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舰高清大图,辽宁舰24小时可以提供多少架次的打击能力?
一艘航母每天可以出动多少架次的飞机,这和航母同目标之间的作战距离有很大关系,也和航母搭载多少飞机、有多少飞行员有关系。因此,辽宁舰每天的出动架次可以分为两个数据:极限数据和实际数据。极限状态下,辽宁舰每天的日出动架次为90多架次的舰载机突击架次或150次左右的总出击架次;实际情况下恐怕连这个数字的一半都很难达到。
图为歼15舰载机从辽宁舰上滑跃起飞,滑跃起飞不需要考虑弹射器的复位和补汽时间,因此可以做到密集的排队起飞,出击耗时更短。
极限数据也就是在最为理想的状态下,假设作战目标距离很近,而飞机和飞行员又都处于可出动状态;实际数据则要考虑的因素就很多了,包括目标距离、飞机状态、飞行员状态等。现在很多媒体和军迷都非常重视一艘航母的每日最大出动率是多少,这个数据确实很重要,但是这个数据在实战中的意义却并不是很大。别急,这个结论可是由航母作战经验最丰富的美国国防部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得出的,这一思想已经影响到美国下一代航母的设计和发展。
上图为美国海军尼米兹级航母,下图为美国海军福特级航母,福特级的每天最理想出动架次为220架次,尼米兹为190架次,但是他们标定的战术出击架次都是每天120架次,甚至福特级只有3个升降机,比尼米兹级少一台升降机,因此甲板调度效率还低一些。
航母的出动率和作战距离是一对矛盾。对于航母而言,他出现的最大的价值就是延伸了海军的打击范围和距离,而不是打击的火力密度,因此对于航母而言,多出动一些飞机远没有把飞机飞得更远要有价值。在二战中,航母的出现把海军的作战距离从视距内延伸到了视距外,诞生了航母机动舰队,中途岛海战美日双方在舰队都处于视距之外的状态下就结束了海战,从那个时候开始,航母的出动率要求就已经让位于作战距离的要求。
图为美国海军尼米兹级航母,他可以搭载48架F/A18E/F超级大黄蜂舰载机。
一艘航母如果要达到极限的出动率,必须要压缩舰载机的行动时间,必须要尽可能的缩短和目标的距离,最简单的道理:在不同的作战距离下,一架飞机出击时间为4个小时,与一架飞机出击时间为1个小时这是两个概念,如果一次任务时间是4小时,那么航母的出动率显然没有一次任务1小时的时候要高。举个例子,美国的尼米兹级航母在最为理想的情况下,最大每日出击架次为190架次,但是实际情况下连100架次都难以达到,于是美国给尼米兹标定的出动率为每天120架次。
航母出动率降低的关键原因根据美国的统计,在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国海军一共出动了5艘航母,这5艘航母在为期30天的空中密集打击阶段中出动了8900多架次的突击飞行,平均下来,每艘航母每天为60架次的出击,为什么实际出动率会比理想状态低这么多呢?首先,理想状态不考虑飞行员的承受能力,也就是每一架飞机都可以反复的起飞作战,但是在实际作战中,一架飞机的平均出击时间往往在3小时以上,如果是巡逻任务则是4个小时以上,一个飞行员每天平均出击1.5次就已经非常疲劳,我们普通人每天连续工作8个小时也会累,何况是生死攸关、高度紧张的空中作战了,一个飞行员一天绝对不能出击超过2次,否则自己都会虚脱掉。
图为海湾战争中的美国海军4航母编队巡航在阿拉伯海上,当时出击架次最多的竟然是最小、最老的中途岛号航母,这就是因为他距离目标更近。
其次,航母的出动率没有想象的那么高,也因为作战的目标往往很远。在理想状态下,航母总是假设目标距离很近,飞机可以连续不断的执行短促的往返进攻,但是在实际作战中,航母为了确保自身的安全,往往需要和目标保持较远的距离,比如美国航母有时候甚至在距离目标800公里左右的距离活动,距离远会让飞机出击的任务时间变长,而一个架次的任务时间变长就会降低航母总的出击架次,也会降低飞行员的出击次数,毕竟出击一次就已经很累了。
图为印度海军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他的前身是苏联海军巴库号载机巡洋舰,他在使用雅克38舰载机或者雅克141舰载机的情况下每天出击架次更高,但是为了延伸航母的打击距离,选择了改造航母,换上米格29K舰载机,这就体现了出击架次和作战距离孰轻孰重。
根据美国总统府办公室的统计,在伊拉克自由军事行动期间,美国海军老旧的CV41中途岛号航母完成了日均88.8架次的突击架次,而全新的CV67肯尼迪号航母平均每天只有83架次的突击架次。中途岛号航母肯定比肯尼迪号航母老旧的多,但是出击架次却更多,这就是因为中途岛号航母距离伊拉克更近,肯尼迪号离得远,因此距离近的中途岛号出击架次更多,发挥的作用也更大一些。
上图为美国海军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下图为较为老旧的小鹰级航母,在实际作战中,小鹰级和尼米兹级的出击效率差不多,因为他们总的舰载战斗机搭载量都是48架。
另外,一艘航母的舰载机完备率也会影响航母的出击架次,这一个典型就是俄罗斯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他在叙利亚战争期间前往地中海海域执行军事任务,空袭极端武装,但是因为飞机的完备率不高,因此13架苏33战斗机和4架米格29K舰载机一共17架飞机在航母上多天的出动总架次都不到100架次,最后俄罗斯只能把舰载机放在陆地上作战,增加飞机的出击效率。
辽宁舰出击架次的计算上面说了那么多,铺垫已经足够长,也让大家初步对航母的出动架次影响因素、导致出动率下降的主因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现在我们开始分析辽宁舰每天最大的出击架次。首先我们先计算一下辽宁舰每天可以最多出击多少架次,这是理想状态的数据。辽宁舰总载机量为54架,其中歼15飞鲨战斗机载机量为24架,在最为理想的情况下,也就是每一架飞机出击一次大约1小时任务时间情况下,辽宁舰上的每架飞机可以出击3-4次,这是飞行员和飞机承受能力的极限,也就是每天执行3-4次起降,一次执行任务1小时。
图为辽宁号航母战斗群,辽宁舰可以搭载24架歼15,他的突击架次就是以此为基础计算。
因此,在最理想的情况下,辽宁舰24架歼15每天可以进行90-100架次的最大出击,比尼米兹级的理想情况下日出动架次要低90架次左右,刚好是美国航母的一半。辽宁舰搭载24架歼15,尼米兹级搭载48架F/A18E/F战机,总载机量辽宁舰恰好也是尼米兹级的一半,这和辽宁舰每天出动率是尼米兹级的一半是吻合的。如果算上其他的直升机,那么辽宁舰54舰载机每天极限的出动架次就是150多架了。
图为歼15战斗机处于待飞位置的辽宁舰。
如果是实际情况下,歼15战斗机作为重型战斗机首先应该发挥的就是作战半径大的优势,巡逻情况下需要在距离航母400公里处巡逻超过2个小时,因此假设歼15在实战条件下,一次任务时间3-4个小时,那么一架歼15和一名飞行员每天就最多只能出击2次,总的飞行员每天平均出动次数肯定不到2次,毕竟有些飞行员经历了高烈度空战后需要进行休息恢复。
图为排队起飞中的歼15战斗机。
同样的,辽宁舰的24架歼15也不可能同时都处于完备可以使用的情况,正如美国航母也不能保证所有的48架超级大黄蜂战斗机都是随时可用,这个航母舰载机的完备率一般在80%左右,比地面战机要高的多,地面战机完备率一般只有60%。因此,辽宁舰每天可以动用的歼15舰载飞机总数应该在18-20架之间,这个数字已经算是非常不错。假设每架飞机每天出击2次,一次任务4个小时,那么辽宁舰的歼15战斗机每天总突击架次不会超过50架次,甚至不会超过40架次,从这个角度来看,辽宁舰的出动架次比美国航母在伊拉克自由军事行动期间,实战中的日平均出击架次要低一半,只有美国尼米兹级航母的50%,这个数字也和中美航母总的载机量差距吻合。
上图为停靠在辽宁舰前部甲板的歼15舰载机,下图为巡航中的辽宁号航母战斗群,歼15最大的优势就是作战半径够大。
所以说,辽宁舰的舰载机出击架次有很多的考虑因素,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计算方式,但是总归一点:歼15的作战半径比美国航母的F/A18E/F战斗机要更大,这意味着辽宁舰在攻击时能够取得一定的作战距离优势,这一点是和出动架次同样重要的,我们也不能单纯为了提高出击架次,就降低航母的作战距离和舰载机的任务时间。
我国最大补给舰901?
补给舰可是一整个舰队的“奶妈”,不靠港的情况下一支舰队能走多远就看补给舰的供应能力有多强。
驱逐舰、补给舰编队
901型补给舰真的很能装。在我国海军序列里除了山东舰、辽宁舰以外就属901型补给舰的个头最大,满载4.8万吨的排水量即使放在这两艘航母边上也不会显得小。而且这4.8万吨的排水量里面有一半以上装的都是满满的“干货”。15000吨的船用燃油、5000吨的航空煤油、1500吨的淡水还有5000吨的粮食和弹药,这些物资加起来足有2.65万吨之多,所以901级补给舰有多能装在这些数据面前就显得简单直白、不言而喻。按照辽宁舰一次最多加7500吨的燃油来算,901型补给舰所携带的量足够辽宁舰加满两回;辽宁舰自身加满一次油大约能航行1.4万公里,外加901级补给舰的2次,算下来足足能航行4.2万公里了,要知道地球赤道周长才4万公里,只要带一艘901型补给舰辽宁舰想绕地球一圈是完全没问题的。901型补给舰编队
辽宁舰航母编队
901型补给舰与辽宁舰对比
901型补给舰不仅很能装还很能“供”。一艘补给舰单单能装是不够的还必须要会“供”,航母编队外出作战时的时间是非常紧迫的而且海上的情况也比较复杂,因此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完成尽可能多的物资补给,这种时候就是考验一艘补给舰有多能“供”的关键点了。903型补给舰“千岛湖号”
903A型补给舰“骆马湖号”
903型补给舰一次吊运最多2.5吨物资并且在物资的尺寸上还有限制;901型补给舰装备了我国最新研发的综合补给系统,在它的左右两侧各有4个和3个补给点而且该系统已经突破了重型航行补给技术的瓶颈,突破这个技术后901补给舰一次能吊运5吨左右的物资,吊运的物资尺寸限制也大大放宽了,效率上的提升何止是一倍。目前美国同级别的“供应级”补给舰的重型航行补给技术差不多也就这个水平,在这方面我们两国没有什么代差。901补给舰补给现场
901型补给舰、052D驱逐舰同框
美军补给作业现场
美军供应级补给舰
901型补给舰的航行速度也达到了25节以上,比起以往补给舰18节左右的航速又是一个重大的提升。因为航母编队的速度可以达到30节左右,如果补给舰的速度只有18节是跟不上航母编队的,如此一来航母编队想进行补给时就得降慢速度等补给舰跟上来,同时补给舰落后于航母编队自身的安全也得不到有效保障。901型补给舰的速度上来了“供”的能力自然也就更好了。901型补给舰“查干湖号”
901型补给舰是我国海军目前最厉害的“超级奶妈”,正是有它在我们的航母编队才能驰骋大洋。901型补给舰“呼伦湖号”
我国双航母可形成多大战斗力?
我国双航母战斗群的作战实力可以碾压南海西边国家的海空军,这也就意味着,只要山东舰和辽宁舰部署在南海,那边自然就风平浪静了。所以说,实力才是决定一切的基础。
我国双航母战斗群的武器配置如下“辽宁号航母战斗群的配置:24架歼-15舰载机,052D和052C以及051C驱逐舰,054A型护卫舰,093B攻击型核潜艇”;“山东号航母战斗群的配置:36架歼-15舰载机,052D和052C以及051C驱逐舰,093B攻击型核潜艇,054A型护卫舰”。
双航母战斗群一共拥有60架歼15舰载机,052D,052C,051C型驱逐舰的数量在2艘—6艘,054A型护卫舰山东数量在2艘—4艘,093B攻击型核潜艇的数量在2艘—4艘。从所拥有的装备来看,我国双航母战斗群是具备较强的防空,反舰,反潜能力。
防空实力我国双航母战斗群的防空能力主要是由“霹雳-12,霹雳-8B,海红旗-9B,海红旗-9,海红旗-16,红旗-10,1130,730”来承担的。
歼-15舰载机拥有12个外挂架,每个挂架都可以用来挂载霹雳-12远程导弹或者霹雳-8B格斗导弹。那么,60架歼15就可以挂载720枚空空导弹,具备相当强大的防空能力。
尽管歼15舰载机属于第三代战斗机,但是其作战能力并不差。安装有末代平板缝隙脉冲多普勒雷达,其锁定距离在150千米左右。配合射程为70千米的霹雳-12空空导弹,还是具备较远的拦射距离。
歼15舰载机在近距起飞点起飞时,作战半径在1000千米左右+霹雳-12空空导弹70千米的射程,这样就可以为航母战斗群提供近1100千米的防空屏障,基本上可以免疫现役所有舰载反舰导弹的打击。
也就是说,有了歼15舰载机的保护。想要对我国的双航母战斗群进行攻击,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潜艇搭载的潜射反舰导弹。由此可见,我国的双航母战斗群可以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实力还是数一数二的。
当然,有了歼15舰载机之后,不仅仅为航母战斗群提供了较强的防空网,也可以前出西太平洋拦截战略轰炸机。
052D型驱逐舰拥有64单元垂直发射系统,可以装填48枚海红旗-9B防空导弹,舰艏一座1130型近防速射炮,舰尾一座24联装红旗-10近防导弹发射装置。为了提高拦截成功率,一般采用2枚防空导弹拦截一枚反舰导弹这样的拦截方式。那么,一艘052D型驱逐舰可以拦截36枚反舰导弹,2—4艘就可以拦截72枚—144枚。
052C型驱逐舰拥有48单元海红旗-9防空导弹发射垂直发射系统,舰艏和舰尾各有有一座730型近防速射炮。同样按照两枚海红旗-9B拦截一枚反舰导弹的话,那么052C可以拦截24枚反舰导弹。2—6艘的话,那就可以拦截48枚—96枚反舰导弹。而051C型驱逐舰得垂发数量与052C一致,也可以拦截24枚反舰导弹。
054A型护卫舰拥有32单元垂直发射系统,不过是混装海红旗-16和鱼-8火箭助推鱼雷。即便按照最大防空限度来看,也就是装填32枚海红旗-16防空导弹,那么也只有拦截16枚反舰导弹。
综上所述,我国双航母战斗群可以形成从1000千米—200千米—150千米—70千米—10千米—5千米这样的6层防空体系,攻防兼备。
反舰实力我国双航母战斗群的反舰能力也主要是由“鹰击-18,鹰击-83,鹰击-83K”构成。
歼15舰载机主要挂载鹰击-83K反舰导弹,由于歼15拥有8个重载挂点,而受制于鹰击-83K反舰导弹的弹翼限制,最多也只能同时挂载4枚鹰击-83K了。考虑到进气道下部两个重载挂架距离地面的高度有限在起降时容易触地,所以保险起见,进气道下部的重载挂架还是不挂反舰导弹为好。那么,60架歼15一共可以挂载240枚鹰击-83K反舰导弹。
而鹰击-83K反舰导弹的射程为300千米,再加上歼15舰载机1000千米的作战半径,那么可以对1200千米开外的敌方舰只发动攻击。一次性齐射240枚鹰击-83K反舰导弹,世界上可以拦截住的也就只有一个国家了。
052D型驱逐舰可以搭载16枚鹰击-18反舰导弹,该导弹的射程为400千米,采用亚超因素结合的飞行方式,具备较强的突防能力。2—6艘052D型驱逐舰就可以齐射32枚—96枚鹰击-18反舰导弹,反舰能力也相当的强悍。
052C型驱逐舰可以搭载8枚鹰击-62远程反舰导弹,该导弹的射程为400千米。全程距离海平面3-5米的高度飞行,可以极大的压缩舰载雷达的探测距离,其突防能力也仅次于鹰击-18和鹰击-12。2—4艘052C就可以齐射16枚-32枚鹰击-62反舰导弹,这也是一波可观的反舰能力。
051C和054A主要搭载8枚鹰击-83K反舰导弹,该导弹的射程仅为280千米,就现在而言,其突防能力是不如鹰击-18,鹰击-12,鹰击-62的。093B型核潜艇搭载鹰击-18潜射反舰导弹的数量不详,不过也是具备较强的反舰能力。
综上所述,我国双航母战斗群可以形成1300千米—400千米——280千米的反舰网络。
反潜能力我国双航母战斗群的反潜能力主要是由“直-9C,卡-28,直-18F,093B”来完成的。
事实上,双航母战斗群的弱项就是反潜能力,直-9C反潜直升机的吨位过小,无法搭载更多的反潜声呐浮标和重型鱼雷。卡-28反潜直升机服役的时间太久,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也只有依靠直-18F和093B了。
综合来看,我国双航母战斗群的防空,反舰能力比较强大,反潜能力稍弱。所以说,直-20反潜版直升机还是相当重要的,一旦海直-20直升机服役,海军的反能力将得到较大的提升。
歼二十比歼十五强多少?
如果有空中预警机等作战系统的支持,或许歼-15还有和歼-20这样的隐形战机一战的可能性,否则歼-20的高态势感知和高隐身优势就可以在视距之外轻松干掉歼-15,即使是在近距离格斗中,歼-15也对歼-20没有任何性能优势;那么,它的强弱究竟有多大呢?
不再深入讨论,从技术常识的角度简单地回答一下这个问题。网上流传的一则段子,就是有内部流言的PPT图片显示,我国歼-10B型战斗机在作战系统的支持下,在防御作战方面具备了与美制F-35隐形战斗机一战的能力。这套战斗系统就包括了空中预警机,甚至可能还包括国产反隐身雷达,简单分析一下,歼-10B型战斗机相较之前的原型歼-10改进了进气道,优化了战机的隐身性能,称之为半隐身战机。
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对比一下,歼-20属于典型的隐形战机,歼-10B属于半隐形战机,而歼-15属于典型的传统战机,而歼-15属于中型战机,雷达反射面积本身就比歼-15这种重型战机小得多,参照雷达反射面积和机载雷达探测距离的关系,歼-20的隐身距离比歼-15这种重型战机远得多。J-10B在其作战系统的支持下,具备与F-35进行防御作战的能力,可见,歼-15在没有空中预警机支持的情况下面对隐形机的后果可想而知。
归根结底,在隐形机与传统三代机空战模拟对抗中,美国的F-22、F-35都打过大比分交换,比如F-35在红旗军演与三代机对抗中打过17:0交换,而我国的歼-20也有网络消息说打过10:0交换。大量数据的背后,突显了隐形战机在空战中所具有的隐形能力和高态势感知能力,以及碾压式的优势。
J-20装配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据报道其综合技战术指标并不差于美国的F-22,甚至还有一些优势;除了技术优势外,J-20的机载雷达阵列口径也是数一数二的,搭载了超过2000个T/R组件,这意味着它具有更强的信息处理能力、更远的探测距离和多目标跟踪能力。在机载雷达技术水平上,歼-15本身就与歼-20存在着一定的技术差距,加之歼-20出色的隐身性能,在空战时期,歼-15的机载雷达早已被百公里外的歼-20探测、跟踪甚至锁定。
说到航空和电力的差距,我们再来看看机动性。J-20是一种典型的重型空优战斗机,它的设计起点很高,主要参考对手是美制的F-22,以其机动性而闻名,所以在设计时非常重视它的高机动性和高灵活性。
简单对比一下这两种战机的气动升力系数,歼-20的升力系数超过2.0,歼-15沿用了歼-11B的基本气动布局,为保证起飞、降落时的飞行品质,增加了部分升力装置,整体升力系数在1.6左右。以几次航展中的飞行表现来看,歼-20具有极强的大仰角攻击,机头指向能力远远超过目前国内三代机,单就这一点而言,歼-20的机动性要比注重多用途的歼-15好得多。
凭借隐身性能,歼-15大大压缩了歼-15机载雷达的发现距离,同时结合先进的机载航电设备所带来的高态势感知能力,使歼-20确立了在超视距空战中的明显优势,并能轻松实现“先发现敌人,先发射敌人,后摧毁敌人”的作战理念。我们需要了解的是,歼-20所标配的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的有效射程可达100公里,也就是说,如果歼-15在100公里的范围内没有被发现,歼-20就可以发射远程空空导弹将其击落。
即使是在近距离格斗中,歼-20也是专门为压制美国F-22而量身定做的,它对机动性的要求可以与F-22一战,对于歼-15这样的三代机,也是可以玩的,同样的,根据央视披露的歼-20一分钟战斗巡航52公里的数据,歼-15战斗巡航速度2.5马赫,在空战中的机动灵活性和机动速度都要优于歼-15。
所以,在缺乏一套完善的战斗系统支持下,歼15与歼20之间的较量以惨烈收场,毕竟两种型号的技术代差还是存在的。尽管如此,借鉴国外经验,F-22已经被E-18AG电子战飞机击落,未来歼-15研制出了舰载电子战版本,或许还会有另外的景象。
感谢您阅读这篇文章,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留言、点赞、转发,谢谢!感谢您的支持!
为什么中国航母的甲板有一定的曲度?
我国的001型辽宁舰和002型山东舰两艘航母,都有一个翘起来的前甲板,而美国的航母、法国的航母都没有这个翘起来的甲板,这主要是因为舰载机的起飞方式不同。简而言之,美国的航母使用弹射起飞的方式,而我国的航母则使用了滑跃起飞的方式。
图为山东舰的正面CG图,可见其正面高高翘起的舰首。
弹射起飞、滑跃起飞,这两个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为了让航母能够操作吨位较大的喷气式战斗机而研发的。其中,我国目前使用的滑跃式起飞方式,最早由英国率先研发出来。英国在二战之后,一开始也使用弹射器航母,比如“鹰”号和“皇家方舟”号,都是弹射起飞航母,后来,英国由于财政经费紧张,于是选择了能够垂直起降的“海鹞”战斗机作为航母的舰载机,这款飞机的性能比较一般,但是好在飞机较小,比海王直升机占据的体积都少,于是可以使用较小的航母使用他。
图中可见,辽宁舰在训练时,在前甲板有2架歼-15战斗机在起飞位置待命。
最早,英国使用“竞技神”号轻型航母搭载“海鹞”战斗机,由于“海鹞”战斗机在挂载武器垂直起飞的时候,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也很难发挥出完整的挂载能力,于是英国使用二战时期的经验,让“海鹞”战斗机在跑道上滑跑起飞,降落的时候才选择垂直降落下来,于是英国的航母就有了一条起飞跑道。但是,由于航母长度不够,起飞跑道也不能提高太多性能,于是英国使用了滑跃起飞甲板,在竞技神号航母的起飞炮弹末端,将甲板翘起来,让飞机在离舰之前拔出足够的起飞高度,相当于对跑道进行了延长。
于是英国航母创造性的解决了航母体积过小、尺寸不够的问题,充分发挥了“海鹞”战斗机的性能。此后,这种能让1--2万吨级的小航母拥有可观作战能力的方式,就流传了起来。一时间,意大利排水量1万吨的加里波第号轻型航母、排水量2万吨级的加富尔号轻型航母,英国后续的3艘2万吨级的无敌级轻型航母,西班牙海军1万吨级的阿斯图里亚斯亲王级航母,泰国海军1万吨级的差克里·纳吕贝特号轻型航母,都纷纷使用了滑跃起飞甲板,也都使用了“海鹞”战斗机。
图为英国海军已经退役的无敌级航母,可见其舰首翘起的滑跃甲板。
这一军事科技的进步也引起了苏联的重视,苏联海军虽然不像美国那般重视航母发展,但是由于海军舰队毕竟要在远洋脱离岸基航空兵保护的区域作战,因此也发展了1143系列“基辅”级载机巡洋舰,他搭载的雅克-38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也是在基辅级载机巡洋舰的飞行甲板上滑跑起飞,垂直降落。基辅级虽然有着超过4万吨的较大排水量,但是由于该级舰的前甲板是导弹甲板,不是飞行跑道,于是也不能为舰载机提供足够的起飞滑跑长度。
图为英国海军全新的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可见其依然使用滑跃起飞甲板。
于是,苏联在新设计的1143.5型“库兹涅佐夫”号航母(苏联时期叫做“第比利斯”号)上尝试使用了一个12°的滑跃起飞甲板。这样,苏联就可以轻易的在这艘6万吨级的航母上,在不使用弹射器的情况下,实现使用苏-33这种重型舰载机的能力。这对于苏联非常重要,因为直到苏联解体,苏联都没有研发出可靠的弹射器来。
图为苏-33战斗机在滑跃起飞模式下,风速和起飞重量的关系,可见他也是可以实现满载起飞的,只要条件适宜。
这倒不是因为苏联的技术不够先进,主要还是因为苏联地处寒带地区,全年不冻港不多,虽然黑海的几个港口是不冻港,但是黑海是澡盆型狭窄海域,容易被岸基导弹和航空兵打击,并不适合航母使用,在太平洋舰队的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港,或者北方舰队的北摩尔斯克港,都是寒带气候,一年大部分时候要结冰,航母使用的弹射器当时只有蒸汽弹射一种类型,舰载机在弹射时,弹射器的蒸汽很容易泄露出弹射轨道,造成结冰,对弹射器的可靠性有很大的影响。
图为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高高跃起的前甲板。
所以,滑跃起飞等于顺利的解决了苏联航母使用重型战斗机的问题,也是苏联海军一个得意的发明,于是苏联在后续的1143.6“瓦良格”号常规动力航母和1143.7“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核动力航母上,都开始使用滑跃起飞,即便是1143.7型航母本来就有2部弹射器,苏联人还是要在前甲板布置滑跃起飞,因为滑跃起飞是苏联在寒带地区作战,最可靠的手段。
图为基辅级载机巡洋舰,虽然有垂直起降战斗机,但是没有滑跃起飞甲板,雅克-38的作战半径一直不够用。
作为我国而言,苏联解体后,我们从乌克兰买来了1143.6型瓦良格号航母,当时该舰只建造了68%,我国将其续建完成,他本身就有滑跃起飞甲板,加之我国也拥有类似于苏-33战斗机的歼-11系列战斗机,于是很自然的保留了这种起飞方式。苏-33,研发代号是T-10K,他是苏-27SK战斗机的舰载改进型,苏-27战斗机的代号是T-10,K在俄语里就是舰载的意思,比如米格-29是空军飞机,而米格-29K就是舰载机。
图为库兹涅佐夫号航母,苏联第一艘使用滑跃起飞甲板的航母。
歼-11是我国仿制的苏-27SK战斗机,歼-11B是我国在其基础上改进国产航电设备、发动机而来的战斗机,可以说,歼-11和苏-33,都是苏-27这款经典战斗机的发展型,他们的结构基本相同。我国随后从乌克兰买来1架T-10K舰载机原型机,对其改造为舰载机的结构变化进行了仔细研究,并且应用在歼-11B战斗机上,顺手就发展出歼-15“飞鲨”重型舰载机,使得我国一举就踏进了大型航母+重型舰载机的行列。
图为苏联1143.7型乌里扬诺夫斯克号大型核动力航母,虽然足够先进,拥有弹射器,但是依然保留了滑跃起飞甲板。
歼-15舰载机比苏-33舰载机还要轻,因为他的复合材料使用率更高,大约能减少1吨的空重,另外,歼-15的发动机推力也更大,AL-31FNM2或者WS-10A都是13.2吨的推力,比苏-33的AL-31F发动机的12.5吨推力高出一些,因此一来一去,歼-15等于有更轻的机身和更强劲的动力,于是他在前甲板滑跃起飞时,如果有超过25节的甲板风,他就能实现超过30吨的满载起飞,而辽宁舰和山东舰都是可以依靠自己的速度跑出近30节的航速的。
图为山东号航母,他将会是我国最后一艘使用滑跃起飞甲板的航母。
所以,使用滑跃起飞就能发挥出歼-15战斗机的完整战斗力了。不过弹射起飞终究是发展方向,因为舰载机的吨位还在不断提高,如何在航母航速有限、风速有限的情况下,快速实现战斗机的起飞,就需要使用弹射器,我国跟踪世界最先进水平,已经发展出了自己的电磁弹射技术,足以实现制造大型弹射航母的夙愿,因此山东舰很可能就是我国最后1艘滑跃起飞航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