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b带宽是什么意思,ota暗室是什么?
OTA暗室是一种用于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领域的科学仪器,于2015年11月19日启用。
主要功能
有源测试:支持测试GSM850、EGSM900、DCS1800、PCS1900、CDMA、WCDMA、EVDO、CDMA2000、TD-SCDMA、LTE-FDD、LTE-TDD、IEEE802.11a/b/g/n、bluetooth的TRP、EIRP、TIS、EIS 无源测试:增益、效率、方向图、接口阻抗、回波损耗、天线驻波比、工作带宽、隔离度、前后比、3dB波束带宽。
系统带宽的物理含义?
带宽的简介
1. 在模拟信号系统又叫频宽,是指在固定的时间可传输的资料数量,亦即在传输管道中可以传递数据的能力。通常以每秒传送周期或赫兹(Hz)来表示。
2. 在数字设备中,带宽指单位时间能通过链路的数据量。通常以bps来表示,即每秒可传输之位数。
带宽的应用
一、表示频带宽度
信号的带宽是指该信号所包含的各种不同频率成分所占据的频率范围。频宽对基本输出入系统 (BIOS ) 设备尤其重要,如快速磁盘驱动器会受低频宽的总线所阻碍。
二、表示通信线路所能传送数据的能力
在单位时间内从网络中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对于带宽的概念,比较形象的一个比喻是高速公路。单位时间内能够在线路上传送的数据量,常用的单位是bps(bit per second)。计算机网络的带宽是指网络可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即每秒多少比特。
有源滤波看哪几个参数?
有源滤波器是一种电路,在信号处理和电路设计中被广泛应用。该滤波器可以通过一些参数,来实现对信号的滤波和处理。以下是有源滤波器中最重要的几个参数:
1. 中心频率:有源滤波器的中心频率是该滤波器的工作频率,决定了滤波器对信号的响应和幅度特性。中心频率的选择需根据滤波器的具体应用来确定。
2. 增益:有源滤波器的增益表示滤波器在工作频率处的信号衰减程度。增益可以对滤波器的信号处理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需要根据应用的要求进行设置。
3. 带宽:带宽表示有源滤波器的频率响应宽度,是指从一个幅度下降3dB的频率点到另一个幅度下降3dB的频率点之间的范围。
4. 通带和阻带的特性:有源滤波器的通带和阻带特性是决定电路是否对信号起到有效的滤波和隔离作用的重要因素,包括带通、带阻、高通、低通等几种特性模式。
5. 噪声:有源滤波器的噪声是指电路自身产生的杂音。高品质的有源滤波器需要尽可能地降低电路噪声,以确保其在信号处理中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有源滤波器的参数选择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和信号处理要求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获得满足要求的最佳信号处理效果。
为什么增益下降3dB的频率点就是功率下降的一半?
3dB带宽指幅值等于最大值的二分之根号二倍时对应的频带宽度幅值的平方即为功率,平方后变为1/2倍,在对数坐标中就是-3dB的位置了,也就是半功率点了,对应的带宽就是功率在减少至其一半以前的频带宽度,表示在该带宽内集中了一半的功率。
一般来说,频谱密度是一个类似“拱形”的形状。
在某个频点频谱密度最大(即拱形顶端)。
两侧则逐渐减小。
设频谱密度最大处的值为A,则3dB带宽就是频谱密度大于A/2的频带。
其实与其说叫“3dB带宽”不如叫“-3dB带宽”更容易理解,因为是以最大值的一半为衡量标准嘛。
电视中经常提到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和无源相控阵雷达有什么区别?
相控阵雷达全称相位控制扫描阵列雷达,其主要特征是利用成百上千甚至过万的小型天线单元组成一个完整的天线阵列,每个天线单元都由独立的移相开关控制,通过控制各天线单元发射的相位幅度,就能合成不同相位波束,进而来改变波束的指向。
(相控阵雷达的基本原理示意图)
相比传统的机械扫描雷达,相控阵雷达因为其波束指向的改变是通过相位的变化来完成的,它不需要像传统机械扫描雷达一样通过转动天线的方式进行扫描。因此,相控阵的反应速度、波束灵活性、多目标跟踪能力、分辨率、多功能性、电子对抗能力等都远优于传统雷达 。不过也具有着重量体积更大、功率需求与技术门槛以及造价成本更高这些缺点。
(F-35所装备的APG-81相控阵火控雷达的扫描能力展示,可见其恐怖的效率。)
而相控阵这个概念又被分为“被动/无源相控阵”(PESA)与“主动/有源相控阵”(AESA)两大类,其中,无源相控阵雷达因为其技术门槛较低的原因,早在上个世纪70、80年代就已经开始发展成熟并投入广泛的运用,其中代表型号为“宙斯盾”系统的核心传感器——SPY-1系列相控阵雷达。
而随着集成电路与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突破了收发(T/R)单元的小型化与封装工艺等关键技术后,有源相控阵雷达在本世纪末期迎来了大发展。并借着其相比于无源相控阵在体积重量、可靠性等各项性能上的优势,迅速替代了无源相控阵成为了雷达领域的热门应用,当今世界上各类新锐武器所使用的雷达,基本上都能看见有源相控阵的身影,比如F-22与F-35隐身战斗机所使用的APG-77/81,以及我国052D型导弹驱逐舰上所使用的346A型相控阵雷达,都属于先进的有源相控阵体制。
(我国海军052D型驱逐舰所装备的346A型即为先进的有源相控阵体制)
那么,为什么无源相控阵与有源相控阵会在性能上有着如此巨大的差距呢?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又是什么?
其实从下面这张图中就能很明显看出,无源相控阵与有源相控阵直接最大的差异还是表现在整体结构上。
(有源相控阵(左)与无源相控阵(右)的结构对比)
如果所示,虽然两者的雷达天线都是由多个小天线单元组成。但是最大的不同在于收发单元也就是俗称的T/R单元的数量上有着很明显的区别。有源相控阵是由多个收发单元组成,每个收发单元连接一个天线单元,每个收发单元都能独立的发射与接收雷达信号,通俗的来讲,有源相控阵更像是若干个可以独立工作的小雷达所组成的一个雷达阵列。
而无源相控阵大多数情况下则只有一个的收发单元或者说一个集中式发射机(有些无源相控阵虽然只有一部发射机,但是在接收支路却使用了多个接收机来增强性能,如苏-35上所使用的雪豹-E型无源相控阵雷达。),集中式发射机所产生的射频能量经由功率放大电路放大以后,通过波导管或馈线分配给天线单元,最后辐射到空间中。
从以上的所分析的区别我们很容易的就能看出,有源相控阵因为其多路收发单元这个优势,在可靠性上,相比单一发射机的无源相控阵来说是优势是非常巨大的,毕竟这么多个“小雷达”,即使有些出现了故障,对其整体性能的影响还是比较小的。而无源相控阵因为只有一部集中式发射机,如果发射机出了问题,就意味着整部雷达将无法有效的工作。
另外,由于无源相控阵的射频能量传导主要是依靠导波管或者馈线完成,而这些结构复杂且冗长的导波管的存在,无疑会使其整体体积和重量难以控制,同时射频能量从发射机到天线的传递过程过长,所要经过的各类馈电装置过多,在这种情况下射频能量的损耗和器件噪声水平的上升(如下图所示)也将影响无源相控阵的整体性能。
(典型的无源相控阵(左)与有源相控阵(右)的系统内信号路径示意图对比)
如此种种差距可以看出,这样就是为什么虽然无源相控阵在技术门槛相比有源相控阵低很多的情况下,依旧迅速被有源相控阵所取代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