进行保护性的发掘。当时考古队决定从最大的古墓开始发掘,经过实地勘测,他们把目光放在了168号墓。发掘中的怪事由于当时可以参照的资料并不多,考古人员只能按照常规的动作进行发掘,也就是一层层地将土挖走,慢慢地往下发掘。可是没有想到的是,就在取土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土里时不时地会发现一些竹子。刚开始考古人员还以为是正常的竹子被埋到土里,可是很快就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这些竹子刚被翻出来的时候,叶子和茎都是绿的,可是一见到光之后,叶子马上就变黄了,直到变成了黑色。同样变化的还有竹竿,叶子变黑脱落之后,竹竿也跟着变黑枯萎。由于没有办法判定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考古人员就把精力放在了古墓的挖掘中。斜坡墓道的大墓因为竹子变颜色的原因,人们对于这个墓越发的感到好奇,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一座长方形的大墓出现在人们面前。这是一座带斜坡墓道的大墓,由墓坑、墓道和墓室组成,坑壁微微向内倾斜,而棺椁埋得很深,从棺椁到地表的距离为7.9米。看到此景,在场的考古人员都异常的兴奋,为什么大家这么高兴呢?因为在1973年的时候,长沙马王堆的西汉墓葬被发现,当时马王堆中的一号墓也是这样的形制,这也就说明,眼前的168号墓也是一座西汉墓。而且当初马王堆一号墓就出土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古尸辛追妇人,轰动世界。所以考古人员就想,同样是西汉墓,两个墓的年代相差不大,形制又很相似,那也没有可能凤凰山168号墓也能出土一具保存完好的古尸?不寻常的棺椁为了尽快得到答案,考古人员开始清理棺椁,在清理棺椁的时候,考古人员发现,168号墓的棺椁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头厢、边厢、棺室。棺室和边厢中间有门窗相连,这样的布局应该是按照墓主人生前居住的环境建造的。但是,当考古人员打开墓葬的外椁,看到椁顶板的时候,大家的心情突然有点失落了,因为椁顶板掀开的的时候,考古人员发现里面有满满的一淌水。为什么会失落呢?只是因为当初马王堆一号墓打开椁盖板的时候是没有水的,有水就代表着有空气,有空气就不利于尸体的保存,所以大家都觉得有水的棺木很难有保存完好的古尸。虽然有点失落,但是发觉还要继续,考古人员很快投入到工作中去,让人欣慰的是,考古人员很快发现了一些安慰,在清理椁室的时候有了一些发现。在清理外椁和内棺夹层的时候,从积水当中考古人员足足取出了五百多件陪葬品,其中很多漆器做工极为精美,这也让考古人员得到一丝欣慰。在清理完椁室之后,考古人员将积水排干之后,人们却皱起了眉头,因为他们发现里面的内棺竟然是侧着放的,也就是说棺盖不是朝上的,而是在侧面。保存完整的古尸考古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还从来没有见过棺材板不朝上的。这个问题暂时被搁置,考古人员为了不影响开棺,他们按照棺材原样移到室外进行开棺。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棺盖只打开了一丁点,里面就有一种绛红色的液体流了出来,而且这绛红色的液体其丑无比。后来经考古专家查看之后,确定这些流出来的绛红色液体为:棺液。这一下让考古人员再次升起了一丝希望,因为按照以往的考古经验来看,有棺液的墓地就意味着很大概率有古尸存在。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仅半年。也就是说干尸可以保存千年,湿尸可以保存更长的时间,所以,棺液的出现,让所有人都激动起来。当天凌晨时分,棺盖被打开了!当棺盖被完全打开的一瞬间,现场一片惊呼。在杂乱的堆积物之中,多有人都看到,一具古尸就躺在那里,古尸五官清晰,古尸看起来就像一位酣睡中的老人一样。古尸全身通红,像个洋娃娃一样,更让考古人员惊喜的是,这具古尸的肌肉竟然还有弹性。2000多年的风雨洗礼,该没的早就没了,没有想到这具古尸的肌肉还有弹性,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针对古尸的研究得知这个消息后,时任湖北省委书记的韩宁夫立马放下手上的工作,直奔荆州,现场签字指挥工作,并成立了江陵凤凰山168号墓古尸研究小组。随后,考古人员立即对出土的文物和古尸展开研究。与此同时,凤凰山168号墓发现保存完好的古尸的消息很快传播出去,国内一大批顶级专家迅速都赶往了荆州。当考古人员将古尸的初步报告揭示后,在场的所有人都不敢相信。古尸性别为男性,身高1.68米,体重52千克,这几乎就是一个正常人的体重。而且在解剖的途中,专家还试探性地将古尸的左手抬起来,结果一点都不费力,这也说明古尸的关节是可以活动的,根本没有硬化。接下来专家给古尸拍了X光,通过X光发现,古尸全身大小骨骼、关节保存完好,并且没有骨质疏松的现象。另外,古尸的脑髓丰满,胆管、胆囊、支气管等器官显影良好。还有就是古尸的鼻道通畅,左耳膜清晰可见,32颗牙齿整齐牢固。通过这一系列的检查,让在场的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具古尸保存的完好程度根本不像是2000多年前,简直就像刚去世了几天的人一样。软尸的形成穿越两千年的时空,古尸不朽犹如刚刚去世,这其中到底有着什么秘密呢?是古人早已掌握了尸体防腐的完美技术,还是背后暗藏玄机呢?对于这个问题,一些领域专家给出了答案,形成这种软尸的原因有三:1、暗藏玄机的棺椁为了破解这个秘密,考古人员首先将目光放在了168号墓的棺椁之上。古尸的棺有两层,一层是外棺材,一层是内棺,考古人员注意到,这个棺椁的板材相当的厚,而且木材的材质密度相当的高。大家都知道,密度高的木材才能保存的年久,所以,这具棺椁使用的板材就是密度相当高的那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从椁到棺内外三层等于是建起了三道厚实的隔离墙,将古尸和外界彻底隔离。同时考古人员还注意到,墓葬的外棺和内棺两层都用了大量的麻布加以捆束,最后在风口的位置,还再用了麻布和生漆。专家猜测,正是因为这种内外双棺的封闭,加上油漆和麻布的密封,使得古尸保存有了一个密闭的空间。另外,在发掘的时候,考古人员在棺椁的外面,还发现了约30厘米厚的堆积物,周边还有一些丝织物的残渣,应该是墓主人下葬的陪葬品。专家由此推断,当初墓主人下葬的时候,里面放满了陪葬品,棺内的剩余空间应该很小,因此里面的氧气量也就少了。那么在内外棺严密封闭之后,尸体即便开始自溶,那一点点氧气也会很快消耗完,没了氧气之后,尸体自溶的速度也就差不多停下来了。2、厚实地回填土棺材是木材做的,即便是密度再高,也不能完全做到与外界完全隔绝。对于这一点,专家认为这具古尸之所以能够两千年不朽,应该还得益于整个墓室也是极其密闭的。首先,整个墓室大部分都是坑土回填,最上面的是五花土,厚度大概1.5米,中间的部分是青灰泥,厚度为5.26米。青灰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黏土层,在水文地质学里头黏土层的定义为0.005毫米以下的颗粒,黏土层又被称为相对隔水层。另外,专家还发现,这座墓葬的青灰泥土层是经过夯(hang)实的,也就是一层一层地用水磨在上面砸过,辗过,这就让土层的密度再次加大,这也起到了很好的隔绝作用。棺液中的汞成分想让一具尸体完整地保存2000多年,光靠暗藏玄机的棺椁和厚实的土层是无法做到的,想让一具尸体经历两千年不腐,还有最关键的一个步骤,就是防腐。上面有说到,开棺的时候发现的一淌水,还有流出来很多奇臭无比的绛红色液体,也就是棺液。医学专家对当时的棺液进行了鉴定,经过测定发现,棺液中含有防腐性的材料汞,也就是我们生活中所说的水银。汞是易挥发性的物质,而且含有剧毒,但汞有防腐最大的作用,就是有汞的地方,细菌很难滋生。这个发现让人有了一丝发现的同时,也更加的疑惑,难道说2000多年前的人已经开始使用汞了吗?随后专家继续对棺液进行化验,当时没有可以参考的资料,因为文献中根本没有古代棺液配置的资料,唯一可以借鉴的就是,有记载说古人都是用朱砂对尸体进行防腐,这也成了科研人员唯一可以参考的方向。朱砂,天然的硫化汞,专家认为,凤凰山168号墓棺液里所含的汞,应该是来源于古尸身上防腐的朱砂。离奇的棺液史记中根本没有棺液的配置记载,难道说2000年前的人能配置棺液?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那时的人没有这个技术,那么棺液是怎么回事呢?上面有说道,在棺椁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考古人员发现墓葬的内棺是侧放的,棺盖板不是朝上,而是侧向了一边。随后考古人员再次对棺椁进行了仔细检查,结果发现在棺木的侧面,有四道明显的水澿泡线,其中有三条与棺底几乎平行,而又一条则与棺底完全垂直。这就说明无论是内棺还是外棺,在下葬的时候都是平整着的。至于为什么会出现侧翻的情况,专家解释说:经过千百年来的地下水渗透进去,先进到椁里面,棺木就飘浮起来侧翻了,而当椁里面的水再次渗透到内棺就形成了棺液。专家认为,168号墓这具古尸,是因为经历了特殊而又巧合的机缘下,得以保存得如此完整。首先,这种深埋在密闭棺椁的葬制,让尸体在前期处在一种接近于真空的环境里,大大缓解了它的自溶,后来,地下水逐步渗透,不仅将尸体与空气彻底隔绝,而且水溶解了尸身上的硫化汞,形成了棺液,有效地抑制了细菌的生长。这就给古尸形成了一个长期缺氧却又恒温无细菌的稳定环境,才使得这具古尸能够经历两千年的漫长时光,最终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遂先生”的来历经历了两千年的时光,他以神奇的方式出现在我们面前,他到底是谁呢?专家在对古尸进行各项检查的时候,突然发现在古尸的口咽部有一个东西,随后工作人员用镊子将东西取出,取出来一看,是一枚乳白色的玉石印章,上面刻着一个“遂”字。称呼他为“遂先生”不是只单单靠一枚印章,因为考古人员还在陪葬品中发现了一个竹牍(du),虽然经历了2000多年,竹牍上的字依然清晰可见,竹牍上一共写了67个字:十三年五月庚辰,江陵丞敢告地下丞,市阳五夫遂,自言与大奴良等二十八人,大婢益等十八人,轺车二乘,牛车一两,可令吏以从事,敢告主。竹牍又称为告地书,上面写得是死者身份的通告,说的是十三年五月庚辰这一天,市阳的五大夫“遂”,向地下“官员”报到了,带了28个男奴隶,18个女奴隶,公马母马各一匹,您可以安排他们帮您做事,请你们不要虐待这个“人”。按照古人的习惯,印章上都是刻的名字,故被科研人员成为“遂先生”.写到最后:“遂先生”和“辛追妇人”的出现,有利于我们对古代的了解和认知。只是,“遂先生”怎么也不会想到,2000年后,他会以这种方式和后人见面。如今的他可以“睡”在敞亮的床上,如果要说“遂先生”对什么有不满的话,他肯定是不喜欢被人围观。毕竟,没有人愿意自己死后不能入土为安,更何况,“遂先生”还是被我们从土里挖出来的。历史上西班牙的航母有哪些?
西班牙航空母舰“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号航空母舰 根据美国制海舰的设计改进而成。可搭载垂直/短距起降飞机和直升机,成为西方又一型现代轻型航空母舰。
1990年,该舰进行部分改装,对岛式上层建筑作了改进,使主要舱室布置更加合理,为停机坪上的直升机设置了保护装置;另外对居住条件进行了改进,使舰上可增住6名军官和50名技术人员。
该舰在开工的第一年,美国曾为其提供1.5亿美元的贷款,它的造价估计约2.75亿美元。
满载排水量:17188吨
舰长:195.9米
舰宽:24.3米
吃水:9.4米
动力装置:常规动力,2座燃气轮机,单轴推进。
功率:34.1兆瓦(4.64万马力)
航速:26节
续航力:6500海里/20节。
主要武器装备:4座20毫米近战武器系统。
搭载飞机:垂直/短距起降飞机12架,直升机16架。
人员:舰员555人,司令部和航空人员208人
中部飞行甲板和岛式上层建筑
火炮:4座巴赞(Bazán)“梅罗卡”(Meroka)2A 12管20毫米近防炮,仰角85o,发射率3600发/分,射程2公里 2座莱茵麦托(Rheinmetall)37毫米礼炮
对抗措施:假目标:4座洛拉尔·海柯尔(Loral Hycor)SRBOC Mk36 6管发射器,可发射红外曳光弹和箔条弹,射程2.2海里;SLQ25“水精”,拖明鱼雷诱饵;舰体和桨叶降噪
电子支援/对抗:(Elettronica Nettunel),截获和干扰
作战数据系统:NTDS指挥系统,11、14号数据链,马可尼-马特拉SCOT 3卫星通信系统
武器控制:4部塞莱尼亚(Selenia)指挥仪,用于“梅罗卡”炮;拉德麦克(Radamec)2000系列
雷达:对空搜索:休斯(Hughes)SPS52C/D,3座标,E/F波段,240海里
对海搜索:ISC卡迪恩(Cardion)SPS55,I/J波段
飞机控制:ITT SPN35A,J波段
火控:4部斯佩里(Sperry)VPS 2,I波段,用于“梅罗卡”炮;RTN 11L/X,I/J波段,导弹警告;塞莱尼亚RAN 12L,I/J波段,目标指示
战术空中导航:URN25
载机:6-12架AV-8B“斗牛士”(Bravo)垂直/短跑起降战斗机,6-10架SH-3“海王”(Sea King)直升机,2-4架AB212反潜/预警直升机,2架SH-60B“海鹰”(Sea Hawk)直升机
具有12o升角的跃飞甲板前部
阿斯图里亚斯王子号(Principe de Asturias),西班牙海军舰队旗舰,1988年开始服役。
轻型航母,战时最多载机37架(基本为“鹞”式垂直起降机和“海王”直升机)。
作为西班牙海军现役唯一一艘航母,国产化达70%的“阿斯图里亚斯王子号”是西班牙人心中的骄傲。
-----------------
西班牙航空母舰“迷宫”号,原先是美国二次大战期间建造的轻型航空母舰“卡伯特”
号,1967年,它被租借给西班牙海军,更名为“迷宫”号,1973年卖给了西班牙。1988
年,“迷宫”号又被当作一件礼物赠送给美国。
1941年12月以前,美国政府预见到太平洋战争将会爆发,而在约克城级航母的第3艘
舰“大黄蜂”号(CV-8)服役(1941年10月)与埃塞克斯级航母的第二批舰服役(1943年
末至1944年初)之间在航母建造上存在着一个空白。为了加速航空母舰的建造,美国政府
决定把当时已经开工和即将开工建造的一批克利夫兰级轻巡洋舰立即改建为独立级轻型航空
母舰。独立级航母共建造9艘,“卡伯特”号是其中的第7艘舰。“卡伯特”号是在珍珠港
事件以前作为克利夫兰级的“威尔明顿”号轻巡洋舰(CL-79)始建的。1942年1月7日,
纽约造船公司奉命将“威尔明顿”号等正在建造中的轻巡洋舰改建成航空母舰,舰号为CV-
28;6月23日,更名为“卡伯特”号;1943年4月4日下水,同年7月15日又改为轻型航
空母舰,舰号为CVL-28;7月24日服役。第一任舰长为M.F.休费尔海军上校。
“卡伯特”号建造时的标准排水量为10662吨,满载排水量14750吨;舰长为189。74
米(全长),飞行甲板长165。81米;舰宽21。79米,飞行甲板宽22。25米;吃水(平
均)6。4米。动力装置:4部蒸汽轮机,4台锅炉,4轴,10万马力;航速31节,续航力
1。3万海里(15节时);搭载飞机30架。武备:2门127毫米炮,16门40毫米炮,10门
20毫米火炮。编制人数1569人。
“卡伯特”号在改建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技术性问题。由于舰体宽度小,其机库和飞行甲
板和面积均受到极大限制。飞行甲板是无装甲的木板结构。舰首处设有2部H2型弹射器,
舰尾设有8根阻拦索。舰载机航空大队原先配备45架飞机;后来减为30架,组成3个航空
中队,其中1个战斗机中队(装备F6F恶妇式战斗机),1个鱼雷轰炸机中队(装备TBM复
仇式鱼雷机)和1个轰炸机中队(装备A-24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在太平洋战争后期,
“卡伯特”号及其姐妹舰常被用作飞机运输舰,每艘舰的机库可容纳40架飞机;此外,飞
行甲板上还可停放60~70架飞机,具体载机数量通常要视机种而定。“卡伯特”号建成后所
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没有足够有经验的舰员来操纵它。舰上,60%以上的舰员是后备役
人员,而且其中很多人是第一次乘舰出海。
经过3个月紧张的训练之后,“卡伯特”号于1943年11月8从罗得岛匡塞特角驶出,
前往太平洋;12月2日,驶抵珍珠港。1944年1月15日,“卡伯特”号驶离珍珠港,前往
马朱罗岛,编入了第58航母特混编队,开始参加太平洋上的战斗。
1944年,“卡伯特”号参加了南太平洋的马绍尔群岛、加罗林群岛和马里亚纳群岛等
两栖登陆作战役中的每一次主要作战行动。
“卡伯特”号第一次参战是攻击日军在南太平洋的堡垒岛屿~特鲁克岛。“卡伯特”号
航母的舰载机轰击了日本舰队。然而,在一次反击中,它所在的特混编队中的一艘航母“勇
猛”号被鱼雷击中致伤,“卡伯特”号遂奉命将“勇猛”号护送回珍珠港。
“卡伯特”号第二次大的作战行动是1944年6月19日参加历史上最著名的海空战斗
“马里亚纳火鸡大捕杀”,这是菲律宾海战最激烈的一天。这一天,在395架被击落的日机
中,就有52架是被“卡伯特”号的舰载机击落的。它的舰载战斗机中队因此而赢得了“肉
斧中队”的绰号。“肉斧中队”迄今一直保持了人均击落10架敌机的美国海军空战的最高
记录。
1944年,“卡伯特”号还参加了太平洋上一次最富有戏剧性的作战活动。这年10月,
日本在南太平洋依然拥有一支力量强大的舰队。当时的美国海军第3舰队司令哈尔西海军上
将希望将日军的这支南太平洋舰队引诱出来,以期在一镒决战中将其全歼。为此,他决定进
行“钓鱼”,并使用了太平洋战争中最大的一次“诱饵”:受伤致残的巡洋舰“堪培拉”号
和“休斯顿”号、5艘驱逐舰以及“卡伯特”号航母。这2艘受伤的巡洋舰被拖着,由“卡
伯特”号和5艘驱逐舰进行护航。哈尔西认为,日本人非常渴望一次作战胜利,以激励日本
人的作战情绪和增强日本天皇继续“圣战”的决心,而且美国人的上述“诱饵”也确实相当
诱人;因而,日本人上钩的可能性极大。不过,日本人不知道的是,美国的主力舰队正杀气
腾腾地位于水天线“恭候”日本舰队的到来。
然而,哈尔西将军没有料到的是“卡伯特”号舰载机航空大队高超的作战技能。日军派
出一个由70架飞机组成的机群对哈尔西海军的“诱饵”编队实施了攻击,“卡伯特”号航
母的“肉斧中队”的架战斗队立即起飞迎战。在不到15分钟的时间内,“肉斧中队”击落
日机27架,而自己无一架损失。就在这次战斗中,“肉斧中队”的3名飞行员成为空中英
雄。
日本舰队遭到美国“诱饵”的痛击之后,掉头逃窜。尽管哈尔西全歼敌舰的如意算盘被
打乱,他依然欣喜地向“卡伯特”号的全体人员发出了“任务完成得非常出色”的贺电。
1944年10月24日~25日的莱特湾海战,被认为是海战史上最大的海战。在这次海战
中,“卡伯特”号的舰载机参加了击沉日本超级战级战列舰“武藏”号的攻击行动。1944
年10月24日,“卡伯特”号的复仇者式鱼雷机驾驶员霍华德。
斯基德莫尔海军上尉,在他的飞机着火、一名机组人员负伤的情况下,驾机冲向已被打
得千疮百孔的“武藏”号战列舰,并最终将它击沉。
1944年秋,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失利;为了扭转其惨局,便发动了“神风队”自
杀攻击。11月25日,“卡伯特”号在3分钟内就被2架日本自杀飞机撞中。在这次日军的
自杀攻击中,“卡伯特”号死35人,伤67人,整个舰体被打上96个洞,机库和飞行甲板
均遭到严重破坏。尽管这样,“卡伯特”号仍坚守在战斗阵位上。当时,美国著名的战地记
者欧尼。派尔恰好在该舰上随舰采访。他被“卡伯特”号的顽强战斗意志和舰员的英勇牺牲
精神所感动,遂为“卡伯特”号起了一个“铁女人”的绰号。
二次大战中,“卡伯特”号最后一次主要战斗是参加击沉日本超级战列舰“大和”号的
行动。1945年4月7日,“卡伯特”号的舰载机与第58特混编队的其他舰载机一起在日本
九州西南海域对日本“大和”号超级战列舰连续发动了五次攻击。仅“卡伯斯”号的舰载机
所投掷的鱼雷就有4枚击中“大和”号。“大和”号中弹累累,发生了爆炸,最终沉入海
底。
“卡伯特”号在太平洋战争中,共击落日机360架,炸沉和炸伤日舰265艘,摧毁了日
军在太平洋上的大量海岸设施。
为此,它先后荣获了9枚战役铜星纪念章和一次总统传令单位集体嘉奖。
1945年8月太平洋战争结束后,“卡伯特”号返回美国。1947年2月11日,“卡伯
斯”号在费城退出现役,编入海军后备役;1948年10月27日,它又重新入役,担负海军
航空兵后备役训练任务;1955年1月21日,它再次退出现役;1959年5月15日,改为辅
助飞机运输舰(AVT-3)。
1965年至1967年,“卡伯特”号在费城造船厂进行了现代化改装,并于1967年8月
30日租借给西班牙海军(为期5年),改名为“迷宫”号;1973年12月5日,又卖给了西
班牙,成为西班牙海军唯一的一艘航空母舰。在西班牙海军服役22年的岁月里,“迷宫”
号航母一直担任舰队的旗舰,为西班牙的海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它在反潜巡逻方面出
色的服务得到了西班牙国王和北约组织的赞赏。1970年10月,西班牙政府在美国的协助下
开始新建一艘名为“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号的航空母舰,用以取代老迈的“迷宫”号。
“卡伯特”号/“迷宫”号航空母舰在二次大战以后和西班牙海军服役期间,曾进行过
整个和改装,其性能、设备和武备都有一些变化。现在,“迷宫”号的标准排水量为13000
吨,满载排水量16416吨。武备:22门40毫米炮(1座四联装,9座双联装);舰载飞
机:自1976年起,“迷宫”号除载有通常编制的20架“海王”反潜直升机外,还载有4~6
架AV-8A“斗牛士”飞机。雷达设备:SPS-6和SPS-40对空搜索雷达,SPS-8测高雷达,以
及2部导航雷达。自70年代末,还装备了三座标搜索雷达。编制人数:1112人。
1989年,西班牙新建航母“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号正式交付海军使用,“迷宫”号便
退出了现役。早在1987年,一位美国年轻学者丹佛。马利坎在得知“迷宫”号将退役时,
便萌生了用“迷宫”号航母在美国新奥尔良建立战舰博物馆的念头,并为此专门写了一篇硕
士论文。马利坎多次风尘仆仆地去西班牙进行交涉,与有关机构进行了无数次的电话联系,
并与美国各级政府机关进行多次协商。在马利均等人和“卡伯特”号/“迷宫”号航母基金
会的不懈努力下,新奥尔良人获得“迷宫”号航母的夙愿终于1989年8月5日得以实现。
当时,争要“迷宫”号航母的,除新奥尔良外,还有美国其他8个城市,而新奥尔良则独占
鳌头。
“迷宫”号海~空博物馆建在新奥尔良附近的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