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疫情地图实时更新图片,山东3月1号疫情能解除吗?
本周刚刚复工,所在写字楼上班的还不算多。物业和本单位的防疫工作仍然十分谨慎。有同事的家人身处抗击疫情一线,也因此更多了解了一线战疫的情况。总的来说,形势越来越好,大中型企业基本都复工了,但包括餐饮在内的中小型服务业仍然还需时日才能恢复正常。山东的情况仍然十分严峻,现在处于内外夹击的状态,特别是防止日韩输入病例方面压力山大啊!加之湖北及武汉地区仍然在努力打赢疫情阻击战而不是歼灭战,新冠肺炎疫情至少3月份都不会宣布完全胜利。
为什么山东最近频频爆出负面新闻?
感谢邀请:不要听进传言,胡言,林子大了招风,什么鸟都有。山东形势象全国一样,做好抗击疫情同时复工复产准备又要复学!山东民心稳定,社会治安较好,农民除了抓好春耕,剩余劳力外出打工!
山东监狱干警是怎么被传染的?
这个事情目前尚需等待官方调查结论,输入型病例显然是确定的了,监狱值守的干警成为了新冠病毒传播的中介,那么是谁把病毒传染给了干警,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从现有媒体报道信息来推断,济宁任城监狱是在2月初出现了管教人员有咳嗽症状的现象,那么较大的可能性是该人员当时已经被感染,而济宁市政府从2月2日开始公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况,2月3日通报了人员数据
这里面需要指出的是,济宁的第一例确诊病例,是在1月23日从武汉返回济南,而到了2月3日,已经追踪到密切接触者611人,很显然,这名在2月初出现咳嗽症状的看守人员不在其中,而当时在任城区已经有3例确诊患者。我们再看一下后面的病例数据
到2月16日,济宁总共累计确诊病例52例,这个数据证明,济宁采取的防控手段是较为有力的,病毒感染没有出现大规模扩散,并且累计追踪人数到了1386人,那么本地确诊人员接触的人群应该已经得到了较为详尽的梳理,那么为什么反而是在防护最为严密的监狱出现了大规模的感染呢,一种新的高度可能性诞生了——
最初把病毒传染给管教人员的,非常有可能是1月20日前后春节前前往监狱探视的犯人家属!
基于监狱特殊的工作情况,春节前是一个犯人家属探望的高峰期,这些人员很可能并非济宁甚至山东居民,在当地的停留时间也较为短暂,如果他们当时从湖北出发,或者途径武汉等地到达济宁,又在探视后1月22、23日左右离开济宁——这个时期各地的管控措施,基本上都是查进不查出,有些地方可能还没有开展管控,那么就非常可能造成在追踪上的断点,成为流行病学调查上的一个盲点,目前通报中,尚未追踪到任城监狱工作人员最初的传染节点,而到今天调查已经进行了9天,可见情况是非常复杂的,很可能存在数据上的缺失,导致无法形成联系,那么犯人家属这个特殊的人群——短暂前往任城,采取防控措施时已经离开,并且在离开后不便联系,就很可能没有被当地纳入密切接触人群这个范围,我个人认为,这应该是下一阶段调查方向的一个重点。
最后想要说的是,监狱干警在特殊时期坚守岗位,染病非其自身所愿,希望广大网友对他们能够少一些苛责,多一些支持!!!
病人不是我们的敌人,而是同胞,病毒才是我们的敌人!
山东一超市24人感染是真的吗?
这是一条虚假信息。面对这次疫情,这样的虚假信息很多,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1、关注科学权威的信息,避免消极信息的侵扰。我们要确定一些权威的、科学的、客观的信息来源,避免一些非权威信息平台的虚假信息干扰。
2、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疫情面前,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不信谣,不传谣。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为让我们引以自豪的祖国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不知道年底会不会全国封城?
当前境外疫情加速蔓延,输入我国的风险逐步增加,多个地方又因疫情封城,很多人担心全国封城。近日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发了一篇Science:根据论文中的描述,无论是否能研发出疫苗,新冠病毒都可能会陪伴人类到2025年,不少人开始担心会不会再次出现封城的风险。
其实,我认为小范围的封城有可能,虽然随着天气的变冷流感等疾病的发生,对防疫会带来新的挑战,但是全国范围内封城的可能是没有的。
即使局部有零零散散的病例出现,但是我们采取了积极的措施,都很早的遏制住了,避免了大范围的传染。①、精准防控,不放过可疑人员,最大程度上减少了传染途径
精准防控下,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这极大的切断了疾病在人群中的传染。
②、重点人群定点、定时检测核酸
对于一些潜在传染的人群如冷链食品从业者、隔离场所服务人员、医疗机构者、口岸检疫和边防人员等高风险人群,我国都采取定时检测核酸。
对入境人员严格实行14天隔离临床观察。对于治愈患者及其家属定期开展核酸检测。
这些措施避免了高风险人群向人群中传播的风险。
③、核酸检测技术越来越成熟,检出速度越来越快
最初因为技术等问题,核酸检测单一,费时,给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现在,我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可疑人员进行多项检测项目,不仅时间短,准确率明显的提高。可以在疾病的早期最快的切断传染源。
④、完善的应急响应措施,避免大面积传染
及时有零散的病例出现,我们的应急措施可以最快的做成反应。多方联动,尽可能的排除潜在的危险,把感染的几率降到最低。从最近的几次散发病例也可以看出,我们的应急措施是多么的强大。
⑤、疫苗的曙光已经不远
全国各地已经陆陆续续开始接种疫苗,虽然目前的主要的接种对象是进口冷链物流相关人员、隔离场所工作人员、入境人员、医疗卫生人员等,但是,我相信不久可以接种将会全面的进行,疾病的预防可以迈出重要的一步。很多人担心,现在病毒变异了,那么我们接种疫苗会不会没有效果了呢?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病毒发生变异对我国疫苗几乎没有影响,现在疫苗的研发不会因为几个基因位点的突变而失效,疫苗研发有多个途径,无需过度担心变异。
虽然采取了积极的措施,然而我们仍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我们更不能掉以轻心。①、寒冷季节是多种病毒性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病毒存活能力及时间相对增强
寒冷的温度给病毒提供了很好的存活条件。相比于高温天气,寒冷环境病毒存活时间更长。一旦条件成熟,病毒就会找准机会潜入人体而致病。
并且寒冷环境下,流感病毒多发,由于都是病毒感染,对于疾病的判断上出现困难。短时间内增加的患者对于发热门诊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②、出现变异菌株,传染性增强,防控困难加大
英国报告了一种新型变异的新冠病毒正在伦敦和英格兰东南部地区迅速蔓延。12 月 20 日,英国伦敦及周边地区实行最高级别封锁。英国卫生部专家组分析认为,变异将导致新毒株的传染力提高 71%。很多国家采取紧急限制英国旅客入境。
病毒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变异的结果往往是毒性减低,传染性减弱,之所以这次这么重视,很大程度上是病毒传染性明显的增强。我们也不要过于担心,我国目前没有发现变异病毒株的输入。平时注意防范,出门戴口罩,勤洗手。
③、传染途径更加多样
我们都知道新冠病毒传染最常见的就是呼吸道传染,一般是呼吸道的飞沫传播,因此一定要戴口罩,包括注意咳嗽礼仪来阻断飞沫的传播,对于易感人群是最好的保护方式。
除了呼吸道之外消化道的传播也是一种传染途径,也就是粪口传播。
气溶胶的传播,是指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病毒混合其中,通过吸入而致病。当然我们也不必过于紧张,气溶胶传播需要一定的条件,只有在密闭的环境当中,气溶胶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级别时,才有可能会导致传播发生。
我们平时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①、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
我们都知道,呼吸道传播是病毒传染的主要途径。尤其是在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公交车等密闭空间内,戴口罩是避免传染的主要措施。
②、注意手卫生
外出、进餐之前勤洗手。洗手不是我们平时那样随便冲一下,而是严格的按照六步洗手法。用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洗手时间不少于20秒。
③、经常开窗通风
寒冷环境,很多人不愿意通风,往往长时间在一个密闭的空间,这也为病毒传染造就了有利的条件。气溶胶传播也是新冠传染的一种方式,所以开窗通风很有必要。每天开窗通风2次,每次半小时左右,通风的时候注意保暖。
④、注意饮食卫生及搭配
我们在制作冷链食品时要戴好口罩、手套;冷链食品彻底煮熟再食用。外出聚餐提倡分餐制,或使用公勺、公筷用餐。
食材选择注意荤素搭配、粗细搭配,蛋奶兼顾,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均衡营养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减少基础疾病。
总结虽然局部有零散的患者出现,但是我们的一系列防控措施最大程度上降低传播的风险。因此,我们很难再出现全国封城的情况。
我们的防控成果来之不易,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我们要珍惜这份成果,平时外出戴口罩,如果没有必要尽量不出国。减少外出聚餐,如聚餐采用公勺、公筷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