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舰质量出问题,辽宁舰两旁伸进水里的鱼竿是干什么用的?
航母作为一个国家走向远洋海军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军舰,可以说是每个大国海军梦寐以求的重要作战平台,而我国在航母的发展历程中也是历经艰难,从一开始的拆解航母开始了解航母的内部结构设计思路,到后面终于趁着机会拿到一艘半成品的航母,最后经过多年的自主设计改造才成就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艘航母---辽宁舰。辽宁舰的出现既解决了我国航母有无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经过辽宁舰的历练,我国科研人员成功的掌握了大型航母的设计建造经验和航母使用经验,并且在辽宁舰服役多年后,成功制造下水并服役了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的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舰。看过山东舰多次海试的朋友或许都见到过在航母的两侧位置有很多类似钓鱼海竿一样的细杆子,那航母两侧的这些类似钓鱼海竿的杆子都是是什么呢?首先航母两侧类似钓鱼海竿的杆子并不是真的用来钓鱼用的,而是航母整个通信系统中的一种“鞭状天线”。之所以在航母两侧位置部署这些类似海竿的鞭状天线也是有原因的:
我们大家知道航母被誉为一个集齐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小型城市,所以我们也可以说航母就是一个漂泊在海洋上的“孤城”。既然与外界隔离,那么航母对外的所有联系就要通过航母上大大小小的通信系统来解决了,而且航母在作战时期,舰上的通信保障部门和航管等部门也要时刻和其他舰艇/母港/指挥中心以及离舰的舰载机保持联系。但是我们知道不同波段的通信设备之间会产生严重的通信干扰问题,所以这就要求航母上大大小小的通信设备之间尽量采用不同波段/尽量保持更远的距离来保证各个通信设备之间的正常工作,但是航母说白了就只是一艘长度300余米,宽度不过百米的大型舰艇,而且很多时候为了保持通信距离更远,大部分通信设备都布置在看到更远的舰岛上,但是在现实中很难真的通过较大的距离来保证通信正常,而且由于航母上不同通信设备由于通信距离/带宽等要求,很难做到每一个通信设备独属一个波段。所以航母设计者就将不同用途的通信设备天线部署在航母舷侧位置,这样航母自身就给两侧的不同类型的鞭状天线形成了空间隔离,这样既解决了航母上大大小小通信天线无处安放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了不同类型之间鞭状天线信号干扰的问题。同时布置在航母两侧的鞭状天线从官方名称来说属于“船用短波液压伸缩鞭状天线”,也就是说这些大大小小的鞭状天线在需要通信的时候会通过液压系统升起来,从而增强天线信号增益,在不使用或者舰载机需要起降的过程中又会收回去。鞭状天线主要供舰载低频、中频和高频通信电台使用。作为军舰最普遍的通信手段之一,各频段电台需要的天线数量是多是少,其实也决定了该舰在海军战斗序列中的位置。其实这种鞭状天线不光航母上存在,在很多军用舰艇上也有存在,大多数驱逐舰会将其安装在烟囱位置,有些则会将其安装在舰尾机库附近,具体来说并没有严格要求,只要各个通信天线之间不形成通信干扰即可。再加之驱逐舰通信要求并不高,所以有些驱逐舰会单独设置独立的鞭状天线,有些先进的驱逐舰则会将其和其他天线集成在一起,所以这也是在有些驱逐舰上看到一根鞭状天线的原因所在。
001A会在辽宁号大修前服役吗?
今年四月,我国产001A型航母已经在大连下水。目前,各型舰载设备安装、测试工作在加紧进行当中。001A下水至今已经近6个月了,舾装工作也接近尾声,预计最迟不超过年底就要试航,最快可能在本月底或者12月初试航。可以说001A建造的进度大大超过了我们的预期,也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力。具体什么时间试航就要看目前各型舰载设备安装、测试工作的具体进度了。
以目前的进度发展来看,001A服役还会再一次超出大家的预期。此前,外媒曾预测001A将在2020年服役。从目前001A的进展来看,舾装工作结束后就是试航阶段,由于001A是我国以瓦良格号为目标舰制造的航母,前期对瓦良格号也刚刚完成改装,所以001A的试航工作预计会进展很快。参考辽宁号前后进行了10次、为期一年的海航实验,那么如果年底001A进行海航实验的话,考虑到001A相对来说与辽宁号使用的多为相对成熟的技术,所以航海实验预计不需要10次,所以乐观的预计可能2018年年底001A号就将服役了。
那么辽宁号什么时候大修呢?其实2014年年初,辽宁号已经返厂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中期保养。目前看,辽宁号下一次返厂进行中期保养应该是在2019年前后,当然这个时间要看辽宁号的具体情况,如果发生什么故障提前返厂也是有可能的。正常航母大修应该在服役寿命一半的时间,考虑到辽宁才刚刚服役5年,即便服役寿命为30年,距离返厂大修还有10年的时间。所以001A肯定会在辽宁号大修前服役的。
辽宁舰改造完毕今已出海?
1月21日上午,改造完毕的辽宁号航母,离开大连造船厂码头,开启了海试工作。其实,1月20日,辽宁省海事局就发布了禁航通告,1月21日至28日在黄海北部执行军事任务,禁止所有无关船只进入相关区域,原来是为辽宁舰海试做准备。
在经过八个月船厂大修和升级改造,辽宁舰重新设计了舰岛,安装了新型相控阵雷达,增加了飞行甲板面积,显著提高了辽宁舰的综合作战能力,考虑到辽宁号航母是按照国产航母大修的,已完全由一艘科研舰转变成了战斗舰,具备了强大的战斗力。
而国产新航母,自2018年5月13日至12月27日期间,先后进行了4次海试,一切工作进展非常顺利,事实上离正式成军已迫在眉睫了。
因此,大修改造提升完成的辽宁号航母,于1月21日开展海试,离重新归建的日子,也已经是指日可待。
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纪念日,中国海军将在山东青岛外海举行国际阅舰式,现在,日本、菲律宾政府已表示将派舰艇参加。
在海军成立60周年阅舰式上,中国历史上首次组织了多国海军检阅活动,包括美俄等14个国家的21艘水面舰艇来华,今年4月23日青岛外海的阅舰式,相信将会有许多友好国家的海军派出现役驱逐舰、护卫舰等水面舰艇参与。
国内军迷由此可以期待,4月23日,在纪念海军成立70周年的阅舰式上,除了现役的054A型护卫舰、052D型等新锐主力舰艇以外,055型驱逐舰首舰101南昌舰也将首次接受军委领导和全国民众的检阅。
此外,最值得国内民众期待的是辽宁号航母和国产首艘航母将以双航母编队的形式,出现在世人面前,从目前辽宁舰大修改造提升完成已出海海试,显然即将重新归建,加上国产航母已经完成了4次海试,估计离正式成军也应该不远了,所以作为军迷还是非常希望看到阅舰式上人民海军双航母编队的风采,就让我等军迷静静地等候。
辽宁号全舰重多少吨?
讨论一艘船全重多少吨,就和讨论牛顿头上有多少根头发一样,是可以得到具体精确答案的事情,但属于毫无意义的问题。
而且,船越大,讨论这个问题越没有实际意义。
一艘巨船自己有多少净重可以说是一个迷。虽然在造船业有“空船重量”这个术语,但是空船重量也不是一个准确的测量值而是一个计算值或者推定值。
原因也很简单,一艘大船自从放下第一根龙骨开始建造的时候,船的材料就开始不断地变化。第一根放到船台上的龙骨钢,即便是在下放的时候精确的被测量和计算过尺寸和重量,在建造过程中的打孔、焊接甚至磕碰摩擦都会让这些造船材料丢失或增加原始的重量。这就导致了在造船过程中精确的设计和测量一艘船的空船重量是毫无意义的事情。
所以在造船业衡量造船技术水平的时候也更多地去讨论制造一艘船要“消耗”多少钢材。这些“消耗”的钢材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并没有安装到船上,而是在制作过程中消失掉了。
“空船重量”在以精细化管理著称的日韩系造船业是有重点提及的。他们一般会大量回收造船的钢材,用投入建造的钢材总量减去回收的钢材总量,用这个差值来计算空船重量。进而降低造船成本。他们这个算法在制造过程中是有帮助降低成本的作用的,但他们的所谓的空船重量依旧不是船只的真实重量。
另一个讨论空船重量的场景是税收部门,他们要知道一艘船大体的载货量。于是就制定过空船重量的测量方法,对于一些小货船有空船重量的指标。但对于大货船也就只好这么估算了。
所以更多的船有多重的问题其实都是谜。在大部分情况下真正运营一艘船注重的就是排水量和满载排水量了,这个差值就可以看作是船只可以承载的货物、燃油、设备、人员、物资的总量。
但是依旧不能通过排水量来反应真实的船重和载运量。这里就又出现了一个新概念——压舱。一般的大型船只为了保证效率和稳定性都有压舱物,在军舰上一般就是抽取海水进行压舱。当货物装得多了,可以放掉一些压舱水,当燃油消耗到一定量的时候也会补充一些压舱水。这时候就可以达到载运和安全航行之间的平衡点。
当然了你如果计算这些东西还是可以算得出的,只不过也没有去认真地算这些,而是依靠船上的吃水量标尺来直接看。
这一般都是大副的工作,他会在装卸货或者航行的时候观察吃水量标尺,然后传达答指令控制压舱水的排放来将船只平衡到一个安全的吃水深度范围。
这里也有航海作业自己的算法和操作方式。
以辽宁舰来说,它的满载排水量是6万7千吨。通常会保持吃水量11米的深度。当放入了一万吨的物资后,其实也可能排出了1万立方米的压舱水。让大家看到的吃水量基本上没有变化。
所以说单纯地讨论一艘船有多重是完全没有意义的事情,更多的还得看船只真正在运营的时候的适应范围,这也就是船的排水量了。说个好玩的事情,你们有没考虑过辽宁号装了2万吨物资离开港口,再回来的时候消耗掉了将近两万吨物资,理论上是不是船轻了排水量减少了。那么靠岸的时候港口船坞和船之间的跳板是不是就得爬坡才能上下船了?其实没有这种问题吧?你仔细看上面的图,山东号在港口的时候,也在不断的排出压舱水来调节自身的深度。
中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正式入列?
明天(12月17日)下午,我们中国首艘国产航母正式加入中国人民海军服役,舰名“山东”号,舷号17,我们中国正式进入双航母时代,可喜可贺!
在我们中国海军喜提“山东”舰的时候,我们的邻居俄罗斯正在为她的表亲、“辽宁”号的姐姐“库兹涅佐夫”号的去留而烦恼呢。
去年10月,“库兹涅佐夫”号在维修的时候,因为PD50浮船坞沉没,导致吊车翻车,几十吨重的龙门吊重重的砸在它的屁股上。
这一砸,就把它的屁股给砸坏了。
正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去年被砸坏的屁股还没修好,前几天在烧焊作业时又发生了火灾。过火面积达到600平方米,造成一死六伤,现场浓烟滚滚。
记得上个月,俄罗斯的国防部长绍依古还宣称,俄罗斯不需要航母,只需要装备有打击航母的强大武器就可以了。
俄罗斯真的不需要航母吗?
非也,非也!
君不见,自从普大帝上台以来,关于航母发展计划起码提了十次。
在那些计划建造的航母中,吨位从4万吨到10万吨的,从常规动力到核动力的,从滑跃起飞到弹射起飞的应有尽有。例如在2017年,俄罗斯还宣称要建造10万吨的“暴风”级航母呢。
根据俄罗斯媒体的报道,这款“暴风”级航母可牛X了!排水量高达10万吨,采用核动力,既保留滑跃起飞甲板,又安装2台电磁弹射器,载机100架,其中包括60架五代机苏57的舰载版和6架固定翼舰载预警机。战斗力直逼美国最新的“福特”级航母。
可这些航母没有一艘能从PPT或模型变成实物的。
为什么?
俄罗斯没有建造航母的能力啊!
一是没有钱。俄罗斯现在一年的GDP也就和我们的广东省相当。航母是个吞金兽,无论是建造还是日常维护、使用都需要大把大把的钱的。而俄罗斯现在最缺的就是钱。
二是没技术。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建造的最大的水面作战舰艇就是一艘22350型导弹护卫舰,排水量4000吨左右,和我们中国的054A差不多。就是这么一艘导弹护卫舰,从设计到建造,再到服役,居然用了10年,真是名副其实的“十年磨一舰”啊!
而航母的建造成本,设计难度以及施工的复杂性,绝对不是导弹护卫舰能比的。
俄罗斯连造导弹护卫舰都吃力,让他造航母,那不是异想天开吗?
面对这囧境,以国防部长绍依古为代表的一些人不得不建议:现在是到了将“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封存退役的时候了。
看来,咱们要和“库兹涅佐夫”号说拜拜了。
看到这,咱不禁感慨:国运即舰运啊!
记得黑海造船厂厂长马卡洛夫在回答“将“瓦良格”号航母建成需要什么条件?”时,他曾经说过,他需要苏共中央委员会,需要苏联国防科工委,需要苏维埃主席团,需要苏联的600多个科研院所以及8000多家配套工厂。“总之,我需要一个伟大的国家,但这国家现在不存在了。”
而马卡洛夫所要的一切,我们通通都有。所以,“瓦良格”号航母才在我们这里脱胎换骨变成了“辽宁”号,并且给它添了个姐妹“山东”号。
欢迎你,“山东”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