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什么时候可以回大陆,台湾最发达的城市是哪里?
在我国的城市分级中,主要按照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未来可塑性五个方面作为一级维度来评估我国城市。现在根据国内数据评选出的有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四线城市、五线城市。
一线、二线、三线城市的概念最早起源于房地产市场,现在已演变成为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划分。常规的划分指标包括:综合经济实力、城市发展与规模 (建设水平、人口、面积等 )、辐射带动力与影响力、对人才的吸引力、信息交流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交 通通达能力等许多层面。简单来说,政治地位、经济实力、城市规模、区域辐射力是划分一线、二 线、三线城市的主要标准。一线城市是指对本国的经济和政治具有重要作用的大都市。在城市规模、 基建、财政收入、消费、对人才吸引力等各层面,一线城市一般均领先于其他 城市。在商业活动中,企业也会将具有重要市场地位的城市称为一线城市。同时中国最常被提及的所谓一线、二线、三线城市的概念起源于房地产市 场。常规或主要的指标包括经济地位、城市规模(人口,面积等)、城市级 别、影响力、辐射力、知名度等。多年的数据显示,一线城市的排名虽有波动但主要还是北(政治文化中心),上(经济中心),广深(改革开放第一批,背靠国家政策)四个城市;;在2020年,15个进入“新一线”的城市依次是:成都、重庆、杭州、武汉、西安、天津、苏州、南京、郑州、长沙、东莞、沈阳、青岛、合肥、佛山。与2019年相比,合肥和佛山取代了昆明和宁波,第一次进入新一线城市名单,也体现了各省的省会城市发展更具优势:例如新一线城市安徽省会城市合肥,老一线城市广东省广州市……
海峡两岸一国两制的香港,澳门,作为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在我看来,有着和一线城市可以媲美的实力,香港作为国际化的金融城市,资本力量雄厚,澳门是一个国际自由港和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其著名的轻工业、旅游业、酒店业和娱乐场使澳门长盛不衰,成为全球发达、富裕的地区之一。作为连接粤港澳三地的跨境大通道,港珠澳大桥将在大湾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效打通三地内部交通网络的“任督二脉”,从而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等创新要素的高效流动和配置,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和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打造国际高水平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台湾作为我国的一部分,其各方面的发展也与大陆的发展息息相关。台湾省的发展水平也仅次于香港、澳门。台湾省GDP位居全国第六,人均GDP达到了2.45万美元。而从薪资水平看,根据台湾行政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台湾劳工的月平均薪资达49989新台币,折合人民币为10750元。截止2019年第一季度,含年终绩效奖金的台湾劳工薪资达59852元,折合人民币为12871元,在大陆能达到台湾省这个水平的,类似于中国新一线城市的水平。 作为曾经的亚洲四小龙,台湾省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是比较高的。2018年,台湾省有9家企业上榜《财富》世界五百强。其中鸿海精密的营收更是达到了1547亿美元左右,位居世界五百强第24名,是我国最大的民营企业。放眼全球,中国台湾的经济实力也是不弱的。2017年台湾省的GDP折合美元达5793亿美元,高于部分欧洲国家,位居世界第22。在部分产业上,比如电子精密仪器、集成电路、半导体、IT、通讯等行业,更是世界同领域的翘楚。早在2006年,就已经建立了台海经济圈,逐步打造世界级最有活力的经济增长极;用10年或者更长一段时间,使经济圈内的主要地区的发展水平接近或超过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用20年或者更长一段时间,使经济圈发展水平全面达到或超过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
今天的台湾虽然还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但是各方面的发展仍然离不开祖国。自 1979 年以来台湾对大陆开始进行投资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台商对大陆投资规模、领域、区域在不断增大。从纵向看,2008年到2013年台商在大 陆投资项目个数总计为 14182 个,项目同比有增有减,最高达 20%,最低达 -28.5%,所占当年总额比重百分比变化不是很大,平均在 9%以上。实际使用台资的金额高低起伏变化也很大,占当年总额比重从 5.6 持续下降到 4.3%。同时大陆对台湾进出口来大陆的产品一直实行免税、减税等优惠政策, 并且通过举办各类海峡两岸商品交易会, 鼓励两岸经贸往来。
台湾对从大陆进口的产品实行种种限制。在入资方面,大陆对台商一直采取鼓励、优惠与保护政策,提出对 台商投资领域、项目、方式采取 “同等优先、适当放宽 ”的原则。 随着“十二五”国家经济计划的实施以及 “两会”的召开,提出加快区域经济整 合发展,从而适应国际经济往来的发展,从台湾对大陆投资的区域来看,台商投资从东南沿海向内地辐射发展且逐步向西推进。台湾是大陆第七大贸易伙伴、和第四大进口来源地。所以区域经济的整合会吸引台商来大陆投资的同时,也给大陆带来了更大的贸易逆差。台湾对大陆投资规模、领域及区域大,大陆入台湾投资件数逐年增长,大陆入台湾投资金额逐渐增大,入台湾投资的企业约百分之八十位于台北与新北市。
新北市是台湾省的第一大城市,全市辖区有29区,是台湾的六个“直辖市”之一,2017年新北市的GDP总量为5470.33亿元,人均GDP为13.799万元;超过大陆中西部的直辖市和国家中心城市的重庆;台北作为台湾省的省会城市,也是台湾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交通、教育中心,和上海、北京、广州以及香港一样是世界一线城市,2017年台北的GDP总量为5412.65亿元,人均GDP为19.68万元,高于深圳。
高雄是台湾省的西南部城市,也是台湾省的六大“直辖市”之一,全市共辖38区,是台湾面积第二大的城市,2017年高雄市的GDP总量为4095.28亿元,其人均GDP为14.731万元,是一座十分具有潜力的城市,数据基本与新一线城市武汉持平。
台中是台湾省中部的经济、交通、文化中心,也是“台中都会区”的核心都市,全市下辖29区,2017年台中市的GDP总量为3774.95亿元,其人均GDP为13.981万元。杭州是大陆的科技之城,其市内的阿里巴巴是中国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在加上沿海的地理优势,杭州的发展被很多人看好,2017年杭州的GDP总量为12556亿元,其人均GDP为13.66万元。
虽然无法与一线城市相比,但在我的观点看来,我认为是新一线城市,在GDP总量上台湾省的城市是远远比不过大陆的这些新一线城市;但是在人均上,台湾省可以说是毫不逊色,不能纯粹的将内陆的城市与台湾的城市相比,换言之,要“独立”的看待台湾各项数据的发展。
有台湾户籍还要放弃大陆户籍吗?
回答您之前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
工作上间接的认识一位从大陆远嫁到台湾的女士已经有十年吧,据了解也是经过同乡已嫁来台湾所介绍,正时这位朋友在老家也因为事业与婚姻受挫独自扶养孩子,本想嫁来台湾可以让自己从新开始,没想到事与愿违一切不是想像中的如意,居住十年男方不给办台湾身份证手续,现任的丈夫是四婚逼走两任大陆嫁来的女士,以台湾离婚时女方需赔偿给男方理由,取得不少赔偿金。租房居住还需女方负责一半的租金,十年之中未曾在家中开伙煮食各自打理三餐等。今年七月偶接到该女士辞职回到老家正在办理离婚,但是男方却不睬里并要求给与补偿金。还好该女士嫁来台湾时大陆的身份证与其他的证件都没有注销,现在仍可在老家生活无恙一切安然。试问您假如已经放弃大陆的身份证将会如何?是不是成为一个两岸的人球?
长驻大陆回台湾后工作好找吗?
在大陆工作的同胞回去肯定好找工作,大陆现在这么先进,不管是哪行哪业都很发达,你们现在来大陆是学习先进的事物技能,是来大陆镀金的,回台湾去把在大陆学习的工作经验和知识带动台湾的互联网科技的发展。。。
有些嫁去台湾的大陆新娘现在纷纷要求回大陆?
大陆发展越来越好的关系吧,发展空间和前景都很大,台湾嘛,停滞不前几十年了
跨省旅游什么时候恢复?
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跨省旅游何时放开,我的回答如下,
随着国内疫情逐步褪去,社会生活、生产秩序逐渐恢复,此前遭受重创的旅游业正在加速恢复,我觉得会是国内跨省旅游,大概在六月中旬就会有一定的消息,期待跨省旅游早日实现,以下照片就是我的家乡呼伦贝尔大草原,如果朋友们喜欢可以关注我谢谢了@呼伦贝尔谷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