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网今天发生地震最新消息,四川阿坝突发7级地震?
一、请一定要在手机设定好这些1. 启用「查找朋友」功能
「查找朋友」是 iPhone 原生的免费定位 app,能让孩子、朋友、家人共享你的实时位置。部分版本译为「查找我的朋友」,英文为「Find My Friends」。
通过它,父母/伴侣能知道你是否已经安全到家,万一出了意外,也能快速掌握你所在的位置,方便救援。
要使用这项功能,共享位置的双方都必须使用 iOS 设备。点击「设置」- 「隐私」- 「定位服务」,找到并打开定位服务功能,启动「共享我的位置」。
打开「查找朋友」这个 app,允许「查找朋友」访问位置。点击主界面右上角的「添加」,输入想要共享位置的人的 Apple ID 然后发送,最后选择共享位置时长。
这里我让朋友共享了他的位置,点击头像就能定位到他所在的地方。点选「通知我」,可以设置在他离开或到达双方任一位置时给我发送通知。
2. 创建「医疗急救卡」医疗急救卡也是 iPhone 自带的一项非常贴心的功能。它能在你出现紧急医疗情况时,为医护人员提供重要医疗信息。
你需要在附加程序中找到「健康」这个 app,选中菜单栏最右端的「医疗急救卡」来创建。你可以在「医疗急救卡」里输入姓名、出生日期、医疗状况、紧急联系人、血型等医疗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紧急救援,别人不必解锁 iPhone 就能直接从「紧急情况」拨号键盘打开医疗急救卡,有一定泄露信息安全的风险。万一 iPhone 丢失,建议迅速从「查找 iPhone」抹掉手机上所有信息。
3. 设置快速报警电话现在大家普遍用的都是触屏智能机,首先要告诉大家的是 iPhone 和 Android 手机都支持在锁屏状态下直接拨打紧急电话,具体不再赘述。
AppSo 在这里重点介绍的是另外一种快速呼救的方法——通过设置 widget 实现快速报警或者拨打电话给紧急联系人。
iPhone 用户需要用到 Launcher 这个带通知中心小部件的启动器。下载并打开 Launcher,根据提示完成联系人设定后,下滑通知栏点击「拨打」就能快速报警。
你需要这样进行设置:点击右上角编辑按钮添加新的启动项,选择「联系人启动器」-「拨打电话」-「拨打」,添加报警电话或者紧急联系人的电话,然后把按钮从最末尾拖动到首位。
Launcher 适用于 iOS 8.1+ 的 iPhone 和 iPad ,大小 20 MB,完全免费。
Android 用户就更方便了。如果你用的是原生 Android 系统,通过「电话」或者「通讯录」app 的桌面插件,就能直接拨打电话给指定的人;如果你用的是第三方定制的 Android 系统,也应该能找到类似选项。比如 MIUI 就已经自带了将拨打电话给指定联系人的快捷方式,你甚至可以直接从锁屏就直接拨打电话。
如果你使用的 Android 系统没有提供这个功能,也可以用 Contact+ Widget 这个实用的插件。它可以让你将联系人放置到桌面,并支持一键拨打。
Contact+ Widget 适用于 Android 4.0+ 的设备,大小 4.6 MB,完全免费。
二、使用可以自动求救的 app1. 怕怕 #iOS #Android怕怕是国内第一款保护女性夜间出行的防身软件。它利用定位功能,让家人、朋友实时获得你的动态。万一遇到紧急情况,怕怕可以通过短信/微信,第一时间通知你的联系人。不过目前暂不支持国外手机号。
怕怕分为两个求助模式,其中一个是「应急」模式,适合在不确定时间的短途中使用,长按「一键求助」启用。一旦松手,怕怕就会自动发短信给紧急联系人,告知 TA 你的位置。短信中还附上了能够实时查看定位的网页链接。
另一个模式叫「定时防护」,适合有预计时间的路途中使用。如果你在限定的时间内没有输入安全密码,告诉怕怕你是安全的,那么它会采取同样的办法通知紧急联系人。
当你发起求助后,怕怕会悄悄地录下现场声音。它全天候的应急客服团队会收听这段录音,一旦判读录音异常,会直接替你报警。
像在出租车、电梯这样的封闭环境独行时,普通人很容易被罪犯控制,无法用手机求助。使用怕怕则省却了翻手机步骤,只要开启保护,一定时间内没取消预警就会通知紧急联系人,适合在封闭环境下自救。
和颐酒店事件后,怕怕在微博上迅速蹿红,有朋友告诉我新版的怕怕正在加班加点地迭代,希望新一代的怕怕能够更好用。
怕怕适用于 iOS 7.0+ 的 iPhone 和 iPad 及 Android 4.0.3+ 的设备,iOS 版本 15.1 MB,Android 版本 7.1 MB,完全免费。
2. bSafe #iOS #Android对于在国外的朋友来说,虽然没办法用到怕怕,但依旧有同类型替代应用。相较于上面提到的怕怕,bSafe 支持 Facebook 登录,全英的界面更加适合国外的朋友使用。使用 bSafe 需要和好友、家人同时注册。
bSafe 能做到以下这几点:
如果你未能按时到家,它会告诉你的联系人;通过 bSafe 你可以邀请朋友陪你一起回家,让小伙伴们得知你安全到家;设置假来电找借口逃跑,躲避险境;如果有任何问题可以立即按下「Alert」这个键,通知联系人;若遇到危险需要求助时,能找到离你最近的 bSafe 使用者像 TA 求助;按响警报器吓走坏人;用摄像功能能即刻记录当时状况,为报警立案提供证据。bSafe 适用于 iOS 7.0+ 的 iPhone 和 iPad 及 Android 2.3+ 的设备,iOS 版本 17 MB,Android 版本 12 MB,完全免费。
3.「急救」#iOS #Android前段时间,AppSo 的一个朋友在高铁上碰到了突发情况:一个小女孩被开水烫伤了。当时乘务员广播求助,但列车上没有医生。
朋友赶到现场,掏出一个急救 app,按照上面的指示帮助小女孩浇凉水降温。列车到达下一站后,伤者才被送上救护车。
今天,网络上流传着各种应对紧急情况的「生活小窍门」,只是其中至少有九成不靠谱,剩下的靠谱但是你记不住。
万一真的遇到了紧急情况,救护车不会从天而降,等待救援的时间又异常宝贵。有了这个靠谱的应急 app「急救」,你就能马上查到权威的急救指南,为生命争取时间。
「急救」由红十字会开发,提供针对常见突发疾病、受伤和自然灾害的应急指南。App 中的信息来自《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急救与复苏指南》(2011 年版),专业、可靠,且通俗易懂。
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可以第一时间在「紧急」一栏中找到对应的操作指南。App 中配有教学视频和操作图示,并且可以离线观看,让你在信号不好的地方也能及时获得帮助。
操作提示界面还附带了计时、拨打 120 等你可能需要用到的功能,这就避免了切换操作界面,节约了宝贵的急救时间。
假如你遇到了像本文开头的情况,可以打开 app,在「应急」一栏中找到「烧烫伤」。App 会告诉你,需要用冷水冲洗烫伤部位,至少冲洗十分钟,在冲冷水的时候可以用它计时。
如果想了解更多信息,比如是否需要包扎伤口,什么时候应该去医院,可以点击页面底部的「了解更多」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如果你经常出国旅行或者到野外考察,那就更应该安装这个 app 了。它内置多个国家的紧急联系方式,并且提供「我需要叫救护车」和「我的位置是……」两句话的当地语言翻译。在「预防」一栏中,可以了解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应对措施,学习如何配置应急包。
当然,防范于未然总是最好的。平时你也可以打开这个 app 阅读各种情况下的应急操作指南,学习应急知识,然后通过测试检查熟悉程度。
你不仅可以借助「急救」中的知识帮助别人,也能用它告诉别人该如何帮助你。建议每个人都能像购买医疗保险一样,把这个 app 装进手机,并熟悉其中的知识。
急救适用于 iOS 8.0+ 的 iPhone 和 iPad 及 Android 4.1+ 的设备,iOS 版 75.6 MB,Android 版 46.1 MB,完全免费。
三、遇到危险时你可能会用到它们1. 手电筒虽然大多数手机自带手电筒功能,但是不带脉冲模式的手电筒不是好的手电筒。在野外迷路、遇到危险无法动弹时,脉冲模式可以打出摩斯密码进行求救。下载一个带脉冲模式的手电筒非常必要。
如果你是 iPhone 用户,我推荐你下载「手电筒。」。它允许手动调整脉冲频率,控制手电筒闪光快慢,提供应急模式设置——用手电筒打出摩斯密码。
手电筒。适用于 iOS 4.3+ 的 iPhone 和 iPad, 大小 7.5 MB , 免费有内购。
Android 用户则可以考虑下载「手电筒」。它界面好看,屏幕光源有 3 种闪烁模式和 SOS 模式选择,还可以作为桌面小插件快速启动。
除了后置闪光灯外,「手电筒」同样允许用户使屏幕发光。模式同之前相同,且能选择使屏幕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中间的亮圈在实时模拟闪光的模式,且周围一圈可调节屏幕的亮度,功能非常强大。
「手电筒」适用于 Android 4.2+ 设备, 大小 5.31 MB , 完全免费。
2. 指南针指南针同样是野外迷路必备的 app。iOS 用户有自带的指南针,我就不再赘述了。我推荐用 Android 手机的朋友使用 Fulmine Software 出的指南针(没错,app 的名字就叫指南针,叫指南针的 app 有很多,请认准开发商),它提供详细的磁场信息,帮你走出未知的地方。
指南针适用于 Android 2.3+ 的设备,大小 3.8 MB,免费有去广告内购。
3. 警报器
遇上色狼,或被捂住嘴巴无法大声呼救,能发出警报的 app 绝对能帮上忙。iOS 用户千万别错过「警报器」这个 app。它的功能简单粗暴,打开 app 就会拉响警报,默认把音量调至最大,并显示当前的海拔、经纬度以及地点。
值得一提的是,警报器还支持 Apple Watch。通过 Apple Watch,即使 iPhone 锁屏,它也能发出警报。
警报器适用于 iOS 8.0+ 的 iPhone 和 iPad, 大小 10.5 MB , 免费有内购。
Android 用户可以用防狼器警钟替代。按哨子启动警钟,再按解除。启动摇动模式后,遇到强烈摇动就会自动触发警钟。
防狼器警钟适用于 Android 1.6+ 的设备,大小 3 MB,完全免费。
四、必须要知道的事情报警可不止是打 110,AppSo 顺便在这里科普一下报警常识。
119 是火警电话,120 是医疗急救电话,122 是交通事故报警电话。在报警时不要慌张,要说清三个内容:即案(事)件发生地点,报警事由和报警人的姓名和联系电话。
A 君的好朋友玩物志早前也写了一篇文章推荐实体警报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这里查看。
当然,我希望你永远用不上这些。
你都是从哪些途径了解地震信息和相关知识的?
谢谢邀请
首先地震信息了解途径大致有三个:
1.中央新闻,或各地方新闻,一般在发生地震后的最新一期的新闻报道中都会出现
2.社交平台或热点平台,如微信QQ或今日头条这类,这类平台传播速度极快,可能新闻联播还没播报,就已经成为旧闻了
3.真实触感,玩着手机刷着头条呢,突然一阵上下左右BABA,一般3到4.5级左右的震级,才会真实让人感受到,超过5级就有破坏性了
相关知识:
1.9年义务教育加7年付费教育,可以了解很多地震知识
2.道听途说,现在社交平台或相关知识型电视节目或者问答平台上很多这种东西,看着看着也就一知半解了。
专家说还可能发生8级强震?
美国今年发生了好几次5级以上的大地震,都发生在美国地震频发的西部,人员伤亡情况未知。人类目前还无法准确预测地震,所以谁说哪里会发生地震直接无视就行了。
美国西部濒临太平洋,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西部地震频繁,小震居多,大震很少。2020年3月18日(当地时间3月18日6时9分),犹他州发生5.7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2020年4月1日(当地时间3月31日16时52分),爱达荷州发生6.6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2020年5月15日,内华达州15日凌晨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并伴随数次余震,有的余震达到5级以上。
2020年5月20日,内华达州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8.5公里。
2020年5月22日,内华达州托诺帕市以西53公里处发生震5.3级地震。
2020年6月3日,加州里奇克莱斯特市发生里氏5.5级地震。震中距离洛杉矶241公里。这一地区在过去10天里发生了5次3.0级以上的地震。目前没有人员伤亡报告。
以上就是美国今年发生的部分5级以上地震。美国及北美历史上被记录下来的最大地震发生在1964年3月27日阿拉斯加,里氏震级约8.5,而矩震级为9.2,导致139人的死亡,经济损失5亿美元。
所以美国有发生8级地震的可能,但是没人能够预测它会在哪里发生,很多专家做出的预测只能起到警示作用。根据2020年1月地震局发布的《2019年地震年报》显示:2019年全球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119次,其中7级以上地震为9次,级别最大的地震为5月26日秘鲁北部7.8级地震,打破了2004-2018年全球每年都有8级以上地震发生的状态。
2019年全球地震共造成244人死亡,6000余人受伤。6级以上地震造成200人死亡,我国15人,国外其他地区185人。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是9月26日发生在印度尼西亚的6.4级地震,造成41人死亡。上图是2011-2019年国外6级以上地震人员伤亡情况。
可见2019年地震的影响相比2015-2018年小了很多(不清楚2014年是什么情况),人类防震救震的意识和方法都有所进步。
几乎每年都有人说:“今年的地震比往年多”,但事实数据却无法支撑这一说法,因为主观感受无法决定客观事实。全球平均每年发生7级以上地震18次,5级以上地震几百次,每年发生大大小小的地震数百万次。每年的地震次数都会围绕平均值上下波动,但是波动幅度不大。
怎么感觉沙发晃了好几下?
我没在张家口,官网上没有地震的信息
震感强烈五楼明显很晃?
我一点都没有感觉到,看了新闻才知道说有两点多级,基本上是没有震感的。江浙不像四川处于地震带,所以地震的可能性很小。或许台湾或者日本地震的时候会有一点点感觉吧!
因为我是亲身经历了汶川地震,虽然没有在震中心,但是有强烈的震感,对于那种震感深有体会,那时我们在学校午休,整个桌子都在晃动。跑下楼梯的时候,头很晕,走路都走不稳。晚上大家也不敢在房子里睡觉,全校的人都在操场上打地铺睡的,对于这些场景,还是记忆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