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网主机,电脑为什么不设计一个小型空调?
题主的想法不具有可行性,如果用一句话盖括就是得不偿失。
现在的电脑散热方式以风扇为主,这确实带来了很多问题。由于空气流动量很大,进尘量大于出尘量,导致电脑内积累大量灰尘、毛絮。如改用密封的制冷系统来散热,确实可以解决灰尘问题,但带来的新问题更多。
首先密封的机箱阻断了空气对流,机内的热量只能依靠热传导的方式向外传输,相比开放式的巨量空气对流,机内空气中的热量如何快速被冷媒吸收,这对机箱内的冷热交换提出了很高要求,使结构设计复杂化。而且一旦发生洩漏,就有可能对主板造成致命损害。
但更大的问题的是传导致机箱外表的的热量如何快速散发,因为此时箱体热量已远大于机内电路所产生的热量。因为空调的制冷系统并不能直接产生低温,它只是一个热量的搬运工。在搬运热量过程中受效率影响,制冷系统自身也要产生大量热能,这就使得原先靠风扇散热时的微热机箱变成了小火炉。为加快散热机箱外就要大量安装散热片并用风扇或水冷去给机箱降温,否则箱内温度就降不下来。这就使简单问题变复杂了,为了箱内整洁使整个箱体外部搞得一塌糊涂。
另外压缩机制冷系统会增加机器的振动和噪音,也使得电脑的维修变得更为复杂。不过也使电脑维修人员具备了修空调的能力,这对于就业可能倒是一件好事。
当然现在也有无噪音无振动的半导体制冷,但效率奇低,还不到压缩机的一半,用它给电脑散热,会给箱体散热带来更大麻烦,电耗也將大幅增加。以前也曾有人试过用半导体制冷芯片为LED灯进行散热,其结果是越散越热。
所以就目前的技术水平,采用制冷方式来为那些不断产生新热量的设备或元件进行散热是行不通的。因为它产生的新热量有可能比散发掉的还要多。以上是我的回答。
欢迎评论,转发、点赞!
当年熊猫烧香电脑病毒到底有多可怕?
2007年1月,湖北省仙桃市“江汉热线”网遭受一种神秘病毒攻,局域网中的电脑被一只只憨态可掬的熊猫霸屏,它们双手合十,颔首敬香。但无论技术人员如何查杀,重装系统,都无济于事,整个局域网完全瘫痪。谁也无法想到,这个可怕的病毒竟然出自一个学历不高,不谙世事的25岁男孩之手。
感染病毒后的电脑桌面就在同一时间,北京《京华时报》局域网也遭受此病毒攻击。一时间,全国的数百万台电脑中毒,网吧关门,企业瘫痪,这其中还包括关系国计民生的金融、电力等企业。我们印象中国宝大熊猫的可爱形象此刻摇身一变,成了让人“谈熊色变”的可怕病毒,并且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肆无忌惮的疯狂传播。随后,瑞星、金山、江民等公司发布病毒预警。这就是被《2006年度中国大陆地区电脑病毒疫情和互联网安全报告》评为“毒王”的“熊猫烧香”病毒。
熊猫烧香病毒威力无穷“熊猫烧香”病毒是由时年25岁的武汉男生李俊制作并传播的。该病毒主要通过用户下载的文件传播,具有自动传播、自动感染系统硬盘和强大破坏力等特点。
1、自动感染
“熊猫烧香”不但可以感染系统中的exe,com,pif,src,html,asp等文件,还可以自动关闭杀毒软件进程。“熊猫烧香”会把自动把自己添加在受到感染文件中,并且会在扩展名为htm,html,asp,php,jsp,aspx的文件中添加病毒网址。一旦用户打开网页,IE浏览器就会在后台自动链接到指定的病毒网站并下载病毒。
2、自动运行
“熊猫烧香”可以通过Windows系统的自动播放功能来自动运行,搜索硬盘中的可执行文件(exe),将其全部会被替换为熊猫烧香的图案。
受到感染的exe文件3、自动传播
“熊猫烧香”会在被感染电脑中所有的网页文件尾部添加病毒代码。一旦网站编辑人员的电脑如被病毒感染,他们将带有病毒代码的网页上传到网站后,就会导致浏览这些网站的用户也被病毒感染。通过这种方式,“熊猫烧香”迅速蔓延,导致多家著名网站遭到攻击并被植入病毒,其中包括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企业。
除了网页传染之外,该病毒还会在局域网中传播,短时间内可以感染数千台电脑,严重者可导致网络瘫痪。感染用户典型的表现就是:系统运行缓慢,蓝屏,系统频繁重启,硬盘文件被破坏,“熊猫”霸屏等。
电脑天才李俊的拐点人生出生于湖北武汉李俊只有中专学历,专业是机电一体化。中专入学后他开始接触及并学习计算机操作系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凭着聪明的头脑和勤奋好学的冲劲,到毕业时,李俊已经掌握了很高的编程技能。他想凭着自己编程方面的技能寻求一份与电脑有关的工作,于是他放弃了原本水泥厂的工作,到武汉发展。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由于学历太低,他只能在网吧当网管或者给别人装机。怀才不遇的李俊心里很是失落,但是迫于生活的压力他只能委曲求全,甚至做过短期司机,微薄的收入难以维持生计,生活拮据不堪。但他心中的黑客梦依旧未灭,一直在刻苦钻研编程技术,水平突飞猛进。
编程上的小有成就弥补了现实生活中的不快,李俊开始通过自己的技术赚取外快,并且开始尝试写病毒。但是成绩平平,2005年,他制作的whboy病毒被江民软件列为2005年上半年十大病毒中的第9位。李俊对这个排名很不满意,他的目标是第一。
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2006年,10月16日,有着三年写病毒经历的李俊制作了“熊猫烧香”病毒,。起初,他只是带着好玩恶搞的心态传播,当病毒开始扩散时,他兴奋不已,到处炫耀,这与一般黑客的做法背道而驰。
随着病毒进一步的扩散,李俊的初衷变了,他开始以1000元每份的价格将病毒出售给他人,非法获利10多万元。而购买病毒的人将源病毒进行变种,一时间“熊猫病毒”衍生出100多种变种病毒,情况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熊猫病毒”病毒给企业和个人造成了巨大损失,持续恶化的情况引起了网监和公安部门的关注。李俊也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他开始慌了,连忙与好友躲进宾馆写了专杀程序及致歉信,准备2006年除夕夜对外发布。可惜一切都已经晚了,2007年2月3日。李俊与好友被仙桃警方抓获,在看守所内,在民警的监视下,他写出了“熊猫烧香”专杀程序和致歉信。至此,曾经神气一时的“毒王”就此终结。
李俊在看守所写专杀程序 结语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李俊身怀绝技却无处施展,少不经事,争强好胜的他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出于恶搞才制作传播了这款病毒,谁知场面一发不可收拾。他非但没有收敛,反而从中看到了“商机”,受到利益的诱惑,他开始出售病毒非法获利。直到引起警方注意后才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慌乱之中他开始写出杀毒程序,可惜没能等到发布之日就落入法网。
若能凭着自己在编程方面的技能,安心找一份正规工作,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好学,李俊的人生或许是另一番风景。
“熊猫烧香”给国家、企业和个人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也让我们见识到了互联网的力量和计算机病毒的可怕。同时让那些杀毒软件看到了自己的短板,如何提升自己抵御风险的能力是他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熊猫”走了,但是网络永远没有安全的时候,可能还有千万个比“熊猫”更厉害的病毒在虎视眈眈。关注网络安全是每一个用户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后续2007年9月,李俊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服刑期间的他依旧没有放弃学习,凭着家人和网友送给他的书,李俊继续研究计算机编程,他勤奋好学的精神是值得我们肯定和学习的。鉴于在狱中的良好表现,李俊获得减刑,于2009年12月24日提前出狱。重获自由的李俊成熟沉稳了,他找到了正规的工作,过着安稳的生活。
然而,不甘平淡的他又伙同他人在2011年开设网络赌场,非法敛财,最终被检察机关“二进宫”,2014年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从此李俊淡出了公众的视线。
当年玩盗版单机游戏最悲催的是什么?
最早玩的是那种后面插卡带的游戏机,一般卡带都是找朋友借来的,或者自己花几块钱去音像店购买。那个时候也不知道什么是正版盗版,直到后来才知道,当年自己玩的《魂斗罗》竟然都是盗版卡带。
再后来,大概是初一时,家里买了第一台电脑。玩的第一款游戏自然就是名震江湖的《植物大战僵尸》,当然啦!这款游戏是在网上下载的,那时候年纪还不大,还没有形成真正的正版意识。要说当年玩盗版游戏最悲催的事情,还是要说一下《植物大战僵尸》。因为之前说过游戏是在网上下载的,而且还是不太正规的网站,导致游戏刚一安装就直接中毒。
而这还不是最悲催的,因为这只是中毒,还没有影响到一个玩家的核心地带:游戏体验。记得有一次我在网上下了一款《剑侠情缘》单机游戏,本来玩的好好的,也快全关了,但就在紧要关头游戏各种闪退。作为一个玩家,这是我最难以忍受的事情,就好像熬了几周终于能杀的boss,却一不小心被别人截胡了。后来我看别人玩就没有发生闪退的情况,所以笔者也就把它归咎到盗版游戏身上了。
笔者最近一次玩盗版游戏是《巫师3狂猎》,当时只是觉得这游戏海报上的杰洛特挺帅的,然后就玩了盗版。但机缘巧合之下,知道了这家游戏公司的所作所为,瞬间觉得应该支持一下正版。而这也算是开启了我的正版游戏之旅。
最后笔者想说的是,以前玩盗版,是因为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比如没有钱,没有购买渠道。但现在不同了,有了经济实力,也有了购买渠道,同时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自己喜欢的正版游戏。玩正版是对游戏公司的尊重,更是对自己游戏体验的尊重。
好啦,这就是我的回答了,大家对此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哦!台式机使用Linux系统?
从事嵌入式软件开发多年,主要开发环境用的就是linux,最疯狂的一段时间直接把系统装成linux系统,然后在linux下面虚拟一个windows操作系统,主要有些事情必须在windows才能完成,特别是一些软件的兼容性也不强,还是在windows使用起来更加顺手。在linux上面开发软件最大的好处是环境比较纯洁更加适合代码开发,linux和苹果系统本质上有相近之处,都不需要windows需要安装很多软件,而且在国内环境下安装软件经常容易被捆绑,安装一个软件会给你推荐一堆,国内的软件环境说起来都让人心烦,反观linux系统就会显得纯净许多,起码没有乱七八糟的全家桶安装。
最初学习C语言开发的时候,直接安装了linux系统结果不小心把windows上的盘数据给干掉了,当时对于linux恨的牙根痒痒,但为了学习还得继续,最初觉得linux黑黑的终端让人觉得无语,特别是vi或者vim的使用觉得很麻烦,也是适应了一段时间才慢慢找到感觉,这种状态持续了大约半年慢慢就觉得linux特别适合做开发,纯净的代码编写环境,一旦使用顺手了很难舍掉。
后来在工作过程中开始也会先安装linux操作系统,但有些工作的确linux不方便去做,只能在windows下边才能玩得转,于是就在linux下面虚拟一个windows系统,但随着工作的推进有些工作之外的事情也是越来越多,加上硬件环境配置的提升,开始还是先安装windows系统在里面弄个虚拟机工作,执行效率也是非常高。一直到现在还是这种模式,安装个虚拟机方式工作。
从个人的感觉出发linux除了比较适合开发环境之外,别的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反过来讲无论采用什么样子的操作系统本质上讲就是工具的使用,适合自己的工具就是最合适的,如同有个同事就是喜欢在eclipse下面写C语言的代码,而且已经用的非常熟练了,大部分编写C语言或者C++代码工具主要是sourceInsight,很少直接用eclipse写的,重要的是个人已经习惯了,还是一样能够按时做出自己的任务代码,有些程序员可能一辈子就没玩过linux,你能讲他们的水平就不够不能只是看到表面的现象,程序员的直接水平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实际项目中的为问题,解决客户提出的棘手问题设计出适合当前发展需要的框架,很多人程序员都有一个通病。觉得做技术就是全力搞好技术就可以了,没必要考虑太多的事情,就是传说中的技术清高论,再高的技术也要服务于产品,产品就是服务于社会一环扣一环,很多技术人员觉得客户提出的需求都是变态,如果真的站在用户的角度考虑能够做出一款解决精准的一部分人痛点一定能够一炮走红,所谓的精英创业就是这种理念,不在于人数多少关键在于能产生多少有用的价值。
对于这个问题主要站在程序员角度来论述了,中间可能有即兴发挥的地方,对于工具的使用的感觉完全看个人的感觉了。
希望能帮到你。
物理磁盘是指什么呢?
物理硬盘是硬件实体,即安装在电脑机箱内的硬盘;
逻辑硬盘是指人为在物理上划出分区以方便存取,管理里面的文件。在同一个分区内从某个文件夹移动到另一个文件夹很快完成,是改动了一下本分区的文件分配表个别数据,而移动到另一个分区的文件夹时就要费较长时间,这是实际移动数据造成的。所以从现象上看逻辑硬盘就象完成独立的几个硬盘一样;
虚拟硬盘是用于大内存用户的功能,从内存中划出一块区域,作成硬盘存贮数据的格式,可以象硬盘一样存贮数据,速度奇快,在某些场合用这种技术可以减少硬盘的读写次数,有效地延长硬盘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