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江西财经大学保研能到哪个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总体保研率为5.24%,保研率还是可以的。2021届江西财经大学毕业生保研院校,保研本校83人,保研外校193人,主要包括南昌大学、厦门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院校。因为我们知道学金融类的专业是要考研的,这所江西财经大学2020年研究生的就业质量报考。
除五院四系外在全国能排在什么位置?
中央财经大学的法学,在上一轮国内学科评估中整体实力属于B类,在全国高校内处于前20%。不过这类评估也有学科规模越大的学校越靠前的问题。中央财经大学在金融、证券法等方面,在国内地位是相对较高呃呃的。此外,最吸引考生的还是就业方面,其近两界毕业生就业率都是100%。该校法学院20007年在职法律硕士入学考试平均成绩为225.56分,全国排名第二,仅次于北京大学,排在第三、四、五的依次为中国人民大学、苏州大学、复旦大学。不错的一所大学
有哪些高校虽然不是211和985?
一般说来中国最好的大学基本上都已经进入了985或者是211的行列,没有进入这里面的学校,基本上实力都是不怎么样的。只不过由于种种原因,有一些学校虽然并不在985和211的行列之中,但是他的实力依然还是非常不错的。这些学校未能进入211的行业都是有这样那样的原因,下面就介绍一些这样的学校。
首先是因为建校时间短没能进入211的行列首先我想到的自然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了,这个学校建立的时间相当的晚,但是他的实力却相当的强劲,收的分数线几乎和清华北大相提并论。与此相当的,还有南方科技大学,西湖大学等等,他们也是因为建校时间短,最终没能够进入211。因为无论是985还是211,都是2000年以前确立的,当时从国家层面上来讲,这些学校基本上都还不存在,所以也不存在进入211行列的情况,但是他们的实力却绝对不容小视。例如中国科学院大学,即使是清华北大,也不会轻视他,南方科技大学和一些985大学相比也毫不逊色。
其次,有一些行业性的大学没能够进入211,主要是因为行业内有一定的指标有一些行业类的学校,实力还是相当的强大的,可是因为名额的问题最终没能够进入211工程,但是他们的实力绝对不比那些进入211工程的学校差。而且在很多地区还有一些受照顾的211学校,他们的实力事实上够不上211工程的学力,但是偏偏进入了。在这里首先提到的就是东北财经大学和西安建筑大学这两个学校,他们在各自行业领域里都是大名鼎鼎的存在,可是因为名额的限制,最终遗憾的没能够进入211。
事实上这样行业性的学校还非常的多,例如在医科院校中就有首都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和南京医科大学这三所实力强劲的大学,没能够进入211工程。而首都医科大学的实力,甚至比那些985大学的医科还要强出不少。此外政法院校中居然也有不少没有进入211,最有名的就是西南政法大学了,这一所被称为政法类的黄埔军校,与此相对应的,还有华东政法大学和西北政法大学,也没能够进入211。中南政法大学,只不过因为和中南财经大学合并,才勉强进入。
此外,还有军队院校中五大综合性院校之一的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当然这个学校比较特殊,如果他是地方学校的话,早就进入了,只不过是因为军队学校的缘故没有进入而已。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学校,例如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等等,这些学校的分数线非常的高,而且考生都趋之若鹜,但是却并不在211范围之内,但绝不代表这些学校实力不行。
如果分数线刚达到985的水平?
这个话题想讲很久了。
高考→选学校→选专业,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你未来遇到什么人,找到什么工作,过上什么生活,是一生中最重要的选择之一。而据网上年龄统计结果,15~25 水占比 70% 以上。所以你打算把一生的前途放在这群学生手中吗?
凡是盲目推崇牌子的,凡是盲目推崇地域的。只要是贯彻这“两个凡是”的,基本可以判定为废话。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才是做选择的方法。首先,牌子和地域怎么选?不同专业两者根本不同。
你如果读的是理工科,在哈尔滨读哈工大,在广东读华工,在北京读北航,亦或在西安读西交,没有太大区别。理工科的好处就是可以超越大部分地域影响,所以这个时候选择牌子是对的…
但是如果你读的是文商法等文科专业,盲目追求牌子而忽视地域,那就准备接受校招的毒打吧。
读文商法最重要的难道是骨灰级的ppt和脱离现实的教材吗?强一本以上难道区别很大?要找份好工作最重要的是实习,实习,实习…有份好实习才是进入好企业最好的敲门砖。你不会觉得在西北读个985文商法,比得上在沿海读个211文商法吧?
西财算不错的财经类院校了吧?为什么实习都往广深找?西政算不错的政法院校了吧?为什么大本营在广深?
企业不是做慈善,企业要的是来之即用的人,为什么现在名企越来越强调实习?俱乐部?本地提供不了优质的实习,就业先天就比人低一等级。别听那些所谓的名企宣讲会会来校招,你怎么不看看名额?有多少文商法的学生可以跨越实习直接入名企?
吉大法律系作为老牌四系,为什么逐渐掉队?西南政法对比辉煌时候如何?至于西北政法更不用说了。难道是他们教学质量大幅下降吗?还是说受地域影响更深?看看哈工大跟哈工深不就知道地域多重要了?连理工对地域要求没那么高的学校受地域影响都那么大,何况是文商法?
其次,盲目相信保研率,保研确实是名校的一大优势,问题是,对你有用吗?如果你能上985热门专业,就不会纠结211和985选哪个好了。
你的成绩和实力就是末流985的末流专业水平,你哪来的自信你去到985就能保研成功???如果你竞争不过同学,成绩拿不到前列,保研率再高与你何关?
高考这种同台竞技你都技不如人,你觉得到大学你就能反杀了?同样的选强一本和211也是如此。
另外,保研率也要看专业的有些天坑专业恨不得保研率100%,让你可以继续读研,为的是什么?为了提升你学历?为了你好?如果是天坑,四年不够?还要再搞三年?
还有,某些专业不是天坑,不适合自己的才是天坑
生化环材作为网上第一天坑,毫无疑问确实是天坑
但是彼之砒霜,我之砒蜜糖。
这是广州某重点高中2020年的考上某985的,会不会觉得奇怪?为什么位于一线城市传统教育强区,家长多是师医公,为什么会让子女选生化环材?
为什么地位比你高,眼界比你广,收入比你多的家长们会这样选?因为人家有资本只要牌子。
本科拿个985,毕业后花几十万出去读个一年制英澳加硕士或者港硕商科,回头学历有了,专业洗白了,想去哪就去哪。
同样,你如果选择金融、电气这种专业,先问问自己背景够不够?还是只有背影?结合自己家庭背景选专业,别为所谓的兴趣,也别盯着那几个热门高薪专业。
还有,盲目为所谓的圈子选学校,觉得同校哪怕是天坑专业跟王牌专业都是校友,在一个圈子,人脉关系很重要。
这个想法很对,但是前提是你跟别人在同一层次,是同一赛道的选手。
能考上985应该高中都不错的吧,那你跟你的初中毕业考不上高中的职校同学感情如何?关系保持得怎样?
他不是也跟你是初中校友?不是也是一个圈子?或许当年还天天一起上厕所打游戏呢,为什么大学不一样就立马不像以前一样圈起来了?
势均力敌的关系才能维持。不共同进步谈什么圈子?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
与其追求所谓的圈子,不如把自己的级别提起来再说吧。你提起来了,圈子自然会找上你的。
最后,忽视大环境选学校专业。
十年前,有人跟你劝退土木交通,五年前,有人跟你劝退财经外语。你都会觉得这是个sx。
08年大基建后,谁敢叫土木交通打灰佬?
15年前后,谁敢叫金融才俊金融民工?两财一贸分数线都是top985水准,现在呢?
远的不说,就说我熟悉的。
华师作为老牌211,在一本没扩招前,老六校(一本)中分数一直仅高于华农,远低过双非的广外,甚至跟华农并称一本守门员。广外在03年入世后-14年前后,分数都远高于华师,至于深大那时候还仅仅是个二本领头羊,跟广商齐名。突然15年后深大分数就暴涨了,深大直接蹦到第四,挤掉了广外当初的排名,华师还是稳如狗永远第五,而广外好像到7-8名跟汕大平行了。一个广州的学校跟汕头的学校并行,那就真的可以用“沦落”两字了。
深大(广外)短短两三年排名大幅上升(下降),难道是因为师资吗?不还是大环境,计算机成了宇宙机,小语种成了红牌种。
至于华师,考上了师医公的师,分数一直稳步上涨,展现出老牌211的底蕴了。经济大环境越差,他地位分数就越高…
所以说,学校专业都跟大环境息息相关。
如果你觉得未来经济会越来越差,想进体制,那就专业>学校,宁读次一级学校重点专业,也不读高一级学校垃圾专业。汉语言、法学、师范、警校类就是你的首选。像广财的法学,广外的汉语言,华师的师范都是很好的选择。特别是广财法学,不是他教学质量多好,是他有本土优势,一样可以参加选调,享受跟省外211同等待遇。这值多少分?拿普一本地分去读他,超值。
如果你觉得未来经济会越来越好,想在外面拼,那就学校>专业,专业仅仅是毕业前两年,特别是找工作的时候最有用。过了这段时间专业反而就不重要了,14年赶上大牛市,读人类学、档案学通过银行过渡跳进基金公司都不少,现在呢?
说到底,最重要是结合自己实际,特别是家庭实际,别盲目听从网上各种劝退和各种劝退。
高考是重大转折,报考更是一次重大转折,千万不要出现以为“一分都没有浪费”,最后发现全特么浪费了。
东北财经大学和西南政法大学值得报考吗?
东北财经大学和西南政法大学都是比较具有专业特色的院校,如果是报考专业对口的话,当然是值得报考的。下面我们来给两所学校分别介绍下!
东北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虽然不是211院校,属于重点特色学科项目建设的院校,在全国一流财经学科院校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
国家重点学科:财政学、产品经济学、会计学、数量经济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财政学、统计学、税务等,这些都是东北财经大学具有特色的专业,值得报考。
东北财经大学虽然比不上“两财一贸”中的上海财经、中央财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但也算是全国六大财经类院校之一,老牌的财经类院校了,虽然不是211院校,但是财经类的专业实力还在。
所以如果想学财经类专业的同学,报考东北财经大学还是非常值得的。尤其近年来经济学类专业火热,上海财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这样的院校分数线颇高,很难考,东北财经大学就显得性价比很高了。
西南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作为中国最早的高等政法类院校之一,有“西南联大”之称,也是老牌的政法类院校之一了。
国家重点学科:经济法学、诉讼法学。
学校院校一共13个,大多都是法学相关的院系,所以如果想学法学相关专业的话,非常适合报考西南政法大学。作为法学“五院”之一的西南政法大学,在中国法学教育界具有重要的地位。
所以西南政法大学是很适合学法的同学的!
像东北财经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都是比较具有专业特色院校,在某一专业领域上实力很强,占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这样的院校就比较适合专业明确的考生,东北财经适合学财经类专业的、西南政法大学适合学法的,你要是学理工科的就去看看其他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