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加强与日美防卫合作,文在寅欲收回26个驻韩美军基地?
具体一点说,收回驻韩美军基地和战时作战指挥权,并要求美国承担基地环境污染净化费用,并不是韩国前人不敢干,而是李明博总统和朴槿惠总统的韩国保守党政府不敢干。
收回韩国军队战时作战指挥权,是80年代,韩国卢泰愚总统竞选时第一次提出,90年代金泳三总统正式从驻韩美军手中收回了平时作战指挥权,但战时作战指挥权仍在美军手里。本世纪初,2005年卢武铉总统正式向美国提出,收回韩军战时作战指挥权,并在2007年与美国达成协议,美韩双方同意,2012年美军向韩国军队移交战时作战指挥权。驻韩美军基地搬迁也是本世纪初,美韩达成的协议。
李明博上台后,与奥巴马政府将驻韩美军战时作战指挥权移交时间推迟到了2015年。大约这个时间也就是李明博总统的任期结束。与李明博同样出身于韩国保守党的朴槿惠任总统时,与美国在第46次美韩安保会议《联合声明》中决定,驻韩美军战时作战指挥权移交时间再度推迟,延期到2020年代中期。也就是大约朴槿惠继任者的任期结束。(韩国总统5年一个任期,不许连任。)
韩国保守党政府一再推延驻韩美军的战时作战指挥权移交和驻韩美军基地返还期限。军人出身的文在寅,曾是卢武铉的密友、卢武铉政府的幕僚长,有“卢武铉影子”之称,2017年5月当选为韩国总统,韩国收回战时作战指挥权的事又被提了出来。当时的韩国国防部长宋永武表示,韩国拟于2023年从美军手里收回战时作战指挥权。这就意味着收回战时作战指挥权的重任将落到文在寅的继任者身上。
后来,韩国国防部长郑景斗与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签署了《韩美防卫合作指针》和《有条件地移交战时作战指挥权计划》等文件,对韩军主导联合作战能力评估也得到了加速,韩国也就推动收回战时作战指挥权在文在寅任期内完成。近来由于日本无视二战历史,引发了韩日贸易争端,美国明显偏袒日本,对韩国落井下石,威胁韩方废除《军事情报保护协定》,将破坏美日韩同盟关系。同时上调了驻韩美军军费分担比例,敲竹杠式的将韩国分担的驻韩美军军费上调到50亿美元。这无疑刺激了韩国政府,加快了从美军手中收回战时作战指挥权的进程。
由于文在寅政府在韩日争端中采取的强硬立场,得到了韩国民众的支持,文在寅所在的共同民主党的支持率也大幅提升,而韩国在野的保守党内部矛盾重重,势头正衰。不论在韩国国内,还是外界分析人士,都认为下一届韩国总统还将落在共同民主党内。这也给了文在寅加快收回战时作战指挥权和驻韩美军基地的底气。
据悉,近年来驻韩美军犯罪率逐年攀升,奸杀妇女、私铐韩国平民等事件不断发生,对犯罪美军士兵,美国还往往从轻发落……
驻韩日美军大约是全世界军纪最松散的军队。在两国民间,美军早已是民怨沸腾,文在寅的做法是在顺应民意,这也是共同民主党的支持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其实,收回美军基地,要求美国承担基地环境污染净化费用等,并非是韩国的前人不敢干,文在寅只是继续着卢武铉没有完成的工作。
山本五十六找美海军决战?
1942年4月28日,太平洋上天空晴朗、海面平静,“蛮牛”哈尔西中将照旧喝着小酒、听着广播,正率领他的特混舰队凯旋而归。
杜立特和他的B-25轰炸机突袭东京成功,让舰队上下都弥漫着胜利的微笑和难得的轻松,他们在甲板上晒太阳、看小说,一副胜利者的姿态。
此时的日海军“大和”号战列舰上,会议室里熙熙攘攘、人声鼎沸,以山本五十六为首的日本联合舰队高层们正在召开作战研究会。主题就一个:与美太平洋主力进行决战,为东京报仇。
一、山本五十六的作战计划,海军部和陆军部各抒己见。山本认为:从偷袭珍珠港的大获全胜,到对东南亚各国的横扫,可以说,第一阶段的任务已经超额完成,我们已经建立了不可战胜的战略地位。但美国是一个有强大经济基础的国家,为眼前的胜利沾沾自喜、无动于衷,无异于自取灭亡。所以我们第二阶段的目标是主动出击,连续攻击敌人的薄弱点,消灭其有生力量。所以,我们要东进,进攻中途岛,伺机攻击美军航空母舰,在决战中将其消灭。为东京报仇。台下爆发出一片热烈的掌声。
不过,计划上报之后,日海军部和陆军部却表达了截然不同的看法。海军部认为,我们已经将美国人赶出了他们在东南亚的唯一殖民地——菲律宾,这是一个天赐良机。我们应该继续南下,扩大第一阶段的战果,占领澳大利亚。陆军部则表示坚决反对,现在陆军的大部分部队深陷中国战场,抽不出兵力,不适合直接占领澳大利亚。应该去切断美澳之间的联系,以便击退美国对日反攻的企图。联合舰队也毫不退让,据理力争,三方各执己见,吵得不可开交,结果闹了个不欢而散。
军令部打圆场:中途岛要打,先把日本和澳大利亚之间的地盘占了再说,最后留下澳大利亚孤零零一个,它就成了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见三方没有表示明显异议,趁热打铁,拿出了一个和稀泥的计划:一方面攻占所罗门群岛、斐济群岛和萨摩亚群岛,达到孤立澳大利亚的目的。另一方面,派兵进攻中途岛,与美海军进行决战,争取在决战中将美军航空母舰主力一举歼灭。
二、日本联合舰队分兵作战方案,被美国人截取。山本无奈之下,只得同意分兵。高木武雄中将南下去莫尔兹比,配合陆军进攻;南云忠一中将东进中途岛,诱出美国航母。分兵自然会导致实力削弱,他只能寄希望于轰炸东京的美军航母还在返航途中,无力参战,这样压力会小一些。
1942年4月30日,高木武雄率领由“祥鹤”号和“瑞鹤”号两艘大型航母组成的特混舰队,由特鲁克港出发,在珊瑚海东部游弋,以阻止在进攻莫尔兹比港作战中随时可能出现的美国航空母舰。山本希望陆军可以尽快拿下莫尔兹比,这样他就有理由将高木武雄也派往中途岛,以加强南云忠一的力量。
不过,让日本人万万没有料到的是,这个绝密计划刚刚出炉,就被尼米兹知道了!美军可没有千里眼和顺风耳,他们靠的是一种古老而又先进的手段:破译密码。有意思的是,这一招还是从珍珠港血的教训中学会的,可谓是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如何破译密码?以后赘述。
三、尼米兹仓促应战,仅有的两艘航母也用上。尼米兹得知这一紧急情况,大吃一惊,按道理他应该立即组织兵力应对。可是,就在这迫在眉睫的紧要关头,一贯果断的尼米兹犹豫了,不是他不想打,实在是因为他手中能用的兵力少得可怜。
此时,“蛮牛”哈尔西中将率领的“大黄蜂”号和“企业”号航母还在轰炸东京后的返航途中。而“萨拉托加”号被日军潜艇击伤,现在正在西海岸的圣地亚哥大修。太平洋舰队一共只有五艘航母,现在一下就少了三艘,尼米兹手头能用的,只剩下第8特混舰队的“列克星顿”号和第17特混舰队的“约克城”号两艘航母了。
区区两艘航母,想要对付强大的日本海军,谈何容易!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尼米兹只得将两艘航母编队合在一起,重新组成第十七特混舰队,由弗莱彻少将统一指挥,火速开往位于南太平洋的珊瑚海,准备迎敌。
结语孙子兵法《谋攻篇》:“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就是说要用集中兵力原则来作战,同时分散别人的兵力。日军准备与美海军主力决战,仗还没有开始打,就被分成两部分;再加上行动方案被对手截获,仗还没有打,就输了。
欢迎搜索关注“白眼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美国国防部长访问蒙古国需飞越中俄?
美国新任国防部长马克·埃斯珀于本月8日对蒙古国进行了访问,这是自2014年哈格尔访问以来美国国防部长的再次访问,也是美国防长第三次到访蒙古。在2005月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的拉姆斯菲尔德首访蒙古,那次访问也开启了美蒙军事合作的新纪元。(埃斯伯到访蒙古获赠宝马)
埃斯伯的到访也正值蒙古国总统哈勒特马·巴特图勒嘎访问华盛顿之后不久,两国关系已经被提升到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埃斯伯作为军事国家元首的到访旨在深化两国之间的防务合作,并强调蒙古冬季的严寒可以为双方军事训练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如果不出意外美国很可能会再次派出军事人员前往蒙古国,进行联合军事演习。事实上双方军事合作确实非常紧密,在蒙古曾经在2003后派出军事人员参与过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联合军事行动,双方在2006开始一直举行“可汗搜索”系列联合演习,并且还扩大参演国家的数量。在2012年蒙古更是成为了北约的“全球伙伴国”。(美军在蒙古国参加“可汗搜索”演习)
美国一直被蒙古视为“第三邻国”,说出来很多人不信,基于一些特殊的历史原因美国直到1987年冷战末期才承认蒙古国的主权国家地位。据民调显示蒙古民众对于美国的世界领导力和好感度都非常高,前者在2012年统计情况显示44人认同美国的领导力,不确定者为50%。在2017年的调查显示80%的蒙古国民众对美国抱有好感。建交时间段,但是双边关系却发展很快,美国为蒙古提供了官方发展援助计划,每年都会提供数千万美元,以帮助蒙古建立私营经济主导的市场和有效的政府管理体系,旨在帮助其改革选举、司法、立法、反腐机制等。双方高级官员更是经常互访,不过目前为止只有美国总统布什在2005年11月对蒙古进行过访问。(布什到访蒙古)
这里有人可能会问,蒙古作为一个只有两个邻国的内陆国,美国高层乘坐转机访问蒙古必须过境我国或俄罗斯,那么这其中是否需要相关规则或者许可么?事实上我国和俄罗斯都已经签署《国际民用航空公约》,是国际民航组织的成员国。根据《公约》第五条的规定,允许他国的不定期航班(民用)在不事先获准的情况下,有权飞入或飞经我国领土而不降停,或作非商业性降停,不过我们保留要求其降落的权力。这种不定期航班主要是各国的非商用公务机,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其实也往往都会对飞经国进行事先通报,甚至必要时飞经国还可能会派出战机对其进行保护。(国际民航组织)
结语蒙古国的“第三邻国”外交政策是对后冷战时代国际局势变化和自身地缘环境进行评估之后所做出的。这是一种在“三个鸡蛋上跳舞”的策略,是一般小国平衡外交的特殊情况。其高明之处就在于可进行调控的点很多,最大限度维护自身国家安全,为国家的发展创造了良好和平稳定的战略环境。(前副总统拜登2011年访问蒙古国)
本文图片来自谷歌图片,感谢提供,欢迎大家批评指正留言点赞!
美国在海外有多少军事基地?
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的唯一超级霸权国家,不仅拥有全世界最强的军力,还坐拥大量的海外军事基地,最多时达到5000多个。
其中最为重要的有七大海外军事基地。
一、关塔那摩军事基地——关押“最危险分子”的基地关塔那摩基地位于古巴东南部的关塔那摩湾,是美国在海外建立最早的军事基地,也是美国惟一没有规定归还期限的海外军事基地。
关塔那摩基地,是一个包含有一部分关塔那摩湾和其两侧陆地的天然深水良港。海湾两侧的陆地是高山,易守难攻,而关塔那摩湾地处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大西洋的交汇处,距离太平洋与大西洋的咽喉要道巴拿马运河近在咫尺,其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作为离本土最近的海外军事基地,其最重要作用是帮助美国控制加勒比海地区的形势,保证拉丁美洲一直是美国经济军事的后花园。
关塔那摩还有一个重要设施,关塔纳摩监狱,是美国关押“最危险分子”的场所,但因其不断出现虐囚丑闻而臭名昭著。
(此军事基地的具体情况在小编的前文《图看关塔纳摩军事基地》已有所述,在此不再详述)
二、珍珠港——“太平洋之心”大家都清楚,惨烈的珍珠港事件是把美国拖进二战的导火索,珍珠港那可是是美国最重要的海军基地。这里驻扎着美国太平洋舰队总部,是美国经略太平洋的桥头堡。早在1919年和1922年在那里设立了潜艇基地和航空站。
太平洋舰队司令部之所以设在珍珠港,是多方面的重要因素决定的。这里是西太平洋和南太平洋群岛与美国本土之间的中转站,从本土的补给相对方便。舰队往南可以和美属萨摩亚、新西兰、澳大利亚的盟军汇合,向西能快速攻击远东国家,北上支援阿留申群岛也很方便,亦可“监控”南美洲甚至南极洲,可以说是“太平洋之心”,对于美国的控制太平洋,夏威夷的独特地位是最重要的依靠。看下图所示:
珍珠港港区由四个港湾组成,如下图所示:
珍珠港构造图
区内有码头140座,总长20公里,系船浮筒228个,可容纳“尼米兹”航母其它各类大型舰艇500余膄。请细看下图所注大家就明白了其港内海军力量的强大。
下图是停泊的各类潜艇:
是12艘“洛杉矶”2艘“弗吉尼亚”攻击核潜艇的母港。
空军机场
三、关岛——美国太平洋岛链的南方要点关岛基地位于西太平洋马里亚纳群岛中最大、人口最密的岛屿关岛上。关岛基地战略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由设在以关岛为中心的马里亚纳、加罗林和马绍尔等群岛上的基地和军事设施组成,是太平洋地区美军二线基地的核心。
关岛海军军事基地和设施主要有:主要包括安德森战略空军基地、阿普拉海军基地和阿加尼亚海军航空站。
关岛被称为美国“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
经过一百多年来的修修补补,关岛基地竟然已经占据了全岛的1/4,成为了岛上巨无霸一般的存在。
大家都应该知道的,关岛作为美国太平洋岛链的南方要点,近年来对美国欲控制西太平洋、维护其霸权地位的作用越来越凸显。近些年,美国已经开始对第二岛链军事部署的调整,将B-2隐形轰炸机、大型两栖攻击舰和核动力潜艇向西进驻关岛,加强在亚洲的“前沿部署”,以增强对所谓“不稳定弧地带”的控制能力。基于此,美军美军在此设立了太平洋司令部预备前进指挥所。
四、罗塔海军基地——“通往地中海的玄关”。罗塔海军基地西班牙加的斯省罗塔,是一座由美国海军及西班牙海军共用的海空两用基地,是目前世界上设施最先进的现代化军港之一。
进出地中海的节点
罗塔港是美军飞机从美国进入欧洲的主要节点。由于该基地距离东南方的直布罗陀海峡约55海浬,又位于美国本土至西亚的中间点,因此在战略位置上十分理想,可以替美海军驻欧洲的第六舰队和运兵至德国、中东的美国空军机动司令部提供良好的支援,被美国海军形容为“通往地中海的玄关”。
罗塔海军基地港内
五、锡戈内拉基地——“地中海枢纽”锡戈内拉海军航空基地
锡戈内拉基地是一座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北约军用机场及大型后勤基地,由美国海军和意大利空军共用,美国称作锡戈内拉海军航空基地,后者称作锡戈内拉空军基地。
一架伊尔76运输机停泊在机坪上。
如果说罗塔基地是为了控制北大西洋和地中海的交界口,那锡戈内拉基地的重点就在地中海本身。这座基地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岛,是插在地中海内的一个大棋子。
基地内全球鹰无人机
因为基地接近地中海中心的优良战略位置,而有“地中海枢纽”的美称,要支援美海军第六舰队、美军及盟国军队在该区的行动十分方便。同时也是美国本土与西亚、印度洋之间,美军飞行器起降最频繁的中继站之一。使用该基起降地的飞行器种类包括了美国空军的C-130、C-17及C-5运输机、KC-135及KC-10空中加油机,还有美国海军的P-3猎户座海上巡逻机、C-2灰狗式运输机、C-130运输机、道格拉斯DC-9、波音C-40A飞剪机及意大利海空两军的布雷盖1150大西洋反潜巡逻机等。2011年空袭利比亚时,该基地在北约起到了关键作用。
目前美国驻锡戈内拉海军航空基地的人员共有4,000人,包含了官兵、文职人员和军眷。该基地同时也是美国海军第二大的安全司令部,仅次于巴林的巴林海军支援设施,基地安全人员主要由底特律海军战备支援中心所下辖的一个海军后备司令部提供。
一架美国武装直升机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的锡戈内拉海军航空基地上空盘旋。
现在的锡戈内拉基地主要作用是支援北约舰队和陆军,俯瞰整个欧洲的锡戈内拉对有异心的欧洲国家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六、巴林麦纳麦——波斯湾地区“永不沉没的航母”美国在巴林设有贾法勒军事基地,基地包括美国第五舰队司令部、苏尔曼港、伊萨空军基地和穆哈拉格机场,驻有美军约3000人,其中有海军、海军陆战队和陆军,是美国海军在印度洋地区的第二大基地。
贾法勒军事基地
1973年,美国海军接管英军巴林,这里有美国第五舰队总部和主要停泊港,是美国在海湾地区最重要的前哨阵地。在历次海湾战争、反恐战争中,巴林基地为美国提供了真正的“永不沉没的航母”,是美国打胜仗的一大功臣。
企业号航母
巴林接受美国的入驻当然是因为美国继承了英国的传统,对巴林而言并不是什么外人。巴林在历史上曾经是英国殖民地,与英语文化圈有着天然的亲近。再加上巴林的支柱产业并不是石油而是金融服务和旅游业,使得这个穆斯林国家的西化程度更高。有美国愿意过来搞防务,显然是巴林人希望看到的。
七、迪戈加西亚基地——泊在印度洋中心的不沉“航母”迪戈加西亚军事基地是美军在印度洋上唯一的,但也是非常重要的综合军事基地。该基地可以起降B-52,B-1,B-2等远程重型轰炸机。迪戈加西亚军事基地是英属印度洋领地的一部分,由英美共建,主要由美军运作。
迪戈加西亚岛是印度洋中部查戈斯群岛最大和最南端的珊瑚岛,是英属印度洋领地的一部分。距南亚次大陆最南端1900多公里。位处好望角、新加坡、红海、澳大利亚间多条航路的会合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为英国空军基地和重要海军停泊港。1966年英美签订协议后,美国向英国租借迪戈加西亚岛,在岛屿西部设立大机场,这里成为美国在印度洋的重要海空军基地,属于美国全球军事基地之一。还建有现代化的军火库和通讯中心。在1990-1991年的波斯湾战争、2001年阿富汗战争和2003年伊拉克战争初始阶段期间,美军有许多次是从迪戈加西亚发动空中作战 。
总而言之,美国这七大海外军事基地都处在挟制全球的战略节点上,对于维持其霸权意义极其重大,永远不会自愿放弃,甚至会在这些军事基地继续加强其军事实力。
大型商船是否可以迅速改装成军舰?
军用舰船除了作战舰艇以外还包括补给舰,滚货轮,军用运输船上那更是等等一系列的船只。
船只本身属性不同,改造模式不同,所以商用船只改造为军用舰艇的方式很多。
大型豪华游轮军用化包括三种模式。
第一种,直接征召,不做任何改装,用作人员运输舰使用。
第二种,加装部分武器系统,作为伪装巡洋舰使用,用途是破坏敌军运输线。例如一战期间,上沿辅助巡洋舰之间对抗的卡曼尼亚号和特拉法尔加角号
第三种是进行大规模改装 选取结构强度较高或者是在设计阶段政府与船只所有者进行合作,军方承担一部分的资金,部分标准按照军标建造,船只在和平年代由所有者自行决定用途 战争爆发后被军方征召,拆除上层建筑后安装机库和飞行甲板。
原为客轮“新田丸”“八幡丸”“春日丸”。日本海军将之进行改造,成为航空母舰大鹰,云鹰,冲鹰。
第四种,医疗船 选取尺寸较小的大型游轮,将之改造为海上医院,伴随登陆舰队后方,负责救治伤员
泰坦尼克号的姊妹舰伯利亚尼克号在战争爆发期间被征召运作大型医疗界使用其几个大厅被改造成为了病房,而且由于豪华游轮拥有极高的居住品质,所以说也有助于伤员的创伤恢复。
对于油轮而言,改造模式包括两种,第一种,铺一层飞行甲板,当护航航母,但是考虑到现代油轮普遍航速缓慢,所以就算赶鸭子上架也得赶集装箱货轮和豪华游轮这种比较瘦的鸭子。
或者是小规模改造,安装补给设施,让民用油轮可以给军用舰艇补充油料。比如曾经给莆田舰,补给油料的华川号
散货船,就算被征召也是做老本行,继续运货就行了。以及辅助巡洋舰,比如著名舰艇鸬鹚号。
再比如改护航航母 例子卡萨布兰卡级航母。实际上像这类型护航航母最大的优点在于即可以选择两种方案,用的灵活性极强,可以伴随运输队使用,让团队本身就能拥有一定的打击能力,这也会极大的增加德国破袭的难度。第2种,护航航母,再加上几种极度老旧的驱逐舰撒出去,用作先期预警。
比如被大和号跨射的白平原 被金刚干掉的甘比尔湾号航空母舰。
像这类型的护航航母伴随驱逐舰的航母编队能够极大的降低主力航母编队的风险(在那个用眼神分辨航母的年代,护航航母加驱逐舰极度容易看成主力航母加巡洋舰的搭配。)
集装箱货轮,军用模式包括五种
1,老本行,征召的民船基本上都是干老本行的,毕竟战争爆发以后前线对于后勤的要求很高,因为后天运送不及时很有可能导致战争的失败。
2,安装一块强力飞行甲板,所有集装箱挪至甲板两侧。充当飞机运输船 运输垂直起降战斗机本身并没有任何的加注燃料和加装弹药的功能,需要的仅仅是将船开的离航母尽可能近的时候,让舰载机从头部的飞行甲板上起飞,接着在航母上降落,仅仅是一种廉价的飞机运输装置而已。
第3种适当改装之后,可以作为直升机航母使用。其集装箱可以用作储备直升机的相关后勤设施,全部安装强力甲板。用法类似于圣女贞德 苏联这类型的半残舰艇
第4种如果不计成本的话,也可以将之改造为轻型航空母舰使用。但是如此改造的话成本极高,但是也不是不能改,本类型的改装需要集装箱船本身拥有较高的航速,较高的舰体强度。
否则断了咋整?
半潜船军用化,实际上半潜船本身就是完全无法区分军用还是民用的装置,战斗舰艇受损后,可以通过半潜船拉回母港接受维修,也可以将建造到一半的大型军舰拉到造船厂继续建造。
以及可以直接把钱花改一下然后拉上欧洲野牛,伴随登陆舰队出发。
最后一种则是类似于美国的蒙福特角级海上预制舰。
像这类舰艇,用处极高,搭载lcac气垫登陆艇,还有一个跳板接受滚装轮或者登陆舰输送的装甲车辆,然后由气垫艇送上滩头
至于民用的滚装船那就更好处理了。
有强力甲板的可以送坦克,没有强力甲板的他还不能送点轻装甲车?轻装甲车都扛不住的他总能继续干老本行,装上一船的吉普先运过去吧?
应该没什么遗漏了吧。
总而言之,改造方案分别是加一个军用通讯系统干老本行。
稍微改改,当补给舰去
客串一下护航航母。
心大的可以考虑客串一下伪装巡洋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