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轰炸机型号大全,B17和B29两种轰炸机哪一种生存力战斗力更强?
B17轰炸机和B-29轰炸机在世界战争史都是非常著名的轰炸机型,为了尽快结束战争,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两款优秀的轰炸机也从侧面反应了当时美国强大的战争实力。要是说哪一款生存力和战斗力更强?我想应该是各有千秋,B17主要用于欧洲战场,航程更大的B29轰炸机主要用在亚洲战场,两者各有各的传奇故事!B17轰炸机是二战初期美军的主要轰炸机,由波音公司制造,号称二战时期最强战术轰炸机,于1935年7月定型生产,总共生产了约12700架,它拥有13挺勃郎宁50重机枪,这种大口径机枪射速为800发/分,当其自卫火力全开时每分钟能发射10400发子弹,正是由于B-17的猛烈的火力,德军飞行员给其冠以“火刺猬”称号,可以说是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飞行堡垒”。真正让它找到存在感的是在欧洲战场,特别是在1943-1945年间,盟军对德国本土的轰炸过程中,B-17轰炸机是绝对的主力,二战中B-17战略轰炸机对欧洲几个轴心国共投下65万吨炸弹,有力的摧毁了德国的工业实力和德军的抵抗意志,大大加快了战争结束的进程!虽然B17航程短,但它有较大的载弹量和飞行高度,并且坚固可靠,常常在受重创后仍能“晃晃悠悠”的飞回机场,因此挽救了不少机组成员。亚洲战场上日军在驾驶零战与 B-17 轰炸机交手时,很多飞行员回忆到 B-17 机体坚固,极难击落,并且速度快,零战要加足马力才赶得上。更为传奇的一个经典故事则是在1944年10月15日盟军对德国科隆的轰炸任务中,德军大口径高射炮接连命中B17G的机尾,整个机身后部都被高爆弹的弹片打得支离破碎,而驾驶技术精湛的机组人员仍然顽强的将飞机飞回来基地,足足可见B17的战场生存率还是非常的高!再来说说B29轰炸机,B29又被称为超级空中堡垒,也是美国波音公司设计生产的四引擎轰炸机,于1940年开始研制,1943年首飞并服役,它的命名延续自B-17飞行堡垒,是美国陆军航空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主力战略轰炸机,也是二次大战时各国空军中最大型的飞机,也是当时集各种新科技的最先进的武器之一,被称为“史上最强的轰炸机”。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掷了原子弹就是该机型!B-29轰炸机由于安装了4台活塞式发动机,动力充足,速度高,航程远,声限高,载弹量大,远远超过B17轰炸机,无论从哪方面讲,B-29设计计划都是一个十分成功的样板。B-29轰炸机没有在欧洲战场参战,只用于对日本作战,先后对日本全境进行了地15个月之久的地毯式轰炸,空袭次数达380次以上,累计达34790架次,投下的炸弹和燃烧弹合计达170000吨以上。不计算两次使用原子弹的袭击,共摧毁日本178平方英里的市区,导致40万日本人死亡,250万家房被毁,900万人流离失所,而B-29的损失总共为414架瘫痪。战争后期,日本的3200门75毫米-100毫米高射炮都无法命中高空飞行的B-29,所以B29对日本造成的毁伤效果非常可观。为了打下这些巨大“怪兽”,日本人丧心病狂地提出拆除战机装甲板、机枪等重物,使战斗机能够飞到B-29轰炸机所在的高空,再用战机自身为武器,发起决死撞击的战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战果。综合来看,两款轰炸机都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论战场生存能力和防护能力B17要胜出一点,不过B29整体战斗力要在B17之上。
个人观点,不足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我是绿色征衣,期待您的关注!
哪位大佬知道美国最新轰炸机B21的性能如何?
美国最新亮相的B21是最近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性能如何呢?一般般吧,性能还不错。美国为什么那么看重B21呢?第一因为美国很长时间没有新型机型了,美国需要B21,壮壮门面,要让世界尤其是美国的小兄弟们对美国不失望,让他们对美国充满信心,信心很重要。
第二就是美国需要一种 B21这种轰炸机,美国需要能用的轰炸机。美国的B2,B1B和B52H都称为战略轰炸机,他们的行程都是1万公里以上。而B21呢?就攻击战斗机,基本就是战略轰炸机和中型轰炸之间的产品,攻击航程8000公里以内,所以很多人说B21就是小型化的B2,性能可想而知了。。
美国为什么要这样干呢?那是因为美国的B2轰炸机价格太贵了,美军都用不起。一架B2的价格是20多亿美元,那是30年前的价格。现在呢?基本能买一艘航母了。而B21的价格呢?只有5.5亿美元,性能也就可想而知了,一分钱一分货嘛。美国要B21轰炸机,要的就是存在感,可以说是美军变得实在了,也可以说美军有些虚脱了。
中国第2架歼轰7B战机亮相?
歼轰7B只是个传说,据说是改进了雷达航电系统,升级了武器挂载能力,气动不变,所以即使有歼轰7B存在,从外观上也分辨不出来,那如何证明第二架歼轰7B亮相了?何况去年已经有消息说该机型下马了。歼11D曾经有原型机试飞,据说也已经停止发展了,由歼16和升级版的歼11B代替。所以这个问题都是猜测,没什么价值。事实上歼轰7B和歼11D是不同定位不同任务的飞机,也不存在竞争上岗的关系。二者的作用完全可以由歼16和歼11B代替,不再发展是应该的。
我国的高新8号电子侦察机有什么能力?
收集对方雷达和通讯信号,定位其位置,也是折磨日本航空自卫队的神器
高新8号电子侦察机实际上已经是我国第三代战术电子侦察机,同类型电子侦察机我国之前先后研制过轰侦-6和运-8CB(高新一号),在高新8号上依稀可以看到很多高新1号的痕迹和同类型设备。
因而高新8号的主要用途还是容易推测的,收集对方无线电信号,包括雷达和通讯信号,并且对其大致位置进行测算定位,这样在战争爆发时可以对敌方雷达和通讯系统进行有针对性的电磁干扰,甚至可以发送伪装假情报来迷惑干扰对方,或者直接派出战机使用反辐射导弹等对敌方雷达阵地进行摧毁打击,这样一来确保掌控战场上的绝对电磁优势。同时这种电子侦察机也是非常强的战区干扰平台,战时负责对敌方长波预警雷达进行电子战压制,对敌方长波通讯进行干扰。
高新8号是在运-9运输机基础上进行改装,是高新系列特种任务改型机的一种,通过拆除不需要设备,增加油箱容量,可以实现长达9个小时左右的空中巡航。
运-8CB(高新1号)可以说是高新8号的“爸爸”,两者很多设备(包括卫星天线雷达罩和腹部盘型天线等)外形上非常相似,继承关系非常强。但是运-8CB腹部还装有一部合成孔径雷达,用于战场地形侦查测绘,该机在设计上更侧重于陆地战场使用。
高新8号则拆除了腹部合成孔径雷达,删除了对地陆地地形侦查能力,但是机首雷达罩大很多,应该是更换了大功率水面搜索雷达,从这点可以看出高新8号活动区域设计为海上。学习美国的“流氓”做法,在公海贴着地方领海飞行,大摇大摆的收集地方海岸线内陆上的无线电信号。
可能为了更加利于无线电远距离测算定位,高新8号上安装了四角矩阵天线,在飞机的机翼两端、垂尾和机首上方都安装有收集天线,这样形成一个矩形无线电信号接收网,收集远距离无线电能力极大增强,并且更加方便对目标进行精准定位。2008年亚太防务展上展示的KZ-800电子侦察机
关于高新8号的电子侦察性能上那当然是不知道喽,不过可以参考的是,我国曾在2008年开始,对外公开售卖运-8CB的出口型号KZ-800电子侦察机,当时广告宣传上打的是,该系统可以发现、识别并且定位在频带1.0-18.0GHz内工作的敌人陆基或舰载雷达信号,并对其进行精确测量和分析信号参数。该系统高空最大侦测距离可以达到900公里,并能根据获取的雷达信号数据,分析敌方防空雷达网络轮廓、机场分布、火炮和导弹部队部署等关键信息。需要提醒的是,这是12年前的用于出口的性能参数,高新8号上使用的绝对只高不低。
所以对于周边某些国家来说,高新8号对其防空系统威胁程度远超过其他机型,每次高新8号去东海上遛弯,日本航空自卫队都是如临大敌。
6飞机击落过哪些类型的敌机?
歼-6是我军实战战绩最出色的机型,近距格斗能力非常突出,但其服役时间长完全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歼-6战斗机是我国根据前苏联米格-19进行仿制和发展的战斗机,当年我国引进了米格-19P的生产许可以及图纸,该机1958年12月首飞成功,1960年开始生产。歼-6机长12.54米,翼展9.2米,空重5.44吨,最大起飞重量7.56吨,最大飞行速度1.43马赫,配备两台涡喷-6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3.25吨。
作为仿制对象米格-19,是前苏联第一代超音速战斗机,其本身就是亚音速战斗机米格-17基础上改进而来,带有相当大的过渡机型影子。这也是该机在苏联空军服役时间非常短的原因之一,苏联也没有认真进行开发和挖潜,很快就被更加经典的超音速战斗机米格-21所取代,总产量也就2172架,后大部分援助送给其他国家。
但是我国由于只获得米格-21样机,没有获得详细图纸,依靠测绘等手段对米格-21进行逆向仿制生产歼-7相当不顺利,歼-7在1966年进行首飞,一直到1973年的3改歼-7I才真正开始批量生产。并且受制于工业化水平,一直到中越自卫反击战也才生产了一百多架。所以在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初的困难时期,完全是歼-6支撑起共和国的天空。到1986年停产,共生产了4500架以上战机。
而歼-6也出色的完成自己的任务,在这段时间先后21次空战,,击落美、台高空侦察机、RF-101A、F-104C、RA-3D、A-3B、F-105雷公、F-4鬼怪、A-6入侵者等各类战机22架,自身未被击落1架,取得22胜0负的不败战绩。这一方面是米格-19&歼-6实际上有相当的开发利用空间,当时世界各国普遍注重高空高速,较忽视亚音速性能,导致米格-19&歼-6亚音速性能非常出色。歼-6最大问题在于航程短,机内载油量只有1.8吨,却要供给两台高耗油量的涡喷-6甲发动机,实际上是不折不扣的“机场围墙保卫者”,但在本土防空作战中,这个问题可以被忽略。而忽视航程因素外,歼-6可以堆出高达0.98的空战推重比,再加上本身轻巧,翼载荷只有260公斤/平方米(当时F-4E鬼怪战斗机翼载荷达到380公斤/平方米),使得歼-6水平盘旋性能非常出色。这实际上是有点类似二战日本零式战斗机,只不过歼-6是牺牲航程来减轻重量。F-4E鬼怪是歼-6打下过最先进型号的战斗机
另一方面则是当时人民空军飞行员那种“大无畏”精神,那个年代是精神丰富的激情燃烧的岁月,飞行员真的可以说是人形高达。例如1965年3月18日空战中,高长吉驾驶歼-6战斗机3分40秒的过程中连续做了16个高难度的动作,从11000米高空追到2000米,在迎头超音速情况下,在600米至480米距离开炮击落对方,台军始终不相信有飞行员可以在这种情况下开炮(超音速近距离开炮,即使击中后飞溅的碎片极容易打中自己),认定为机械故障。RF-101巫毒侦察机
1965年9月20日,海航歼-6飞行员高翔驾驶战机应击侵入领空的美国F-104C战斗机,高翔距离敌机291米处开炮,一直打到29米!将其F-104打得凌空爆炸,创造了空战史上超音速战斗机开炮距离最近的记录,真正意义上的“空中拼刺刀”。“人操火箭”的F-104是第一种达到2倍音速的战斗机
1967年8月21日,空军歼-6起飞应击入侵广西领空的美军A-6A攻击机,飞行员用歼-6战斗机做出8.2G(当时没有抗负荷服)的斜筋斗反转动作,将飞机拉到美机尾后,抵近至500米开炮,将其击落。A-6入侵者攻击机
此外歼-6在那个年代作为对外援助战机,在国外也取得相当辉煌的战机。我国在在1966年至1968年无偿援助北越70余架歼-6战斗机,北越将其投入到对美国的越南战争中。从1972年开始,北越空军歼-6战斗机共升空作战39次,遭遇美机13次,一共进行了空战8次,击落美国F-4“鬼怪”重型战斗机7架(美国承认3架),美方宣称击落4架(北越承认2架)。
在美国确认被击落的三架F-4战斗机分别是,1972年5月10日空战中被击落的F-4D(编号65-0784)和F-4E(编号67-0386),以及1972年5月18日空战中被击落的F-4D(编号66-7612),均被北越空军装备歼-6战斗机的第925团击落。
另一个战绩贡献是巴基斯坦,在第二次印巴战争中,美国为了拉拢印度,拖延、暂扣了巴基斯坦订购的武器装备。这个时候我国紧急向巴基斯坦援助歼-6战斗机,之后一共提供了270架歼-6,成为巴基斯坦这一段时期的重要战斗机。巴基斯坦的退役歼-6,中巴两国国旗涂装展示当年特殊友谊
在1971年12月的印巴第三次战争中,巴基斯坦空军的歼-6战斗机主要是作为对地攻击机使用,摧毁了印度大量坦克、装甲车和火炮。先后出击945架次,空战中击落印度战机8架(包括一架米格-21、8架苏-7和3架猎人),自损4架。
特别是1971年12月8日,巴空军飞行员哈斯米中校驾驶歼-6飞机,以一敌二,用45秒时间击落印度空军两架苏-7战机,让苏联苏霍伊设计局大为不解,为何被米格-19这种落后机型轻易击落。苏-7战斗轰炸机是苏霍伊的翻身之作,该机飞行速度和加速性能要好于歼-6
但是歼-6战斗机毕竟设计基础太老旧了,特别是注重高亚音速机动性能的第四代战斗机服役后,歼-6这种属于全方位碾压。上世纪80年代,美军F-16前来我国进行飞行表演,静不稳定布局、机身边条翼身融合设计、大推力涡扇发动机、电传操控系统带来令我们惊掉下巴的机动性能,歼-6被F-16全飞行包线碾压!全方位的劣势!从此开始以打到F-16为目标,开始艰苦的追赶道路。而歼-6从1992年开始退役,到2006年推出空军作战序列,再到2010年最后批航校的歼教-6战机退役,至此歼-6时代彻底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