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服务器,服务器云服务器和虚拟主机有什么区别?
简单的说一下,这3个在某种程度上应该是包容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一般来说1个物理服务器如果放在公有云上,那么可以叫做云服务器,而公有云上的云服务器可以通过虚拟化技术分成多个虚拟主机,以方便不同的客户租用。
服务器的定义一般是指物理服务器或者现在说的裸金属服务器,我们看到的就是一个大大的服务器的实体。在过去没有云服务器和虚拟机的的时候,网站或者企业需要提供什么服务,必须要购买裸金属服务器,然后把服务安装在服务器上。
所以,在很早的过去,部署网络服务,必须要购买实体服务器。
这种方式十分的厚重,价格又昂贵,以至于中小企业或者个人是很难购买部署的。这个时候大的公有云供应商,例如亚马逊和阿里巴巴,他们把物理服务器统一的部署在自己的数据中心,然后企业客户或者个人可以向他们租用服务,这种方式我们就叫云服务器。
所以云服务器是基于云(数据中心)的,可能是公有云(基于互联网)也可能是私有云(基于企业私网)。云只是一个形象的表述。那么公有云或者私有云的服务器,就是云服务器。
云服务器的优势就是对于用户来说选择更灵活,更具有弹性。例如一个客户实际上初期只要租用低性能的服务器,业务量上来后可以弹性扩容成高性能的服务器,这样比客户直接购买一台服务器成本要低的多。而且云服务器由公有云厂家统一维护,对客户来说也更简单
虚拟主机则是通过虚拟化技术,在物理服务器上虚拟出来的多个逻辑的服务器。比如假设一个物理服务是64核的,而用户可能只需要4核就足够了,这个时候可以通过虚拟化技术,将一个物理服务器虚拟出一个4核的逻辑服务器给用户使用
服务器水冷用什么水?
服务器水冷可以使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因为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去除了水中的杂质和离子,能够避免水垢和氧化等问题,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 此外,也可以使用添加了防腐剂和杀菌剂的水来进行水冷,以防止细菌和微生物滋生产生污染,提高冷却效果。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使用含有矿物质和杂质过多的自来水,否则会对服务器造成不良影响。水冷系统是目前服务器散热的主流方式之一,相比于传统的风冷方式,能够提供更高的散热效率和更低的噪音水平。除了水冷,还有风冷、液冷等多种散热方式可供选择。在选择散热方式时,需要考虑到服务器的功率、使用环境、维护难度等诸多因素,以选择最合适的方案。
还可以通过什么软件或命令进行远程控制服务器?
远程桌面,本质就是将桌面进行连续截屏、编码压缩,经网络传输后,再解码还原成画面的过程。可见编解码技术在其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继上一篇介绍了远程桌面的五大核心指标后,本篇我们将揭秘ToDesk高质量远程桌面的三大核心技术之一——视频编解码技术。
什么是视频编解码?
视频编解码是对图像数据进行压缩或者解压缩的过程。远程桌面的画面传输好比是把一辆汽车在上海拆成零件,分装进箱子里运到北京,再重新组装起来。视频编码和解码就是这个过程中“拆”和“装”两个关键环节,可见其复杂和重要性。
编码包括采样、编码、压缩三个步骤。采样就是在视频流中截取画面数据,编码对这些画面数据进行处理,再压缩成更小的数据包以便传输。
解码则是编码的逆向过程:接收端把收到的数据包打开,重新还原成画面,再把画面根据顺序逐帧排列形成视频流。
为什么需要更强的视频编解码?
高效的视频编解码可以使编解码速度更快、把数据包压缩得更小。在更低的资源占用下,带来高清流畅的远程体验。
1. 编解码更快,端到端延时更低
影响用户真实体验的端到端延时,包括了网络传输延时和编解码延时。当端到端延时低至40ms时,网络传输延时通常不超过10ms,此时视频编解码就成了优化用户体验的关键。
相较于传统的编解码技术,ToDesk可以将处理延时降低至最低8ms以下,带来几乎无感的用户体验。
2. 压缩率更高,更省带宽
更好的编码算法能够提高压缩率,用更少的带宽资源传输更高分辨率和帧率的画面。
3. 鲁棒性更强,无惧网络波动
鲁棒性就是系统的韧性。优秀的视频编解码不但要快,还要稳,在遇到网络波动时,像汽车避震系统一样把冲击化解掉,维持画面的流畅稳定。
ToDesk在编解码中采用了灵活参考帧技术,网络丢包达到5%也能轻松化解。
十年编解码研发积累,打造ToDesk强劲核心
ToDesk核心团队有超过十年的视频编解码研发经验,算法和硬件优化双管齐下、深度优化,打造了专为远程桌面而生的高效编解码器。
高效算法消除冗余信息空间冗余指的是静态画面中像素间的相同性造成的冗余。ToDesk的视频编码器采用静态场景优化策略,用智能图像算法合并处理整片的同色像素点。
经合并之后,需处理的数据量大幅减少,从而缩短处理时间并降低带宽占用。
时间冗余指的是动态画面之间的相关性造成的冗余。一秒的60FPS视频包含60帧静态画面,相邻画面之间的变动其实非常微小。
只传输有变动的区域,可以大幅减少传输数据量。
我们将一系列画面分为独立帧(称作I帧)和预测帧(称作P帧)。I帧会传输所有信息,可以解码出完整画面;P帧只传输前后画面之间的差别,需要参考前一帧画面来拼出完整画面,但数据量只有I帧的几百分之一。
一个I帧和多个P帧就构成了一组连续画面。就像是火车,I帧是车头,P帧都是接在车头后面的多节车厢。ToDesk通过图像算法优化,可以让一个I帧拖更多P帧,进一步降低5ms编码延时。
灵活参考帧技术虽然这种环环相扣的传输方式可以大幅提升压缩率,但也需要预防网络抖动和丢包带来的数据丢失。否则如下图所示,序列中的某一帧丢失,后续的P帧就像脱节的车厢,无法解码。
ToDesk基于智能图像算法开发了“灵活参考帧”技术,通过AI算法推测图像之间的相关性,让P帧可以参考之前的多张画面进行解码。即使网络丢包率达到5%,也能维持画面连贯流畅。
桌面内容编码针对文字工作、图片显示、3D图形等不同桌面内容,ToDesk均采用了针对性的特殊编码,进一步降低输出码率,静止状态下低于50kbps,正常办公时低于200kbps。
桌面内容编码降低了ToDesk的带宽占用,在各种网络环境下都能提供流畅稳定的远程体验。
GPU硬件加速除了算法优化,ToDesk更进一步,深入计算架构挖掘硬件性能,用GPU提升编码效率,在提升速度的同时,还释放了CPU资源,让电脑运行更顺畅。
CPU计算单元较少,但每个单元的算力更强,适合处理步骤严密关联、逻辑复杂的任务。GPU则恰恰相反,适合处理大量的重复计算。视频编解码的算法独立、运算量大,就非常适合GPU。
知易行难,不同的计算架构就像是不同的语言,需要经过复杂的转换才能顺畅运行。
ToDesk 为GPU量身打造了并行编解码架构,充分发挥硬件潜力,把编码延时降低到8ms以下。并且运用了了采集直通技术——GPU直接从显存里获取图像信息,无需CPU介入,采集延时降低到5ms以下。
除了强大的视频编解码能力是远程桌面的核心基础外,影响实际体验的网络质量也同样举足轻重。下一篇我们将聚焦网络传输,揭秘Zuler OTT SD-WAN如何为您的远控体验保驾护航。敬请期待!
云服务器能玩游戏吗?
服务器理论上能玩游戏,但是服务器的游戏性能都很差,还有兼容问题,几乎不可能~~因为它的主要功能是接入高速网络,快速的传输数据资料~~~它不需要很强大的图形处理能力,只要一颗或数颗强劲的处理器,较大的内存,数块高速硬盘就行了~~~对于游戏玩家而言,电脑处理的是游戏图形和声音,而对于服务器,它只是连接玩家与玩家间的一个通讯设备~~服务器一般用的是性能很差的集成显卡(显卡对服务器来说,几乎没用,为了使操作界面美观,所以才加入了很低端的图形处理芯片),操作系统采用的是服务器专用的操作系统(很多服务器都不能用主流系统,如XP.WIN7),那种操作系统对大部分普通电脑的是不兼容的~~现在的游戏对显卡都有一定要求,服务器显卡几乎不可能玩游戏~~~~如果主要挂数量很BT的游戏,建议还是用超级计算机吧~~找IBM定制一个~~~他们几乎能满足你的任何要求,只要你肯出钱~~~运行200个魔域需要多强的处理器(100个以上奔4 2.0性能的处理器),20G以上内存,3.5G以上显存的显卡,50M以上宽带~~定制超级计算机,然后在电信迁光纤~~很不划算~~~建议自己购买几台性能较好的电脑来挂200个魔域号,比购买服务器或超级计算机便宜多了~~~
好的服务器远程工具推荐?
远程控制服务器,目前来说,有2种基本方式,一种是桌面控制,一种是命令行控制,前者比较适合Windows服务器,后者比较适合Linux服务器,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
桌面控制这种方式适合Windows服务器,主要借助远程桌面控制软件来完成,需要在本地端和服务器端同时安装控制软件,然后本地端输入服务器端验证信息,成功登录后,就可以远程桌面控制服务器了,下面我简单介绍3个不错的远程控制软件:
Teamviewer
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远程桌面控制软件,在业界非常流行,个人使用完全免费,需要在本地端和服务器端同时安装,然后在本地端输入服务器端ID和密码,验证成功后,就可以远程控制服务器桌面了:
AnyDesk
这是一个比较轻巧灵活的桌面控制软件,无需安装就可运行,服务器端和本地端安装后,只需要在本地端输入服务器端唯一连接地址,验证成功后,就可以远程桌面控制服务器了:
TrustViewer
这也是一个非常轻巧灵活的远程桌面控制软件,安装包也就2M,无需安装就可运行,服务器端和本地端成功安装后,本地端输入服务器唯一端授权码,验证成功后,就可以远程控制服务器桌面了:
命令行控制这种方式比较适合Linux服务器,主要借助终端软件来实现,通过ssh命令远程连接到服务器,然后执行shell操作完成对服务器的控制(当然也可以借助桌面控制软件来实现),下面我简单介绍3个不错的终端软件:
finalshell
这是一个国产免费的终端软件,可以跨平台使用,不仅是一个ssh客户端软件,还是一个功能强大的运维工具,可以实时检测内存和CPU使用情况,支持内网穿透,对于日常管理Linux服务器来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mobaxterm
这是一个比较全能的终端软件,在业界非常受欢迎,不仅支持ssh远程连接登录服务器,还支持 vnc、rdp、xdmcp等远程桌面控制,上传下载文件也非常方便(直接拖拽即可),对于服务器管理来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软件:
xshell
这也是一个比较常用的终端软件,基本功能和使用方式与前面2个软件一样,支持ssh远程连接服务器,还支持ftp、sftp等上传下载协议,内建多标签和多终端分屏,对于日常管理服务器来说,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软件:
目前,就分享这2种远程控制服务器的方式吧。桌面控制适合于Windows服务器,命令行控制适合于Linux服务器,只要你熟悉一下相关工具的使用,很快就能掌握的。至于服务器的选择,这个要根据实际项目和需求而定,简单好操作一点儿的就是Windows服务器,专业一点儿的就是Linux服务器,网上也有相关资料,感兴趣的话,可以搜一下,希望以上分享的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吧,也欢迎大家评论、留言进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