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面积在全国排第几,河北山东北京天津?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前面所说的广州本来是指广东的,只是这里出错了,但即便如此,它们的地区面积并非都差不多,显然河北山东北京天津面积总和比江苏浙江上海、广东香港澳门大的多,广东香港澳门面积是最小的,因为香港和澳门虽然是省级行政单位,但面积都比较少(香港面积1104平方公里,澳门32.8平方公里)。
其实这样比较没有什么意义,但既然提到了,不防看看。论综合实力的话,江苏浙江上海一带是最强的。江苏是我国第二经济强省,各方面发展都比较好,是我国综合发展水平最高的省份;浙江是我国第四经济强省,民营经济非常发达,浙江人善于经商,浙江人在外所创造的财富总量,几乎与每年的浙江GDP相仿,实力也非常的强;而上海是我国第一大城市,是我国的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实力也非常的强。由苏南、浙北和上海组成的长三角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也是公认的世界级六大城市群之一,因此毫无疑问,这三个区域当中,江苏浙江上海一带的综合实力是最强的。
至于广东香港澳门与河北山东北京天津两个区域,个人认为后者更强一点,毕竟它们两省+两直辖市,体量比广东香港澳门大的多,同时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这里集中着全国最有权力的人,最优质、最高等的学府,拥有全国最多的500强企业,行政资源、教育资源、资金汇聚,综合实力也是十分强悍的。
四川面积在各省中排第几?
中国各省地域面积排名
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公里)
面积排名前名为:(以下数据都是约等于)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面积160万平方千米)
2:西藏自治区 (面积120万平方千米)
3:内蒙古自治区(面积110万平方千米)
4:青海省面积72万平方千米
5:四川省面积48万平方千米
6:黑龙江省面积46万平方千米
7:甘肃省面积39万平方千米
8:云南省面积38万平方千米
注:前三名的面积加起来大约400万平方千米,差不多有半个中国陆地面积
35万平方千米以上的才有排名(相当于两个广东)
其它排行:
广西壮族自治区面积23万平方千米
湖南省面积21万平方千米
河北省面积19万平方千米
陕西省面积19万平方千米
吉林省面积18万平方千米
湖北省面积18万平方千米
广东省面积18万平方千米
贵州省面积17万平方千米
江西省面积16万平方千米
河南省面积16万平方千米
山东省面积15万平方千米
山西省面积15万平方千米
辽宁省面积15万平方千米
安徽省面积13万平方千米
福建省面积12万平方千米
江苏省面积10万平方千米
浙江省面积10万平方千米
重庆市面积8。
23万平方千米
宁夏回族自治区面积6。6万平方千米
台湾省面积3。6万平方千米
海南省面答3。4万平方千米
北京市面积1。68万平方千米
天津市 面积1。1万平方千米
上海市 面积0。58万平方千米
香港特别行政区面积1101平方千米
澳门特别行政区面积25。
8平方千米
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面积25。4平方千米
台湾面积:3万6千平方公里 人口:2277
山东省高铁站面积排名?
第一名济南东站
已建成9台19线,预留在建的济莱济枣场2台4线、待建济滨场2台4线,全部建成后达到13台27线规模,就台线数规模而言为山东省第一大火车站;
连接线路:石济客运专线、济青高铁、黄台联络线(在建)、济莱高铁(在建)、济滨高铁(待建)、济枣高铁(待建)
第二名红岛站(已基本建成但尚未投用)
已建成8台16线,预留2台4线,全部建成后10台20线,就台线数而言为山东第二大站;
连接线路:济青高铁、青盐铁路
第三名济南西站,已建成8台17线,预留1台1线位置,待全部建成后将达到9台18线,考虑预留的1台1线规模的话为山东省第四大高铁站(远期,可能被聊城西超过),近期全省第三大高铁站,可惜很明显修小了,高铁动车到发车次全省最多,但规模差强人意;
连接线路:京沪高铁、石济客专济南西联络线、郑济高铁济南西联络线(在建)
济南西站
第四名
临沂北站
已建成4台10线,待建京沪二通道场4台10线,全部建成后达到8台20线规模,为鲁南地区第一大、全省第4大高铁站(近期)、远期(可能被聊城西站超过)全省第5大高铁站;
连接线路:鲁南高铁、京沪二通道(待建)、济莱临高铁(待建)
临沂北站
第五名
青岛北站
已建成8台18线规模,无预留;
连接线路:胶济铁路、胶济客运专线、济青高铁联络线、青荣城际
青岛北站
第六名
潍坊北站
已建成3台8线,预留京沪二通道3台8线、潍莱高铁1台4线,全部建成后达到7台20线规模;
连接线路:济青高铁、京沪二通道(拟建)、潍烟高铁(拟建)、潍莱高铁
潍坊站
第七名
滨州站(待改扩建)
已建成2台5线,拟扩建至8台21线(京沪高铁二通道2台6线,济滨高铁2台4线,德大铁路2台7线,滨淄高铁2台4线),2025年前预计为6台17线规模;
虽说其远期台线数大于临沂北站的8台20线,但考虑到①其中德大场2台7线为普速及货运场,②滨淄高铁尚未列入国家层面规划也不是近期拟实施项目,故放在临沂北站和青岛北站之后;
连接线路:鲁南高铁、京沪二通道(待建)、济莱临高铁(待建)
第八名
聊城西站(在建)
在建4台9线(郑济高铁场)、待建2台6线(雄商高铁场)、远期预留鲁中高铁(至邯郸)通道3台5线,近期规模(2025年前)为6台15线,最终远期规模9台20线。
连接线路:京雄商高铁(待建)、郑济高铁(在建)
第九名
曲阜东站
已建成6台15线;
连接线路:京沪高铁、鲁南高铁、济枣高铁(待建)
曲阜东站
第九名(并列)
菏泽东站(在建)
3台8线在建,3台7线待建,完全建成后将达到6台15线规模;
连接线路:鲁南高铁(在建)、雄商高铁(待建)
菏泽东站效果图
第十一名
淄博站(待改扩建)
4台15线(已建成,包括货运线),拟建张博铁路场2台4线,届时将增至6台19线规模,考虑到6台19线中包括货运线较多,故列在菏泽东及曲阜东之后;
连接线路:胶济铁路、胶济客运专线、张东铁路、辛泰铁路、张博铁路(拟改造)
淄博站
第十二名
青岛西站
4台11线(已建成),预留2台3线,全部建成后6台14线;
连接线路:青盐铁路
青岛西站
第十三名
烟台南站(待改扩建)
已建成2台6线,拟结合潍烟高铁扩建至6台12线
连接线路:青荣城际、潍烟高铁(拟建)
第十四名
青岛站
已建成6台10线;
连接线路:胶济铁路、胶济客运专线
青岛站
第十五名
淄博北站
已建成3台8线,预留2台6线空间,远期可5台14线;
连接线路:济青高铁
淄博北站
第十六名
德州东站
台线数:5台13线;
连接线路:京沪高铁、石济客专
德州东站
第十七名
东营南站
已建成2台5线,拟结合京沪高铁二通道扩建,扩建规模3台7线,扩建完毕后5台12线,同时预留淄东高铁2台6线(淄东高铁尚未列入国家规划,仅提出设想,出现在省级远期规划层面)
连接线路:德大铁路、京沪高铁二通道(拟建)
第十八名
济南站
已建成4台10线,拟结合郑济高铁引入济南枢纽工程扩建北站房和1台1线,建成后为5台11线;
连接线路:胶济铁路、胶济客运专线、旧津浦线、京沪高铁济南联络线、郑济高铁(在建)、黄台联络线(在建)
同属于沿海的福建省为何经济发展程度不如江苏山东?
福建的经济发展程度在东部沿海省份里面相对较低,有一个核心原因和一个历史原因。
历史原因大家都很好理解,就是对面的宝岛问题。往前推几十年,我们这儿的经济水平和技术水平还不如海峡对面,因此,我们这儿担心本身就不多的宝贵经济资源,如果投到福建太多,被对面偷袭的话损失太大。所以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官方对福建的投入就不太多。
但是,最主要的原因不在于此,而在于福建的地形,这是福建经济发展受到阻碍的核心原因。
福建省管辖面积12.4万平方公里,江苏省面积10.7万平方公里,山东省15.8万平方公里。三家的管辖面积差不多,但是,真正可低成本利用的土地面积却相差太远。
福建省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山地丘陵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80%以上。这一点如果结合人口总数来看,就非常明显了:2020年福建省总人口为4154万人。而江苏省2020年总人口达到8474万人,山东省则达到了10152万人。
人口的多少与地形因素有着决定性的联系。福建省的平原面积只有1万平方公里出头,容纳了4154万人口,说明很多福建朋友还是住在山区的。为什么这么说?上海基本上全境都是平原,总面积6340平方公里,2020年常住人口2487万人,已经在严格限制人口了。这就是因为土地承载人口的数量是有限制的。
有什么限制?一是粮食生产,二是淡水资源,三是产业发展。当今时代,在农业科技和交通技术的发展下,国内粮食生产可以集中在几个地区完成,福建不一定非要自己生产养活四千万人口的粮食数量。淡水资源福建也不缺,全省河流年净流量1168亿立方米。
关键就是产业发展,这也是决定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除了开头说的历史原因以外,福建的产业发展严重地受到了土地制约。
产业发展对于土地而言,需要两个核心要素:一是平原土地面积,二是交通运输条件。这两者相互关联。大家稍微想一想,在山上办个工厂搞生产,原材料怎么运上去,产成品怎么运下来,是不是运输成本大幅度上升!这样的话,产品价格就没有竞争优势,久而久之必然要被市场竞争所淘汰。
因此,平原土地对于发展现代制造业意义重大。平原土地本身建设厂房的成本就低,而且修建道路的成本也同样地。因此,发展大规模现代化制造业,平原地区本身就具备极强的竞争优势。福建省平原面积这么少,能够容纳的制造业数量也就少了。
第二个交通运输条件。大家要明白一个基本道理,自从人类发明船舶以来,水运成本就远低于陆运成本。古时候修建京杭大运河,就是要用较低的成本,将粮食从苏杭地区运往北方前线。同样的距离,陆地运输的话,人和马匹在路上吃掉的粮食,可能就超过要运送的粮食数量了。
现代社会依然如此。高速公路看起来很酷,运输成本确远高于内河运输,更不要提集装箱海运了。福建省拥有闽江、晋江、九龙江、汀江、木兰溪等主要河流,降水充沛,原本河流资源非常富足。但是,由于多数河流落差较大且水流湍急,并不适合搞运输。
因此,福建内陆土地上生产出来的产品,想要运送到沿海港口或者其他内地省份,都是非常困难的。
拿江苏和山东与福建对比,其实是很欺负福建的。山东省山地面积占全省面积的14.59%,种植土地面积占53.82%,其他的就是河流面积、湖泊面积、林地面积等。也就是说,山东有超过一半的土地是平原,而且山东的总面积还比福建大。
江苏就更加不用说了。客观地讲,江苏是我们华夏大地上最适合发展经济的一片土地,不含并列的第一名。江苏全境平原面积占比达到86.89%,内河网络极为密集,且坐拥超级黄金水道第一名的长江。这样的一片土地,发展经济成本极低,效率极高,难怪从两千多年前开始就一直富裕至今。
现代经济还有一个重要特征:产业聚集效应。福建晋江的纺织鞋服产业就优势明显。这里将原材料生产、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分销零售等都聚集在一起,获得了巨大的产业竞争优势,被称为“鞋都”。
产业聚集效应就是需要很多很多的上下游企业聚集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才能形成明显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优势。江苏省从东到西不过两三百公里,几乎全是平原,这样一个小范围地区聚集了无数产业链的无数上下游企业,这样的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优势,在市场竞争中胜出的概率极大,经济发展速度自然更快。
因此,福建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稍显落后,历史原因固然有一些作用,但是核心原因还是福建的地形因素,限制了大规模制造业的产业聚集。这使得福建沿海的泉州、厦门等地非常富裕,而内陆的山区城市发展普遍都较为落后。
(全文完。欢迎关注)
微山湖面积在中国排几?
在我国境内面积最大的五大淡水湖应该是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呼伦湖、洪泽湖,而第六应该是山东的南四湖(由微山湖等湖组成),它的总面积不固定,说法不一,但最大的约有1300多平方公里,一般数据都在1200多公里,第七大淡水湖是兴凯湖,总面积4000多,在我国境内的是1000多平方公里,第八是新疆的博斯腾湖,第九才排到巢湖,第十是江苏的高邮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