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dos攻击,拒绝服务攻击是如何展开的?
拒绝服务攻击即攻击者想办法让目标机器停止提供服务或资源访问,是黑客常用的攻击手段之一。这些资源包括磁盘空间、内存、进程甚至网络带宽,从而阻止正常用户的访问。其实对网络带宽进行的消耗性攻击只是拒绝服务攻击的一小部分,只要能够对目标造成麻烦,使某些服务被暂停甚至主机死机,都属于拒绝服务攻击。拒绝服务攻击问题也一直得不到合理的解决,究其原因是因为这是由于网络协议本身的安全缺陷造成的,从而拒绝服务攻击也成为了攻击者的终极手法。攻击者进行拒绝服务攻击,实际上让服务器实现两种效果:一是迫使服务器的缓冲区满,不接收新的请求;二是使用IP欺骗,迫使服务器把合法用户的连接复位,影响合法用户的连接。
拒绝服务攻击的原理
1.SYN Foold
SYN Flood是当前最流行的DoS(拒绝服务攻击)与DDoS(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的方式之一,这是一种利用TCP协议缺陷,发送大量伪造的TCP连接请求,使被攻击方资源耗尽(CPU满负荷或内存不足)的攻击方式。
SYN Flood攻击的过程在TCP协议中被称为三次握手(Three-way Handshake),而SYN Flood拒绝服务攻击就是通过三次握手而实现的。
(1) 攻击者向被攻击服务器发送一个包含SYN标志的TCP报文,SYN(Synchronize)即同步报文。同步报文会指明客户端使用的端口以及TCP连接的初始序号。这时同被攻击服务器建立了第一次握手。
(2) 受害服务器在收到攻击者的SYN报文后,将返回一个SYN+ACK的报文,表示攻击者的请求被接受,同时TCP序号被加一,ACK(Acknowledgment)即确认,这样就同被攻击服务器建立了第二次握手。
(3) 攻击者也返回一个确认报文ACK给受害服务器,同样TCP序列号被加一,到此一个TCP连接完成,三次握手完成。
具体原理是:TCP连接的三次握手中,假设一个用户向服务器发送了SYN报文后突然死机或掉线,那么服务器在发出SYN+ACK应答报文后是无法收到客户端的ACK报文的(第三次握手无法完成),这种情况下服务器端一般会重试(再次发送SYN+ACK给客户端)并等待一段时间后丢弃这个未完成的连接。这段时间的长度我们称为SYN Timeout,一般来说这个时间是分钟的数量级(大约为30秒~2分钟);一个用户出现异常导致服务器的一个线程等待1分钟并不是什么很大的问题,但如果有一个恶意的攻击者大量模拟这种情况(伪造IP地址),服务器端将为了维护一个非常大的半连接列表而消耗非常多的资源。即使是简单的保存并遍历也会消耗非常多的CPU时间和内存,何况还要不断对这个列表中的IP进行SYN+ACK的重试。实际上如果服务器的TCP/IP栈不够强大,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堆栈溢出崩溃—— 即使服务器端的系统足够强大,服务器端也将忙于处理攻击者伪造的TCP连接请求而无暇理睬客户的正常请求(毕竟客户端的正常请求比率非常之小),此时从正常客户的角度看来,服务器失去响应,这种情况就称作:服务器端受到了SYN Flood攻击(SYN洪水攻击)。
2.IP欺骗DOS攻击
这种攻击利用RST位来实现。假设现在有一个合法用户(61.61.61.61)已经同服务器建立了正常的连接,攻击者构造攻击的TCP数据,伪装自己的IP为61.61.61.61,并向服务器发送一个带有RST位的TCP数据段。服务器接收到这样的数据后,认为从61.61.61.61发送的连接有错误,就会清空缓冲区中建立好的连接。这时,如果合法用户61.61.61.61再发送合法数据,服务器就已经没有这样的连接了,该用户就必须从新开始建立连接。攻击时,攻击者会伪造大量的IP地址,向目标发送RST数据,使服务器不对合法用户服务,从而实现了对受害服务器的拒绝服务攻击。
企业信息安全面临最大风险是什么?
从信息安全体系层面来看,有:
1信息网络结构和边界风险
由于不同安全域之间的网络连接没有有效的访问控制措施,来自互联网的访问存在潜在的扫描攻击、DOS攻击、非法侵入等。
2病毒侵害和网络攻击
企业中的防病毒软件只能查杀病毒,却不能有效地阻止病毒的传播;入侵检测系统可以检查出蠕虫在网络上传播,却不能清除蠕虫;补丁管理可以防止蠕虫的感染,却不能查杀蠕虫。企业各个安全产品单独工作,无法系统地查杀病毒并防止病毒传播。
3系统安全风险
系统安全风险主要指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和各种应用系统所存在的安全风险。目前不少企业网络使用的操作系统仍然是以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为主。不管使用哪一种操作系统都存在大量已知和未知的漏洞,这些漏洞可以导致人侵者获得管理员的权限,可以被用来实施拒绝服务等攻击。
4信息日常传递风险
企业和外部的单位都有着许多工作联系,日常许多信息数据都需要通过互联网来传输。网络中传输的这些信息面临着各种安全风险,例如被非法用户截取,从而泄露企业机密;被非法篡改,造成数据混乱、信息错误从而造成工作失误等。非法用户还有可能假冒合法身份,发送虚假信息,给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带来棍乱,造成企业损失。
阿里云的服务器给攻击了?
服务器受攻击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数据包洪水攻击一种中断服务器或本地网络的方法是数据包洪水攻击,它通常使用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ICMP)包或是UDP包。
2.磁盘攻击这是一种更残忍的攻击,它不仅仅影响目标计算机的通信,还破坏其硬件。伪造的用户请求利用写命令攻击目标计算机的硬盘,让其超过极限,并强制关闭。
3.路由不可达通常,DoS攻击集中在路由器上,攻击者首先获得控制权并操纵目标机器。当攻击者能够更改路由器的路由表条目的时候,会导致整个网络不可达。这种攻击是非常阴险的,因为它开始出现的时候往往令人莫名其妙。
电商car是什么简写?
电商CAR是承诺接入速率(Commitment access rate)的缩写。是指一个端口或子端口的入站和出站流量速率受到一定的标准上限,流量被划分到不同的QoS优先级,只能对IP包起作用,对非IP流量不起作用。
CAR限制某种流量的速率之外,还可以用来抵挡DoS型攻击,诸如Smurf攻击使得网络上充斥着大量带有非法源地址的ICMP,占用网络的资源。我们可以通过在路由器上对ICMP包通过配置CAR来设置速率上限的方法来保护网络。
如何检查服务器是否被入侵?
检查服务器是否被入侵,如果有资金投入,可以上专业的入侵检测设备IDS。但题主既然拿到这里问,应该是不想投入资金来解决。事实上,不花钱也可以有两种办法来检查。
1、用人工+纯技术(不推荐)这种方法说白了还是靠技术工程师。技术工程师对安全理解有多深就能检查到多深。如果技术工程师,只是照搬照抄网络上几个命令去检查,基本没有什么用。因为现在的入侵已经不是10年前的入侵了。轻易留下痕迹的入侵是失败的入侵。
大量的服务器入侵都是隐藏在正常的访问当中,或者病毒、木马、甚至黑客攻击当中。它们隐藏的更深,它们入侵的目的很多都不是为了破坏机器,而是为了获取重要数据。所以,人工是很难发现它的。就算你是高手,等你发现时,入侵基本已经完成。数据已经被盗走。你说还有什么意义吗?所以,强烈不推荐这种方法。
2、免费开源IDS自动检测如今的入侵行为要想被第一时间发现,必须在服务器的入口,也就是网络上部署一套IDS自动化进行入侵检测,它会自动分析所有通过网络的数据包,自动进行协议分析。一旦,发现可疑的数据行为。立即报警。哪些人工无法快速完成的繁杂的分析,对它来说瞬间即可完成。这才对现在有效入侵的检测方式。
如今,不用花钱的开源IDS系统。互联网上非常多。比如:Snort、Prelude IDS、Firestorm等等。这里我就以“snort”来简单介绍一下如何来部署一套开源IDS。
①、Snort入侵检测原理
从技术上原理上讲,Snort是一个基于特征检测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检测原理如下:
首先,要定义不符合安全策略的事件的特征。这些定义特征值的合集就成为一个安全特征库。sonrt自带有广大安全开发者定义的规则库,专业人士,也可以自己定义规则库。
其次,网络收集所有进入网络的数据包,然后对数据包进行分析,并和安全特征库进行比对。如果出现相应的特征值,则该数据包被认为是可疑入侵。
随后,然后对可疑入侵行为进行集中报警,同时记录下日志。我们就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入侵行为。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去阻断入侵。
Snort 入侵检测的功能非常强大,而且是一个轻量级的检测引擎。
②、Snort安装步骤
第一步:环境准备(以windows为例)
我们得准备一台服务器。安装上windows操作系统。
到互联网下载Snort的最新windows 安装包。
第二步:开始安装程序
按照setup程序向导,一步一步往下安装即可。安装位置我们可以自由选择,默认安装在c:\snort\下。安装到末尾,要求我们安装抓包工具winpcap。这个必须安装上去。
第三步:安装规则库
首先,我们先去snort官方网站下载规则库。这里必须先注册成为会员才能下载规则库。
下载完成后,将下载的最新规则库,进行解压。并将解压后都文件替换掉安装文件夹内的旧规则库。这样规则库就安装成功了
③、配置snort
配置snort主要通过编辑配置文件
snort.conf
。改文件在安装目录下的etc\snort.conf
。编辑工具尽量用notepad++,比较方便。在文件中修改配置如下:var rule_path---c:\snort\rulesvar so_rule_path---c:\snort\so_rulesvar preproc_rule_path---c:\snort\preproc_rules。dynamicpreprocessor file c:\snort\lib\snort_dynamicpreprocessor\sf_dcerpc.dll
dynamicpreprocessor file c:\snort\lib\snort_dynamicpreprocessor\sf_dns.dll dynamicpreprocessor file c:\snort\lib\snort_dynamicpreprocessor\sf_ftptelnet.dll
dynamicpreprocessor file c:\snort\lib\snort_dynamicpreprocessor\sf_smtp.dll dynamicpreprocessor file c:\snort\lib\snort_dynamicpreprocessor\sf_ssh.dlldynamicengine c:\snort\lib\snort_dynamicengine\sf_engine.dlloutput alert_syslog: host=127.0.0.1:514, LOG_AUTH LOG_ALERT配置完这些,系统就可以运行了。
④、运行snort
系统运行需要在windows的命令行来启动。我们通过cmd命令打开cmd命令窗口。通过CD命令切换到c:\snort\bin\目录下。在该目录下执行
snort -v -i1总结在安全发展飞快的今天,我们需要通过自动化安全工具来帮助检测服务器是否被入侵。
以上推荐的snort就是一款非常好用的开源网络入侵检测工具。如果对你有所帮助,希望实际使用参考文档,可以登录snort官网去仔细查看。以上是我的粗浅认识,希望能够帮到你。
我是数智风,用经验回答问题,欢迎关注评论