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新型冠状病病种,为什么各省对冠状病毒的治愈率不一样?
各省出院标准尚不统一。但疫情仍未到拐点,防范需坚持
.
2月14日,针对疫情发展现状,钟南山院士明确的表示现在的拐点还没有到来,因此大家不能够放下戒备,依然要保护好自己,同时也要早发现早隔离,这样才有利于边惩的防控,而在药物的研发方面,则表示现在对药物的研究,只是有了一些苗头,具体的效果以及其他方面的影响是怎么样的,还需要进行观察。而对于目前已经患有此种病症的重症患者来说,现在最主要的治疗方式还是采用生命支持的保守措施。
根据数据统计来看,现在全国确诊的病例人数依然是上升的,但是新增的确诊病例却下降,对于这种现象是否有重大意义,是否可以说明拐点到来?
钟南山给出答案,他认为这种现象并不能确定拐点已经到来,要想确定拐点还需要几天的时间,虽然新增病例的人数是研究疫情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是对于出院病例的标准是不一样的,什么样的标准可以出院?全国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就一定是感染了新冠?
新冠变异了,
重庆的病毒是怎么来的?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时时牵动着公众的心。病毒是怎么检测出来的?需要经历哪些步骤?从拿到样本到确定检测结果需要多长时间?除了核酸检测,CT影像结果现在也作为诊断标准(只限于湖北省),后者能取代前者吗?
2月5日,作为重庆四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集中救治医院之一,黔江中心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集中救治病区的核酸检测实验室正式投用。带着这些疑问,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走进了这家医院的核酸检测实验室和CT检查室,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的确诊过程。
三级防护制备标本 两个试剂同时检测
病毒核酸检测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治的关键一步。这一步是如何进行的?2月5日,黔江中心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集中救治病区的核酸检测实验室正式投用,实验室核酸检测时间缩短至3小时左右。
作为离病毒最近、最危险也是最具神秘感的地方,它到底长什么样?病毒怎么送进去?又是如何检测得出结论的?别着急,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独家进入核酸检测实验室,详细了解核酸检测的全过程。
新建核酸检测实验室
与病毒抢时间
为什么要新建核酸检测实验室?
市级专家组成员、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检验专业主任技师杨晏介绍,由于集中救治病区是在儿童医院基础上改建的,原本没有核酸检测实验室,患者标本只有送到院外检测,确诊结果需较长的时间周期。
“没有,我们就建,建一个能准确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的实验室!”
杨晏说,为了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防控措施,新建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势在必行。
1月26日,专家组刚到黔江中心医院,就对集中救治病区现有实验室进行了现场勘查,次日正式启动核酸检测实验室的筹建工作。
为了加快实验室建成,黔江中心医院一方面紧急采购必须设备,另外就地取材改造,包括防护用品专用箱、实验区大门等都是重新改造完成的。
保证实验室空气不直接流通
两个房间之间设传递窗
经专家组同意,在核酸检测实验室调试阶段,记者跟随专家进入实验室进行探访。
整个实验室分为试剂准备室、标本制备区、产物扩增区以及产物分析区。这些区域在物理空间上完全相互独立,防止产物扩增时形成的气溶胶造成交叉污染。
杨晏介绍,核酸检测实验室的空气流为单向,其中产物扩增区和产物分析区为负压区域,保证试剂准备室、标本制备区、产物增扩区、产物分析区的空气压力以递减方式进行,防止扩增产物顺空气气流进入扩增前的区域,即下游污染上游。
“所谓的负压实验室,就是通过特殊通风装置,使实验室内空气由清洁区向污染区流动,使实验室内的压力低于室外压力。”杨晏介绍,由于负压实验室里面比较闷,噪声较大,实验时需要精力高度集中,对实验人员的体力要求较高。
记者注意到,为了防止污染,每两个区域之间还设置了传递窗,用于传递试剂和样品。
杨晏介绍,传递窗两侧各有一个门,只有当两个门同时关闭时,才能打开其中一个门。传递窗内设置有紫外线消毒装置,试剂或标本放入传递窗前后需要进行紫外线消毒才可开门继续操作。
检测步骤小心翼翼
三级防护进行标本制备
在核酸检测实验室里工作,检验人员也需要“全副武装”。
杨晏介绍,所有检验人员进入实验室前,都要做好三级防护。“必须按照生物安全三级防护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首先是进行消毒,戴上双层手套,穿上一次性连体防护服,佩戴好N95医用口罩、护目镜、帽子、鞋套,然后拉上防护服的拉链,检查防护服是否穿好。”杨晏说,在所有准备完成后,检验人员才可以进入实验室。
“与可能含有新型冠状病毒的标本‘亲密接触’,每个步骤都必须小心翼翼。”杨晏说,检验人员进入标本制备区,要在特定的安全柜里制备标本。
因为制备标本时,有可能产生气溶胶,存在被污染的风险。而安全柜内有特定的空气流向,让制备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空气迅速进入安全柜气流通道特殊处理后从专用管道排出。
两个试剂同时检测
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无误
目前,这个实验室完成一次标本核酸检测大概在3小时左右。
为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当出现阳性及可疑结果时,检测人员会使用两款经囯家注册许可企业生产的试剂进行复核。
杨晏介绍,除采取不同试剂复核检测外,在制备标本时,检测人员还会用试剂盒中提供的阴性、阳性参考品或内质控品制作参考样本,同时放入检测仪器中,与实验样本一起同步进行RT-PCR检测。
“参考样本是检测结果的质量保证。”杨晏说,如果两个试剂检测出的结果相同,参考样本检测结果也没有问题,那么实验室可以报告检测结果;如果两个试剂检测结果不同,或者参考样本检测结果有问题,则需要重新更换新的试剂进行检测或送基因测序予以确诊。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刘波 黎静 王淳
重庆晨报记者探访集中救治医院CT室
CT影像 是诊断病例的“侦察兵”
2月5日下午,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最新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中,正式将CT影像结果作为诊断标准(只限于湖北省)。也就是说,只要“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者”,即为临床诊断病例。
CT影像对于病例确诊究竟起着什么样的作用?记者走进重庆四个集中救治医院之一的黔江中心医院,深度解密CT检查室内的故事。
黔江两例确诊病例
都是先在CT检查中发现
“这次的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肺上的病灶比上一次要多一些,我认为这是新冠肺炎比较典型的发展趋势,下次的影像结果再来做个对比。”在黔江中心医院放射科的CT检查室内,科室主任高万春正在和同事研讨患者杨某平的胸部CT结果。
高万春是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庆市级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
“网上有很多CT代替核酸检测的建议,但我认为CT是一种肺炎疾病诊断的影像学方法,而核酸检测是新型冠状病毒的病源学诊断方法,二者绝对不能互相取代,但从目前全国以及黔江本地病例的确诊经验来看,CT的确起到了诊断的作用。”
高万春说,有的患者在早期可能没有咳嗽,上呼吸道、包括鼻咽部的病毒量很少,核酸检测诊断可能存在假阴性,有时候容易漏掉。而且核酸检测需要的时间较长,CT检测只需要几分钟,对于初期症状不明显的患病敏感性也很高,能够做到早诊断早确诊早治疗,对于出现了肺炎影像学特征的疑似患者可以提早控制传染源,这也使得疫情可以得到及时控制。
“黔江的两例确诊病例都是先在CT中发现了肺炎迹象,提早进行了隔离处理,通俗来讲,疾病诊断过程中CT就是‘侦察兵’。”高万春说,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CT又是“参谋长”,在疾病的转归过程中CT又是“裁判员”。
CT检查激增
除夕晚上9点过才下班
黔江两例确诊病例都是先在CT中发现,其背后是CT检查室进行了近千例的CT筛查。
向世兰是放射科护士长,从节前开始上班,已经近20天没有休息了。她告诉记者,春节前夕重庆确认了首例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由于黔江和湖北比邻,不少有发热症状的市民也主动到医院来接受检查。
“最多的是除夕那天,有接近200个患者来检查胸部CT,通常5点半下班,那天拖到了晚上9点过。”向世兰说,患者有做胸部影像的需求,医生也认为这是早期效率较高的诊断方式,所以即使患者再多,也要把最后一个做完,“排除一个是一个,也让大家能安心过个年。”
为了保证CT检查室的安全,每一位发热病人在完成CT后,护士都要对检查室环境、仪器进行消毒,更换床单,每两小时还要进行一次紫外线灯的消毒。“你永远不知道哪一位病人是新冠肺炎的患者,我们能做的就是将风险降到最低。”
为节约隔离服
他们工作时间尽量不喝水
“来,放轻松。”下午4点过,一位发热患者来到CT检查室进行胸部CT检查。丁俊勇熟练地操作着仪器,一分钟的时间就完成了影像工作。
丁俊勇是放射科的技师,31岁的他已经工作八年了。虽然看不见他的脸,但透过防护眼镜,记者看到了一双布满血丝的眼。
“这里是作为集中收治医院新筹备的一个CT检查室,只检查发热门诊的病人和确诊患者,相对前段时间忙碌的老检查室,这里来的人就少得多了,只是得24小时值班。”丁俊勇说。
“人少得多了。”丁俊勇说得很轻松,但实际上,他要背负的压力和重担更大了。
“你会害怕吗?”
“我不怕,无论是普通患者还是确诊患者,他们对于我来说都是我的病人,没什么好怕的。”丁俊勇说。
因为隔离服十分紧缺,脱下来就必须换新的,为了不浪费防护服,丁俊勇和同事们做了一件事,就是穿上纸尿裤。“现在工作时间都尽量不喝水,也习惯了五六个小时不上厕所了。”丁俊勇说。
每天看着病人来来去去,丁俊勇也发现了他们眼中的着急、失落。“每一位病人我都要给他们说一声‘加油’‘别担心’,有时鼓励也是一剂良药吧。”丁俊勇说。
心血管疾病的人是不是更容易被新冠病毒感染?
最早我们得到的信息就是,新冠肺炎患者,尤其危重患者中多是合并慢性疾病的占多数,但并没有具体的统计结果。
一周前,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教授,多次请战要前往武汉,支援一线,他在给学生们的一封信中就,表达了这样的观点:新冠病毒对于心脏损伤也很大。
葛均院士说病毒侵害肺脏,也可能侵害心脏,“炎症瀑布”在暴发性心肌炎发病中也是如此,暴发性心肌炎并非病毒侵犯心肌,而是炎症导致心肌功能突然暂停,多器官衰竭而致命,“针对新冠肺炎患者,我看许多临床治愈的患者,其中有利用ECMO让患者得到治疗,恢复几天,过了'炎症瀑布'期,情况就明显好转。”
2 月 13 日晚,湖北省召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最新疫情防控有关情况。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新冠肺炎的病情比非典进展更快,对于心脏的攻击也要超过非典。
既然新冠病毒对心脏损伤这么大,那是不是心脏病患者更容易被感染呢?
我们看看《中国循环杂志》最新的一篇文章:
2月13日,美国心脏病学院(ACC)就新冠病毒对心脏的影响发布公告,指出心血管病患者为感染新冠病毒的高风险人群,并建议继续服用他汀、β受体阻滞剂、ACEI、阿司匹林等稳定斑块,提供心脏保护。
也就是提示,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是新冠病毒的高风险人群,也就是心血管病人更容易被感染,且可能感染后病情更重。
因为本次新冠肺炎的相关数据还没有出来,文章给出了既往SARS和中东肺炎的一些数据,这也算是新冠肺炎的兄弟姐妹吧,可以参考:
60%的中东呼吸综合征患者患有一种或多种合并症,预后较差;专家建议糖尿病、心血管病或肾病患者应优先治疗。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均与急性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心力衰竭有关。在一份早期发表的报告中,5例死亡中有2例归因于心梗。SARS患者发生可逆性亚临床舒张性左心室损伤也很常见,这很可能是全身炎症性免疫反应的结果,并非SARS独有。入院时射血分数较低预示以后会需要机械通气。71.9%患者发生持续性心动过速,其中40%随访期间持续心动过速;50.4%患者住院期间出现持续无症状性低血压;14.9%出现短暂性心动过缓;10.7%发生了短暂性心脏扩大,但没有心力衰竭迹象或体征。
这些数据提醒我们心血管病患者更容易被感染,且新冠病毒肺炎不但损害肺脏,而且损害心脏。
因为我们是心血管疾病的大国,目前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数已经超过3亿,那么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我们应该如果更好的预防新冠肺炎呢?
一、预防肺炎的大原则是一样,全国人民都应该:少出门、不聚会、戴口罩、勤洗手、常1通风、正规消毒等等。
二、但对于有明确性心血管疾病的朋友,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心衰、脑血管疾病的人,还需做些什么:
1、按照医生的医嘱,按时吃药,千万不要找任何借口减药或停药;有人说最近买药不方便,也没啥不舒服,就先不吃药了。可是几乎所有的心血管疾病,都是慢性疾病,都需要长期吃药控制。不吃药病情就会加重。比如说高血压不吃药,血压就会升高,到时候脑梗了,不但必须去医院,有交叉感染风险,同时脑梗死本身就会致命,导致半身不遂等等问题。所以一不能找任何理由,减药,停药。
2、监测血压和血糖以及心率。对于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朋友,一定不能感觉血压高不高,而是要主动的测量,因为我们感觉不准,常常180的血压,很多人都没有不舒服,结果导致脑出血,最后后悔莫及,所有血压及血糖都不能跟着感觉走;有心脏病的人还需关注心率,理想心率休息时60-80,如果太快不好,过慢也不好。
3、生活健康需要长期,不能因为在家不出门,生活习惯大改变,长期坚持戒烟戒酒,低盐低油低糖饮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不要熬夜,好的心情,这些都是控制病情加重的办法。不但能如此,这些健康生活方式,也是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的办法。提高免疫力抵抗力,同时也利于预防新冠肺炎,一举两得!
总之,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不管什么时候,管好自己的基础病,坚持长期的健康生活方式,按时吃药吗,监测血压血糖心率,是永远不变的。
只不过当下,我们还需加一条,那就是全民预防新冠肺炎!
【心血管王医生版权】
出院身体内还有病毒存在吗?
新冠患者痊愈后,其体内还有新冠病毒吗?会传染给别人吗?
据环球网2月25日报道,在2月25日召开的广州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病中心ICU主任李粤平表示:“在对新冠肺炎康复者出院病例的随访中,发现核酸检测呈现阳性的病人有13人,而对104个密切接触者进行检测后,目前来看全是阴性。
复检核酸呈阳性,说明新冠患者即便康复了,其体内仍然存在新冠病毒,因为其体内的病毒并不会被一下子杀死干净,会出现活病毒与死病毒共存的情况,而随着患者康复免疫力的提升,理论上讲会将活病毒也全部杀死光的。
那么新冠康复者还有新冠肺炎的传染性吗?理论上讲,只要其体内有新冠病毒存在,那么他就有该病症的传染性!虽然目前仍然没有发现该病症传染给别人的事例,但是大多数治愈患者出院的时间并不长,即便传染给别人,也还处于潜伏期,还有一点是治愈后的患者体内的新冠病毒的含量都已经很少了,因此其传播力也不强,并不容易让人感染,但不容易不代表不可能,其传染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只是比较小罢了,而随着患者完全康复,这种传染性也就会最终消失。
广东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宋铁在记者采访时表示,广东14%的新冠出院患者出现“复阳”的现象,但没有发现他们继续传染给别人,目前已开始对所有出院患者进行采样监测。
宋铁还称新冠康复患者是否有传染性?目前还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医学上也一直在做监测,广东省疾控中心也加强了对出院新冠肺炎患者跟踪随访的通知,对所有出院的患者进行采样监测,了解他们的排毒情况和是否具有传染性。
新冠病毒是一种新出现的病原体,我们对它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它对患者的作用和健康影响也需要一个过程来观察了解,之后才能拿出科学的有针对性的应对方法,目前对于新冠肺炎的康复患者的健康状况和体内病毒状况,还处于一种摸索了解的阶段中,是否具有传染性还不能确定,所以目前我们只能对新冠康复患者加强隔离管控,以防其再次复发和传染的可能。
参考资料:
1,环球网2月25日文章《广州13例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后复阳,104个密切接触者检测为阴性》
2,《广州日报》2月25日文章《广东14%出院患者“复阳”,疾控中心:未出现传染第二代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