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云计算的基本概念,如何通俗易懂地给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下定义?
作为一名IT行业的从业者,同时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大数据的定义有很多种不同的描述,站在不同的角度(行业)对于大数据也会有不同的理解,所以要想为大数据下一个完整的定义还是比较困难的。对于大数据的常规描述主要是从大数据的特点来入手,涉及到数据结构、数据量、处理速度、价值密度、真实性等多个方面,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理解大数据可以通过三个方面来形成认知,分别是“价值空间”、“技术岗位”和“应用场景”。
大数据说到底就是开辟出了一个新的价值空间,这个价值空间的核心就是数据自身的价值,所以大数据技术体系是以提升数据价值这个核心目的来展开的。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推动下,会产生源源不断的数据,因此大数据的价值空间还是非常大的,这也是当前大数据受到广泛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
目前大数据领域的工作岗位主要涉及到大数据运维、大数据开发和大数据分析三大类,其中大数据运维岗位主要涉及到数据的采集、整理、存储、传输和安全等内容,大数据开发岗位涉及到大数据平台开发和大数据应用开发,而大数据分析岗位也可以简单地分为应用级分析(工具)和研发级分析(编码)两种岗位。
大数据的应用场景还是比较多的,简单地说,有数据的地方就需要大数据技术,从这个角度来说,未来大数据领域将释放出大量的人才需求。从目前大数据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当前大数据领域的主要人才需求还是以研发级人才为主,这一点在2019年研究生的秋招当中有较为明显地体现。
云计算是一种新型的计算资源服务方式,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划分为了IaaS、PaaS和SaaS三大方面,目前云计算正在从IaaS向PaaS和SaaS覆盖,云计算也过了早期通过低成本来吸引用户的时期。目前云计算的发展重点在于为用户提供更全面的服务,未来全栈云和智能云将是重要的发展方向。简单地说,云计算就是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提供各种计算资源服务。
区块链本身是一种技术,但同时也是一种模式,区块链是一个开放的计算平台(去中心化),为参与的用户提供了实现价值增量的解决方案,让价值增量得到了明确。由于区块链技术的开放性,使得区块链技术本身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
云计算技术是如何产生差异的?
云计算是大规模分布式计算技术及其配套商业模式演进的产物,它的发展主要有赖于虚拟化、分布式数据存储、数据管理、编程模式、信息安全等各项技术、产品的共同发展。从云计算的技术层面来讲,整体的IaaS,SaaS和PaaS的架构已经足够清晰,但是还有两点仍然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
1. 云计算的安全性
安全性永远是云计算的热门话题之一,文章关注了两点:
首先是数据中心网络的安全性(可用性),一个典型的例子,Amazon Web Service服务近几次大型故障都和网络有关,特别是其基于局域网技术的云硬盘服务EBS。多位业界网络专家认为其路由器的 Oversubscribe(超卖)和网络配置无法应对(比如网络控制信息方面的流量会有波动)是整个问题的关键。
其次是虚拟机本身的安全性,其实在虚拟机的发展之初,各个技术主要关注点绝对是性能,比如Xen虽然上手复杂,但是由于其本身的半虚拟化的架构,其在性能方面稍强于VMware,并拿这点作为长期的谈资。但是随着程序的优化,特别是硬件虚拟化技术的引入,在性能方面,各方面都已经接近均势,并且优化空间也不多,所以虚拟机的安全性很有可能将会作为今后的主要考量之一。
据一些行业IaaS云供应商的反馈,Xen本身有严重的漏洞,通过这个漏洞,虚拟机里面的程序可以直接攻击到物理机本身,并且KVM也有类似的问题,比如KVM直接有两个IO端口可以和QEMU通信,所以虚拟机的安全性还有待完善。
2. 数据中心大二层和SDN
很多做私有IaaS云厂商面对的一大技术挑战,基本上都是“网络难配”,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现在云服务多个节点之间需要连接大量内部的通信,明显的例子就是Hadoop,当集群大小超过千台时,网络会成为比IO更大的一个瓶颈;
虚拟机各节点只能在同一个二级网段内才能进行非常重要的动态迁移;
每个虚拟主机都会运行十个以上的虚拟机,这会导致过一个网段内实际所需要承受的机器数量和具体流量都倍增。
这些因素都导致数据中心网络从之前对外为主的南北向,慢慢转为以内部为主的东西向,同时数据中心不得不出现大二层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网络界推出了各种解决方案,包括将路由能力带到二层网络的TRILL和FabricPath,用于识别虚拟机流量的VN-Tag和VEPA,用于二层互联的VPLS和OTV。号称改变整个网络世界的SDN(软件定义网络)。这些技术的确能让现有的云服务,特别是IaaS层在技术层面有一个质的的飞跃,但是整体成熟度和成本要下降到一个让大家都满意程度,显然并非易事。
时代飞速发展,但当前技术的缺陷我们也要正确认识,抓住技术发展机遇,一起迎接云时代的到来!
铜牛信息云计算国内排行?
排行如下
1.阿里云
阿里云创立于2009年,是阿里巴巴旗下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科技公司,为企业、开发者和机构提供服务。是目前国内比较知名的云服务商。云服务器产品线丰富:包括通用型、计算型、GPU型、大数据型、本地SSD型、高主频型,可满足低中高端所有客户,全方面满足各种应用场景。适用于银行、电商等中大型企业用户。
2.北京博大网人-网云
北京博大网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自2002年开始,一直致力于服务器托管,服务器租用,主机托管。携手北京铜牛信息共同打造的云计算品牌,面向全世界各个机构、企业组织和个人开发者,提供全球领先的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产品与服务。云服务器产品丰富 ,标准型,高IO型,内存型,计算型,GPU等。适用于银行、中大型企业、游戏用户。
3.华为云
华为云是华为公司倾力打造的云战略品牌,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领先的公有云服务,包含弹性云服务器、云数据库、云安全等云计算服务,软件开发服务,面向企业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服务,以及场景化的解决方案。
华为云产品线丰富,弹性云服务器ECS(通用型、内存密集型、高性能计算型、大数据型、计算加速型)、GPU加速云服务器GACS、FPGA加速云服务器FACS、裸金属服务器BMS、云手机CLoudPhone、专属主机DeH,应用场景丰富。
4.百度云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云计算品牌,百度云成立于2012年,于2015年正式对外开放运营。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服务。云服务器产品线丰富,包括通用型、计算型、内存型、大数据型、本地SSD型、高主频型,可满足低中高端所有客户,全方面满足各种应用场景。
5.西部数码
西部数码,是成都西维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知名网络服务品牌。公司成立于2002年,,服务项目包括:域名注册、云服务器、虚拟主机等。专注于网站托管领域,根据备案接入量来看市场份额占全国前三。云服务器产品丰富,包括通用型、高主频型、SSD型,可采用包年包月、按时支付、带宽计费、流量计费等多种灵活的方式,可满足低中高端绝大多数客户的需求,以及各种应用场景。适用于中小企业客户、个人。
6.UCLOUD
UCloud是优刻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云计算服务平台。公司自主研发IaaS、PaaS、大数据流通平台、AI服务平台等一系列云计算产品,并深入了解互联网、传统企业在不同场景下的业务需求,提供公有云、混合云、私有云、专有云在内的综合性行业解决方案。云服务器机型较多,主要有通用、GPU型、快杰型、高主频型。适用于拥有自有技术团队的大公司,企业、游戏公司等。
7.青云
青云是一家具有广义云计算服务能力的平台级混合云 ICT 厂商和服务商,以软件定义为核心,致力于为企业用户提供自主可控,中立可靠,性能卓越,灵活开放的云计算产品与服务。云服务器产品比较丰富,如通用型、GPU主机、物理主机、专属宿主机、存储、数据库与缓存、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青云的虚拟主机并不是我们常说的空间,而是云计算方式的云主机,主机类型分基础型、企业型、专业增强型。
8.京东云
京东智联云是京东集团旗下的云计算综合服务提供商,拥有全球领先的云计算技术和完整的服务平台。依托京东集团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移动互联应用等多方面的长期业务实践和技术积淀,致力于打造社会化的云服务平台,向全社会提供安全、专业、稳定、便捷的云服务。主要给京东提供服务,以及合作商和大客户。
9.金山云
金山云创立于2012年,是中国前三的互联网云服务商,2020年5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KC),业务范围遍及全球。企业云产品分类多:标准,通用,计算,IO型。主要对标出海游戏客户。
10.天翼云
天翼云是中国电信旗下直属专业公司,为用户提供云主机、对象存储、数据库、云电脑、云桌面、混合云、CDN、大数据等全线产品,同时为教育、金融等行业打造定制化云解决方案。云主机分为通用型和内存优化型。
云标准的意义?
“云标准(Cloud Standard )暨 云计算标准”,云标准应该包括三层含义:1、云计算显性标准 2 、云计算潜性标准 3、云计算隐性标准。1、云计算显性标准:针对云计算技术开发所做出的标准,例如:云计算软件开发的标准、云计算硬件设备的标准、云计算操作系统的标准、数据中心建设标准等。
2、云计算潜性标准:针对云计算应用所做出的标准,例如:云办公、云游戏、云医疗、云教育、云政务等。
3、云计算隐形标准:针对云计算理论研究与分析的标准:例如:云发展、云经济、云整合、云评测等。
云计算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云计算通常可以分为三类:将基础设施作为服务(IaaS)、将平台作为服务(PaaS)和将软件作为服务(SaaS)。
1、IaaS:将硬件设备等基础资源封装成服务供用户使用。 在IaaS环境中,用户相当于在使用裸机和磁盘,既可以让它运行Windows,也可以让它运行Linux。 IaaS最大优势在于它允许用户动态申请或释放节点,按使用量计费。而IaaS是由公众共享的,因而具有更高的资源使用效率。
2、PaaS:提供用户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典型的如Google App Engine。PaaS自身负责资源的动态扩展和容错管理,用户应用程序不必过多考虑节点间的配合问题。但与此同时,用户的自主权降低,必须使用特定的编程环境并遵照特定的编程模型,只适用于解决某些特定的计算问题。
3、SaaS:针对性更强,它将某些特定应用软件功能封装成服务。SaaS既不像PaaS一样提供计算或存储资源类型的服务,也不像IaaS一样提供运行用户自定义应用程序的环境,它只提供某些专门用途的服务供应用调用。 注意:随着云计算的深化发展,不同云计算解决方案之间相互渗透融合,同一种产品往往横跨两种以上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