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大学排名,空间站技术排名中俄第一梯队?
目前天上的空间站只有两个——美国和俄罗斯主导、欧洲、加拿大和日本深度参与的国际空间站,以及中国独立建造的中国天宫,所以真正有空间站技术的国家也就中美俄三个国家(在国际空间站项目中,欧洲航天局、日本、加拿大和巴西只是提供了加拿大机械臂和部分试验设备,并没有独立的空间站发射及建设能力)。
在中美俄三个国家中,美俄都是经验极其丰富的前辈,其中俄罗斯曾经主导了第一代空间站“礼炮号”及第二代空间站“和平号”的建设,美国则是在俄罗斯技术的基础上拉拢多国力量建造了如今最大最先进的桁架式国际空间站,而刚刚发射完“天和号”核心舱的中国是初入赛道的后来者,技术水平类似于俄罗斯“和平号”。
所以就空间站技术来讲,美国和俄罗斯可以并列第一,中国第二,其他国家暂时还无法参与排名。
俄罗斯主导的空间站时代为什么称俄罗斯为空间站技术的主导者?我们就要从空间站的发展历程说起了。
空间站的发展可分为四代:
第一代空间站,单舱空间站。
这时候的空间站只有一个对接口,典型代表为前苏联的礼炮1号(礼炮1号是人类的第一个空间站)、礼炮2号、礼炮3号、礼炮4号、礼炮5号以及美国的天空实验室。
后来苏联又发射了礼炮6号和礼炮7号时,这时候已经有了两个对接口,其中一个用于联盟号载人飞船对接,另一个用于不载人货运飞船对接,用于轨道加油和往返运送试验设备、试验物品。
礼炮6号空间站由过渡舱、工作舱、仪器舱和中间室组成,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航天器。它自1977年9月29日进入轨道,到1982年7月29日重返大气层时烧毁,总共在天上运行了4年10个月,接待了共计33名苏联及东欧国家的宇航员,载人飞行时间长达676天。
而到了礼炮7号,它的载人时间创造了1250天的记录,在这一时间里先后和“宇宙-1686”、“宇宙-1443”、联盟T9、联盟T15等10艘载人飞船实现了航天器太空“三位一体”的对接航行,创造了航天史上又一个“第一”。
可以说,在这一时期,苏联完全主导了空间站发射和建设的历史进程。第二代空间站:多舱空间站。
1986年2月20日,前苏联采用积木式结构建造了大名鼎鼎的“和平号”空间站,这也是国际空间站的前身,也是咱们国家目前在走的这条路。
“和平号”空间站拥有6个对接口,像搭积木一样对接了5个专用实验舱(量子1号舱、量子2号舱、“晶体”舱、“光谱”舱和“自然”舱)及“联盟”系列载人飞船、“进步”系列货运飞船,形成庞大的空间复合体,总质量达100多吨。
“和平号”从1986年升空,到2001年3月坠落至南太平洋,总共在太空中运行了15年之久,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长久性空间站。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这15年时间里,它帮助人类完成了24个国际科研计划,进行了1700多项、16500个科学实验,帮助15个国家完成了太空研究,大大促进了人类的科学研究。
第三代空间站:国际空间站。
多舱空间站采用衍架结构,典型代表为美国和俄罗斯主导建设的国际空间站,它是迄今为止人类设计建造的最复杂最大的在轨航天器,是一个由六个国际主要航天机构联合推进的国际合作计划(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俄罗斯联邦航天局、欧洲航天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加拿大国家航天局和巴西航天局)。
遗憾的是,当年咱们中国曾表达参与国际空间站项目的意向,但因美国反对而被排斥在外。
不过,虽然国际空间站是由美国提议建设,并承担了空间站建设和维护的大部分资金,但不可否认的是,国际空间站的核心部分仍是以俄罗斯的多功能舱为基础的延伸(国际空间站以俄罗斯的多功能舱为基础,通过对接舱段及节点舱,与俄罗斯服务舱、实验舱、生命保障舱、美国实验舱、日本实验舱、欧空局的“哥伦布”轨道设施等对接,组成了空间站的核心部分)。
2024年以后天宫有很大可能成为天上唯一的一个空间站。虽然咱们即将建设完成(预计2022年)的天宫空间站在载人空间、试验设备数量、总重量(天宫空间站总重预计在80~100吨,国际空间站总重高达430吨)等方面与国际空间站有不小差距,但国际空间站作为几十年前的产物,设备已经出现了严重老化的现象。
比如,就在去年,由于国际空间站上的美国舱段出现了空气泄漏的情况,在空间站上驻守的3名航天员,不得不紧急集中到了空间站上的俄罗斯舱段内。
国际空间站的设计寿命最初只有15年,但在2015年,美国和俄罗斯的航天部门达成一致意见并签署协议,同意国际空间站的使用寿命由2020年延长至2024年,但在2024年后,如果要继续维持空间站的运行,各成员国每年可能会多花几倍的维修资金。
这也就意味着:到了2024年,天宫有很大可能成为天上唯一的一个空间站。
下图是天宫空间站——天和号核心舱的示意图:
中国航天大有可为正如我前文所说,空间站是航天领域的一大热门领域,而有资格参与该领域排名的国家目前只有中美俄三个,而有实力和精力同时在空间站、深空探测,近地轨道利用三大热门领域保持活跃的国家,则只剩下了中国和美国。
但明显的是,美国走的是下坡路,中国走的是上坡路。
中国航天承载着中国人的梦想,最高最远的梦想!
你认为中国的空间站技术什么时候能赶超美国和俄罗斯,进入空间站技术第一梯队呢?欢迎留言区讨论!
这里是科学驿站,我是站长,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博士,是一名热爱科学、热爱分享的科普答主,同时也是科学领域优质创作者、今日头条青云获奖者,如果我的文章有帮助到你,欢迎点赞和关注。
计算机类专业最难考的大学有哪些?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计算机类专业无疑是现在最热门的专业之一。近几年计算机类专业应届生的薪资也是屡创新高,以此可见国家与市场对于计算机类人才的需求与重视。优志愿分析了各个省市对于计算机类专业的招生计划人数,计算机类专业中包含的热门专业,各个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的录取难易度等,为大家提供参考。
一、各省计算机类专业招生计划人数
下表展示了2018年各个省份计算机类的计划人数及其占比,双一流院校的计算机类专业在各个省份的计划人数及其占比,以及省内院校的计算机类专业计划人数在本省的计算机类专业计划人数中的占比。
注:1. 西藏数据缺失;2. 上表数据不包括以试验班形式招收的计算机类专业。
可以看出:
1、计算机类专业的计划人数占比非常高,2018年全国的招生计划中有8.6%的计划人数都来自于计算机类专业;而在“双一流”院校的全国招生计划人数中,仅有2.76%的计划人数都来自于计算机类专业。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双一流”院校都以工科试验班的形式招收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因此计算机类专业计划人数在全国招生计划中的占比会略高于上述的比例。尽管如此,计算机类专业在“双一流”院校中的占比仍然没有其在普通院校中的占比高。因此,想要填报“双一流”院校中的计算机类专业将会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
2、江西、重庆、广东和福建是计算机类计划招生人数占比最多的四个省份,其占比均超过10%;而“双一流”院校中计算机类计划人数占比最高的三个省份是河南、辽宁和广东,其占比均超过4%。这几个省份的招生计划会比其它省份更偏向于计算机类专业。
3、大多数省份的计划人数都由省内院校提供,计算机类专业的计划人数也符合这一规律。其中广东和北京的计算机类专业计划人数中有80%的计划人数都由省(市)内院校提供,而海南、青海和新疆的计算机类专业计划人数则主要由外省院校提供,这说明海南、青海和新疆缺乏优质的计算机类省内院校。
二、计算机类专业计划人数分布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计算机类专业包含的具体专业以及计划人数占比,下图展示了2018年全国计算机类招生计划人数的分布情况。
注:上图中不包括以工科试验班形式招生的计算机类专业
分析
1、计算机类专业中类实际上包含了13个具体专业,通过上图可以看出目前计算机类专业中最主流的专业还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软件工程。不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作为热门专业,录取分数线通常会较高。考生应当参考该专业的往年最低录取位次来填报该专业。
2、目前以专业中类作为招生方式的院校数量也在逐年上升,双一流院校更是倾向于以专业中类的形式招生。这样的招生方式通常会对学生进行一年计算机通识教育的培养,在第二学年再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考试成绩进行具体专业的分流。但是考生在选择填报这一专业中类时,需看清其中包含的具体专业,以免错过自己心仪的专业。
3、除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之外其他类型的计算机类专业虽然在该专业中类中占比不高,但是其在全国的绝对计划人数还是很高的。其中包含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更是近几年的新兴热门专业,而网络空间安全和信息安全目前也属于高薪专业。除此之外,计算机类专业还包括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等专业。
三、部分“双一流”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的计划人数
由于文章篇幅原因,下表仅展示部分“双一流”院校的计算机类专业在各省的计划人数。想要了解更多计算机类专业的招生计划人数请登录优志愿官网或下载优志愿app。
注:不包括以工科试验班形式招生的计算机类专业
分析
院校一般会根据各省的生源质量和考生人数,结合国家政策来规划在各省的招生计划人数。通常院校会对本省的考生开设更多的招生计划人数,可以看出上表的计算机类专业计划人数也基本符合这一规律。另外由于工科试验班招生方式的影响,部分院校的计算机类专业实际人数会高于上表中的值。
四、院校计算机类专业录取难易度排行
注:
1. 上表使用2017年的全国30个高考省份的院校专业录取最低位次数据;
2. 上表中的录取难易度系数为某校的计算机类专业的录取最低位次与本科线上人数的比值在各个省份的加权平均数(权数为该校在各个省份的计划人数)。比如清华大学在上表的录取难易度系数为0.0025;
3. 上表中不包含以试验班形式招生的计算机类专业。因此浙江大学等计算机专业实力雄厚的院校没有出现在上表中。
上表可以看出:
1、 录取难度较大的计算机类专业基本都归属于“双一流”类院校。有些院校虽然不是理工科类大学,其中的计算机专业也不算实力强劲,但是录取难度却非常大(比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这是由于这类院校的分数线较高,地理位置优越且该校的计算机类专业在各省招生计划人数较少导致的。
2、深圳大学虽然是非“双一流”院校,但是其计算机专业的录取难易度排名较高。这是因为该校的计算机类专业实力较强,地理位置优越且有马化腾这样的知名校友为深圳大学提高知名度。推荐广东地区对计算机类专业感兴趣的考生报考。
计算机专业在未来几年的热度还会持续上升,新兴的计算机类专业(如: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也是时下最热门的新兴专业,推荐数学基础好,逻辑能力强的考生在高考时填报该专业。
优志愿高考志愿模拟填报平台:为您分享热门院校、专业详情,讲解志愿填报技巧,输入考分,智能推荐能上的大学和专业。加微youzy18,提问交流。
博士未来最吃香的十大专业?
这十大专业分别是:
1、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尤其是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的博士生。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尤其是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的博士生。
3、金融学专业,尤其是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贸易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毕业的博士生。
4、汉语言文学专业,尤其是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毕业的博士生。
5、人工智能专业。尤其是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毕业的博士生。
6、临床医学专业。尤其是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毕业的博士生。
7、口腔医学专业。尤其是四川大学、空军军医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中山大学毕业的博士生。
8、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尤其是复旦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毕业的博士生。
9、软件工程专业。尤其是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的博士生。
10、学前教育专业。尤其是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毕业的博士生。
在中国哪家银行是最安全的?
在中国哪家银行是最安全的?
哪家银行最安全?这个不能一概而论。与其说哪家银行安全,倒不如说银行的哪个产品安全。
我们一般认为四大国有银行是最安全的,即工农中建。但是,中国银行的“原油宝“事件大家应该还有印象吧?如果购买的产品不当,即便是中国银行这样的世界级银行,仍然存在安全隐患的。
银行从事的是金融业务,而金融业务又是五花八门,除了传统的存贷款业务,还有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金融创新业务,各种金融衍生品业务。这种业务说句老实话,即便是银行专业人员,也不一定搞得懂,否则也就不会出现中国银行原油宝事件的。那对于广大的投资者来说,更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如果贸然买了这样的产品,任何银行都是不安全的。
就银行传统业务而言,比如说存款业务,其实各家银行都差不多。因为银行存款是受国家存款保险条例保障的,50万本息之内严格执行国家中国保险条例。无论 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还是民营银行,还是城商行农村信用社,效果都是一样的。差别在于各家银行定价上会有不同,大银行店大欺客,定价稍微低一些。小银行由于竞争实力比较弱,定价上稍微优惠一点。
所以,如果是购买银行存款,并且在50万之内,可以相对选择利息比较高的银行存款,安全性是可以得到保障的。
银行还有另外一个业务,就是发行理财产品。过去银行发行的都是保本理财产品,但是理财新规发布之后,银行就只能发行净值型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了。所以在理财产品的选择上,我们要尽可能的选择大一些的银行,因为理财产品需要进行专业化的打理,大银行更加专业一些,而小银行专业程度低一些,相应的风险就大一些。
总之,我们衡量一下银行是否安全,不能单纯地只看银行的性质和银行的规模大小,要把衡量的重点放在银行的产品上面。不同的产品又对应不同的风险,不同的风险级别适合不同的风险承受能力的人。我们在购买银行产品的时候,一定要在自己的风险承受范围之内的选择。不要盲目地追求高收益,高收益带来的往往就是高风险。
河南综合实力最强的前10名大学有哪些?
河南省位于中国中部,参与河南省大学排名的共有55所大学,其中排名第一的是郑州大学,排名第二的是河南大学,排名第三的是河南农业大学。
▲以上是河南省高校的排名情况,前十名的高校分别为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
▲第一名: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郑州大学最新全国排名第49名,河南排名第1名。
上图为郑州大学近些年的排名情况
上图为郑州大学王牌专业情况
▲第二名: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最新全国排名第84名,河南排名第2名
上图为河南大学近些年的排名情况
上图为河南大学王牌专业情况
▲第三名: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最新全国排名第138名,河南排名第3名
上图为河南科技大学王牌专业情况
▲第四名:河南农业大学
▲第五名:河南师范大学
▲第六名:河南理工大学
▲第七名:河南工业大学
▲第八名:河南中医药大学
▲第九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第十名:郑州轻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