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域名骗局,电话诈骗追回被骗款的几率有多大?
早一段时间我居然差点被电话诈骗了。
想想都觉得羞愧。觉得非常有必要把这件事写下来,给自己和身边的朋友一个警醒。先还原一下诈骗过程大概一个星期在,我在卓越亚马逊上买了两本书,分别叫「思考的艺术」以及一本不可描述的书。
昨天中午大概 2 点的时候,接到了一个语气不善的女性私人电话,确认我是否在亚马逊上购买了这两本书,虽然当时我对这个用私人电话的客服还是有点芥蒂,而且对方也准确地说出了我的名字和购买书目,就没有深究,只当是这是外判的临时工,实在太不专业。
(注:大公司的客服一般以固话形式拨出,并会有机器提醒通话正在录音)
对方跟我说,我所购买的两本书正在办理退货,但鉴于我已经收到货了,亚马逊会先退款给我,然后我再重新下单,这样他们的流程才会走通,要求我现在立马去操作申请退款。因为她以非常紧急的姿态让我去做事,还问我在不在电脑旁边,我非常很反感,于是告诉她手边没有电脑(事实上是有的)。
(她以催促的态度,实际上是要加强紧迫感,让你专注于「解决这件事」而无法觉察其他充满疑点的地方)于是她让我用手机操作。
当时的我就无语了…… 回了一句:「我跟你在聊电话,你让我怎么操作?」估计她也懵了,说 20 分钟后再打回来。
挂了电话后,我登上了自己的亚马逊账户(中间好几次还登录不成功,下面详说),看了一下订单,发现还真的是处于申请退货状态(抱歉,忘了截图)
因为官网的确认,于是我把这一切都归结于「这个人的业务能力不行,亚马逊的售后服务太差」,并没有太多地质疑这件事。
过了大概 3 小时,这个人再次打来,不友善的态度已经让我有点火大,说话的语气也开始不好。
我依照她的话登陆了注册亚马逊的邮箱,在网易邮箱里收到一封邮件,长这样:
其实这封邮件的疑点已经很多了:
中英文没有空格,字体忽大忽小;链接用的是短链,看不出域名。
但是骗子也很阴地留了一手,把我的支付宝账号作为手机号输入转账信息。
与此同时我在的页面由于密码错误,需要输入一个四位数的验证码(实际上其实是支付宝转账的验证码),如果我把验证码输进去,那么对方就可以从我的支付宝把钱划走。
但是,多亏我等验证码的时候手贱随便输了 4 位数,然后通讯异步,对方也没辙,只能怪自己系统太烂啊。
接下来,她让我试试别的储蓄卡,或者借家人的储蓄卡办妥这件事。(我曾经提出过使用信用卡,但是对方暧昧不明地拒绝了,原因是信用卡无法转账呀!)尽管我手边还真的有别的卡,但我拒绝了……
因为里面钱比较多,我一般不用于网络支付。
最后让我彻底躲开这次诈骗的,是我觉得这件事即便是真的,处理的时间成本也太大,于是我发飙了。
因为,对方居然要我去改银行卡密码,然后协助退款。这时,我的注意力已经不在这件事是否合理上,也不会考虑这个电话是否欺诈,而是直接觉得对方人品有问题了。当时,通话时间已经将近半小时,我深深感到自己被羞辱且时间被浪费。
点击链接,上面需要我填写极度私密的个人信息:姓名、预存电话、银行卡号、网银密码、取款密码。当时我已经心有芥蒂,非常警觉,退款为什么要让我输密码?!不过对方在电话里催促,于是我真的很傻 x 地输入了……(其实工作后,这张储蓄卡的余额从来不超过 2000 块,而且前不久才用里面的钱还过信用卡,这也是我心很大敢直接输密码的其中一个原因。)然而反转来了……我把密码输错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于是,对方用我输入的密码,去登录我的个人银行,两次密码失败,账户冻结,无法转账。这是我无意中干得最漂亮的事……
我很生气且严肃地和对方说:
我通过浏览器登录网页购买随即退出,账户密码只有我自己知道,也不曾连过公共 WiFi,发生这件事不是我的责任,我已经尽量协助处理,但接下来我不打算也不会投入任何时间在这件事上面。如果这件事对我的亚马逊账户有影响,大不了我就重新开一个账户。
挂了电话的我,还没意识到这是一个电话诈骗(真的脑进水…),就去翻亚马逊的客服电话去投诉这个客服。结果真 · 亚马逊的客服小姐姐听我描述完这件事后,明确告诉我这是诈骗。
(这里赞一下亚马逊的客服小姐姐,和她聊天可以用如沐春风来形容,温柔有礼貌,和野路子出来的不一样)
她跟我确认的事情如下:
任何涉及退款等订单问题,亚马逊不会通过人工客服去催促处理,而是通过亚马逊内账号或预留邮件通知处理;
亚马逊的客服电话全部以 400 开头,不会用私人电话联系;
目前已经发生多起类似的诈骗事件,高发于 126 和 163 邮箱,建议大家不要采用网易系的邮箱作为账号的注册邮箱,客服小姐姐建议使用 QQ 邮箱(国内)。
和客服小姐姐聊完电话之后,我打电话给银行的客服,让他帮忙挂失并冻结我名下的两张储蓄卡,顺手打了个电话给 110 备案报警。之后又换了一个人给我打电话,让到银行改密码,我都直接拉黑。
这件事的逻辑链应当是:
骗子黑了我的邮箱账户;
通过邮箱的找回密码功能登上我的亚马逊账户,办理了退货手续;
随后把我的亚马逊账户密码改了,以防我看到「取消退货」这个功能(但我通过「获取临时密码」依旧能顺利登录了);
开始电话诈骗,说出名字和关键订单信息获取信任,也成功了;
通过各种方式让你在预设的链接里输入账户信息,成功转走款项。
谷歌能否告红芯浏览器抄袭?
谷歌当然不能告也不屑告红芯抄袭!
1、不能告:因为红芯浏览器本质是基于Chromium这个开源项目来开发制作,既然是开源项目那就是大家都可以拿来使用。目前国内使用Chromium的外壳浏览器一堆,我们熟知的360浏览器、搜狗浏览器、傲游浏览器、QQ浏览器、猎豹浏览器等等其实都是基于Chromium。比如QQ浏览器10.0目前使用的是Chromium 63.0 的版本(见下图)。有心的用户可以看看这些浏览器新版发布时的更新日志,有时会提到当前使用了Chromium哪个版本的内核。
当然,这些浏览器开发商在Chromium的基础上,一般也都会做各种优化创新,包括内核上的改动。比如当年首创使用双核的傲游,同时支持Chromium和IE(Webkit与Trident)两个核是需要做不少技术上的工作的。
注:很多评论提到了可能违反开源协议,存在侵权的嫌疑,这里就这个问题追加下相关内容。Chromium采用的是BSD协议,相比GPL更为自由,使用者可以自由修改源码,并且可以作为商用软件发布,也可以不开放源码,基于此开发的软件只需在版权中包含原来代码中的BSD协议基本上就可以了。国内基于Chromium壳浏览器一堆,跟这个协议多少有点关系。如果说要告红芯,那就是红芯在自己的版权中没有提到任何BSD协议版权,那就的确存在侵权的嫌疑了。这里再补一张网友制作的各开源协议之间的差异的图,能让大家有个大致的了解。
2、不屑告:拿着谷歌开源项目开发个外壳浏览器的红芯在谷歌这种IT巨无霸面前就是无名的寄生小卒,一个是巨人,一个是小寄生虫,谷歌是有多闲得去告这种小卒?况且还是对自己压根没有产生任何危害。如果谷歌告了红芯,反倒是让红芯给碰瓷成功了,让这家伙一下出名了,又可以借着舆论炒作一番了。
感谢阅读,给点个赞鼓励下吧,欢迎关注【NB下载】,谢谢!
骗子关网的网址公安局查到了吗?
网络诈骗成本低,分布范围广,诈骗人流动区间大可能都会给办案带来困难,不过各个地方公安部均可查询。
你觉得网络平台展示用户IP属合理吗?
网络平台展示用户IP有3大合理3大合理的地方,这样做最好。
一、先说说3大不合理的地方:1、暴露了用户隐私,尤其是名人明星及一些涉密经常活动的人群。对普通人来说,显示IP定位并没有什么,但对于名人明星来说,他们的活动并不适合暴露于公众。比如某商业大佬明天晚上8点参加A地的一场极其重要活动,但今天还显示在B地,那么就意味着暴露了行踪,从而增加了一定的不确定性。为此带来的坏处是让一些企业家或明星不得不减少平台上网的次数。
2、降低了用户的阅读体验,增加了一项没用的信息。大多数用户上网是来看新闻或者学习及娱乐消遣的,而不是来辨是非或者挑刺的,所以对作者或者评论区来自于哪儿并没有多少的兴趣。然而有些网友则将自己定位的如同一位福尔摩斯,看到“可疑”的评论就想看看此人的来历,实际上自己本身就是有点神经兮兮。反而显示用户IP,对大多数阅读者来说相当于增加了一项无用的负担信息。
3、有可能增加用户的地域歧视心理。比如A用户经常喜欢看评论,但连续多日看到的一些自己讨厌的评论都来自于橘子省,那么无疑会让A用户增加对橘子省的厌恶心理,从而增大了用户发生网络冲突的风险及地域歧视的概率。
二、再说说3大合理的地方:1、让虚假创作者暴露原型。比如原本许多在国外的创作者在IP显示后,原来他们定位有些并不在国外。由此可以判断出他们创作内容的真实或虚假性。不过对此个人认为此项没必要过于较真,因为有些视频大V他们都是通过团队进行制作的,比如视频的确是在国外拍摄,但加工及上传却在国内。
2、用户需要一定的知情权。近日有一些网友认为网络中存在着不少网络水军,他们在境外诋毁着关于一些重要人物、重要企业甚至国家的声誉,并在网上故意带节奏。那么显示用户的IP后,这批人将无处藏匿,所以一些用户也确实需要这个知情权。
3、显示IP地址也可以增加粉丝及创作者的亲近感。比如喜欢的某位创作者显示IP后才知道对方来自橘子省,而自己正好也来自橘子省,那么就会进一步增进粉丝与创作者之间的黏性,从而显得更加亲近。
三、网络平台展示用户IP有利有弊,弊利均衡,但我认为这样做或许更好。1、设置IP显示日。比如每月的几号,或者每个星期的星期几专门会显示用户上次登录过的IP地址,其余的时间不显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保留用户隐私的同时,也会给一些特别想查询对方IP的用户一次查询的到的机会。
2、显示过去登录过的IP地址。比如显示上个月该用户最常登录的一个IP地址,或者显示过去三个月内最常登录的IP地址,这样不但直接留存了用户隐私,也避免了发生冲突的可能。
3、设置IP显示开关按钮。为想要显示的用户提供显示的能力,也给不希望显示的用户一个关掉的能力,让他们净化浏览页面。
4、对国内的用户可以拥有IP关闭申请权。比如某国内企业家用户的活动很频繁,而且也不方便让自己的IP公开化,但却又很喜欢上网。那么该用户有权申请不显示或关闭自己的IP。
四、文明上网,合理冲浪才是最好的方式。相信几乎所有的人上网是为了增进见识,了解最新要闻以及娱乐消遣而来的,而不是职业打假或者制造冲突而来,因此文明上网十分重要,不自找难受,也不给他人制造难受,不带节奏,也不陷入到不良的节奏之中,在网上合理文明的冲浪,这样终究才是最好的。
对此您认为还有哪些利弊及更好的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及讨论。
网络收购公司提前要U盾有风险吗?
在网络收购公司要求提前使用U盾进行身份验证时,可能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以下是需要考虑的几个方面:
1. 骗局风险:一些不诚实的网络公司可能利用提前要求使用U盾的名义,以获取你的个人身份信息和财务信息。他们可能会利用这些信息从你的银行账户中盗取资金或进行其他非法活动。
2. 安全漏洞:如果你不小心将U盾中的加密证书或密码泄露给他人,他们可以使用这些信息进行未经授权的操作和交易。这可能导致你的个人资产受到损失。
3. 误操作风险:在使用U盾进行身份验证时,如果你不小心进行了错误的操作或授权,可能会导致金融损失或其他安全问题。
为了降低这些风险,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确认收购公司的信誉和声誉,可以通过搜索其公司名称,查看客户评价和相关报道等来获取信息。
- 确保你正在访问和提供信息的网站是合法和安全的。请检查网站的域名、SSL证书等,确保网站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 不轻易将U盾中的加密证书或密码泄露给他人,包括电话、短信或电子邮件等方式,除非你对对方的身份和可信度有充分的了解和信任。
- 在进行任何重要的操作前,仔细阅读和确认相关的授权和交易明细,确保你理解和同意其中的内容。
- 如果你怀疑某个平台或公司存在风险,最好咨询专业人士或相关机构,以获取更多的建议和意见。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的安全措施应根据具体情况和个人判断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