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今日最新战况消息,乌克兰人民是怎么看待西方国家的军援?
美国不会在乎乌克兰人民怎么看待军援,就像土耳其外长说的,有些国家不希望俄乌停火,双方停火谈判,美国才没有了利益,所以美国才不断的威胁其他做自己的打手,送武器,递炸蛋,炸死的不会是美国大兵就行。美国政客对美国下层人民都能下死手,新冠死了一百多万,谁见美国政府心疼,还在乎乌克兰人民。想多了,乌克兰人民选美国籍人当乌克兰领导人,只能说是乌克兰人民的悲哀。
如何评价俄乌冲突中俄罗斯军事水平?
实话实说,很多人迄今不明白俄军此战打法。
要看到俄军的真实水平,其实重要在第一阶段作战来看。当时,俄军从乌克兰北、南、东三面出击,实施全疆域作战,一天时间就包围了基辅、切尔尼戈夫、苏梅、哈尔科夫等乌克兰北部大城市,当天下午,俄军就传出捷报,夺控了卡霍夫卡等南部城市,1周的时间后,俄军就完整控制了整个赫尔松州。
图为俄军第一阶段推进的区域,当时控制了乌克兰1/4的国土。
如果当时俄军决心要拿下基辅,岂有不能围攻之理?我们现在都能看到,俄军依然在每天空袭乌克兰的城市,黑海舰队、空天军每天也在发射高精度巡航导弹打击乌克兰军用设施;试问一句,大家扪心自问,如果俄军想要发射导弹攻击基辅的乌克兰各国家机关驻地,究竟是能打还是不能打。这里提醒一句,在第一阶段作战中,俄军曾发射匕首导弹,攻击了基辅的“利乐梅林”商场,一发导弹就把商场连同地下停车场一起摧毁,因为那里有乌军隐蔽的BM-21火箭炮发射车。
图为俄军在第二阶段作战的推进情况,可见已经彻底放弃了乌克兰北部。
可以说,如果俄军的目标和当年美国打伊拉克战争一样,就是为了推翻一个政权,那俄罗斯大可以从第一天就开始发射巡航导弹攻击则司机的办公地和生活地,对乌克兰国家机关驻地进行直接的打击,这样乌克兰的整个指挥体系就会陷入瘫痪。如果俄军愿意像美国进攻巴格达一样,直接进攻基辅,那么开战的第一周就能打进基辅城内。可是俄军没有这么做,在包围上述北方大城市后,又迅速在3月底撤军,仅仅把战场聚焦到顿巴斯前线,开启了第二阶段作战。
图为俄军当前在第二阶段作战中的战线,主要战场在顿巴斯地区。
在第二阶段作战中,俄军调整策略,把速战速决的思路,更改为歼灭有生力量为主。战争都是有战略目标的,俄军的目标显然不在于推翻乌克兰的政权,而在于以军事上的压制和打击、歼灭乌军力量,实现去军事化后,迫使乌克兰同意中立的条件。既然战略的目标是这么确定的,那俄军第二阶段就变成了“战区封锁战”,这也是俄国防部自己公布的信息。
图为当前的顿巴斯战况,俄军已经控制了红利曼。
战区封锁战,意即,俄军不求速战,不需要冲击乌克兰苦心经营多年的防线和大量生力军,而是依靠炮兵、导弹、航空兵等远程兵力优势,发挥远程火力特点,封锁乌军在战区内的补给、后勤、调动,使乌军各个战场被分割,孤立无援,战斗力被削弱后,再由顿巴斯民兵冲在前,俄军在后方辅助,逐一推进战线。这种打法能最大限度降低俄军人员消耗,最大限度地增加乌军的战争损失,根据各方面消息,乌军现在阵亡、伤俘人数,以及超过5万人,大量部队被成建制消灭,损失非常惨重,要不是开展了3轮总动员补充力量,恐怕现在已经顶不住了。
即便俄军降低了推进速度,把乌克兰战场打出叙利亚战场的味道,但其实也已经取得了较多战果。比如,俄军和顿巴斯民兵武装,在5月份完整夺取了克里米纳、波帕斯纳亚,并且把兵力推进到顿巴斯西战场的伊久姆以南,封锁了斯拉维扬斯克的西边通道;顿巴斯东部方向,俄联军还推进到北顿涅茨克市区,即将开启攻城大战;在控制波帕斯纳亚后,俄军向突破口周围拓展控制区,已经形成一个桥头堡区域,可以用来支援北顿涅茨克方向的作战。
俄军正在进行的,是一场不以推翻乌克兰为目的,仅要大规模歼灭乌军、消灭乌军技术装备的战争,正如俄军公布战报时总提到的“歼灭多少人、消灭多少装备、打掉几处设施”。目的就是在乌克兰行政、指挥保持存在的情况下,不断进攻消灭乌军,最后让乌克兰明白西方靠不住这个现实,迫使其同意中立条件。俄罗斯并不想要长期陷入乌克兰战场的“泥潭”,也不想要一个充满抵抗活动的乌克兰,他们要的只是一个稳定保持中立,确保俄罗斯西方向战略屏障的乌克兰。
图为俄罗斯T-15重型步兵战车,俄军在此战中还有很多先进武器没有用。
因此,俄乌之战中,俄军还是表现出了较高的军事素养和战略战役理念。但是,由于本身军事力量就不如美军,其实从常规战争来看,俄军也不如我们,所以打起来缺少科技含量,这是俄罗斯经济条件和军事学说决定,我们就不多做评价了。总而言之,俄罗斯的表现,还是匹配世界前三强的实力定位的。
普京真的会动用核武器吗?
普京是一个有着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他是不会随意使用核武器的,毕竟核武器是一种毁灭性的战略性武器,不到万不得已的地步是绝对不会触碰核武器这个按钮的。
但是普京也是有底线和红线的,在这次的俄乌冲突中,他就表现得比较克制,一是使用的常规武器;二是不对民用设施和民众集居地进行攻击。正是因为如此,让这场战争自开战以来就比较焦着地耗费了俄罗斯的战力,让俄罗斯也苦不堪言。
美国和北约就希望乌克兰慢慢地耗掉俄罗斯的锐气,把它拖成一只病熊,再配合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这样美国和北约就乘机给俄罗斯落井下石,慢慢的收拾俄罗斯。
但是,不能保证俄罗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会按动核按钮,就如梅德韦杰夫表示的,只要发生如下情况:一是俄罗斯遭遇核打击了,俄罗斯就报复对方还有对方的盟国;二是俄罗斯的盟国被核打击了,为了保护盟国,被迫核反击;三是如果对俄罗斯核力量的关键设施进行打击,哪怕用常规武器打击,也被视为核战争开始,必须反击‘;四是威胁到俄罗斯国家生存的行为,也是启动核按钮的条件。触碰俄罗斯的这四条底线,就会爆发核战争,那么交战国就会同归于尽,这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所以,不管是美国也好,北约也好、欧盟也好,在支持乌克兰对抗俄罗斯方面,都是雷声大雨声小,始终不敢触碰俄罗斯所列出的几条使用核武器的底线的,因此,普京也是不会使用核武器的。
这就是笔者的看法。
拜登造访波兰而不是乌克兰?
只是间接说明乌克兰目前情况不乐观,北约的军事援助有些拉胯,欧盟内部对目前的军事战况不乐观,军事援助乌克兰有厌倦而三心二意,拖拖拉拉。面对俄罗斯在春季加大的攻势,乌克兰有溃败的可能,只能老大亲自出马造势打气声援,死马当活马医,俄乌冲突能维持多久谁也不知道,大家心理都无底,否则老大这么大的动静,冒这这么大的风险,大笔一挥只给了区区五亿美金,乌克兰一天就消耗掉了。这也说明老大也有难言之隐,不得已而为之。
乌克兰已经没有了以世界领袖自居的骄狂不可一世态势,目前真的需要看在党国的份上,拉兄弟一把,对于老大亲自出马给其站台,感激涕零。
关键是乌克兰如果能扛住俄罗斯春季攻势,那它就会躲过一劫,其背后的金主们还会持续或加大军事援助乌克兰,延续其代理人拖垮俄罗斯的使命,否则就自求多福了。
乌军阵亡超过10万人?
乌克兰军队肯定损失大一些,因为他大口径炮弹不足,俄罗斯炮火的密度是乌克兰的两倍,俄罗斯现在主要是利用瓦格纳雇佣兵攻击,前期只是少量部队试探性攻击,发现火力点再引导炮火攻击,往往会这样试探好几轮,直到乌克兰有生力量消耗殆尽,瓦格纳雇佣兵才重兵占领,现在真正打成了绞肉战,一米一米的反复争夺,一寸山河一寸血,俄罗斯杀敌1千自损800,损失也不小,乌克兰的伤亡肯定三倍于俄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