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天气预报一个月30天,你觉得天气预报靠谱吗?
想知道这个问题是谁问的?用的是我的图片,我是答还是不答呢?
还是答吧。
天气预报主持人常被戏称为“最不靠谱的男人”,这是因为,大家觉得天气预报经常不准。
但实际上,很少有人了解天气预报背后的难度。
这其中涉及到了著名的“蝴蝶效应”。其实,提出蝴蝶效应的科学家,就是一位气象学家: 爱德华·罗伦兹 。
爱德华·罗伦兹随后提出了“混沌理论”:
意思是说,在一些系统中,即使初始状态只有极其微小的差异,也会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这个“双杆摆动”动画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大气系统要比上面这个双杆摆动系统复杂得多,也是一个典型的“混沌 ”系统:
温度、湿度、气压、风速、地形...各种因素相互影响,还时不时会出现各种偶然情况。
如果非要做一个比喻,那么,大气系统的复杂程度就像人生:
你永远无法精确控制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但即使是一次小小的错过,也会让你的人生截然不同......(比如离500万的彩票就差一位数
所以,既然我们自己都无法掌控自己的人生,那非得要求天气预报百分百精确,实在是强人所难啊...
在这种情况下,天气预报,其实只能是一种概率预报:
比如说,在某一种气象条件下,历史上有20%的时候下了雨,80%的时候没下雨,那气象台就会判断,降雨概率是20%。再综合各种情况,可能就会播报为多云。
但是概率这个东西很玄乎,80%不下雨,也不代表一定就不会下雨...还是会有20%的可能性下雨的...
所以,如果硬要问明天到底会不会下雨,那真的只能告诉你,“看心情”了。
对于概率,许多人其实都一知半解(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赌徒和彩票上瘾者了
比如说,我们常听说“百年一遇的洪水”等说法,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不是一百年来一次的意思...
不知道的话,快去看视频彩蛋~~
也就是说,天气预报的背后,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混沌的气象系统。
但天气预报所面对的,又是只想知道最清晰简单的结果的普通观众。
所以,如果我们觉得天气预报“不准”,也别光埋怨气象台啦~~
武汉拉响高温红色警报?
今年的夏季特别热,热得到处都在拉响高温红色警报[泪奔]
为什么包含武汉在内的各地都这么热。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全球变暖
进入21世纪以来,北半球夏季高温热浪事件日趋频繁,全球变暖是高温热浪事件频发的根本原因。追根溯源,其实主要就是温室气体的排放,大家都懂,全球碳减排战略势在必行。
持续拉尼娜事件
正在持续的拉尼娜事件导致中纬度暖高压带发展加速,导致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对我国而言,易出现冷冬热夏、“南旱北涝”。
什么时候可以结束武汉高温天?
今年出伏是8月24日,也就是最早结束高温天也要八月底。
但是!
按照历史经验,武汉可能会到九月底。之所以这么晚,是因为武汉属于是山谷地形,地面的热量散发不出来。里面的人就像馒头,马上就要熟了。而且这里的热还是很闷热,因为空气湿度大,人出汗后半天不做,然后又出汗。同时,武汉也有城市热岛效应,还在扩大。边肖的建议是,生活在武汉的人夏天应该多喝水,太热会导致水分流失,不要长时间在烈日下行走。如有中暑迹象,应及时就医。
泰安受利奇马的影响大吗?
感谢邀请。
受影响很大啊,文字表达感受不到,我给你上传几个图片感受一下吧,这是我们小区群业主发的,我们在泰安岱岳区,目前台风还没正面冲击泰安,如果正面的冲击的话,不知道结果会怎么样。
4号台风黑格比会是第二个利奇马吗?
我们盼望的台风终于来了。而且是两个台风同时生成,经历了7月的台风“静悄悄”,创下了1949年以来首个7月“空台”纪录后。8月开场,这台风马上就怒刷存在感,3号台风“森拉克”掠过海南,4号台风“黑格比”也以在台湾东南洋面部生成。
据中央气象台 8月1日晚间消息,台湾东南洋面热带低压已于今天晚上加强为今年第4号台风“黑格比”,晚上8点钟其中心位于浙江苍南东南方约950公里的洋面上,北纬21.3度、东经126.9度, 8级(18米/秒),998百帕。 预计“黑格比”台风将于3日夜间在浙江中部到福建北部一带沿海登陆,“黑格比”中心经过的附近海域风力可达10级,阵风12级。
而此次西太平洋“双台风”出现,呈现不同特点:3号台风“森拉克”的特点是:大块头、慢性子,结构松散;而4号台风“黑格比”的特点是:小个子、急性子、结构紧凑。
双台风、多台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西北太平洋暖水水域范围比其他海域更广,海水温度更高。太平洋占四大洋总面积的49.8%,因此,广阔的海域为多个台风生成提供了大舞台。从海温上说,产生热带气旋的海温需要达到26.5℃以上,而西北太平洋海温往往达到28℃至29℃,为台风尤其是多个台风的生成提供了温暖的海水环境。两个台风之间互旋“纠缠”并影响的情况比较多,学名叫“藤原效应”。“藤原效应”指的是两个热带气旋相距1500公里以内时便可产生相互影响,沿着轴心依逆时针方向相互旋转,一般是较强的热带气旋支配着较弱的热带气旋,并对其路径产生影响。此次台风“森拉克”对台风“黑格比”影响较大,四号台风成了三号台风“附属品”。
“利马奇”台风介绍
2019年8月10日1时45分,“利奇马”在浙江省温岭市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为16级(52米/秒)。 据统计,超强台风“利奇马”是1949年以来登陆我国大陆地区强度处第五位的超强台风,共造成浙江、山东、江苏、安徽、辽宁、上海、福建、河北、吉林9省(市)64市403个县(市、区)1402.4万人受灾,因灾死亡66人,失踪4人,紧急转移安置209.7万人;1.5万间房屋倒塌,13.3万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1137千公顷,其中绝收93.5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515.3亿元。
有人问,4号台风“黑格比”会是第二个台风“利马奇”吗?能给浙江、山东带来暴雨吗?答案是台风“黑格比”成为巨无霸“利马奇”台风的可能性不大。但可以肯定的是,肯定会给浙江、山东沿海省份带来大量降水。我国受“森拉克”和“黑格比”双台风影响,有强对流天气出现,会给我国东部沿海带来大量降水,像京津冀、山东、东北地、海南岛南部、广东中南部、广西南部和西部、云南东南部、台湾岛中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雨或暴雨。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未来几天全国天气预报:
可见4号台风“黑格比”的的确确给我国沿海的浙江和山东带来大量降水,大约在100mm以上。但是台风“黑格比”不可能成为第二个台风“利马奇”,原因如下。
首先,我们先看一下两个台风图片对比情况看上面两张图片,从形状上来看,“利马奇”台风要比“黑格比”台风大的。“利马奇”台风,中心最低气压为925百帕,七级风圈半径最强已经达到260—380公里,十二级风圈半径60公里。而“黑格比”台风,中心最低气压为998百帕,七级风圈半径最强达到了230公里。可见“利马奇”台风影响势力范围是“黑格比”台风的数倍。
第二、两个台风风力对比“利马奇”台风中心风力高达17级,风速达58米/秒,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1级;“黑格比”台风中心经过的附近海域风力可达8级,阵风最大可达12级,风速达23米/秒,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级。看上面图片,“利马奇”台风有台风眼形成,而“黑格比”台风没有形成台风眼。台风有中心,但不一定有台风眼,台风眼是台风强到一定程度后台风中心出现的眼状结构,可见“黑格比”台风比“利马奇”台风破坏了弱的不是一点半点,也不可能成为第二个“利马奇”台风。
第三、两个台风后期变化“利马奇”台风和“黑格比”台风,出现时都是以双台风出现。“利马奇”台风与“罗莎”台风几乎同时形成,两个都是“巨无霸”超级台风,没有形成“藤原效应”,也就是说谁也没影响到谁,两个台风都称的上为主台风,一个向西影响我国,一个向北去影响日本。而“森拉克”台风和“黑格比”台风,几乎同时出现,距离不远,“藤原效应”明显,不排除“森拉克”台风会改变“黑格比”台风的行驶路径和降雨量大小,可以说“黑格比”台风是“森拉克”台风的“附属器”也不为过。
第四、两个台风降雨量及破坏力对比“利马奇”台风,累计降雨量在100~150mm,总计造成1402.4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537.2亿元人民币,所以风王“利奇马”成为了实至名归的“破坏王”。而“黑格比”台风,预计降雨量100~150mm,而经济损失暂时无法估计。因此,从降雨量来看,“黑格比”台风也不可能成为第二个“利马奇”台风。
结束语:根据历年数据统计分析表明,8月份为台风活动最为频繁的月份,历史平均有5.7个台风生成。最新的数值模式预测,前期持续偏南的副热带高压即将在8月底北抬,随后赤道副合带和季风槽开始活跃,未来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台风活动逐渐活跃。该来的终将要来,只是迟到而已,但并不会“缺席”。2020年下半年,估计台风将连续不断的“接踵而来”,可能我们会应接不暇,降雨天气不断,让我们做好防范准备工作,应对暴风雨的来临吧。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原创作品,喜欢的朋友可以添加关注,欢迎转载,抄袭必究,谢谢阅读。
山东什么时间下雨?
从入伏开始,主汛期在七月下旬到八月上旬。随着气候的变化有可能提前或者延后,正常情况是入伏后,下雨的次数增多降雨量增大。
山东的气候属暖温带季风气候类型。
降水集中,雨热同季,春秋短暂,冬夏较长。年平均气温11℃—14℃。
山东省气温地区差异东西大于南北。全年无霜期由东北沿海向西南递增,鲁北和胶东一般为180天,鲁西南地区可达220天。
扩展资料: 山东省光照资源充足,光照时数年均2290—2890小时,热量条件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两作的需要。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550—950毫米之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降水季节分布很不均衡,全年降水量有60%—70%集中于夏季,易形成涝灾,冬、春及晚秋易发生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