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简报8月11日知乎,俄罗斯与乌克兰战争中使用的高超音速导弹是什么东西?
感谢头条问答邀请我回答这个问题,浅薄见解,请各位斧正!
俄罗斯在乌克兰使用的高超音速导弹是该种武器首次使用在实战。高超音速导弹指,广义上指最大速度超过5马赫的导弹。绝大多数弹道导弹的最大速度也都超过5马赫,算是广义上的高超音速导弹。不过,现在提起高超音速导弹,通常只是狭义的高超音速导弹,即以对地打击为主要任务,主要在大气层内飞行,最大速度超过5马赫、可实施大幅度机动的导弹。
高超音速导弹作为未来战争的趋势,目前世界大国争相研制,以俄罗斯在乌克兰使用的“匕首”为例,具有高超音速能力的空对地导弹,据称其射程超过2000公里,能以10马赫的速度飞向目标,并且在飞行的各个阶段还能规避机动。
据维基资料,这款导弹可以攻击静态与动态目标,包括驱逐舰以及航空母舰,10倍音速下没有任何武器可以拦截,匕首的重量是战斧导弹的三倍,速度几乎是战斧的十二倍,其巡航动能是战斧导弹的432倍,即使不爆炸,高速穿透也能摧毁目标。
2022年3月18日首次用于实战,摧毁了乌克兰武装部队在Deliatyn的地下武器库,从发布的视频来看,高超音速导弹直接穿入地面后发生了大爆炸,其爆炸规模比常规导弹击中后略大一些,不过看爆炸的规模,弹药似乎没有殉爆。
匕首导弹用的是哪种超音速技术?
高超音速导弹其关键技术无疑是如何达到高超音速,一般高超音速技术有如下几种路子:
1、火箭暴力推进
2、滑翔高超音速
3、超燃冲压高超音速
首先要确定一点,超音速和高超音速是有区别的,对于高超音速的定义是至少5倍音速以上,因此很多所谓的伪高超音速就纷纷显形了。
火箭暴力推进的缺点
火箭实现高超音速是最简单的,向太空发射卫星的火箭,至少需要将末端入轨速度达到7.8千米/秒左右,也就是海平面音速的23倍左右才能入轨,因此能发射卫星的国家统统都能达到高超音速?
滑翔高超音速的难点
因此火箭是不合格的高超音速推进发动机,不过它可以将目标弹头推进到高空,然后使用滑翔的方式抵达目标,这就是滑翔高超音速技术,这种技术使用的是控制滑翔角度与轨迹直至命中目标。
它有一个特点,门槛相对较低(没有高超音速发动机技术),但对空气动力的滑翔技术要求很高,同时蒙皮的绝热以及耐高温技术要求同样很高,因为高超音速下的极端摩擦(其实是高超音速激波加热)会让外壳升温至600度以上。
超燃冲压发动机的地狱级难度
冲压发动机估计大家都听过,这种结构超级简单推力却极大,并且还能适应超音速的发动机简直就是理想动力,但它的缺点是只能在超音速条件下启动。
通过进气道的压缩,经过燃烧室的气流降低到音速以下,此时喷入燃料,点燃做工,从尾喷管喷出,这就是亚燃冲压发动机的做功过程。一般在5倍音速下亚燃冲压发动机是可以胜任的,但到了5倍以上,压燃冲压不是无法再提高速度就是燃烧室燃烧不稳定,无法持续做功,那么必须要开发一种燃烧室内气流是超音速的发动机,这就是超燃冲压发动机的来历。燃烧室不到一米的距离,超音速气流通过的时间也就数毫秒,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混合燃料并点燃做功,真的很难!
匕首导弹到底用了哪种发动机?
如果不是滑翔高超音速以及暴力火箭推进的话,高超音速导弹一定有个进气道,比如美国测试的X-51就是这种类型:
但从匕首的外形来看光溜溜的根本就没有放置进气道,比如米格-31上挂载的导弹:
似乎看起来实在不太像装了超然冲压发动机的导弹,不过这是发射前窗台,发射后怎样却不太清楚,假如是超燃冲压发动机的话,发射第一步是火箭发动机启动,将其推进到超然冲压发动机能点燃的速度,同时露出进气道,因为超然冲压发动机要使用大气中的氧气作为氧化剂。
从这张来路不明的匕首导弹的结构中能看出是一种固体燃料的发动机,中间留出了进气道,从前方进入的气流在燃料柱中的孔洞经过,然后点燃与固体燃料发生氧化反应后再从尾喷口高速喷出。不过却仍然看不到进气道位于哪里,从启动结构分析,不是藏在鼻锥里(轴对称进气道,有些类似布拉姆斯导弹结构),就是藏在整流罩结构中,比如下图这样的结构。
有人说高超音速武器最难的不是超燃冲压发动机,而是如何制导,因为高超音速的激波加热会导致鼻锥处温度会升至数百度高温,现代能透波并且耐高温性能良好的材料却很难找到,因此问题是实现了高超音速却发现制导这关被拦住了去路。
从后方注入制导指令是没问题的,毕竟除了鼻锥以外其他位置的温度还是比较低的,但这对攻击运动目标的导弹来说,就需要发射后制导,一来距离受限,因为后方的载机雷达会受到地球曲率影响。二来也不能发射后不管,载机暴露在危险空域太久,后果不堪设想。
俄罗斯都受到了哪些制裁?
1 切断俄罗斯与SWIFT的联系
这一首选手段被视为欧美对俄所能采取的最强硬的金融制裁步骤之一。总部位于比利时的SWIFT(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与万余家银行联网,全球半数主要的跨境转账都通过其传递数据。这一系统是美俄金融战的重要博弈点。若与之脱钩,俄罗斯的国际金融交易,包括占该国总收入40%以上的油气出口收益将被切断,其经济会立即受到长期的影响。2014年乌克兰危机爆发,美欧对俄罗斯采取了包括金融制裁在内的多领域制裁。其中金融制裁中最极端的措施是切断俄罗斯的银行同SWIFT系统的联系,从而打击俄罗斯银行卡的支付系统,对俄罗斯的对内对外经济活动造成一定的影响。该措施虽然没有最终实施,但对俄金融体系的威胁成为俄罗斯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为反击美欧制裁和保护本国金融安全,俄罗斯迅速建立了本国的国家支付卡系统,并建立了本国的金融信息交换系统,称为SPFS,作为SWIFT的替代方案。去年12月,俄罗斯外贸银行负责人表示,就算与SWIFT全球银行间支付系统断开连接,俄罗斯的金融体系也能应对。是否通过SWIFT制裁手段仍在讨论当中。路透社2月13日的消息显示,据美国和欧洲官员称,针对俄罗斯可能入侵乌克兰,美国和欧洲官员正在敲定一个广泛的制裁方案,目标是俄罗斯的主要银行,但不包括禁止俄罗斯进入SWIFT金融系统。欧洲贷款机构表示担心,禁止俄罗斯进入SWIFT系统将意味着他们在俄罗斯的数十亿美元未偿贷款将无法得到偿还。不过,上周六,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的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表示,对俄罗斯的制裁可能包括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系统,把俄罗斯与大部分国际金融交易隔离。她说“这依然是谈判的内容”。路透社援引一位美国官员的话说,成为制裁对象的俄罗斯银行可能包括政府支持的俄罗斯外贸银行(VTB)和俄联储投资银行(Sberbank CIB),它们是俄罗斯最大的金融机构。
2 出口管制《华尔街日报》称,俄罗斯的大部分出口收入来自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矿产品。这种依赖性使得能源出口成为一个理想的制裁目标。白宫国安会曾在1月25日上午召开背景简报会,国安会资深官员说,俄罗斯的经济是“单一维度的”(one dimensional),也就是非常仰赖能源出口,而石油与天然气出口占了俄国斯出口量的2/3,以及俄罗斯联邦预算收入的一半,所以这对普京来讲并非不对称的优势,如果俄罗斯想要利用能源出口来要挟欧洲,反而会伤害到自己。但白宫也理解如果对俄罗斯实施石油与天然气制裁,将会实际影响欧洲的天然气市场,所以美国正与全球盟友协调应对可能的情况。
欧盟进口的天然气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俄罗斯。截至1月,美国和欧洲尚未考虑直接针对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予以制裁,因为担心这样做可能推高欧洲已经高企的能源价格。美国方面正在寻找额外的非俄罗斯天然气库存,例如北非、中东、亚洲与美国。同时也正在与全球主要天然气供应商讨论,以了解它们暂时增产天然气的能力和意愿,并将这些产能转给欧洲。不过此前路透社的信息显示,潜在的制裁还包括对俄罗斯为科技和武器部门生产的零部件进行出口控制。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上周六在德国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时说,“一旦俄罗斯发动进攻,我们将限制俄罗斯经济的金融市场准入,并(施加)出口管制,终止俄罗斯将其经济现代化和多样化的可能性。”英国首相约翰逊在会上表示,英国正与欧盟密切协调制裁措施。约翰逊说,“如果俄罗斯入侵其邻国,我们将制裁俄罗斯个人和俄罗斯的战略重要公司,让他们不可能在伦敦资本市场融资。”日本《读卖新闻》22日消息,日本政府考虑加入美国主导的对俄出口制裁,限制出口对象主要为高科技制品。
3 禁购国债去年,拜登政府已经禁止美国金融机构直接向国有机构购买俄罗斯政府债券,以限制俄罗斯的借贷能力。但这一措施并不针对二级市场,因此有可能成为制裁的下一步。不过在当时,针对美国的制裁措施,俄罗斯财政部长西卢安诺夫表示,美国的制裁不会影响俄罗斯国债的发行战略,美国的因素早已被考虑在内。他表示,俄罗斯国债是世界上最安全可靠的国债之一,尽管有美国的制裁,但俄罗斯国债仍将保持高需求率,制裁只会给美国公司造成损失。
英国智库“牛津经济”也指出,由于美国只禁止在一级市场购买俄罗斯国债,所以“产生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将是象征性的,就像更早前禁止美元债务的情况一样”。材料称,如果可以通过美国在2019年8月施加的制裁来判断的话,那么新限制措施无论是对投资者还是对俄罗斯预算的影响都将是有限的。美国2019年禁止美国投资者购买俄罗斯新发行的以美元计价的债券,对俄罗斯筹集外国资金的影响并不大。与此同时,自美国对俄罗斯实施制裁以来,俄罗斯持续减持美债。自2014年乌克兰危机以来,俄罗斯利用石油和天然气收入增加了黄金和外汇储备。如果制裁导致卢布汇率大跌,俄罗斯可能会动用这些黄金和外汇储备为支撑卢布助一臂之力,或用于政府开支。
4 叫停“北溪二号”美国多年来一直反对从俄罗斯向德国输送天然气的“北溪二号”工程,认为这有助于俄罗斯利用对天然气供应的控制权来达到其在欧洲的政治目的。而德国也已表示,万一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作为可能的一项制裁措施,或许会叫停来自俄罗斯的“北溪二号”天然气管道项目。俄方已多次明确否认有任何操纵天然气供应的行为,也多次反对将“北溪二号”项目政治化。
目前,欧洲40%天然气供应都来自俄罗斯,俄会在俄乌爆发战争后切断天然气供应,作为对西方制裁的有力回击。
5 制裁重要人员美国惯用的一种制裁手法是制裁相关领导人、亲信圈子成员、他们的家人以及军队和文职官员。普京及其亲信和家人、俄罗斯的银行和有权势的财阀富豪都有可能遇到这一命运。共和党议员提出的一项法案,主张于俄罗斯对乌克兰采取进一步军事行动之前就实施制裁。当地时间21日晚,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发表声明称,“以最强烈的措辞谴责俄罗斯总统做出的承认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地区为独立实体的决定。”同时,欧盟方面表示,欧盟将对参与“这一非法行为”的人员采取制裁措施。
美国为什么不再坚持克里米亚问题的原有立场?
关于克里米亚问题,美国当然不会坚持原有立场为乌克兰出头,为什么要这样讲,这是因为乌克兰并不是美国的小弟,它只是美国在东欧放下去的一个棋子。
美国并不是真的要把乌克兰从俄罗斯手中拉进自己的怀抱,它的主要目的很可能是:一是阻止乌克兰与俄罗斯关系走进;二是把乌克兰变成俄罗斯又一个失血点;三是想办法把乌克兰打造成为以后对俄罗斯进攻的前进基地和主要战场。
从2004年至今,美国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前两个目标,目前的乌克兰政局基本上已经被美国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且第三个目标暂时还没有到那一步,所以可以不着急实施,而此次美国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主权也算是其中的一个小环节。
对于美国来说,不再坚持克里米亚问题的原有立场对于美国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主要有以下两点好处。
1、不再坚持克里米亚问题的原有立场可以缓和近几年与俄罗斯的紧张关系。最近几年美国在国际上的日子可不好过,首先是为了叙利亚问题与俄罗斯私下里打生打死,几近翻脸的边缘。而且美国目前在叙利亚的日子也很不好过,曾经支持的反对派武装一个个被俄叙联军不断剿灭,自己找不到好办法反制。
如果在不缓和与俄罗斯关系,那么下一步美国搞不好就要被俄叙联军“请出”叙利亚,多年努力化为流水。
其次由于为了解决国内矛盾,特朗普不得不对自己的盟友们不断进行贸易制裁,这也严重削弱了美国对盟友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而法国、德国等国为了保护本国利益,则不惜与美国撕破脸,打算拉俄罗斯重回G8,大家共同对抗美国。
这一系列的遭遇,可以说让美国不堪重负,为了缓解压力,重新与俄罗斯靠近也就可以理解了,只有重新拉拢俄罗斯,美国在最近这段难熬的日子里才会有可能坚持下去,而不至于陷入更大的被动。
2、不再坚持克里米亚问题的原有立场可以让加重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裂痕。很明显,今天的克里米亚主权问题已经成为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核心问题,这意味着两个政府在关于克里米亚问题上绝不存在着后退的可能。
而美国此时不再坚持克里米亚问题的原有立场,不仅仅会让俄罗斯看到了永久合法的吞并克里米亚的可能性以外,更是将乌克兰波罗申科政权逼到了墙角,如果波罗申科不能以强硬态度拿回克里米亚,那么这将会是他执政史上的永久污点。同时也杜绝了波罗申科政权再一次向俄罗斯靠拢的可能。
所以此时的美国不再坚持克里米亚问题的原有立场,可以说是一石三鸟,除了继续分裂俄乌关系,还打击了欧洲国家,并逼迫俄罗斯吃下克里米亚这个毒饵。用心不可谓不险恶。
顿涅茨克卢甘斯克两州的命运会如何发展?
6月25日,俄乌战争进入了第122天。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伊戈尔·科纳申科夫在6月24日下午时发布了最新的作战简报。战报显示,俄军在顿巴斯战役中取得了较大的成功,英国媒体说俄军近几天推进的纵深达到了惊人5公里。
科纳申科夫中将说,从2月24日开战以来,俄方武装力量已摧毁了乌军的3769辆坦克、步兵战车和装甲车辆,3002门牵引或自行式身管火炮(包括迫击炮)。摧毁659门多管火箭炮,消灭350套防空导弹系统,击毁了3835辆特种军用车辆。
此外,俄军通过空中打击或地面打击,击落或摧毁了乌军的213架飞机、132架直升机和1334架无人机。俄军战果说明,俄军已经把开战前的原乌克兰军队消灭了一遍,开战初期的乌克兰军队的技术装备规模,就跟目前俄方通报的击毁数字差不多。
俄军实现了对利西昌斯克的侧翼突破,包围了利西昌斯克西南部左洛托耶和戈尔斯科耶的大约2000名乌军,这些乌克兰部队突围和有序撤退都希望渺茫,俄军接下来可能继续扩大北顿涅茨克-利西昌斯克包围圈,但这些都还只能算是战术胜利,尚不能上升到战役胜利级别。
据乌克兰卢甘斯克军政管理局负责人海带透露,由于劣势和损失越来越大,乌军将从北顿涅茨克“战略性”撤退。
俄军在激战中前进,正在从外线展开包围,也就是取道卡梅舍瓦哈,佐洛托耶方向。俄军打算从南面迫近北顿涅茨克,就像在顿巴斯方向对付阿夫杰耶夫卡、马林卡、戈尔洛夫卡一样。目前整个利西昌斯克都在俄军的火力打击范围之内,俄军说在未来两三天里能够彻底包围利西昌斯克。
英国天空新闻台的战地记者拍摄了来自利西昌斯克和北顿涅茨克的镜头。在北顿涅茨克的乌克兰武装部队与主力部队的供应被切断目前,北顿涅茨河上的几座桥梁都已被俄军摧毁。
早在6月12日,北顿涅茨河上的最后一座能够同行车辆的“无产阶级大桥”已经被炸断。利西昌斯克和北顿涅茨克之间目前唯一的陆路联系就是位于南部的“列宁桥”,但由于俄军炮火破坏,这座桥只能走人,无法通行重装备。因此利西昌斯克和北顿涅茨克的联系和大宗补给已经被切断。乌克兰军队只能利用橡皮艇和绳索过河,进行少量的补给和人员补充。
乌克兰女副防长认为,顿巴斯已经到了决战的时刻。或早或晚,北顿涅茨克都会被俄军攻占,接下来是利西昌斯克,最后是整个卢甘斯克州。北顿涅茨克地区正在进行决战,这是决定性的战斗。俄军作战任务是在6月末攻占卢甘斯克地区全境。
乌克兰国防部副部长安娜·马利亚尔称,乌克兰军队正在为乌克兰的每一寸土地而战,我们摧毁了大量敌人的部队及装备,敌人的损失非常严重。
马利亚尔说:目前,俄罗斯军队已经在顿巴斯投入了几乎所有的部队和手段,侵略者试图突破防御,并试图对利西昌斯克和北顿涅茨克的突出部实施包围。俄罗斯方面制定的作战任务计划,大概是在6月末到达卢甘斯克州的行政边界。
据乌克兰方面描述,俄军的炮火太猛烈了,在北顿涅茨克作战方向,俄军集中了100多个炮兵连,近千门火炮。俄军在重型火炮和兵力方面拥有绝对优势。
为了宣传上气势不落后于俄军,乌军方面刚刚放出来一段M142“海马斯”高机动火箭炮发射的视频,2门“海马斯”火箭炮在夜间齐射了12枚远程火箭弹。
美国向乌克兰提供的M142“海马斯”火箭炮配备两种弹药:一是普通的M-26型火箭弹,射程为42公里,配备多用途子母弹战斗部。二是M30式GMLRS增程制导火箭弹,射程为70公里,采用惯性+GPS的联合制导体制,末端打击精度为米级。
不过,尽管乌克兰方面从西方获得了一些先进火炮,由于数量较少,并不能从整体上影响战局。
由于俄军在顿巴斯地区的大规模火力战,导致乌军近两个月的损失暴增,目前在战斗中每天要有100到200名乌军士兵阵亡,400到500人受伤。受过系统军事训练的乌军不断折损,有作战经验的老兵越来越少。
乌克兰军队似乎是严重缺乏机枪,目前战场上充斥着各种新旧各种式样的机枪。这个番号100+的炮灰旅(国土防御动员旅)的战士,大盘鸡机枪都端上来了。
这是一名乌克兰国土防御军的士兵,趴在散兵坑里睡觉。看上去,国土防御军的装备和训练都比较缺乏,在战斗中会导致大量伤亡,典型的炮灰部队。
目前,乌克兰不得不把大量缺乏基本军事装备和训练的动员兵推向前线,这些菜鸟的伤亡极大。缺乏训练、缺乏装备、空有人数,这样的部队唯一的作用就是给残存的正规军当肉盾。
乌军罕见地承认这一失败,引发了关于乌军真实损失以及能否顶住俄军进攻的猜想。乌克兰这一次撤军暴露了真实战况:乌军已经抵挡不住俄军前进的脚步。
不过,即使俄军取得了北顿涅茨克的胜利。从4月中旬发动顿巴斯战役到现在的2个月时间,南北两路的俄军部队也只是向前推进了不到15公里。由于乌军依托在顿巴斯经营了8年永备工事体系,层层设防,俄军即便拿下了一个战略地点,但随着部队的推进,又会受到乌军下一个阻击点的反抗,所以只能埋头再打。
因此俄军下一步也不会有强攻乌方坚固筑垒地域的行动,而是继续使用似乎无究无尽的炮击和轰炸。显然,乌军对俄方的这种“笨拙但坚定”的战术束手无策。
季莫申科会通过议会选举而当选总理吗?
按照目前乌克兰中央选举委员会公布的最终结果,泽连斯基领导的“人民公仆党”显然在逐渐获得更多的支持率。而泽连斯基领导的未来乌克兰政治团队之中,总理人员显然是格外重要。而这也让外界普遍猜测泽连斯基会不会选择乌克兰前总理季莫申科呢?然而泽连斯基在乌克兰选举之后的表态,似乎让这种猜测变得越加渺茫。
乌克兰总统泽林斯基在参加议会投票之后,告诉记者:
“有些现在前往议会的人可能不会喜欢这个,因为他们自以为能担起这个职位。我认为这个人应该是一个绝对专业的经济学家,没有从政经历。我希望他是一个绝对独立、从未担任过总理、或拉达议长、或任何党派领袖的人。”显然根据泽连斯基的说法,未来的乌克兰新总理应该是经济学家,而不是担任过各种职务的政客。并且泽连斯基领导的政治团队已经对外声称,总统指出他已经就新总理职位的候选人“与一些人进行了磋商”。这样的话,季莫申科未来出任总理的几率已经微乎其微了,毕竟季莫申科已经不是泽连斯基心目中的人选了。尤其泽连斯基在最新的数据当中,越来越获得优势,这显然给泽连斯基更多的胜算把握。
据乌克兰中央选举委员会官网21日晚最新消息,截至莫斯科时间20时(北京时间7月22日1时),根据对4个选区(共199个)投票情况的统计:
本次乌克兰最高拉达(议会)提前选举的投票率为49.89%。根据三项出口民调的结果,共有5个政党在此次选举中胜出,总统泽连斯基所在的人民公仆党得票率从42.7%升至44.4%,"反对派平台-为了生活"党得票率从11.5%升至12.9%,前总统波罗申科领导的欧洲团结党从8.5%升至8.9%,前总理季莫申科领导的祖国党从7.6%升至8.5%,乌著名歌手瓦卡尔丘克领导的声音党从6%升至6.5%。显然泽连斯基领导的“人民公仆党”已经获得了更多的支持率,虽然这不是最终结果,但是这样的优势在逐渐体现。虽然乌克兰议会选举的结果会在8月5日最后公布,但是“人民公仆党”的支持率上升,这本身就说明在选举这块泽连斯基已经获得了更多的优势。只要泽连斯基不会在199个直选当中不会差的太多,那么乌克兰第一大党将会是“人民公仆党”的。
显然这样的趋势,让泽连斯基可以选择一个心目中的政府总理。如果泽连斯基在这次议会选举中获得的成绩并不好,而且季莫申科领导的“祖国党”不是现在这么差,恐怕双方的合作可能更加紧密。而这样的季莫申科还有可能出任总理一职,反之,则一切都已经改变。目前来看季莫申科只有8.5%的支持率,显然位列第四的她,很难有更多的政治资本与泽连斯基合作。
那么未来出任新政府总理一职,恐怕季莫申科的概率会很低很低。毕竟泽连斯基已经获得了更多的优势,而且这些乌克兰的老政客们也是泽连斯基最为讨厌的。尤其泽连斯基刚刚上任时,这帮乌克兰议会给泽连斯基穿小鞋,让泽连斯基的命令如同废纸一张。新的乌克兰政府班底,将会是那些不涉及到目前现有的乌克兰政治人物,这也能保障泽连斯基拥有绝对的管理权。不过就是这样的团队,在政治经验上肯定会有所欠缺,希望乌克兰能够走出被人利用的怪圈!
(淡然小司原创,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欢迎大家留言评论!解析新闻背后的故事,欢迎您的转发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