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存储服务器,自己拥有一台服务器可以做哪些很酷的事情?
首先,其实私有服务器并没有什么神秘,相信90%以上的IT男都有自己的私服,那么对于绝大多数普通用户来说,我们能做哪些酷酷的事呢?
比如我的3215U,搭建了PVE环境,然后挂载了软路由和NAS,下面就具体讲讲都能做什么
安装软路由可以实现众多功能,而部署旁路由还可以尽量不影响主要网络的前提下,实现很多棒棒的功能,比如:视频去广告
包括爱奇艺、优酷、芒果TV等等大站,也包括其他小的视频网站
2、从此游戏再不延迟,外服游戏起飞当我们玩一些外服游戏,或者联机要求比较高的游戏,宽带的高延迟严重的阻碍了我们成为大神的路线,有些游戏甚至国内根本连接不上,而现在一些主流的加速器也都开始收费了,收费也只是能在本地设备加速,而通过软路由的极速器插件,可以完美的解决这些问题
3、全家全设备酸酸乳,不多说了4、各大网站无监管自动签到很多网站要求我们每天上线打卡签到,才能赚得经验值,一个两个我们还可以设为书签手动操作,量大的话真心记不住,也受不了,这个时候,每天自动签到插件成为居家生活必备只良品!
5、打造你的个人专属数据媒体中心申请个公网IP(申请方法看我以前发的文章),组建个NAS,然后端口转发出去,从此你的数据中心上线了,只要通网,你家里的电影、音乐、照片啥啥的,随时看!想啥时候看就啥时候看,甚至比如群晖的moments照片的优秀管理功能,还能帮你吧本地照片按照地区、时间、人脸识别进行分类,爽的不是一点点
除此之外,在NAS中你可以安装各种各样的套件,远程下载、虚拟机,等等,等等太多了
6、其他由于有大量的插件及应用支撑,我个人感觉凡是我需要的功能,不管我想得到的想不到的,真的都能找到应用来支撑,所以,酷酷的事多到数不清,只是需要你去发现,去研究
NAS网络存储可以做论坛服务器吗?
这取决于你们家宽带的上传速度。和NAS的性能。
普通的家庭宽带,根本不是为服务器准备的。
所以上传速度普遍很低,最大的问题在于它并没有为网络服务器进行优化。如果你是电信的宽带,可能联通方面就会很慢。
如果论坛只有几十个访问人访问那问题可能不大。
但人数多了,用户体验就会很差。
如果真的想做大,还是推荐买专业的云服务器。
头条的存储服务器得多大空间?
各位都知道:资源是有限的,无论怎样增加电脑存储器的数量,都有耗尽地球的一天。
据最新报告,再过225年,半个地球都不够用。
但是很多回答都说:只要钱到位,不就是存储器吗?买!加!无限加!
这其实忽略了一个矛盾:人类日益增长的信息量与有限的地球资源之间的矛盾。
随着时间流逝,信息终将会增长到一个可怕的量级。到那时,或许整个地球都被用来做存储器,都不够用的。
理论上,存储器可以无限增加,但是理论上,地球的资源也是有限的,势必制约存储器的增长。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个难题?
信息存储是怎样消耗地球资源的?信息存储最直观的就是U盘、硬盘,以及手机中看不见的存储器。
拿最常见的U盘来说,除去电路和外壳,其中存储信息的部分就是闪存芯片(Flash Memory),它的原材料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基本都是从沙子中提取的。
所以,U盘最主要的原材料,就是沙子。
地球上的沙子的确是有限的。
硬盘分为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机械硬盘存储部分原材料是铝合金,固态硬盘跟U盘一样,也是沙子。无论是铝合金还是沙子,都是地球资源,而地球资源有限,这就是物质层面的消耗。
除了物质层面,还有能源层面。无论添加数据还是删除数据,都需要在通电的情况下进行,比如U盘在高速工作时,会发热。
综上,信息存储会消耗有限的物质和能源。
按照目前的情况,存储信息的耗电量,在未来会爆炸式增长!(能源消耗)根据美国物理联合会进展(AIP Advances)的一篇论文,随着时间流逝,存储信息的耗电量最终会达到一个惊人的程度。
0.5的红色曲线表示估计为50%,0.2是20%的估计,以此类推
现在,全球能源总需求量约为18.5拍瓦(一拍=1000000000000000,15个0)。假设信息每年增长50%,按照这个数据计算,经过130年,也就是2151年,仅仅是存储数据,就会消耗18.5拍瓦,也就是目前全球总用电量。
有人说,信息每年增长50%,这个估计太夸张了,事实究竟怎样?
根据IDC(国际数据)的估计,目前信息增长是每年61%!所以,估计为50%,反而保守了!
存储信息,在未来需要多少硬盘才能装下?(物质消耗)根据英国科学家Melvin M. Vopson提出的信息-质量等效原理,目前(2020年)地球上产生的总信息质量为23.3×10−17公斤,比细菌还轻。
假设每年增加1%,到3150年,才能积累1公斤的信息质量。
假设为5%,到2695年,才能积累1公斤的信息质量。
当假设信息增长为50%,到2070年,就积累了1公斤的信息质量。按照50%增长速度,再过225年,信息质量就累积到了约6×10的24次方千克,这个重量,是地球质量的一半!
这就是真正的“数字地球”!
要装下这么“重”的信息,需要的硬盘要更重才行。
计算的结果很可怕,事实会怎样?虽然将来,我们在今日头条上创作的文字和视频,可能用一半的地球用来存储都不够,但这并不是未来面临的唯一难题。
能源,比如电力,目前主要还是火力发电,火力发电至少占据全国70%以上的发电量,而火力发电依靠烧煤进行,归根结底,这也是物质层面的消耗,而按照目前的开采速度,几百年内就会用完。
不过随着科技进步,或许未来太阳能、风能会占主要地位。
所以地球质量的一半都用来做存储服务器,这个理论上可能,但是这样做,人类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所以,科技进步会慢慢解决这个难题,或许隔几百年,删除一次,减少空间浪费。
视频、短视频、图文,每天都在源源不断的生产,存储服务器也不断地增加,再过几百年,就会占很大的地方,各位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好的解决方法呢?
如何将电脑变成云储存服务器?
电脑变云服务器,教你如何在可以上网环境,通过nat123映射解析,将自己的电脑搭建并提供外网访问,一下子变得高上大,个人专用私人云。
方法/步骤1电脑硬件说明。
DIY时,尽量选择品牌硬件,可以使用更长时间和更稳定的保障。
整机品牌选择时,尽量选择知名的品牌,一分钱一分货,便宜没好货。
做为服务器运行,硬件要求不是最重要的,稳定才是硬道理。
2电脑系统说明。
尽量选择使用windows2003/2008等服务器系列操作系统,它们的存在,就是专门为服务器而生的。
3服务环境搭建说明。
这个就要看本地自己需要搭建什么服务了,如是做网站的,最起码要有个中间件的部署,确保本地部署正常访问。
4应用部署内网正常访问。
安装部署自己的应用,并确保应用在内网的正常访问。
5应用发布外网访问。
在服务端所在内网,安装使用nat123,添加映射,通过映射方式,将应用发布外网。
有自己的域名时,映射外网自己的域名。没有域名也没有关系,可以使用默认提示的二级域名。
6保持电脑的稳定运行,提供稳定的外网访问。
海康监控录像保存天数是多少天?
视硬盘大小而定,一般在15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